同蔡致良会面的两日之后,凯瑟克同怡和董事鲍威尔,鲍磊,以及法律顾问邓雅理等人再次讨论置地公司的未来。魭
“置地公司的股份都调查清楚了吗?”凯瑟克先开口询问道。
“截止当前,仍然有23.4%的置地公司股份,被证券公司以及信托人持有,无法进一步确认股东的真实身份。”
说话的是鲍威尔,自从金河投资宣布持有超过5%的置地公司股权之后,怡和就开始调查置地公司的股权持有人,以便于评估蔡致良及金河投资,索尔投资到底持有多少置地股份,仅有5%,亦或者更多。但是,怡和集团和置地公司并没有调查证券公司和信托人的权限,也就无法确定这部分股票的真正持有人。
“还有这么多?”凯瑟克叹息了一声,这确实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同金河投资以及一致行动人宣布的10.2%加起来,基本同怡和集团当前所持有置地公司的股权相当。
鲍威尔点点头,道:“除了金河投资,丰隆投资及一致行动人所宣布的10.2%,并未查到所持有的其他股份,很难讲在这23.4%的置地公司股份中,是否已经有部分为其所持有。”
“如果香港证监会同意百慕大当局所制定的监管架构就好了。”邓雅理感叹了一声,这是怡和主动建议百慕大根据英国伦敦的合并守则为怡和系公司量身打造的架构,被港监会认为,不足以保证香港股东作为投资者的利益,而否决。
邓雅理的另一层含义,则是根据其修订的百慕大收购守则,拒绝披露所要求资料的股东,公司将夺去该等股份的股票权、抵押股息,甚至限制股份的转让,十分有利于怡和。这是怡和迁移注册地的主要目的,可以最大程度地阻止来自华资财团的敌意收购。魭
“置地公司能撑到明年这个时候吗?”这是怡和集团计划撤出香港市场的时间,也是百慕大为怡和量身定做的所谓并购守则的生效时间。
众人都没有说话,沉默许久之后,邓雅理说道:“金河投资没有发起全面收购,是否也意味着其财力不足以收购置地公司呢?”
“凯瑟克先生,汇丰那边的调查结果如何?”鲍威尔问道。
“富国银行与花旗银行的共同股东中,确实有一家金鹿公司,总裁是一个香港人,所持股份同蔡致良所言大致相当。”
当日会面之后,凯瑟克通过汇丰银行以确认蔡致良所言是否属实,结果还是令其颇为吃惊的。
“也就是说,金河投资现在有可能只是引而不发。”
这就意味着蔡致良是有这个实力的,而且有能力协助怡和对于洛克菲勒大厦的收购。魭
鲍威尔继续说道:“按照当前的股价,如果全面收购置地公司,怡和需要400亿左右的资金。凯瑟克先生,我想确认一下,如果怡和发起全面收购,汇丰银行是否会会全力支持怡和?”
“这是自然,我会同蒲伟士先生详谈的,就如同之前,全力支持怡和退出香港市场的行动一般。”凯瑟克其实也并不确定,这将超过之前约定的范围,而且退市行动与全面收购,是完全不同两种行为,一个只是资金过渡,而另一个却需要真金白银的投入。
怡和系退出香港市场,是所有股东已经达成的共识,汇丰银行将会为怡和的这次行动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凯瑟克先生,事已至此,我也想问一句。”说话的是怡和的理事,鲍磊。
“请讲。”凯瑟克点点头。
“金河投资是否仅仅持有置地公司的股份。”鲍磊进而问道:“是否也同样持有怡和的股份呢?”
凯瑟克听完鲍磊的问题,暗自叹息一声,这大概就是蔡致良所乐意见到的吧,一面展示自己强横的实力,而另一方面又为怡和留有足够的余地,画下了一张十分诱人的大饼,使这些希望撤离香港市场的股东们生不起反抗之意,毕竟这就是生意,只要能够保证自己的利益就足够了,而置地公司的股价正处于历史最高位。魭
鲍磊是在问怡和吗,表面上是如此的,而一旦金河投资持有怡和的股票,那么怡和就不可能将大部的资金压在置地公司身上,以防止金河投资与丰隆集团反手杀一个回马枪。否则的话问题就更严重了,所损失的就不再只是一个置地公司,而有可能危及整个怡和集团了。
金河是否持有怡和的股份呢,至少在明面上是没有的,但是谁又能保证呢?
怡和的这次内部会议,凯瑟克并没有得到自己所期待的支持,相反蔡致良有关北美房地产市场的论断,获得了广泛的讨论。
凯瑟克随后拜访了汇丰集团,与蒲伟士会面。掌控置地公司十余年之后,凯瑟克左右权衡,不愿意放弃,不像十年前那样直接对外界表达:“大门永远是打开的,问题在于价格。”
“如果怡和发起对置地的全面收购,汇丰银行有什么建议?”
“有两条建议,供你参考。”蒲伟士沉默片刻之后,说道:“其一,如果怡和发起全面收购之后,金河投资不一定会知难而退,怡和对此要有所准备。其二,去年美国基准利率已经降至八十年代以来的新低,仅有3%,在持续一年之后,随着经济缓慢复苏,通胀又开始回升,预计美联储下一次加息可能就近在眼前了,对于香港的影响,怡和同样要有所考虑。”
凯瑟克深吸了一口气,金河投资与怡和的承压能力,究竟谁更胜一筹,他实在是不敢保证什么,毕竟之前的内部会议,众人并没有硬抗的意思。魭
而美国上一次加息,是从1988年开始,持续了一年多之后,不久就发生了日本的经济危机,至今日本未能缓过来。而一旦美联储开始加息之后,美元将会回流美国,进而推动美国经济的恢复。蔡致良断言美国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是否也因于此呢。
但是对于香港的影响,就正好相反了,万一在怡和完成全面收购之后,市场暴跌怎么办,怡和能够承受得起这个损失呢?但是,蔡致良就没有考虑过这种灾难性后果吗,为何此时执意收购置地。
“以蔡致良今时的地位,应该也得到了美联储加息的消息了吧?”凯瑟克道:“我记得汇丰的调查,金鹿投资刚刚投资了IBM。”
金河投资的实力,凯瑟克只是有选择的告知怡和的股东。
“蔡致良此人,一向谋定而后动。”蒲伟士说道:“去年恒隆银行收购渣打的时候,说实话,我并不看好,谁知就在那种不利局面之下,突然发生了孟买事件,使得这场收购变得畅通无阻。”
“这其中有蔡致良的事?”凯瑟克疑问道,这是个惊人的秘密。
“并没有这方面的证据,只是太过于巧合,不能不引入遐想。”蒲伟士摇头,重新将话题拉回正轨,道:“无论蔡致良是否得到消息,他的目的大概率在于收购置地公司之后,进行拆骨,犹如去年的亚洲证券,不仅没有损害,反而能够获取巨大的利益。”魭
对置地进行拆骨,怡和集团现在就可以做,那么就同蔡致良的提案没有好大的区别了。
华资企业前赴后继地对置地公司发起攻击,就在于其所持有的贵重物业,而最终的目的,也是将其进行拆骨,各取所需。而任何一家单独持有置地公司,都会是很危险的。
但是对于置地公司的控股方怡和集团,拆骨乃是下策,毕竟因为优越的地理位置,中环的物业每年可以提供不菲的租金,从长远的收益来看,远远超过拆骨所带来的暂时收益。
但是,随着金河投资的介入,怡和再次面临艰难的选择。五年前,凯瑟克击退了长实,周大福等华资企业,花费巨大的代价保住了置地公司。但是现如今呢,在准备退出香港市场之际,怡和的股东还会坚定支持凯瑟克家族的反击战吗?
况且,对于怡和来说,这是否有必要。
等凯瑟克离开之后,蒲伟士也叹了口气,一旦怡和发起全面收购,将会给汇丰带来巨大的压力,因为怡和所控制的上市公司总市值达到1500亿港元,再加上全面收购置地公司,汇丰银行将要为此提供的资金,超过1000亿港元。
而近些年,怡和集团在海外的布局谈不上多成功,如此一来,全面收购置地公司所蕴藏的风险,很有可能会把汇丰绑在怡和集团的船上,这是不能接受的。况且,蔡致良已经为怡和留有足够的余地。魭
对于汇丰仅能提供有限的支持,凯瑟克自然能够意会,似乎也可以看出蒲伟士对于蔡致良隐隐的忌惮之意。
凯瑟克家族掌控置地公司的历史,终究要在自己手里结束吗?
很快,西门?凯瑟克又恢复往日的冷静,回到怡和大厦之后,派邓雅理知会蔡致良,置地公司将委任他与郭令灿担任公司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