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排除万难争取胜利

朱国信此次在香港讨论铁矿石投资事宜之后,并没有着急返回欧洲,而是前往大陆考察,寻找投资的机会,尤其是合资成立的恒远汽车厂。

过年期间,中国发生了一件众做周知的,影响深远的大事件,再次重申了改革和开放的基调,奠定了未来数十年发展的基础。

也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原本游离于外的资本,再次大规模进入中国。

“这里有不错的工业基础和低廉的劳动力,索尔计划以汽车工业为核心,拓展零部件领域的合资公司,以便于进一步优化瓦格纳汽车的供应链,降低成本。”朱国信的投资并不出意料之外。

“有问题,你可以找许如琛。”蔡致良道:“他在这边5年的时间,往后负责协调金河投资旗下各公司在大陆的投资。”

“前几天在京见过一面,也谈了谈索尔投资的计划。”朱国信点头,道:“萧金博已经在汇总这方面的信息,分析投资的价值。”

两人谈着索尔投资的扩张,没过多久,温国良就到了。三人之所以聚集在这里,是因为从英国传来的消息,汇丰银行重启了对米特兰银行的收购。

汇丰银行虽然是一间由英国人管理的银行,但是在英国,依旧被视为一家外来银行,因为其总部,注册地均在香港。所以早在十年前,汇丰银行收购美国海丰银行之后,就将视线转向欧洲,完成其所为的“三角凳”战略布局,即在亚洲之外的欧洲和美洲建立战略据点。

于是在十年前,英国标准渣打银行提出全面收购苏格兰皇家银行之际,汇丰银行立即介入,同前者展开激烈争夺。然而这次收购遭遇了巨大阻力,首先是英国政府和金融界的反对,因为他们不愿意看到一家大银行的控制权落在殖民地机构手里;其次则是苏格兰人强烈的民族意识,以致各党派团体均先后表示反对,毕竟这是苏格兰最大的结算银行。

所以在标准渣打与汇丰银行相继提高收购价格之际,英国垄断与合作委员会鉴于汇丰银行在香港的特殊地位,否决了这次收购。

但是汇丰银行并不甘心,等到八十年代末的时候,米特兰银行的危机让它再次看到机会。

在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米特兰银行致力于拓展业务,尤其是美洲国家,如墨西哥,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投放了大量的贷款,同花旗银行一般,产生了大笔坏账,损失高达24亿美元。这就为汇丰银行再次进入欧洲,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于是在1987年,汇丰银行以90%的溢价收购了米特兰银行14.5%的股权,涉及56亿港元,并约定三年内不改变持股比例,而最终的收购价格,以当年的资产净值为准。

但是三年后,汇丰银行与米特兰银行均遭遇困境。汇丰在美国和欧洲的业务触礁,在1990年损失数亿美元之巨,而米特兰银行的危机更甚,早在八十年代中期,米特兰银行又进军美国,收购加州Grocker银行,结果又受地产崩溃的拖累,损失高达36亿美元,以致于米特兰银行不得不宣布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第一次削减股息。

去年四月,米特兰银行主席表示,米特兰与汇丰银行的联系已经完结。这意味着此次收购已经濒临流产。随后有众多国际银行与米特兰银行接触,表示了收购的意愿,而最终付诸行动的是莱斯银行。

汇丰银行自然是不愿意放弃的,所以汇丰董事局主席蒲伟士赶赴伦敦,向米特兰银行董事会说明合并前景,得到认可,先下一城。

“蔡先生,是时候下定决心,启动对渣打银行的收购了。”

温国良说道:“英国已经事实上步入经济衰退期,各大银行不可避免的在国内借贷方面蒙受巨额的亏损。从此次汇丰银行收购米特兰银行可以看出,英国政府对于外资收购英国银行的态度出现了明显的松动。”

“话虽如此,但是汇丰银行终究是不同的。”蔡致良没有表态。

一方面,汇丰银行虽然注册地,总部均在香港,但是管理层从来都是英国人,与英国政府有天然的亲近感,也是英国统治香港的重要支柱。

“米特兰银行是英国第四大结算行,若以资产计,在英国排在第三位,而且2100家分行数量也使其稳居第四位。”

温国良说道:“渣打银行就不同了,无论是资产,分行数量,亦或是在英国的影响力,都远远不及米特兰银行。”

温国良所言,正是汇丰银行不惜代价收购米特兰银行缘由,不仅在英国,米特兰银行在德国,法国,瑞士等欧洲国家也拥有庞大的业务网络,这无疑将极大增强汇丰银行在欧洲的基础,已完成梦寐以求的“三角凳”战略。

朱国信简单总结道:“这是一次风向标。”

蔡致良点头表示认可,这确实是一次风向标,如果汇丰收购成功,对于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是有利的。

“莱斯银行会甘心吗?”

莱斯银行同样是英国的四大结算行之一,在英国的影响力自然无需多言,只要其铁了心阻挠,即便是米特兰银行董事局已经选择了汇丰,前景依旧不明朗,至少目前看来如此,双方的斗法可谓是刚刚开始。

如果汇丰银行与米特兰的合并被莱斯银行阻止,也会为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的前景蒙上一层阴影。

“即便不甘心,莱斯银行收购米特兰银行也存在不少政治问题。”温国良解释道:“莱斯银行与米特兰银行同为英国四大结算行,一旦二者合并,市场占有率将会达到三分之一,势必引起英国政府和国会对于是否出现垄断情况的担忧,估计难以通过英国垄断及合并委员会的审议。其次,就是两者合并之后,虽然会节省开支,但是也必然会导致大量的裁员,最终所面临的政治压力也不小。”

“英国的四大结算行,莱斯银行也就比末位的米特兰银行强一些,如果米特兰与汇丰银行合并,排在末位的就是莱斯银行了,这势必会极大的挤压莱斯银行的市场空间。”

朱国信分析道:“这已经涉及生存问题了,即便是自己得不到,也不能让汇丰得到,对于莱斯银行来说,损人不利己就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米特兰银行董事会选择汇丰银行,是因为同莱斯合并之后,将面临业务缩减,包括结束大量分行,大量裁员,甚至米特兰的名字从银行业中消失。英国政府也会尊重米特兰股东们的选择,不愿面对失业率攀升的压力。”

温国良反驳道:“从公布的1991年业绩亏损状况,米特兰银行依然困难重重,如果莱斯银行采取损人不利己的破坏战术,无疑将会摧毁米特兰银行。而一旦米特兰银行陷入破产危机,对于如今脆弱的英国经济将是一次致命的打击。”

“是啊,所以无论如何,汇丰的赢面较大,这都值得一试。”朱国信点头认可对渣打银行的收购。

“是应该试试。”这是必然的,蔡致良并不反对恒隆银行收购渣打,只是对于前景有些忧虑,以及收购的契机是否已经到来。

温国良松了一口气,道:“这都只是我们的分析,以当前汇丰银行与米特兰发布的共同声明来看,这场收购战已经落幕,或许莱斯银行就此作罢也说不定。”

“不,莱斯银行绝对不允许退缩。”蔡致良摆手,态度坚决,道:“即便是莱斯银行想要收手,也必须是在尽力阻挡汇丰银行的“入侵”之后。”

“没错,莱斯银行不仅要攻击这场收购,还不能仅限于经济领域。”朱国信补充道:“就像十年前,渣打与汇丰竞购苏格兰黄家银行一般,无论是利用国民和金融界对于外资入侵的担忧,或者高涨的民族情绪,还是由97香港回归带来的政治前景问题,即便是没有莱斯银行,也应该有其他金融公司站出来,将这些经济领域之外的狙击,一一排列在媒体的头版头条。”

见温国良不解,蔡致良进一步解释道:“如果汇丰银行此次收购失利,对恒隆银行也是有利的,同莱斯银行一样,合并之后的汇丰银行也会给恒隆银行带来巨大的市场压力。如果汇丰银行经过重重波折,排除了经济领域之外的所有刁难,依旧完成对米特兰银行的收购,对恒隆银行依旧是有利的,因为只有这样,恒隆银行对渣打银行的收购,才会仅仅只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涉及其他。”

说到底,恒隆银行收购渣打银行的成败,同样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所以借助汇丰银行收购米特兰银行,排除经济问题之外的纷争很重要,也很关键,这才是关乎收购成败的决定因素。

“我会密切关注的。”温国良恍然,又感激地对朱国信说道:“这次收购渣打银行,还请国信多多指教。”

“如果恒隆能够成功,对索尔投资也是有利的。”朱国信说道:“作为一个外来者,融资始终不尽如人意。”

“如果能够顺利收购渣打银行,登陆英国和欧洲大陆,恒隆银行会全力支持索尔投资的业务。”温国良做了相关保证之后,道:“我会尽快组建一个收购团队,制定一个方案,协调各方面的行动。”

虽然收购渣打银行之后,对于索尔投资的支持依旧是有限的,因为渣打银行的重心也在香港,英国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但对于恒隆银行,终归是一次巨大的进步。

“抓紧了,一边制定,一边行动,双管齐下吧。”

确实应该抓紧时间了,否则的话,万一这场收购大战如温国良所猜测的结束,对于恒隆银行,不能排除收购中的政治因素,那才是最糟糕的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