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我,田景仁回来了
但是虞醒也为这一件事情背后的东西感到警醒。
蒙古人果然是最擅长打仗的民族,对战争嗅觉最为敏锐的民族。
虞醒全新的火炮战术,才在战场使用了一次。蒙古人就不惜一切代价,一定要搞一门火炮。
而且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决计不是阿里海牙的决断。
因为虞醒很清楚,阿里海牙付不起这个代价。对于任何朝廷近万大军的伤亡,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忽必烈。”虞醒心中暗道:“只有忽必烈。”
虞醒起兵到现在,才说真正感受到了忽必烈的存在。
这种对战争敏锐与察觉。胜过了古今多少帝王,下手之决然,也让虞醒心惊。扪心自问,如果他发现一个未来有很大潜力的新兴事务,愿意用万人的性命去换一个先机吗?
虞醒不知道。
“不过可惜了。忽必烈,你能拿走的不过,是一个急就章的版本,我后面还有太多太多的手段了。我看你怎么办。”
“报。鞑子退兵了。”
虞醒看着鞑子如潮水般退去。
“传令各部,轮换休息。鞑子不会再攻城了,让
*******
“这就是云南的炮?”
阿里海牙贪婪的看着这门炮每一处细节。这不是一门炮,而是近万条人命。
细细看过之后,又让工匠按照虞醒预留那些快拆结构,拆开。装上。
阿里海牙叹息道:“我算是明白,这门炮为什么能快速运输了?”
虞醒尽可能减重,又有这种快速拆卸功能,在能让人拉马拉的地段,拖着,或者推着走,在不能拖拽的路面,抬着走。速度让虞醒自己很不满意。
做不到伴随步兵进攻。
但是在阿里海牙看来,已经是非常快了。
“怪不得虞醒能做到如此地步。”
阿里海牙一瞬间也想出了很多关乎这种火炮在会战中的用法。
“今后,两军会战,没有炮是万万不行的。”
“今后也不是虞醒一个人可以用了。”
阿里海牙似乎看见,他今后有无数火炮与汉军对轰,直到将对面给硬生生击溃。
在他看来,云南一隅之地,哪里比得上大元地大物博。
云南可以造一门,大都就可以造十门。
今后的优势,不言而喻。
云南仅仅能够凭借新武器,有一两年的优势。
除此之外,云南还能有什么?
等扳回优势,云南等死而已。
即便而今战局失利,阿里海牙从来没有怀疑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对云南这一场战争,大都是最后的胜利者。
“立即送往大都。”阿里海牙看完之后,对身后的人说道。
“是。”立即有人将火炮拆成零件。分别放在数辆马车上,有上千马队护送,如果道路可以,就换马不换人,如果不可以,就让马队中的人,替换扛铜炮。总之,要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大都去。
阿里海牙这才发现似乎少了一个人。
“哈散?”
“哈散将军不慎落水-----”
阿里海牙微微一顿,说道:“知道了。”
死的人太多了,不管士卒还是将领,他都已经习惯了。
*******
镇远城中。
无数人发力将铜炮运到船上。看着铜炮走水路送往大都,很多人都松一口气。
也算是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
没有人看见,就在码头不远处,有一个老者背负双手,就好像巡视领地一般走过。
这个人就是田景仁。
是的。他就是这样大摇大摆的走进了镇远城。
诚然,而今的镇远城驻扎了数千元军,又有水师。周围三十里一兵站,在镇远城外面,还有很多营寨护卫。方圆十几里内,有元军过万人马,据险而守,交通便利。
看上去固若金汤。
奈何,镇远城就是田景仁一手一脚修建出来的。
当时南宋朝廷防范元朝从云南进攻,修建镇远城,经手人之一,就是田景仁。镇远城的选址,修建,经营,屯田,一应事务,都是田景仁安排的。他对这里太熟悉了。
更不要说,鞑子即便来了几万人。很多事情,他们也是需要本地人来经手的。
田景仁在自己诈死之前,就有安排。
虽然说,他诈死之后,即便有些事情脱离了自己的掌控。但依旧有足够的备份。
让他能合法的出现在镇远城中。
而且他越镇定,越悠然,就越没有人怀疑他。
他转了几个圈,重新回到了田家祠堂中。
只是短短几个月,田景仁就看见,祠堂中多出很多新牌位。
有他同辈的,还有子侄辈的,乃至于他的孙辈的。
他行礼上香之后,透过青烟,看着对面牌位。悠悠一叹:“想活,真难啊。”
他其实也知道,他投奔云南。田家也不是传承数百年的思州田家了。离开思州,镇远的田家,还是田家吗?
但是他有选择吗?
没有。
活着真难。
按照自己的想法活着,难上加难。
人们总觉得未来选择,是好或者更好。
却不知道,现实却是坏,与更坏。
“回禀家主,已经准备好了。”身后有十几个悄无声息的走进来,行礼侍立在两侧。
田景仁转过身来,面对牌位的惆怅与无奈,瞬间消失不见了。眉头微挑,白发也都有几分张扬,目光锋利如刀。
“起事吧。”
“阿里海牙让我没得选,今天,我也让阿里海牙没有得选。”
“是。”
一夜之间,镇远城风云突变。
元军驻地的食物水源被投毒,元军还算机警,立即察觉到不对。还不等做什么反应,镇远城门已经打开,杨田联军,几乎是绕过镇远城外重重障碍。直接出现在镇远城门外。
随之就是一场血战。
数千元军被围在镇远城中。四面八方都是敌人。
元军将领依靠军营抵抗足足一日,才被斩尽杀绝。
张万全程观战。
暗暗摇头。
评价田家与杨家军队的实力。
之前思州之战,还看不出来。而今这一战就已经看出来了。
两家军队的实力,是胜过六祖九部的。毕竟是与宋朝走得近,都有成建制在宋军中服役的经历,在很多地方上都是效仿宋朝的军制。但是奈何,只得其形,未得其神。
更何况南宋末年的宋军,其实也就是架子货,内里早就被掏空了。
田家与杨家军队的战斗力与作战意志都不行。
武器装备上,有云南支援了一批,与元军相比,不落下风。但是其他方面就差远了。
一方面骨子没有元军百战精锐那股狠劲。
元军各部大多是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真逼得绝境中,不乏愿意一命换一命的。但是田家,杨家的军队,可就没有这么样的经历,固然是民风彪悍,但是大部分所谓民风彪悍,无非社会没有秩序,不显得自己很厉害,就不能保全自己的利益。你温良恭俭让,别人就敢得寸进尺。
这种狠,是为了活着。
与战场上,生死之间的狠,压根就是为了拉一个垫背着截然不同。
另外一方面,张万也观察到两家的内部问题。
问题就是,两家都可以说是族兵。
两军军官大多都是田家,杨家子弟,士卒都是他的佃户,奴仆。
这有好处,也有坏处。
好处是结构稳定,不容易崩溃。因为军官不仅仅能在战场上约束士卒,战场外也能约束。士卒更有家小在,自然不敢逃。
如此就保证了基本的战斗力。
坏处就是,能者不能上,庸者不能下。
这样的军队,只能算是及格而已。
“杨田两家,守户尚可,与鞑子争锋,却是万万不能的。这镇远城是守不得了。”
张万看着这一座山中城池。
依山傍水,水陆交通便利,在这西南群山中,也算是一处好去处了。
“可惜了。”
张万下定了决心。
此刻田景仁踩着无数鲜血走在元军大营中。十几个元军被按在地面上。
田景仁淡然说道:“多了。留一个就行了。”
立即有人上前,长刀捅了下去。十几个元军仆倒在地。
活着的那个满脸惊恐,瑟瑟发抖,不敢抬头看田景仁。
田景仁抽刀一斩,“啊”活着元军闭目惨叫,好久才发现。自己身上并没有受伤。田景仁将的他的绳子给斩断了。
“你告诉阿里海牙。”
“说我,田景仁回来了。”
“在镇远城候着他的大驾光临。”
田景仁眼中恨意,如同刀锋一样。
随时一挥,让人将这个元军放走了。
所有人都让出一条路,看着这个元军连滚带爬的走了。
随即清点镇远城的粮食,武器储备,简直是堆积如山,单单粮食就足够前线大军支撑到明年去。
这些相当一部分都是阿里海牙在河南大营被烧之后,紧急从前线征调过来了。
这部分粮草都是要补充之前缺口的。
“两位。”张万说道:“眼前局面,你们有什么想法吗?”
“请张枢密示下,我等愿意听从。”
话是这样说的,但是张万看得出来,双方其实对这些物资眼馋的很,甚至张万都很眼馋。
毕竟这么多物资,足够让谢枋得愁到脱发。
云南也不富裕。
只是这么多物资,根本难以运输到云南去。看得见,吃不着,就是水中花,镜中月。
张万如此这般的将这想法说了出来。
「求月票,求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