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叔侄两人

f第二十三章叔侄两人

李裕孙简直无地自容,小心拉着李辅叔的衣角。

李辅叔用莫名其妙的眼光看着李裕孙:“你怎么了?”

李裕孙刚刚的精气神不见了。

他此刻终于知道,一向爱护晚辈的爷爷,为什么将小叔赶出家门,实在是受不了了。

“有这样的叔叔,还是让我死吧。太丢人了。”

虞醒却从李辅叔身上感受到其他东西。

非常之人,要么有非常之能,要么是耸人听闻,想要引起注意。

李辅叔是哪一种?

虞醒偏向是前一种。

毕竟,一般浪荡子,都是依靠家族的。一旦家族崩溃了,这种家族寄生虫,就狼狈不堪。甚至连生计都没有。

看李辅叔衣着,还是一副富贵公子哥的打扮。就知道这个人有能力。

因为人的衣服更代表经济实力,在元宋易代,家族崩溃的情况下,李辅叔的生活水平并没有下滑,他依靠的是什么?而且很明显,在李裕孙与李辅叔之间,主导者是李辅叔。

哪里李辅叔凭什么?

“那多少合适?”

“君子不食嗟来之食。”李辅叔说道:“我不要钱,我想与殿下做一门大生意。我听闻殿下有铁,我要了,有多少要多少,就在水西交易,用粮食换。”

李辅叔在粮食这两个字上面加了重音。

赵立为之一愣。

他看向虞醒默默摇头。

虞醒也相信,这一件事情并不是赵老爷子泄露的。

老爷子知道轻重缓急。

那只能是李辅叔猜到的。

此事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很多情报都可以通过公开的渠道分析出来,而李辅叔在曲靖数日,通过一些蛛丝马迹,分析出曲靖的粮食比较紧张,也不是一件难事。

而且卖粮食这个举动,也很难谈得上恶意。

“此事好说。只是我不明白,李兄来此,就是做生意吗?”虞醒问道。

“我说过,我最鄙视儒家,什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我才不在乎子孙后代,但是,大丈夫在世,有恩报恩,有仇报仇,老爷子于我有生养之恩,老爷子的仇我不会不报的。但是报仇,不代表要投奔郡王你。”

虞醒对李辅叔越发感兴趣了。

“我明白,当今之世,君择臣,臣亦择君。”

“你不明白。我李辅叔,此生不为臣。”李辅叔说道:“你打鞑子,我帮你,我估计你最缺粮食,恰好我又办法给你搞一批,也有人缺少兵器。能给鞑子添堵,我自然千方百计去做。”

“至于,南面称臣?”

“抱歉,我没有低人一等的癖好。”

“大胆,”赵立怒了,“你父亲听见你现在的话,非打死你不可。”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你们圣人说的,我自然遵守了,所以这么多年我才没有被打死。”

赵立与李芾有过几面之缘,此刻忽然觉得,李芾如果没有殉国,此早被这个小子气死。

“好,这笔生意我做了。”虞醒越发欣赏李辅叔。

很多人觉得宋儒思想保守封建,其实不然,理学在宋代大部分时间,都不是主流。甚至一度被打成禁学,宋代各种思潮很泛滥。各方面很开放自由。

总体上来说,南宋比北宋保守多了。但总体上,还是比明清开放的。

李辅叔这样离经叛道之人,每代都有。只是不会写在史书之中。

而且李辅叔背后的话,也让虞醒重视。

谁需要大量铁器,需要来他这里买啊。

要知道,铁在大宋兵不是什么稀罕玩意。也就是蛮荒部落中,还算稀缺,在中原根本不算什么。

自然是正规渠道搞不定铁的人。

什么人在正规渠道中搞不定铁?

自然与官府作对的人?

再联想李芾镇守湖南,李家在湖南应该有关系网的。李辅叔浪荡的江湖。又是什么样的江湖啊?

虞醒很想与南宋境内的反抗势力搭上线。

崖山行朝虽然不在了,但大宋遗忠还没有死绝。不管想拉拢这些人为虞醒所用,还是联合一起搞事,分散鞑子的注意力。都是非常重要的。

李辅叔暗道:“和聪明人说话就是痛快。”

李辅叔不臣服虞醒,本质上是不看好虞醒,不,李辅叔是不看好所有反元势力。

因为他很清楚元朝的强大。

知道元朝的强大,就不报仇了吗?

自然不。

李辅叔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持之以恒,不懈努力的给元朝添乱子,反正这年头,大部分百姓生活在生死线上,造反的人每年都有,不过规模大小而已。

他要做的就是给予帮助,但不将自己而陷进去。

他才不会像那个傻侄子的一样。

李辅叔不介意给虞醒一些提醒:“就在水西境内交易,从湖南水运直接到水西东边交易,水西不是也臣服于你。那就方便多了。”

虞醒顿时明白。

李辅叔是在提醒,鞑子可能进军的方向。

从湖南沿着沅江逆流而上,可以水路运输后勤,在贵州以东转上岸,过贵州到普定,也就不远了。

从理论上,这一条路线,要比被虞醒大肆破坏过的石门道要好走多了。

而且四川民力财力,在多年拉锯之下,早就枯竭了。难以支撑大规模战事。而湖广虽然新定,却是南宋旧地,比大元朝大部分地方都繁华。可以支撑大军。

虞醒说道:“可以,不过我有一事相求。”

“郡王请讲。”

“我想派人跟你一起去见见兵器的买家。”虞醒有些意味深长:“不知可否?”

如果是寻常商人,买家卖家见面,中间商吃什么利润。而李辅叔却哈哈一笑,大有孺子可教也的感觉,“没有问题。”

*******

虞醒安排李辅叔休息,安排李裕孙作为王四端的助手。

李裕孙果然显示出不一般的干才,将枢密院的架子搭建起来,将各种事务办理的井井有条。与王四端分工合作。各种细务,李裕孙负责,出场了。

王四端什么也不需要做,往哪里一坐。大部分将领就不敢高声说话了。

虞醒麾下大部分将领都是王四端训练出来了,甚至在训练场上踹过他们的屁股。即便其他派系的人,也不敢在王四端面前放肆,最多让自己家老大来沟通。

他们两人配合很好,枢密院就开始缓慢的运作,对军队施加影响力了。

且不说这些。

虞醒将李鹤叫过来。

“李叔,最近手臂怎么样?”

李鹤在曲靖城一战,手臂几乎残废,之后又跟随他转战四川,伤势进一步加重。以至于不能屈折,这才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算是好多了。看起来与正常人的手差不多了。

但是这一次是真正不能抓取重物了。

“早好了。”李鹤自然随口说道:“公子,有什么事情要我办?”

虞醒看出来李鹤身体没有大好。但是这一件事情,除却李鹤之外,其他人他都不放心。

“事情是这样的。”虞醒将李辅叔的情况以及自己的推测说了出来。“李叔,我派了很多人在贵州山野之中,监视几条大路,如果鞑子来攻,我会在数日之内得到消息,但是想来,这一件事情还是不够。”

“你此去湖广,做三件事情。”

“第一三个月内完成第一批粮食与铁器的贸易。”

“第二联络湖广,乃是其他地方的反元势力。”

“第三,盯住鞑子湖广方面的军队,一旦有了举动,最快速度报给我知,让我提前有一个准备。”

“明白。”李鹤兴奋的说道:“保证完成任务。”

“不过,李叔要答应我一个条件。”虞醒说道:“我身边的老人,已经走了好几个人。我与云卿都不希望李叔你出事。所以,答应我。在外面能不动手,就不动手,而今曲靖虽小,但是三五敢死之士,却是有的。你让年轻人动手便是了。”

李鹤心中暖暖的,说道:“好。我从此之后,不再出剑了。”

虞醒安排李鹤任务之后。

他沉吟好久,派人将阿七叫过来。

询问阿七的功课。

这一两月,事务繁忙,虞醒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询问阿七功课了。

阿七自己并没有携带,密密麻麻做了好多笔记。

如何打造攻城器械,回回炮,工程车,等等?

如何制造黑火药,等等。

如何冶铁,如何制造水泥。等等。

如何种植蘑菇?

如何制造原木长弓等等

等等等。

虞醒根本没有时间系统的给阿七讲,只能做什么,就给阿七讲什么。而阿七讲这些内容都一一记录下来,并整理成册,然后中间夹满了自己的批注与问题。

还是不同墨色的。

有的条目着学习加深,有了不同的领悟。

有的需要写得太多,更是夹了好几张纸进去。

这笔记让虞醒想到当年在大学里的学生们。也让虞醒对阿七多了一些信心。

“阿七,有一件关乎生死存亡的事情,要交给你去做。你敢应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