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J.C

衣衫不整地站在楼梯口,一瞬间,我感觉自己仿佛一具被抽空了的气力的雕像,陷入了一种彻底僵硬木然的状态。

很难形容那一刻我应该作何反应,事实上,我头脑中只剩一片空白,更无法言喻自己此时的心情。

周怡送完文件很快就走了,我却还沉浸在过大的震惊之中。

秦烬回到厨房继续忙活,咫尺之遥,他若是回一下头,大概便能发现我站在楼梯上。

不过他并没有,显然他以为我还在楼上的卧室睡着没醒。

心跳快要跃出喉咙口,也许是因为穿得太少,我感觉四肢冰凉。

在秦烬将油烟机关掉,端着个盘子出来走进餐厅之前,我转身逃也似的奔上了楼。

气喘吁吁,我像是跑了半场马拉松一般,浑身冷汗涔涔,而眼前目之所及都仿佛在旋转,使人眩晕。

我将自己摔进床榻,被子蒙住头,好在理智尚存一息,上楼时没闹出任何声响,秦烬不会知道我下来过,还好巧不巧地听到他们说话。

先前的疑惑立刻就有了解答,我从所知的只言片语,迅速地拼凑出了一种我自己都觉得不可置信、支离破碎的揣测。

之前周怡和顾成怀在机场相见,却特意瞒着我,顾成怀回国,却不告诉我,全然是因为他们不想也不敢让我发现他们和秦烬的关系。

甚至连常年休养在外的顾成怀会特意从澳洲回国这件事,恐怕都是因为秦烬。

周怡尊敬地管秦烬叫“秦总”,一种可能,秦烬是她曾经的上级,另一种可能,秦烬现在依旧是她的上级。

她在我面前,却以截然不同的口吻称呼秦烬为“秦先生”,每次秦烬来公司给我送饭,她似乎总是战战兢兢、结结巴巴、神情奇怪。

连最初她来我家给我送合同,看到尚且才苏醒没多久的秦烬时,表现得格外异常和无措,或者更确切地形容——是过于震惊。

有些东西就像玻璃上裂开了一条缝,原本坚固无比毫无破绽的硬物,只要撕开了那一点点口子,裂痕便会以加快地速度生长、蔓延,直至将整块玻璃土崩瓦解。

原来一切都早有迹可循。

只是我看不见,或者不愿意看,宁肯闭上眼睛,做一个瞎子。

休假一天,我推脱说我累了,除了饭点,大半功夫都呆在房里,秦烬进来,替我揉肩揉腰擦药,认真地道昨晚他过分了,我恹恹地把他打发出去,让他少招惹我,他便没再说什么,默默退出去了。

也是突然之间,我意识到自己的确算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油条了,我心道这事若发生在我二十岁出头的年纪,我大抵是绝对做不到这么沉得住气的。

越是重大的事情摆在面前,越是知道不能草率轻佻,因为人在不理性的时候,极大概率要犯错,要在事后追悔莫及。

第二日,我若无其事地接着回去上班。

一连好几天,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我忙我的,按部就班,该干嘛干嘛。

某日下午,周怡进来的时候关切地问我是不是不舒服,见我这两天似乎总是心事重重的。

我回过神,抬起眼看向她,她脸上的表情不似作伪,好像是真的关心我。

我突然想,我认识了这么多年两个最信任的工作伙伴,一个是她,另一个就是已经离职的顾成怀。

我闲聊似的开口道:“顾总当年走的时候,你还记得么?”

“记得呀。”她说,“不是说顾总因为身体扛不住,需要静养来着嘛。”

“嗯。”我转着笔,不动声色地道,“你最近跟他还有联系吗?”

周怡顿了顿,表情疑惑:“没有,怎么了?”

我摇摇头,没再多说什么。

周怡出去之后我又开始思绪飘忽,我办公室这台电脑里存储着几乎公司历年来几乎所有重要文件,我抽出空闲,耐心极好地一个一个点进去翻了翻,翻到顾成怀前些年还没走时留下来的各种资料。

刚入职的时候我还什么都不懂,他在来往的报表合同里都会给我打批注,每次我送材料他都会亲自回复,详细地指出改进意见,我着实受宠若惊了一阵子。

这些记录我邮箱里也存着,我一封封点开,心里却安慰着自己,这么一个人,他对我的好我一直感激在心,怎么也不可能都是弄虚作假。

可顾成怀为什么会平白无故地对我这么好?现在想来,我何德何能令他一见面就给我开出这么高的薪资,甚至破格把我提拔到了现在的位置,他真的如此赏识我吗?

翻来覆去搜寻了一下午,一无所获,大部分关键文件我早已看过,挑不出毛病,整个公司从上至下自成体系,几千名员工,如设计精巧的建筑物般层层叠叠、稳固坚实只是,我总感觉这其中缺少了某个关键的一环。

我得知道,秦烬在其中到底扮演着怎样一个角色。

等一下……

我的鼠标停在了三年前某一天的账单表格上。

上面记录着那一个月资金往来的流水明细,是公司的IT系统通过后台自动发送生成的,因此只有一堆数字和符号缩写,以及英文的简单明细。

这种原始文件因为没有经过任何可视化处理和整合,看起来费眼还麻烦,我之前基本会等属下汇总成报告,检查一遍已经成型的报告,只有在发现异常指标的时候才会要求他们去重新核查原始数据。

我此刻只不过是随手点到了它,没想到却发现了意外收获。

一笔不算醒目但实际数额不小的钱从某个缩写为J.C的机构打进来,竟奇怪地直接被记为了营业收入,我看了眼,总觉得这两个英文缩写看着有点眼熟,仿佛在哪儿见过。

我又翻了另外一些账单,发现这个标记为J.C的大佬机构陆陆续续在系统内产生了好几笔交易流水,在那之后它却突然又凭空销声匿迹了。

我来来回回查了好几遍,将几百份自动生成的账单表格都翻了个底朝天,直到再次确认,自从三年前某个时间节点之后,它再也没有出现过。

我本能地感觉自己仿佛捕捉到了什么关键的蛛丝马迹,我翻到墙外去查了查这个叫J.C的机构到底是何方神圣,却并没有在搜索引擎里找到任何相关的东西。

我有些遗憾地关掉了网页,心道这些陈年旧账再怎么翻估计也是没用,我心里本来就没个明确的思路,不过是如同无头苍蝇乱转罢了。

就在我将那些流水记录的窗口一一关闭时,脑子里不知怎么,如同被一道闪电划过,耀目的白光将一切晦暗照亮。

我盯着屏幕上J.C最后一份也是金额最大一笔账单上的时间,心口冰寒,好似被冻住了一样。

日子挺熟悉。

是秦烬出事的前一天。

这世界上的巧合如此之多,一时之间让我难以判断这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偶然。

很多事情我并不是未曾提前知晓,只是我从来没有往那个相关的方向去思考。

也是在同一时刻,我终于反应过来,公司最大的股东,那家几乎没有存在感的离岸基金的英文全称缩写后,就是J和C这两个字母。

我感觉自己的大脑仿佛被烧着了一样。

所有的线索零零碎碎地拼接起来,在自己背后操纵着一切的那只无形的手终于渐渐浮出水面。

当初秦烬出事前,频频飞去A国,而神奇的事,这家大洋彼岸的私募基金公司,我们公司最大的投资股东,总部也设立在A国。

这些年公司诚然一直在蒸蒸日上的发展,但任何一家初创公司其实都不可避免地承担着很高的运营风险,尤其是对我们这种高新技术的行业来说,每年必须花费大量的资金在研发新产品和新技术上,这本身就会带来一系列的不确定性,同行中死在沙滩上的前辈们数不胜数。

在这个领域,可以说,就是谁钱多,谁就能比别人跑得快。

为什么公司前些年发展速度跟坐了火箭一样?

运营者的眼光和管理能力是一回事,但也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因素,若是算上J.C这一笔笔累积起来数额惊人的资金投入,似乎一切就如拨开迷雾般有了真正的答案。

“它”一直在暗中资助我们,替我们兜着底,以一种难以察觉的隐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