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9章 封地内的水稻培育计划

周朗知道,那里便是他的封地所在。

加快赶路行程,又到了傍晚时分。

夕阳余晖照耀的山脚下。

周朗已经看到了其中一处山隘中的大片农庄。

按照大周开国时,先皇分发的皇族封地。

周朗继承的封地就位于这座山脚下。

山脉前方的一大片良田。

还包括山腰上的一千四百多亩山田。

山脚下,一座座农庄清晰可见。

但周朗要去的,就是中间山隘中的那座农庄。

山脚下是一条蜿蜒的河流。

这条河便是整个临平县北部的水源所在地。

正是因为这条河流,加上大片开阔的田地。

才确保了此地的贵族功勋们,从来不用担心缺少粮食。

车队从石桥上经过,此时已经惊动了农庄中的百姓。

加上护卫们的通传。

只见农庄前的牌坊门外,道路两旁站满了拥挤的人群。

周朗看着靠近农庄的道路,赫然是一条崭新的水泥路时。

心中就已经非常高兴了。

离开皇城将近四个月,看来自家的修路队伍。

已经将道路修建到了这片农庄。

不过这才是刚刚开始,外面的田坎道路还没有继续开工。

高大的石牌坊上面。

大周厉王,御赐封地。

八个大字显得尤为醒目,字体是新雕刻的。

上面的油漆是刚刚刷上去的。

周朗心中明白,像这样的封地称号。

在临平县每年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有的世家被抄家,封地就会赏赐给别人。

有的爵位变动,牌坊上的名称也会不停的改变。

“草民等,拜见厉王殿下!”

一阵洪亮的声音响起。

所有农户全都低着头跪在道路两旁。

“各位乡亲都请免礼。”

周朗笑着挥挥长袖。

跳下坐骑,走到为首的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农面前。

因为他认得,这位老农户叫张巴根。

曾经奉命去过皇城王府。

而且还是他名下封地和农庄的德高望重之人。

四座农庄的五百多家农户,全都称他为张大爷。

他的农活儿,在这里也是绝对的专家级人物!

虽然他看着白发苍苍的模样,但其实他才只有五十一岁。

那次跟他见面,周朗就将杂交水稻培育的想法。

详细的跟他攀谈了一番。

张巴根虽说是种田种了半辈子。

却还是首次听说水稻还能如此培育?

心中一直很怀疑,但回来后按照周朗的提议。

他在农田中带着人仔细产看了一番。

没想到,还真的找到了一些奇怪的稻苗!

“殿下,您来张家村。”

“老奴都没有准备接待,还请殿下恕罪。”

张巴根低着头惶恐道。

“本王来自家的农庄。”

“还需要如何通知。”

“农庄有啥,本王就吃啥。”

“走,咱们进去看看。”

周朗直接挽着张巴根的手臂,兴冲冲的大步走进农庄。

这座山隘中的张家村,确实是个安静美丽的地方。

后山有一道山间的泉水留下,一直汇入山脚下的河流。

周朗第一眼就看到。

山脚下远处的小瀑布那边,赫然竖立着一座高大的水车。

而且水车四周,居然还有半空中的一架架运水管道。

看的周朗惊喜不已。

因为这种水车的架构和模样。

赫然正是城东马场中的发电水车模样!

看来,是马场的匠人们专门来过这里。

根据地形,帮着周朗建设封地的基建工程。

只不过,水车的大小比马场小了一半以上。

毕竟这里的瀑布水量不够。

所以这里的工程,看起来停了一段时间了。

村落中的房屋全都是依山而建。

看起来,大片民居好像是刚刚建成没多久。

全都用的是当地的岩石。

建造的非常漂亮,而且更加实用。

倒是另外一侧的山腰上,还有许多陈旧的土屋和稻草房顶。

经过询问之后,周朗这才明白。

三个半月前,一队匠人从皇城而来。

帮着张家村和另外三座农庄建造房屋。

还有农庄中的庭院。

周朗明白了,这是他专门给向馨君留下的任务。

让她派人帮着农庄整修一番。

方便以后在农庄内进行更大规模的科技试验。

周朗便让张巴根带着他前去农庄内四处查看。

山坳中心是一大片铺着石块的广场。

这是专门用来晒粮之用。

在广场另一侧,贴近山脚悬崖的地方。

周朗已经看到几座巨大的庭院。

进入庭院后,他更加惊喜的发现。

向馨君果然用了心!

不仅建造了大型试验园地。

里面还到处都是一茬茬的稻田。

用贵重的丝绸搭建了保温棚。

里面温暖如春,虽然到了冬季。

里面青翠的稻苗还如同春季一般茁壮生长!

这是周朗早就定下的计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知道,要想早点儿弄出新的水稻。

就必须先把温棚安排好。

这样才能让农户们时刻都能对稻种进行一次次的培育。

但是匠人们来此地建造温棚的时候。

农户们都感到万分不解。

只是培植水稻而已。

没想到居然还用上了如此昂贵的丝绸。

用来制造这样的温棚……

“张大伯,这里的温棚还好用么?”

周朗看着一处处被绸缎分隔的温棚。

好奇的不断查看着。

每一个温棚,都是木柴加温。

温度恒定在水稻适合成长的阶段。

所以每一个温棚里面,都是一片青绿。

“殿下,温棚倒是好用。”

“只是老奴心疼这些绸缎啊。”

“一匹绸缎的价格,都能买好几石粮食了。”

张巴根呵呵笑道。

“不过就是几石粮食的价值而已。”

“张大伯,您要是将这些杂交的水稻尽快培育起来。”

“将一亩良田的产量从两三百斤,提升到七八百斤的话。”

“再将稻苗分配到各地,到时候所产的粮食。”

“价值可不是这些绸缎能够相提并论的。”

“而且最重要是的,老百姓都不用挨饿了。”

周朗笑着安慰道。

“是啊殿下,如果真的能达成殿下所说的产量。”

“一亩良田的稻米,老奴按照分成来算。”

“至少比以前多留几倍的粮食下来!”

“就不用再挨饿了!”

“殿下所说的方法。”

“老奴带着孩儿们正在加紧培育。”

“明天新的稻种出来,张家村这边的产量。”

“肯定比去年足足提升不少啊!”

张巴根兴奋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