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战争在欧洲,是19世纪才出现的现象。对于这样的战争,赞成者有之,反对者有之。
在反对的阵营中,有些人因为政治上的关系,将民众战争当作一种革命的手段,是公认的合法的无政府状态。他们认为,这种行为对国外的敌人会产生威胁,但对国内的社会秩序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而有些人因为军事的关系,认为民众战争是得不偿失的行为。
在上述两种看法中,第一种看法跟我们所要探讨的问题无关,因为我们仅仅将民众战争当成一种斗争手段,即我们只从用它来对付敌人的角度考察它;第二种看法则与我们要讨论的紧密相关。
一般情况下,民众战争应看成是战争要素在我们这个时代突破了以往某些限制的结果,应被看成战争的整个发酵过程的加强和扩大。倘若我们以过去局限很大的军制为起点来看问题,那么我们便能看到,不管是征集制度、让军队的数量大幅度增加的征集制和普遍兵役制,甚至是后备军的利用,都是同一种事物的发展,而如今的民军制度,即组织民众武装也是如此。
既然上述几种新手段的出现都是突破过去的限制的一种自然的、无法避免的结果,既然首先运用这些手段可以极大地增强自己的军事实力,迫使对方也不得不效仿,那么从民众战争的角度看,情况亦是如此。
一般情况下,善于使用民众战争的国家要比那些轻视民众战争的国家占有一定的优势。既然如此,问题来了,民众战争对人类究竟有无益处?
对此,我们认为,可能只有彻底解答了战役本身对人类究竟有无好处这个问题,才能够获得答案,而我们将上述这两个问题都留给哲学家去解决!
也许有人会说,如果将民众战争所耗费的各种力量用到其他战斗手段上,或许效果更为明显。但是,人们无需多加研究便会发现,事实上这些力量无法被自由支配,无法随意使用。在这些力量中,尤其是精神力量,只有在民众战争中才能够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因此,问题并不在于一个国家运用民众战争进行抵抗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而在于这种抵抗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它要具备哪几种条件,它的用法如何。因为就民众战争本身的性质而言,它这种异常分散的抵抗的效果不是通过对敌军进行时间上和空间上集中的重大打击来表现的。
民众战争的抵抗的结果犹如物质的蒸发过程那样,取决于面积的大小。面积越大,民众武装和敌军的接触面便越宽广。换句话说,敌军的力量越分散,民众武装发挥的作用就越大。它像暗中永不停息地燃烧着的火焰一样破坏着敌人的根基。
它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取得成果。所以,在敌我双方你来我往的那段时间,会出现一种紧张状态。有时候,它会因为在某些地点遭遇挫折和在某些地点逐渐停歇下来,这种紧张状态便慢慢消失;有时候,民众战争从四面八方围困敌军,迫使敌军因为考虑到可能全军覆没而不得不撤兵回国,这种紧张状态或许会造成一种危机。
想要借助民众战争造成这样的危机,就要拥有这样的先决条件,即要么遭到侵略的国家幅员辽阔(除俄国以外,欧洲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存有这个条件),要么侵略军的兵力和遭到侵略的国家的幅员极不相称(这其实是不存在的)。
所以,如果我们不愿意做个空想家,我们就要充分考虑将民众武装的战斗和正规军的战斗结合起来,并以一个总的计划让二者协调起来。民众战争只有在下面几种情况下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战争是在自己国家腹地进行的;
(2)战争的胜负并不仅仅由一次失败决定;
(3)战区包含非常大一部分国土;
(4)民族的性格有利于采取这种办法;
(5)国土上有森林、山脉、沼泽,或耕地,地形极为复杂,通行困难。
在民众战争中,人口的多少并不起决定性作用,因为很少会出现缺乏兵员的情况。民众的贫富也不直接起决定性作用,或者至少无法起决定性作用。不过,不容置疑的是,贫穷的、吃苦耐劳的人民通常更为勇敢,更为坚强。
像德国许多地区居民分散居住的情况特别利于发挥民众战争的效果。因为人们可以将这样的地区分成更多的散块,更有利于民众隐蔽。尽管这里道路多,但却很不利于军队宿营,尤其是民众战争通常所具有的那种特点在这儿会小规模地反复出现。
这种特点是,到处都有抵抗的因素,可是,到处都捉摸不到。如果民众集中于某些村庄,那么敌军便会攻占那些反抗最为强烈的村庄。为了惩罚居民,他们甚至会将这些村庄抢光、烧光。不过,这种做法对威斯特伐利亚的农民大概是不行的。
民军和武装的民众无法也不应当被用来对付敌军的主力部队,甚至不能用来对付敌军实力较强的部队。他们并不是用来摧毁敌军的核心部队,而是只能从外部和边缘去吞食敌人的部队。
他们应当在敌军的大部队尚未抵达的战区两侧发动攻击,让这些地区彻底摆脱敌军的影响;他们应当像汇聚在战区两侧的乌云,紧紧地跟随前进的敌人。在敌军完全没有出现的地区,民众是不缺乏武装反抗的勇气的。有一个地方武装反抗了,附近地区的居民便会紧随其后。如此一来,全国各地便会燃起反抗的熊熊大火。这熊熊大火就会以燎原之势蔓延,最后烧到敌军的基地,烧到敌军的交通线,并且破坏敌军的生命线。
当然,我们并不认为民众战争的作用是万能的,也不认为它像人无法对付的风雨似的,不认为它是单纯依靠军队无法应付的、用之不尽而不可战胜的东西。
一句话,我们的结论并不是建立在那些吹嘘民众战争的言论之上,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不能像驱逐士兵那样去驱逐武装的农民。
因为士兵犹如一群家畜那样集结在一起,他们往往是笔直地向前奔跑,而武装的农民则不是这样的,他们无需什么巧妙的计划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开。如此一来,任何在森林、山地,或者地形尤为复杂的地区行军的小部队都面临着危险,因为战斗随时可能发生。就算一支行军的纵队很久都没有发现新的敌人,但是那些早就被纵队事先驱逐的农民随时可能活动在纵队尾部附近。
正规军的前哨或别动队对破坏道路和封锁隘路所使用的手段,和农民武装所使用的方法进行比较,就像自动机器的动作同人的动作比较一样。对此,敌军唯一能做的就是加派更多的部队护送运输队,派兵驻守在兵站、隘口、桥梁等地。
刚开始,民众武装的活动规模总是有限的,敌军因为担心过分分兵会造成自己实力受到严重的削弱,因此他们只派出小股部队前去征剿。可是,民众战争的火焰恰恰是在与这些小股部队进行的斗争中燃烧起来的。
在某些地方,民众武装依靠数量优势击败了敌军的小股部队。因为这种胜利,他们的勇气倍增,斗志更加激昂,斗争更加积极,一直发展到能够决定全部战局为止。
我们认为,民众战争要像云雾一样,在任何地方都不凝结成一个反抗的核心,否则敌军便会动用相应的力量来攻打这个核心并粉碎它,俘虏大量民众。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群众斗争的勇气便会迅速低落,人们可能认为大局已定,继续斗争徒劳无益,最终放下武器。
不过,民众武装在必要的时候要在某些地区形成较为雄厚的力量,形成那些足以让敌军害怕的威慑力量。这些地区,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要分布在敌人战区的两旁。
在这里,民众武装必须要联合起来,成为更强大、更有组织的整体,并配以少数正规军。这样的民众武装便具备了正规军的形式,能够也敢于采取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从这些起点开始,越是往敌军的大后方,民众武装的力量就应该越分散,因为他们在这些地区会遭到最为猛烈的打击。
较为集中的民众武装的主要任务是袭击敌军留守的较大的防备部队,此外,他们还要让敌军在精神上恐惧、忧虑不安,加深整个民众武装在精神上所造成的印象。如果没有这些较为集中的民众武装,那么它的所有活动便会毫无力量,整个形势对敌军而言,便无法形成一种极大的威慑力。
统帅若想以自己的意愿使民众武装具备上述力量,最简单的方法是派出一些由正规军组成的小分队前去帮助他们。若没有少数正规军这种鼓舞人心的支持与帮助,大多数居民便会丧失拿起武器、反抗侵略者的信心与动力。
派去支援的部队越多,越能吸引民众,民众斗争的声势越会高涨起来。不过,前来支援民众武装的正规军的数量是有限的。因为,一方面,如果要为达到次要目的而将部队分散开来前去支援民众武装,便会造成前线出现一条处处薄弱的、宽正面的防线(出现这种情况,正规军与民众武装必然会同被敌人消灭),这是极为有害的。另一方面,经验告诉我们,当一个地区正规军人数过多时,民众战争的力量和效果便会相应地减弱。这有三方面的原因:首先,正规军过多,容易吸引敌军前来围剿;其次,正规军过多,居民便会产生依赖感,转而依赖正规军;最后,正规军过多,会需要更多的地区来宿营,需要更多的粮秣供应,需要更多的运输,这会极大地消耗民众的力量。
防止敌军对民众战争进行强有力的还击的另一个方法是,很少或者压根儿不把这一巨大的战略防御手段用于战术防御。这是运用民众战争的重要原则之一。民众武装的战斗特点和素质较差的部队的战斗特点一样,攻击非常猛烈,但是难以持久,行动不够沉着。
此外,对民众武装来说,由于他们早就对失败和被击退有心理准备,所以战败和被击退是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过,他们绝对不能受到严重的创伤、被俘很多等致命的打击,因为这样的失败会使民众丧失信心,进而使民众战争的火焰很快地熄灭。
上述的两个特征与战术防御的性质是矛盾的。防御战斗要求部队进行的是持久的、缓慢而有计划的行动和果敢的冒险。如果说防御只是一种纯粹的、能够在短时间内放弃的尝试性活动,那么它永远无法带来成果。
所以,使用民众武装防御某个地段时,决不应该进行决定性的防御战斗,否则就算情况对防御方有利,他们也将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由此可见,民众武装较为适合的防御地区是沼泽的堤道、山地的入口、江河的渡口等。
但是,当这些地方被敌军突破时,民众武装不应该集中撤退到正规的防御阵地上而被敌军封锁,他们应该分散开来,利用突然袭击进行防御。
无论民众多么勇敢、多么尚武,无论他们多么憎恨敌人,无论地形对他们多么有利,我们也不能不承认,在这种过分危险的气氛中,民众战争是无法持久的。
所以,如果要让民众战争发挥大作用,就要选择好发动民众战争的地点,即要远离危险地带又不能距离敌人太远,也不能让民众武装遭到敌军大部队围剿的地方。
对于上面的分析,与其说是客观的分析,倒不如说是对真实情况的一种感受。因为民众战争出现较少,而长时间亲眼见过这种战役的人对它的论述却少之又少。
虽然我们对此进行了一番考察,但我们还要说明一点,民众武装的支持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方式纳入战略防御计划:将民众武装当成会战失利后的最后补救手段;将民众武装当成决定性会战前的自然辅助手段。
由于后面这种方式要建立在朝本国腹地撤退和我们所说的那种间接还击方式的基础上。所以,我们在这里只谈会战失败后征集民军的问题。
每个国家都不应当将自己的命运、生死存亡押在一次会战上(即使是最有决定意义的会战)。就算一个国家战败了,它也可以通过征集新兵和利用敌军发动持续性进攻中必定会遭到兵力上的削弱,来期待形势的改变。此外,它还能够获得外部的援助。
一次会战的失败距离亡国有一段较大的距离。当民众看到自己即将被卷入深渊时,他们会本能地、想尽一切办法来挽救自己,这是符合精神世界的自然规律的。
所以,就算一个国家比敌人弱小得多,也不应不做最后的努力,要不然人们便会说这个国家早已丧失了灵魂。这种努力也包含签订一个代价很高的和约以免自己完全灭亡。
当然,这种政治谈判并不意味着所采取的新措施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些措施既不会加大媾和的难度,也不会让媾和的条件更加不利,而是会促使媾和更加容易,让媾和的条件变为更加有利。
在我们能够从与我们有着切身利益相关的国家那里获得援助时,采取这样的措施则更有必要。所以,如果一个国家在主力会战失利后便只想着让民众在和平中快速地酣睡,并被严重的失望情绪压倒,丧失了发动一切力量的愿望和勇气,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因为懦弱而犯下不能血战到底的错误,并说明了自己是不配赢得胜利的。或许是因为这点,这个国家才没有能力取得胜利。
由此可见,不管一个国家遭到的失败有多么惨重,它势必要利用命令部队朝着本国腹地撤退来发挥要塞和民众武装的作用。如果主要战区的两旁和山地或其他极其险要的地形相毗连,那么这种作用将得到尤为有效的发挥。因为军队和民众武装可以利用这些要塞和天然的地形条件,对敌军进行足以打击其战略侧翼的袭扰。
如果进攻方正在围攻防御方的阵地,如果他留下了大量的守备部队来保护自己的交通线,或者他为了保证自己拥有一个较大的活动空间和维持周边地区的秩序,甚至不惜动用全军的兵力。倘若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战斗手段让他的实力遭到削弱,那么这个时候,防御方应当重新投入战斗,通过相应的打击来动摇困境中的进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