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二少爷来了,这会正在正厅同老太君说话呢。”及春掀帘进了内室,瞧着正坐在书案前练字的阿萝低声笑道,“不过没让传几位姑娘……您怎么知道老太君会等三少爷到了再唤您过去?”
阿萝搁下笔,颇为满意地瞧着自己新练的字:“来瞧瞧我这字是不是又精进些了?”
及春闻言凑了过去瞧了半天,无奈道,“您让我瞧能瞧出什么来,您知道的,我瞧着什么都好。”
“就不能哄你家姑娘一句?”阿萝笑嗔了她一句,复而接上了她进来时的话题,“不知道三表哥何时回来,老太君自然不会让大家坐在那儿空等。”
更何况她和萧二郎是表亲,虽说大夏朝对于男女大防并不如前朝那般严苛,可到底不是无拘无束,该避的嫌还是要避一下的。
“难怪您一点都不着急了。”及春恍然,瞧了一眼颇有些百无聊赖地翻着案上书册的阿萝,又有些不解地问道,“不过姑娘此前还说要装病,好不同三少爷打照面,今日怎地改了主意?”
阿萝停下翻书的手:“左右都是要见的,早死晚死都得死,还是不折腾地好。”她单手托腮,黛眉轻蹙,睨着窗外春色的眸子里似有粼粼水光在阳光下细微闪动,上翘的唇角仿佛在笑,细看之下似又隐了些许无奈,随着轻轻的叹息散在春风之中。
早前确实存了不同萧起淮见面的心思,倒不是怕了他,只是为了以防万一,不想给自己图添麻烦。可自从那日听完老太君的话,除了知道自己恐怕逃不过同他见面的情形之外,她对于见萧起淮这事,确也没有那么排斥了。
老太君说得不错,他现在是圣上亲封的大将军,手握兵权,若有他照拂,她今后在清原侯府的人面前也能更有底气一些。
至于萧起淮那些阴阳怪气,阿萝勾了勾嘴角,笑得意味不明:要论说话,她还真没怎么输过。
……
那头的萧起淮猝不及防地打了个喷嚏。
“少爷,您受凉了?”跟在他身侧的风夏立马上前关心道,“需要小的给您请大夫来瞧瞧么?听说南边春日里花粉多,得了花粉症的人也容易打喷嚏,还会肿成猪头。”
萧起淮目光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风夏缩缩脖子,乖乖退下。他就是关心一下自己主子,并不是真的想看他有没有肿成猪头。
萧起淮今日依旧是一身绛色锦衣,头发没有像是在将军府时那样随便散着,而是规规矩矩地戴了玉冠。因是要去萧家,并没有佩剑,将身上的杀伐血气削减了许多。
但正要说起来,萧起淮身上最有欺骗性,还是他那双含情带笑的桃花眼。
不了解他真面目的人,总是很轻易地被他那双眼睛给骗了。
这边萧府门前,就有被骗了的小厮小跑着上前帮他牵马,狗腿笑道:“三少爷您可算是来了,老太君都念叨您好些时候了,非让小的们在这候着!”
却见那位坐在马上的人似笑非笑地垂下眸子,桃花眼里浮着一层浅浅的笑意,再往里看,却是刺骨的冰寒:“倒是让老太君久等了。”
只一句,就让那名小厮在三月天里如坠冰窖,僵在原地进退不得。
“我来我来我来,”那边的风夏见状连忙小跑着过来接下了牵马的活,仿佛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对不住,我家少爷不喜欢别人碰绝地,没吓着你吧?”
这下那名小厮不敢再多瞧萧起淮一眼,连声道着没有,躬身退到了一旁。心下发苦,自己做什么要拍这个马屁,学着同伴赶紧先去给老太君报信不好么。
萧起淮翻身下马,伸手敲了一下风夏的后脑勺:“无法无天。”
风夏捂着被敲痛的后脑勺,满脸困惑。
可还没等他细问一句自己哪里无法无天了,却先被一声惊呼吓了一跳:“三少爷!”
只见一名瞧着年逾花甲的老人从门内匆匆赶来,布满丘壑的脸上满是惊喜:“真是三少爷回来了,老奴给三少爷请安了!”
见着老人,萧起淮原本漠然的神色霎时间和缓了不少,甚至弯腰亲自将人扶起:“陈老不必如此多礼,近年身体可还好?”
陈兴是萧二爷在京时的管家,早年萧起淮随母回乡的时候,陈老便陪着他们母子一起回来,可以说是全萧家如今还活着的人里,唯一一个真真正正亲眼看着他长大的。
陈兴乐呵呵地瞧着萧起淮,一面引着他往里走,一面絮絮叨叨地念着:“身子都好,老头子一把骨头硬朗地很。上回您来时老奴回乡照看孙子去了,没能见着您。所以今日特地在此候着,就怕又错过去了。记得您小时候最爱吃咱家里自己做的熏鱼,老奴让老婆子做了不少,回头给少爷送过去……”
他喋喋不休地说着,萧起淮便跟在一侧应着,时不时还浅笑一下,一路下来没有丝毫不耐。看得跟在一旁的风夏欲言又止,直觉得自家少爷是不是被人偷偷掉了包。
三人便这么念到了二门处,陈兴作为外男自然不好跟着进去,只得遗憾地看了一眼院门,旋即想起来萧起淮一时半会还不会回京,又振作起来,笑道:“老太君在慈安堂等着少爷,老奴便不送了,待少爷得了空,老奴再来同少爷说话。”
萧起淮笑意温和,不疾不徐地说道:“陈老若是不嫌弃,改日便住到我那儿去。”说着示意风夏取了一块腰牌给他,“将这块腰牌交给门房,自然有人帮您安排。”
陈兴受宠若惊,连连摇手推拒:“老奴这把老骨头,哪好去打扰少爷。”
“算不上打扰,我记得您在萧家也是娶了妻生了子的,大可把家人都带去,将军府还不缺您一家的嚼用。”说到最后,甚至还玩笑了一句。
陈兴听着便有些意动。他本就是二房里头伺候的,过去二房没人,他上了年纪,留在府里也只能干些杂活。如今萧起淮回来,他便觉得是自己的主心骨回来了,又听说可以将全家都带过去,自是最好的。
是以不再推辞,郑重其事地接过那块腰牌:“您放心,老奴和老奴的儿孙都记着二爷的恩情,当年老奴听二爷的差遣,往后便听三少爷的差遣,定当好好遵从您的吩咐。”
萧起淮原只是想让这位看着自己长大的老人颐养天年,如今见他如此郑重,反倒是愣了一愣,才笑道:“那往后便有劳陈老了。”
陈兴自然连声答应,忍着激动与欢喜的心情,躬身送萧起淮进了内院。
萧起淮往里走了几步,又回头瞧了一眼,果不其然地瞧见老人还站在院门口,双手捧着自己给他的腰牌。见他回头,老人朝自己露出一个憨厚的笑容,抬抬手示意自己赶紧进去。
萧起淮颇有些无奈的勾起嘴角,朝老人拱了拱手,示意老人不必再送了。
再回首时,脸上的笑意与周身温润的气息如流水般褪去,他淡着眉眼,举步朝慈安堂的方向走去。
风夏目瞪口呆:“少爷,您是在表演大变活人么?”
萧起淮轻飘飘地瞟他一眼,冷笑:“你要是想试试怎么大变活人,我倒是不介意。”
“不了不了,小人介意的。”风夏嗫嚅着往后缩了两步,开始思考自己是不是跟错主子了。
萧起淮却没什么心思照顾自家小厮的心情,他望着那道越来越近的垂花门,目光沉沉。
五年不曾回来,他还以为自己已经忘了这座府邸的模样,可每当瞧见那道垂花门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那些记忆活在自己的脑海中,鲜明如旧。
“三少爷,您稍等片刻,奴婢进去通传一声。”引着他进门的婢女盯着自己的脚尖,双颊绯红,磕磕绊绊地说到。待听到应声冷淡的答应声后,又手忙脚乱地行了个礼,步履匆匆地进了院门。
萧起淮抬头看向高悬在院门上写着“慈安堂”三个大字的牌匾,眸间浮现些许讽意。
他自京都回临州时,已到了记事的年纪。
彼时他已由外祖父亲自开蒙,但老太君说父亲在京中事务繁忙,顾不上他的功课,非要他回临州开蒙。
萧家家学渊源,帝师之名举世闻名,而外祖父只是京中一个普通学堂里的教书先生,若论学问,自是不可相提并论。可不过是给年幼的他开蒙,外祖父执教多年,连父亲都说与家学中相比并无太大差异,根本不必大费周章地送他回临州。
况且无论是他还是父亲,都不愿意同至亲分离。
奈何老太君再三来信,信上言辞更是日益激烈,甚至直言父亲是为了一己之私而耽误了他的前程。母亲担心老太君与父亲母子生隙,便留下父亲独自在京,自己则陪着他回了临州。
那时他也是跟在母亲身后,由一名丫鬟引着路,来到了这座垂花门前。
时年五岁的他望着烫金黑底的匾额,心生畏惧,只觉得那像是一座无言的大山,将他牢牢压在底下,动弹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