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认为,寓言和童话是儿童的专利,然而,在那个夏日午后,一本附着奇怪插图的英文原版书在我面前打开,短短几分钟后,自己便深深地沉浸在另外一个世界里——那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有短鼻子的小象、披着光滑皮外套的犀牛、会跺脚的蝴蝶,还有和爸爸一起打猎的原始部落的小女孩……离奇而丰富的想象,细腻且生动的描写,讲述着很久很久以前人类与动物的种种变故。我流连在这个五彩缤纷而又光怪陆离的神奇王国里,全然忘却了自己已经处在波澜不惊的成人世界;一起被抛在脑后的,还有窗外熙熙攘攘、车水马龙的现实社会。
这本书就是——《远古传奇》(Just so Stories)。
于是译文便在笔下顺畅地流淌出来。翻译的过程不再枯燥,渐渐演变成一种享受,怀着与普通读者一样急于知道结果、知道结果后释然而又愉悦的心情。我一直惊诧于本书的作者——一位成年作家——是从哪里汲取撰写童话的灵感,又是从哪里获得了如此不可思议的想象力?
现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作者吧。洛德亚得‘约契尔’吉卜林(1865一1936年)是一位诗人、短篇小说家、新闻记者。他于1865年出生在孟买,父亲约翰·洛克伍德·吉卜林是《印度的野兽与人》的文字和插图作者,母亲艾莉斯是印刷设计师爱德华·波恩·琼斯的嫂子。1871年,吉卜林和他的小姐姐被带回了英国,与家住南海的一位上了年纪的亲戚在一起生活了五年。这五年他过得并不开心。后来,他把这段经历写入了一篇名为《黑羊咩咩》的短篇故事里,文中流露出一丝苦涩。1878年,吉卜林进入联合服务大学,这是一所专为服役军官的儿子们开设的小型公立学校。在那里,他开始写诗,并于1881年自行出版了诗集。离开学校后,吉卜林来到了印度,在1881至1889年间从事新闻记者的工作。这一期间他撰写了大量作品——故事、插图和诗歌,一时间享誉英伦三岛。1889年他定居伦敦时已颇有名望。后来他又创作了三篇作品,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声望。他于1892年出版了第二本诗集《军营歌谣》,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几首诗《曼德勒》、《枪声喧嚣》和《丹妮·丹维尔》。1892年,吉卜林与卡洛琳·巴尔蒂斯结婚,婚后他们在佛蒙特州居住了四年。在那里,吉卜林创作出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丛林故事》,1894年一经出版便获得了巨大成功。1896年,他回到英格兰,并于1920年最终定居在赛萨克斯的贝特曼。1901年《吉姆》一书出版,人们一般称此书为吉卜林的代表作。不久,他又出版了一部面向少儿读者的作品《远古传奇》,获得了巨大成功。
吉卜林一直享有民间“桂冠诗人”的美誉(他却拒绝了英国国内的类似褒奖)。1907年,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英国作家。1936年,吉卜林与世长辞。他被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一部未完成的自传作品《我的一二事》在他死后出版。
《远古传奇》(1902年)是吉卜林创作的儿童作品中最有名的故事集之一。在吉卜林所有的著作当中,他自己最喜欢的就是这本《远古传奇》。每一个故事都称得上是吉卜林的代表作。他对动物的热爱仿佛与生俱来,并从中获得巨大灵感。本书所收集的“大象的孩子”、“花豹身上的斑点是怎么长出来的”、“独来独往的猫”和其他寓言故事最初是吉卜林讲给他孩子的女护理员听的。前者讲得津津有味,后者听得如痴如醉。这些故事按照主题和描述的环境,从动物讲到字母的起源,从史前山洞讲到非洲热带丛林。本书文笔风趣生动,辅以诗歌和顺口溜,再加上谜一样的插图,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创造力。打开书,便感觉吉卜林仿佛无所不在,他可能就在书中的某个角落或某幅插图里,狡黠地眨着眼睛,眨出一个又一个神奇……
(此文应为吕译本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