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宁王要出公差

三月初二,今天不是朝会的日子,上午皇帝和安王父子俩照例在养心殿批奏折,皇帝还不时召见几个臣子议事。

李福从门外听了信儿进来回道:“陛下,鸿胪寺卿洪大人求见,今日收到了北胡鲁格可汗的国书。”

皇帝放下手中的朱笔,“鲁格这次回复挺快啊,宣他进来吧。另外宣宁王、两位丞相一同前来议事。”

安王也起身来到了皇帝下首位站着,鲁格的国书内容,他还是很关心的。

等众人都来到时,洪大人才在皇帝的授意下宣读了北胡的国书,大意是北胡同意了宣朝划出的边界,但要求双方照西戎例开放互市、出售兵器并减免关税,希望宣朝能派使臣到边境签订合约。

安王心中冷笑,这个鲁格还真是个能屈能伸的人才呢。在雅布时期避风芒装了二十来年的老实人,去年自觉部落强盛就敢挑衅宣朝。今年让冯思海带兵在自己划的边界上列兵阵守,他见势不妙忙认怂了,还不忘要求利益。

“众位爱卿有什么看法?”皇帝询问道。

众位爱卿都看向安王,在北胡的问题上自然是这位最有发言权,而且其实也没什么看法,只要边界问题能确定就不会有太大的争议,互市一事,只能双方坐下来谈判。

安王也没谦让,直接开口了:“父皇,儿臣以为派人前往谈判签合约是一定的,可以开放互市,但不能照西戎例,武器是不能卖给他们的,他们的东西没什么是我们得不到的。

至于关税,对西戎都没减免,对北胡更不能减免,还可适当多收,因为我们有他们的必需品,他们的生存至少短时间内离不开我朝。

我们要控制好一个度,让他们的生活条件变得好一点儿,消磨他们南下入侵的心,但保证他们的战斗力能为我们撑起一层防线。

罗刹国从前与雅布交好,没少支援雅布进攻我朝,也多次与鲁格的部落联盟起过摩擦,双方战力勉强算势均力敌,不过因着罗刹国比不得我朝物产丰饶,所以北胡的目光一直盯在南边,派人去谈判时可以隐晦地暗示一下他们去攻打罗刹国。

罗刹国虽然寒冷粮少,但那里的金银珠宝不少,完全可以拿来与我们交易粮食、茶、盐,而且他们若是能攻下城池,还能安排民众入城过冬,总比在茫茫草原上吹风要好。若他们去攻打罗刹国,我们也可以少量的卖他们一些次等武器。”安王说得有些阴险。

不过宣朝能占便宜就行,“臣同意安王殿下的看法。”林启和段相异口同声。

“儿臣也赞同。儿臣请旨,前往边界与北胡谈判。”宁王自告奋勇,这是他立功的机会,况且他自信他绝对是最合适的人选。

“准了,此次谈判由你负责。”这本来就是皇帝找宁王来的目的,“之前与西戎互市的事是你办的,办得很好,这次与北胡的互市也由你负责,你就在北边多盯一段时日。”

“儿臣领旨。”宁王没有丝毫犹豫,这对他来讲太容易了,简直就是白送的功劳。

“至于随行人员,等后日朝会上再做商议。”皇帝想了想说道,还是要让朝臣参与一下的,要不然养这么多人做什么。

事说完了,两位丞相退下,宁王则留了下来,打算蹭他父皇顿午饭,顺便问安王点儿事。

擅长察言观色的宁王自然早发现了皇帝的脾气变化,也就改变了他面对皇帝时的态度,要不然上次要船队物资时他可不敢狮子大开口。上次的成功也让他心里有了底气,父子相处起来变得自然且有些随意大胆。

午膳时皇帝与安王的用膳方式让宁王心中更有底了,父皇岁数大了,脾气开始向普通的老小孩变化了,善变难琢磨,但有一点儿,做为亲儿子只要不对他包藏祸心,他就像个普通老父亲一样。

想到这儿,宁王问道:“老六,跟皇兄说句实话,北边现在到底安不安全?”

安王还没说话,皇帝不满了,眼睛一瞪:“怎么,怕了?后悔刚才主动请缨了?”大有你敢说是就揍你的架势。

“当然不是了父皇,儿臣可以为你上刀山下火海绝不后退。”宁王赶紧拍马屁,“儿臣只是有点儿私心,想着若是那里绝对安全,就想请旨顺便带着王妃孩子去看看。

儿臣蒙父皇许可曾随商队四处游历,见过我宣朝大好河山,可王妃和孩子只能在京城附近转转呢,您放心,儿臣绝不耽误公事。”宁王是好夫君好父亲。

“皇兄放心,鲁格这个人特别识时务,去年认为我们与摩格激战两败俱伤,他就敢发国书挑衅,今年我不过是让军队在边界上展示了一下实力,他就乖乖同意了边界的划分问题。

他不敢与我们起战争的,他手下的部落也不会愿意,所以我敢保证是安全的。况且皇嫂孩子们游玩也没必要太深入草原,越北边越冷,反倒不如靠近燕云的草原风景秀丽。”安王回道,宣平从前也想过去燕云看看,不过短时间内应该是没机会了。

“你想带家眷就带吧,但不许把她们带到边界上,在南边草原上玩玩就行了。”皇帝下了结论。

“儿臣多谢父皇。”宁王很高兴,只要摸准了父皇的脾气,好处不会少。

父子三人吃完饭回到正殿,李福却呈了一封信上来,是和亲西戎的大公主通过暗探送回来的。

各国之间互相安插暗探太正常了,虽然大公主并不掌暗探系统,但皇帝给她留了一条线,有特殊情况可以暗中送信,不过大公主一直没用过,往回送信都是走的官方渠道,向来报喜不报忧。

皇帝不禁有些担心,他是对不起这个女儿的,急忙把信打开,却发现只有寥寥数语,述说自己思念家乡父母亲人,想让父皇派个家人去探望探望。

皇帝沉着脸,把信递给了两个儿子,“你们大姐姐只怕是受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