蕊珠宫一脉,封禁之术此界独步,故而山门所在,便如几座宇内坚城,排拒天地大劫之扰,犹可见得天光。
也因为如此,天地由日入夜,此间修士感受得更加清晰。
一人一猫,分坐在棋盘两边,依次落子,相比之下,那只皮毛水滑的黑猫,看起来心思已经不在棋盘上。时不时抬头看天,末了终于忍不住感叹:
“这是开什么玩笑啊喵……确认是他吗?会不会出了什么问题,让人当枪头子使了?”
羽清玄目注棋盘,平淡道:“既然不确定,你凑上去干什么?”
“我是不明白怎么回事了,不过既然是东海上出问题,自然是喜闻乐见。而且,感觉中还可以嘛,感觉啊呜!”
猫儿长尾扫动,灵巧地勾起一枚棋子,重重拍下,身外真意一波入空,一彼待起,碧翠的灵瞳闪动,只看对面的意思。
羽清玄终未抬头,然而纵然是星空浑茫,无始无终,对她而言,却仍可照映在棋盘之上,抬不抬头,也没有什么区别。
此时,她心神化入其内,可以肯定,湛水澄也不如她感受得这般清晰。
太玄、上清两类法门互相干涉影响的“重叠地带”,给了她奇妙的感触。
太玄截星锁、天垣本命金符,确实都是可划入星术,又都是借用北斗星力,彼此大有可“切磋”之处。
但在法则层面,不能这样简单地理解。
当年,恩师将她从上清宗强行带出,授艺二十载,尽传所学,而说起此间缘由,仍意态欣悦:
“动静之法,物之本也;生死之法,灵之根也。
“吾意以为,生死之刻度,当归于动静衍化之中,然而玄妙精微之处,又非动静所能尽拘。
“玄门性命兼修,穷极生死之道,若能将其与本门之法和合一处,便是宇宙自然之至理、万物真实之源流,你为我亲传首徒,兼得两家真传,其中奥妙,不可不知。”
其拳拳之意,如今思来,亦动肝肠。
哪知世事难料,眼看自己就能一步登天,验证恩师推演之妙诣时,劫难临头,功亏一篑,恩师亦已失踪,岂能不深以为憾?
世人都赞她修行百年即强渡四九重劫,成就大劫法宗师的绝代天资。却不知在她们师徒看来,没能一步到位,已经是一种失败。
百多年下来,她旧伤未愈,又添新伤,当年锐气,已挫消大半,亦为俗事所累,修行未有寸进。午夜梦回之时,心中又岂能没有不安之念?
可此时此刻,头上星空衍化,所蕴妙诣,比之当年恩师,尚不够精微深入。然而结构宏大、气魄超凡,不经意间,已是极大手笔,法则关涉亦更加广博,那不经意间,“志同道合”共鸣,让她不自觉气血沸腾,心头重压,倏然消减甚多。
拈起一枚棋子,将落未落,便如她这些年思虑权衡之态。
百年以下,如履薄冰,维持太玄一脉,虽没有什么大的谬误,也不见什么收获。
不想不经意间,承故人之愿,送出的人情,却给她这般惊喜。
羽清玄轻声吁出一口长气,忽又微微而笑:
子未落而心先惧,子已落而心有悔。那悔惧之魔障,如今观来,好生无稽。
随心落子又如何?说不定就是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得”声轻响,纤长手指拈棋点下,定而不改。明明静止,却仿佛天上星宿,自有周天运转之意,层层化现。
“便教教你,什么才是正宗的太玄截星锁!”
余慈立身云端,心游星空,与相距亿万里的两处喧腾真意遥相呼应,深层交融。
昊典也好,羽清玄、湛猫儿也罢,都不是他的信众,之所以这般契合,来自于源流的近似、气机的共鸣,当然,还有最重要的“认可”,这算是信任吗?
不管如何,随着两处的呼应、交融,尤其是蕊珠宫那边,将动静法则所运化的真意投往星空中来,给了他更明确的指引:
动静为法,生死是轴。
宇宙自然必有动静之法度,嵌入天地万物之中,但只有通过有“生死存灭”限制的“生灵”来改变,由“我”来施为,才有意义。
动静之变化,以“我”为中轴;生死之玄机,以“我”为枢纽。
在这个意义上,动静法则也好,生死法则也罢,其运化之理,都无差异。
那个“我”,便是真宰。
此时此刻,受法则约束的宇宙自然,其所对应的法则、元气、相应天地万物的连续变化,便是从“非我”到“从我”,再进一步转化为“我”过程。
在此过程中,天地宇宙都似向余慈倾斜过来——就像是在东华虚空,天地法则体系无法承受时,产生的塌陷一般。
造就当时景象的,是元始魔主的本源之力;而此刻,制造这一幕的,就是余慈自己。
虽然相较于元始魔主,余慈还有相当的差距,而东华虚空的有限空间,更无法与真界的广袤天地相提并论。
可是,这终究是一个趋势,且非常明显!
我不就山,山来就我!
我不凌天,天颓星落!
夜色深邃,星空垂布,已隐然可见弧圈穹顶,那是受余慈影响而产生的扭曲。
相比之下,他身外化现的星辰天,扭曲的幅度要更为明显。
心中、身外、天穹,星空格局虽各有不同,其实还是一一对应。
余慈在上清法门的牵引下,趋向紫微垣,心神化入,吞吐间,其恢宏之力,已非北斗星力所能尽拘,更多是与那茫茫星空浑然一体。
运化之间,霹雳声响,自然演化出一门神通。
便在雷音之中,天穹星光列布,角芒勾勒,疏密不等,又有无数光线、波晕交错,仿佛是突起一层薄雾,而转瞬间风吹雾散,却有一具威严法相,自星空中跨出。
帝星是其冕,辅弼为其裳,左擎太乙,右持天钩,北斗者,乘骥立戈,车走天河,斗柄所指,气机汇聚,星海奔流。
这一刻,不知有多少人目睹法相塑就,也不知有多少人心神为之夺。
至少这边的张天吉,已是扷舌难下,脑子里干脆一片空白,不知多久,才将断掉的“丝弦”接续,然后相关的情绪念头才一发地喷涌出来:
紫微帝御,太霄真宰!
也是这一瞬间,张天吉忍不住扭头,虽然明知什么都看不到,但他还是极尽目力,遥望东北方向。
他似乎看到、听到,在那幽暗冰寒的洗玉湖底,万千上清鬼灵、星君道兵齐发赞叹,顶礼膜拜。
道尊在上,真真出大事儿了……
当年上清宗以四方八天的架构,成就太霄神庭,又分立四御,统御诸天。
其名由道经中来,便是玉皇、紫微、勾陈、后土。其中:
玉皇帝御总括万有,决议定策;
紫微帝御掌控中枢,排布神明;
勾陈帝御统御道兵,征战杀伐;
后土帝御调控灵脉,运化元气。
相应帝御入主,就是太霄神庭发挥最强力量的保证。
这里面,玉皇代表宗门意志,是由上清宗最核心的修士——绝大多数时间是由掌教亲领,但真正主控神庭中枢,为其提供源源不绝动力的,却是紫微帝御。
事实上,每一尊帝御都代表着一部极其上乘的法门,修炼到极处,存思召神,自成无上神通。
这类法门神通又极是艰深,就算上清宗人才济济,也不能保证“四御”之法代有传承。
若真如此,上清宗第一个要保的,必是紫微帝御无疑。
紫微帝御又号“众星之主”,是周天星君中最尊者,以其为核心的星君体系,也是太霄神庭中神明系统的主体,上涉尊神,下关道兵,更是神庭基本结构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说当年太霄神庭瘫痪,诸天神明被天魔所污,便是由于当时的紫微帝御修为境界尚有不足,主持太霄神庭力不从心,为了提升神通法力,不得以用了类似于“心魔精进”法门,被魔头趁虚而入,酿下大祸。
当然,也有说这本就是魔门处心积虑的阴谋的……
不管怎样,紫微帝御对于上清宗、对于太霄神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故而又有一个称号,即“太霄真宰”。
张天吉当年也是亲眼看到太霄神庭坠落的当事人之一,虽是数百年过去,当时心神凝滞,哑然无语的状态,仍记忆犹新。
当初他愣怔的程度有多深,如今心弦震动就有多么激烈。
如果,如果……
如果太霄神庭真的重立于九重天上,北地、玄门,乃至于整个修行界,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他想不到,也不愿去想。
有人因为紫微帝御法相之事,心中纠结,作为当事人,余慈的心思则要专注太多。
如今他不知道,也不会去理睬“紫微帝御”的背景,他甚至没有受到这尊法相之后,直趋无上之境的神通法力影响。
他能够感觉到,当法相凝就之后,诸天星力活跃得过份,气机的灵动也是前所未有,某些星辰投影甚至都要自发勾连在一起,通脉贯窍,化生灵性,仿佛随手一捏,就可以捏个“神明”出来。
可这又如何?
统御神明、道兵或许声势惊人,应对同级或较低层次的对手,最是便利,可若对上罗刹鬼王,未免就有些花哨了。
余慈不为所惑,他要的,是贯通动静、生死法则之后的境界法理,是驾驭亿万里开外凌厉锋芒的掌控能力,更是与此界最强存在之一正面对冲、不避不让的强绝意志!
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不管那紫微帝御法相如何展现,都不过是他统治力的自然运化,是附加的华彩光环。
胜,自有无上威严;败,也就是一个笑话。
这一刻,几欲塌陷的天地法则体系,将一应法则、元气,以及与之相关的巨量信息,都倾注过来,势头不像东华虚空时那样猛烈,却是绵延不绝。
千变万化的法则、质性混杂的元气、汹涌澎湃的信息,都要由余慈接收、承受,并且消化。
在这样连续的冲刷下,他的意志没有受到污损,反而愈发地光洁坚硬,不为任何因素而动摇。
自然,既定的目标,也不会有任何改变!
相由心生。
紫微帝御法相高踞中天,群星绕行,如宫阁列布,如车辇相随,而其“座下”北斗,锋芒所向,直指东北。
便在张天吉那等人物,都在琢磨太霄神庭、洗玉湖等概念的时候,漫漫星空,雷声轰鸣,震耳欲聋,又似千百面大鼓,同时擂响。只是辨别声音的话,恐怕十个里面有九个,都难有答案。
只是,与之相应的强横意念,却是横扫天域,但凡是这一刻目注星空的修士,分明都“听到”了那冷澈沉静、似问非问的短句:
“吾剑何在!”
意念既生,便有长吟经天。
厚重劫云,轰然中分,一道可以目见的长痕,自北地三湖起,及东海深处止,亿万里长途,笔直贯通。
并非余慈真的一剑斩出亿万里,而是西南、东北两处剑意同起共鸣、遥相呼应,便是天地法则意志也要暂时“俯首”,一切生出阻碍的法则崩解开裂,作用于劫云之上,生就此“天痕”异象。
“天痕”显于东海,便在云上海下一众修士的注目里,直切入那之前已然迸裂、扩张的云层裂口,戛然而止。
可这一刻,人们分明感觉到,长空寒意飞降,冻彻肺腑。
先期东海之上,因天妄城的出现,七道垂落的朱红星光,扭曲幅度越来越大,仿佛是被风吹弯的枝条,可星光所过之处,波开浪裂,海床崩解,便连天空都烙下一道道痕变——世上绝无这般可怖的“枝条”,也足见天妄城防御的坚不可摧。
然而,当寒意天降,朱红星光亦是“冻结”。
事实上,自海面以上,所有的一切都瞬间凝固了——也只凝固了瞬间。
刹那之后,海平面上腾起了一层寒雾,遮蔽了人们的视线。
可寒雾之下,莫名地响起呻吟似的碎裂之声。
寒雾同样漫过了海岸线,小九已从大海生灵的反应中,见出危机,当下就叫出声来:
“往后退!”
虽是对“抢夺”叶池佩剑的典典颇有不满,但她更知轻重缓急,要伸手将那位从海边接回来,但下一刻,她就连带着叶池一起,被某种力量远远弹飞,落在沙滩后方。
寒雾贴着沙滩压过来,所过之处,隐约可见下方海岸就那么粉碎、崩解,继而“同化”为寒雾的一部分,继续扩张。
海岸犹如此,东海之上,更不必说。
加持在海水中的法力,包括海水本身存在的根基,都在太玄封禁展现的动静极致下崩溃。
制造这一切的,却不只是太玄封禁本身,更重要的,还是那化入北斗星力,锁定终极目标的纯粹剑意。
寒雾之上,本巍然耸立的天妄城,就此灰飞烟灭!
瞬间崩解的城池,已经分不出是真实还是虚幻。
寒雾很快又吞没了一切,余慈丝毫不为所动,他知道,在其极致低温之下,寒雾固然横扫东海,破灭万物,其中仍有部分,是罗刹鬼王刻意疏导之故。
万里海面,乃至于天妄城的防御体系,已经消耗掉了太玄封禁巨大的力量,不足以再伤害到罗刹鬼王。
余慈也不指望。
贯注了纯粹剑意的太渊惊魂炮,才是真正锁定目标,杀伤目标的依仗。
这一刻,贯空而下的北斗星力恢复了笔直状态,其覆盖范围也在急剧缩小,数息之后,再从远方看,很容易就将其视为一道稍粗的光束。
而这道光束,已破入万丈海底,也破开了一层又一层虚空叠嶂。
东海之上,神意飘荡,成网成束,彼此交错。
东海之畔,海外修行界,向来是能人辈出之地,自交战之初,便不时有神意遥遥远望,而在天妄城现象之后,更是猛地攀上一个高峰。
显然,不知有多少此界大能对罗刹鬼王的老巢感兴趣,这还只是最近的一批,当然,也是最不“谨慎”的一批。
“迎候”他们的,就是亿万里剑意共鸣,寒雾弥漫广袤海域,天妄城崩解消失,北斗星力重新集束。
一连串的变故和冲击,绝不只是余慈和罗刹鬼王的声势消涨,还有与之相应的法则激荡,受此影响,那些旁观者一个都逃不过,或多或少都吃了点亏。
或懊恼,或惊惧,情绪流动,不一而足。
余慈没有哪怕半点儿心思放过去,坚硬的意志,带来的是极致的专注,由此才能以不那么纯粹的剑意,响应亿万里外的共鸣,将其化入北斗星力之中,直指目标,未有稍移。
海上海下,层层迷障,逐一打破……然后,他见到了目标。
剑意所及,即神意所至,一应对象,如在眼前。
当剑意穿透了最后一层迷障,“视野”陡然开阔起来,一处繁华之地铺开,近看有府邸楼台,庙宇高阁;远看有山水纵横,天宫仙境。又有无数生灵往来,媸妍美丑,类人非人,强弱不等。
这像是离幻天,不过要多几分浊气,一些情景还有几分熟悉……天妄城吗?
海面上被太玄冰解杀灭的,大约只是其投影,或者是相应的某层、某部分。
余慈对自家的杀伤心中有数,并没有太多意外。
真正让人有些惊讶的,是这片世界中的生灵,对余慈的“到来”生出感应,或惊惧四散、或好奇仰望、或跃跃欲试,或怒声喝骂,竟然没有一个人的反应完全相同。
活生生的……吗?
当然,这些对余慈来讲,也不过是浮光掠影,一闪便过。
心神依旧凝聚不散,锁定了这片繁华世界里,绵延数千里的宫室楼台中央,占地最为广大,结构最是恢宏的庙宇。
那处庙宇之中,殿阁密密排布,单只供奉的金身法相,便有上百具,相貌各不相同,但无不是俊秀男女,风雅中人,自具仙姿神妙。
每一具法相,都留有罗刹鬼王的真意,显然,那就是她所化的神主分身。
凝就分身,不是罗刹鬼王独有的法度,却决无像她这般“过分”,以至于变成某种“恶趣味”的。
在如今这局面下,庙宇中的千百具分身也是对余慈的干扰,罗刹鬼王的气机,正在各具金身法相中往来变化,若余慈受其所惑,必然锋芒折损,再难有所作为。
可余慈剑意杀机所至,完全就是一条直线,径直切过这片庙宇中轴,扑入一片正随风荡漾千百素纱的清凉殿堂。
大殿无门,惟数十根朱红立柱,支撑起广阔空间,其中悬挂千百层素纱,四方风来,轻纱叠嶂,迷幻如梦。
有修长身姿,立身于大殿中央,白衣如雪,乌黑长发披散,映着天光,才发现青丝之中,分明流动着一层幽暗的血光,那是属于血狱鬼府的血脉表征。
罗刹鬼王。
这是就她的本体?
没等余慈看清大敌的面容,重重素纱之中,罗刹鬼王伸手,玉手素白,五指平伸,形态纤长,掌纹如山纹,天然便有奇妙玄理。
下一刻,掌力巍然如山,悍然反压,那手掌刹那间充斥了余慈感官的全部。
高岭横空,就挡在余慈和罗刹鬼王之间,正面迎上破空而来的犀利剑意。
这是罗刹鬼王罕有的正面重压之势,正得以拙破巧的妙处。余慈再没有任何理由,也不可能再穿透下去,刹那间,双方碰撞,出奇地一点儿声音也没发出来。
集束的北斗星力急剧黯淡,最终归于无形。
倒是在罗刹鬼王的掌心,七点红痕,呈北斗之状,呈现出来,便如点下的朱砂,在素白掌心中,愈发红艳。
不多时,罗刹鬼王手臂收回,斜横胸前,僵了片刻,这才真正放下,为雪白长袖所掩。
便在袖口垂掩的瞬间,陡然迸发的冲击波横扫四方。
若是剑掌交击的余波,未免来得太迟,威力看上去倒也不弱,殿中千百素纱,尽化飞灰,大殿立柱齐齐摧折,而这巨大的建筑还来不及彻底垮塌下去,便彻底崩散,化为乌有。
可是余慈却自有一份判断:
“导引疏散,十中无一;转质化性,伤筋破脉。剑意化入太渊惊魂炮,怎么可能是这样疏导?那么……”
罗刹鬼王用硬碰硬的方式抵挡了剑意,用导引的手段吸纳了太渊惊魂炮,她应对得已经非常合理了——如果余慈“技止此耳”。
可是,余慈所发,从来就不是纯粹的剑意,其运化之法理,还是上清符箓;其掌控之手段,亦是太玄秘术。
不过就是心念一动,浑茫星空中,紫微帝御法相便即刻反应,拂袖起手,便在万千修士的注目之下,掐了一个清晰的印诀。
“掌生注死,岁枯岁荣。转!”
就在这一刻,罗刹鬼王修长身姿微颤,缓缓抬起脸来,只是余慈仍看不到她的面容,能看到的,只是那幽蓝透紫,却燃烧着苍白火光的诡异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