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谈崩了?”面对杜勒斯的汇报,杜威怅然无语,不知道该怎么说。
5月中旬,随着夏威夷战事告一段落,日美再次就和平问题通过第三国进行谈判,由于有堀悌吉的强力压制,这次日本开的条件没有上次那么苛刻,但由于战场形势比上次还要好,因此也只能是略微下调了一下心理预期,最核心的关键就是3点:
第一,美国要么给夏威夷,要么给新西兰,两者至少要给一个;
第二,500亿美元赔款不能再低了;
第三,日本欠德国的债务已累计到360多亿美元,日本要求美国加以解决——美国出钱也好,美国和德国进行其他利益交换也好,总而言之要美国解决。
这三个条件算是大本营高层能接受的最低条件了,如果不是堀悌吉串联的形势比较吃力,陆军派中枢还不愿意接受这个成果,再低的要求堀悌吉也无法答应,答应的话,海军就稳不,住了。
杜勒斯给的条件自然要差一些:
第一,美国出200亿美元赎回夏威夷,日本保证不对澳、新下手;
第二,美国同意提供400亿美元贷款,帮助日本把欠债还清,不过贷款期限只有20年,年息1%——美方定义为商业行为。
双方的意见差异和出入其实有一点,不过新西兰或夏威夷美国都不同意给日本,本来有一部分人同意日本控制新西兰作为和平的保证,这个建议以特纳为首,得到不少人附和,不过杜勒斯坚决反对,考虑到影响过于恶劣,最后不了了之。
克拉克问:“您有没有告诉日本人,如果他们这么想要新西兰,让他们自己去进攻好了,打下来归他们不就好了么。”
杜勒斯很不高兴,但还是回答了:“日本人表示,如果他们打下了新西兰,那么夏威夷就要拿其他地盘或索赔1000吨黄金。”
1000吨黄金显然是不可能给出去的,虽然1000吨黄金明面上还没有500亿美元值钱,但现在其他物资可以随便填满500亿美元,唯独黄金这个东西是货币霸权,不能简单地交出去,于是就在这里卡壳了。在其他条款上,日美也有一定分歧,但主要条件谈不拢,细节条件双方也没心情谈。
当然,一些小协议还是达成了,落在日本手上的夏威夷守军和平民作为和平诚意,允许美国赎买,本着先伤病员、后平民再官兵的顺序进行赎买,价格是4000美元一个,美国人咬牙答应了,光这一票就是好几亿美元。
本来还可以再谈一谈,但奈何“高堡奇人”计划由科尔送到东京后,情势又发生巨大变化,大本营上下特别是陆军中枢又开始头脑活络起来,对这一点想法堀悌吉心知肚明却没办法直接反驳,连带着他和科尔的关系也尴尬起来,现在德国方面介入陆军事务拼命破坏日美间的和谈,而堀悌吉希望排除来自德国的干扰,但又不能彻底放弃与德国的联盟,所以开始僵持不下。不过有一点堀悌吉是清醒的:德国可以给日美关系捣乱,日本却没有能力给美德关系捣乱,所以他有火也发不出来。
对德国的谈判也很不顺利,德国开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里宾特洛甫知道欧洲联合演习和“高堡奇人”计划给美国造成不小的震慑之后,更是在谈判时气势磅礴,丝毫不肯让步,弄得杜勒斯明明有一身外交谈判的本事,结果因为战场形势不利而硬不起来。特别是委内瑞拉战事陷入不利时,他的境遇更是尴尬。
到6月2日,德美谈判虽未破裂但也已经濒临破裂边缘,因为德国击败了委内瑞拉的所有美军,完整地占领该地,美国在南美的据点只剩下了累西腓地区,而且累西腓的形势也非常糟糕,一方面德国不时动用飞机、火箭进行空袭,一方面邓尼茨的U艇部队将美国补给线路卡得死死地,让累西腓美军日子非常难过。
霍夫曼对美军赎买夏威夷战俘和拼命的方式非常感兴趣,已开出了6000美元一个的价格同意累西腓美军撤退,条件是装备全部留下,特纳认为可以接受,但麦克阿瑟却表示反对——站在纯粹军人的立场,这批人放下武器投降再赎买的话已失去了精气神,这不是敦刻尔克大撤退,那是军事上的奇迹,是自主行为,赎买完全是被动行为,从夏威夷战役的局面来看,只要稍微露出一点风声,只怕军心就完全垮了。而且李奇微在累西腓至少还牵制了德国15万兵力,一旦让德国人将这15万兵力腾出手来,中美和加勒比海就直接完蛋了。
“现在的问题是原定6月要发起的百慕大战役面临变数……”尼米茨的苦笑道出了目前非常危险的处境。
在德国动用V3+、V4火箭对东海岸最近的三座主力船厂频频袭扰之下,美国面临着非常困难的处境,原定5月完工、6月服役的2艘埃塞克斯级遭到了德军的重点问候,受了伤至少要2个月才能修复,而其他军舰的建造也受到巨大威胁,原本一个月建成2艘埃塞克斯级航母是最低要求,现在因为夜间防空和保护船厂工人需要,夜间施工被迫暂停了,这虽然堵住了示威工人之口,但也减缓了建造速度,更糟糕的是,弗吉尼亚附近的皮萨切克海湾原本是海军进行新军舰试航的领域,结果因为德国火力封锁的缘故变得困难起来。
到目前为止,美国手里只有5艘正规航母,而百慕大分舰队也有5艘正规航母,因此6月份要发起对百慕大的反击存在巨大困难,用克拉克的说法,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的美国陆军要夺岛简直难如登天,除非打算源源不断地死人——问题是死人也不是这么简单的,如果死的起人,完全可以从哥斯达黎加出兵不断进攻巴拿马,而不是用初具规模的火箭进行反击——虽然美军火箭部队已具有一定实战能力,但巴拿马的抗火箭能力显然大大超过了美国估计,德军根本无视火箭的威胁,照样痛打不误,让美军心惊胆战。
谈判桌上谈不拢,战场上又打不过,参联会一筹莫展。
“百慕大反击战具体何时能够发起?”
“可能要推迟到8月底……视新军舰服役情况而定。”
“对对,空军也可能推迟到这时候……”
尼米茨脸上一阵抽搐,实际上8月底都未必能行,因为8月底是按照现有敌我兵力预估的,谁知道8月份德军还会不会有新军舰服役?万一兵力对比再出现问题,估计要推迟到10月份去——他的预判很准确,到8月份,不但负伤的让巴尔号能够服役,德国至少还能再拉出1艘云龙级来,这样就会让舰队主力恢复到7艘,而美军所能使用的航母也不过就是7艘,哪怕拖到10月份,美国也不过就是11艘航母,德国可以搞到9艘,加上百慕大的陆基航空兵力,依然足以与美军周旋。
他当初批评特纳,认为特纳制定亚速尔的ABCC+计划完全是线性思维,只知道堆砌兵力,但加勒比海一战打醒了他,现在只能打这种两败俱伤的堆砌战役,想要通过灵活的作战指挥去进攻根本不现实——大量中高级军官伤亡使得舰队的经验率越来越低,硬碰硬打消耗战还行,要想灵活机动打仗根本不太现实。
而百慕大这根刺就梗在喉咙口,不打的话,东海岸软肋就在德国手上,不打根本不行。霍夫曼交代的就一句话:钉死百慕大,不要给美国人任何可乘之机。
杜威也明白参联会的想法,拖到8月份完全就是一句空话,到时候英格拉姆一定会相出其他理由来避免战事,倒不是说英格拉姆本人贪生怕死,而是有米切尔的例子在前,没有绝对压倒实力,他还不想和德国人拼死拼活。
唯一的好消息是重新建立的曼哈顿工程元素工厂新建比较顺利,预计到7月份就可以完成新建并随后开始生产,由于德国对橡树岭工厂的全力袭击,使得高层对原子武器的热切又加深了几分——没有足够威力,德国人犯得着下这么大力气么?于是不少参联会又把宝压在曼哈顿工程上。
对海空军的推脱,麦克阿瑟也表示无奈:百慕大毕竟离东海岸将近1000公里,没有足够的海空军支援,靠陆军根本无济于事,现在其他两家都说没准备好,他还能怎么办?只能干等着。
杜威感觉日子难熬的是德国的欧洲联合演习计划,整体演习在持续11天后已完全结束了,但给人造成的震撼确实完全无法忘记的,美国用了11个宝贵的间谍和内线搜集情况,消息是打探到了,内线也差不多崩溃了,多诺万三天两头就会收到某个据点、某条暗线被端掉的报告,他对此只有摇头叹息。
面对这样的困境,杜威不是没尝试过忍辱负重的想法,为此还征询了党内大佬和后台老板们的意见,不过得到的答案很一致:只要你做的决定,我们会想办法支持,但困难需要自己克服。话虽然说得很婉转,但意思是很明确的:和谈可以,黑锅必须你杜威自己背。这让他感觉后脊背发寒:他才43岁,还不甘心就这样以默默无闻的身份退出历史舞台,同时他也想不出能摆平几百个国会议员的办法——连党都不愿替你想办法,一个人能有多大的本事去说服两院?这可不是杜威刚当选那时候了,那会儿人气正旺,又有民意基础,干点出格的事情不要紧,现在连续失败、士气低落、支持度摇摇欲坠,再好的想法也推进不下去。
现在他有些羡慕起杜鲁门了——这家伙见势不妙干脆退选,当初民意都在嘲笑杜鲁门,现在看来这才是明智之举。
本来罢工后杜威发表的全国演讲又将民心士气提振了一下,但德国没有动用地面部队进攻本土的想法,而是不断用火箭袭扰,也不进攻大城市激起同仇敌忾,就是专门打一些船厂和军工设施,伤亡不大、损失不小,搞得他很头疼也很被动,天天这么袭扰下去好不容易鼓动起来的士气又逐渐低落下去,让他感觉非常难受。
本来陆军还有一个策略是利用舰队进攻巴拿马,理由是在哥斯达黎加方向能够更好地发挥陆海空三军合力优势,当这个要求遭到了杜勒斯的反对:他问的一句话就让人哑口无言:“收复巴拿马之后,面临日德夹击,是否能够坚守?”
所有人都表示摇头。
“既然无法坚守,夺回巴拿马等于我们重新又巩固日德之间的联盟,这对于战争结束是不利的。”
这一点杜勒斯提醒了很多人:美国的目的是要让日德两国互相猜忌,如果始终用巴拿马逼得两家不得不联手,那这个目标就永远达不成。
在讨论最后,眼看杜威不愿意接受现有媾和条件,同时也无法在军事上解决困境,杜勒斯提了一个意见:“是不是能够将外围兵力全部撤回来,专注于国土防御,对日德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
杜威想了想,最后还是很犹豫,因为这样不但拱手将主动权释放,而且还没法避免更多的火箭上门,等德国在古巴架起导弹,只怕整个南部各州都笼罩在火箭的阴影之下,而且美国如果从外围收缩会引起盟友的巨大怀疑,如果墨西哥和加拿大再倒下,美国真的就是孤家寡人一个了,加上还有高堡奇人这个模糊计划,一旦回归本土便会引发更多的不确定因素而认为极度不妥。
于是场面便僵持成为不战、不和的态度,参联会的最后意见是希望等到海军恢复视力再谈论和平与战争的问题,至少没有一点自保能力即便和平了也是件十分危险的事。对这个态度,德国和日本都猜到了一些,都在考虑施加更大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