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各地选票已统计出了70%以上,杜威得票率稳稳保持在75%左右的水平——哪怕后面全是反对票,该得票率也已支持他成为总统了。有曼哈顿计划的鼓励,他心态一下子放松了很多,不再和前几天一样患得患失,对德军在圣路易斯登陆的消息也没那么惊慌失措。
当天晚上他终于好好睡了一觉。自从参加参联会会议讨论和决策后,他就没睡好过几次,要么是夜里、要么是一大清晨接到电话报丧,要么是夜里梦到哪里出事,总而言之是浑身不踏实。
罗斯福总统这么早去世,一批又一批将军住院和这种心态脱不了关系,不管是谁,只要还爱着这个国家,听到这里败那里败,这里丢那里丢,今天这个将军死,明天那个将军死的消息,再有钢铁意志也受不了吧?
以前他还可以看到杜鲁门的笑话,站在批评者的立场嘀咕这个反对那个,但现在显然不行,他必须亲手把这场战争打完——或者胜利,或者体面地收场,这是人民投票给他杜威的唯一要求!
原子武器是一针大剂量的强心针,他一下子感觉自己气粗了、胆壮了、走路有力气了、精神也有活力了、连笑容都开始洋溢着热情。当天下午接受包括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基督教箴言报》等主流记者采访时(昨天没采访到),杜威就很充满自信回答了很多问题,关于战争与和平的前景他特别指出:
“……对罗斯福总统、杜鲁门总统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和应对,我认为他们还是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也做了很多有益工作,把责任全推给他们是不对的,应该说,一直爱好和平的美国人民从没想过用战争来解决国际争端,以至于在敌人精心准备、突然袭击下我们遭受了一连串失败,遇到了很多挫折,但美利坚是有底蕴、有实力的世界大国,到今天为止,我们的工业实力、经济能力、技术水平、武装力量规模都是世界范围内屈指可数的……
我不反对和日本、德国达成可谅解、公平公正的和平条约,不是美国不能继续打这场战争,而是我认为美利坚为战争流得血够多了,但敌人不要指望我会签署丧权辱国的条约,我相信无论谁当总统都不可能接受这种条约!美利坚爱好和平、渴望和平,但如果让我们放弃自由追求和平,这永远不可能。
……火箭是一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但不是德国一家有,美国也有,我们也开发了系列产品,再假以时日,同样也能在战争中见到他们在战场上大展身手……”
然后记者们就看到五角大楼的新闻发言人搬出一卷档案,邀请众人现场观看了一段电影拷贝,时间不过2-3分钟,但内容显然是第一次展出,上面是美国火箭升空、飞行并把目标炸个稀烂的场景。
目睹这段片子后,所有记者都热烈地鼓掌,因为火箭这件事,东海岸人民已担惊受怕了好长一段时间,连防空洞都加固了一番,现在看军方拿出火箭,自然都是欢呼雀跃。
“我们已独立组建了火箭部队,目前正在大力生产、广泛招募、培训人员,今后将由独立空军部队管理,成为捍卫美利坚领土和自由的尖端武器……”
然后是新任空军总司令、刚刚从医院病愈复出的阿诺德上将对众人发表讲话,表示会竭尽全力开创航空新时代,并轻描淡写表示:“波音工厂已基本恢复正常,敌人对我们的骚扰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美利坚有能力捍卫自己的领空。”
所有记者都满载而归,一下子报纸头条就有了着落。
这段火箭电影是真是假呢?
当然是真的!不过却不是全部真相。
这仅仅是最近十三次试验中成功的五次之一,且射程不过280公里,不但与飞毛腿相距甚远,连V2早期水平也赶不上,纯粹是拔苗助长硬弄出来的,弹头装药只有可怜的250公斤,看着声势很大,其实效果很一般,但这是军方拿来对议会喊话的内容:新财政年度已经开始,要争取经费不能不先给议员们一点盼头,所以有这段电影公开出台。
对此杜威欣然同意,不管怎么说,总要先把钱搞到手再说,火箭这玩意一定要研究出来——没有这东西,今后在国际上说话都不响!他虽然还没当上总统,但行为方式、思考模式已完全总统化了。
陆航升级为独立空军的步子也快了点,本来应在明年才正式升级,还要走一系列审批流程,但实在是这段时间陆、海军都靠不住,大家只能指望陆航去死,不给个独立空军,不将军官们军衔往上升一升,怎能指望手下人卖命?所以杜威耍了个花招,组建独立空军的流程同步在国会走,但先把阿诺德这个空军总司令先推出去——仿佛给人一种错觉,有了空军总司令后空军就从无到有一瞬间建立起来了,实际上除了阿诺德这个名头,其他什么也没有!别说一系列文件,就连空军标识、空军服装乃至空军驻地都没落实呢。
至于其他坏消息,杜威就决定暂时放一放了,比如德军在巴西北部港口城市圣路易斯登陆的消息,他就有意无意地予以了忽视。
这种忽视让登陆的德军也感到非常奇怪,他们遭遇的抵抗非常轻微,舰炮一轰、飞机一炸,登陆部队就上岸了,整个登陆战役除美国人出动几十架战斗机扫射一番滩头外,几乎没遇到什么有力拦截。上岸后,一个美国步兵营爽快地就投降了,问其他部队去处,他指了指机场,意思几小时前能走的全走了,把带队的德军上校听得一愣一愣。
这么大一个港口城市,美国人说不要就不要了?
不过很快他就明白,美国人想要也没什么办法,他们根本守不住这里!别说没有岸防工事,连步兵的阵地工事都不完整,他问对面的美军少校:“你们为什么不修工事?”
美国人两手一摊:“一共就3台推土机,1台铲车,还要对付机场,水泥也不够,怎么修?工兵们连机场的活都忙不过来!”
德军大吃一惊:“没有推土机和铲车你们就不会修工事了?你们不会用十字镐、铁锹和其他手工工具么?”
对面摇摇头,理直气壮地说:“没人教过这些……后勤部都发机器的,机器不发,靠手工干到死也干不完!再说,有工具没水泥、没钢材也是白搭。”
德国人一个个摇头无语,原听说美国兵5行军公里以上路程一定要坐车的新闻是夸张和丑化,现在看来这段子还真不像是编的,可为什么党卫军美国师在东线打斯大林的部队都还挺不错呢?
既然美国人如此漫不经心,马沙尔和小泽一商量,干脆派后续部队去把贝伦也抢下来,看美国人怎么办?
“混蛋,混蛋,我绝不答应!决不答应!”
11月8日夜里,瑞士反馈的消息传到了杜威手中,对美方提出的媾和请求,日本外务省礼貌地予以了答复,并提前恭贺他当选为新一任美国总统,恭贺归恭贺,价码可不低:
1、夏威夷、阿留申群岛及其他太平洋岛屿交给日本;
2、美国承认日本主导亚洲新秩序的努力,不再视亚洲各国为殖民地;
3、美国解除对日本在美资产冻结;
4、停战后,日美缔结军事协定,海军主力吨位保持在9:10比例,陆军兵力保持在1:1比例;
5、美、日本恢复正常经贸关系;
6、亚洲诸国拖欠的美国债务、已被没收的美国资产不予返还,充当美国殖民亚洲多年的赔款……
虽然中间人暗示这些条件只是日本开价,还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但除了第5条,其他无论哪一条杜威都感觉难以接受,特别是刚刚有原子炸弹和火箭武器壮胆后,他更不想同意这些条款。
作为一个成熟的政客,冷静下来之后他没火冒三丈地直接撕掉电报,而是先准备让参联会和国务院讨论讨论,看看哪些方面可以打打太极——原子武器再好,也要半年后才能用,火箭武器现在压根打不到日本。人当然要向前看,但现实也很要紧。
暂时他找不到人商量,又不能把赫尔一脚踢开,于是先请他过目。
赫尔大概知道自己在位置上也时日无多,便不再打太极,干脆地说:“第一条不可能答应;第二条,答应与否其实无所谓,不管美国承认不承认,日本席卷亚洲,占领印度已是事实,连英国人都认了,我们为什么不认?第三、第五、第六可联系在一起考虑,日本必须同意开放亚洲市场,在此前提下,现有资金、资本、投资进行统一协调可以商量,随便糊弄一下就过去了……至于第四,我认为不妥,不过最终要将军们出主意!”
把李海招来一问,他不同意第4条,理由是美国无论国土还是人口都超过日本,经济和工业更远远超过日本,怎么可能和日本保持差不多的军力比例?美国还有德国领导下的欧洲联盟这个庞然大物作为对手,必然要维持高水平战备,除非日本在其他方面做出让步,否则决不能同意。
杜威表示心里有数了,先晾一晾日本再说,不急着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