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洛阳之变(六)

宫内纷乱,宫外也不安静。但即使如此,却出现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在王世充兵变的时候,竟然没有一支军队进入皇城之中平乱,甚至连靠近也没有。

王世充的身后是谁,大家都狠清楚,不管这件事跟卫公有没有关系,只要一出手,便相当于站队,后果很严重。

所以听闻变起,大家都窝着不出声。

甚至还有人就等着王世充击败元文都,大家一起投卫公呢。

整个洛阳小朝廷的心其实早就乱了,也就是元文都、郭文懿几个人不自知,仍以为自己能够挟洛阳城而自重呢。

当然也不是没有人愿意支持元文都,杨安算是一个。

或者是杨安支持的不是元文都,而是大隋。

于是杨安在听到乱起之后,立刻决定赶往皇城救驾。不管越王的选择如何,他身为杨氏家臣,自是要为杨氏尽忠。

杨安的部队屯驻在东市。

虽然当初杨安在裴仁基、孟让偷袭洛阳一役中拼死力战,力挽狂澜。但他的身份使得元文都、郭文懿等人对其很是忌惮。一方面他跟张方翼交好,同时跟黄明远关系也很好;另一方面他是唯一不买各留守帐的人,所以在众人看来,提拔杨安,弊大于利。

于是尽管杨安功勋卓著,洛阳小朝廷也只是给了杨安一个右翊卫将军的职位,并没多给一分实权。

而且郭文懿认为杨安屯驻于含嘉仓城,就在皇城一侧,随时可以控制越王。这让他觉都没法睡着,所以请求越王将杨安调防在东市。

后来王世充兵败才接手的含嘉仓城。

杨侗不是没有奋起的机会,他身边也不是没有忠臣,只是这些他都没有把持住。

将一个忠臣贬斥,然后又将权利交给一个奸猾之人,洛阳小朝廷若是不败,就没有天理了。

杨安手中兵力不过两千余人,平日里也没什么事情。而且杨安知道众人对他的忌惮,因此一直待在东市军营之中,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

而这种情况一直到今日。

对于调集兵马,赶往皇城,其实杨安的部下是不赞成的。杨安部下也有聪明人,知道杨安这么做的结果,于是劝阻于他,希望他不要趟这滩子浑水。

杨安却是义无反顾道:“赫受国恩,今主君蒙难,唯有以死,报答君恩。”

两千多人,直逼皇城。

可没走多远,便遇到拦路之兵,正是段达所部。

此战之前,皇甫惟和吴增就考虑过众人的选择。

段达算是投了他们。刘长恭、刘长林兄弟,本事一般,却奸猾的很。更兼刘长恭昔日跟卫公关系很好,必不会出兵。

高毗跟段达关系很好,由段达居中联系,他的选择也差不多。

其余诸将,王隆屯兵伊阙;韦霁背地里已经投向卫公;独孤武都屯兵新安;柳续屯兵缑氏;庞玉、霍举、杨威、费青奴等人,也是心思暧昧,恐不会急于做出选择。

那唯一一个可能出问题的就只剩下杨安了。

不得不说,一年多的洛阳之战,大隋的忠臣都死光了。仅剩下的一些人,信心也都消磨干净,大家真的太需要一个主心骨了。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的王世充这么容易便收服了洛阳数万军队。是因为洛阳小朝廷的无能,已经无法再满足众人的需求,所以才会被他们弃如敝履。

所以一开始,吴增就要求段达集中兵力,监视杨安。

果然,杨安选择了救援皇城,而他也被提前便做好防范的段达堵在了道上。

段达或许不是一个名将,但绝对算得上一个久经沙场之人,七十分以上的指挥能力还是有的。

此时以数倍于对方的兵力多打少,很快便占据上风。

这个时候,杨安已经没有支援皇城的想法。唯一能支持他死战不退的,就是对老杨家的忠心。

杨安三处带伤,血流不止,却毫不退缩。

双方打到上午,这一仗仍未结束。

到了午时左右,内史舍人薛德音带着越王杨侗的诏书赶赴现场,命令杨安率部向段达投降。

见到诏书,杨安心如死灰。他很清楚,越王已经被王世充控制。

大隋最后一个亲王也落到权臣之手。

大隋没救了。

杨安命令部下向对面投降。他忠于大隋一辈子,为大隋君主效命了一辈子,不能到了这个时候,却违逆上命。

即使这是一个乱命。

“高祖文皇帝啊,你看看这天下吧!”

众人看着有些癫狂的杨安,皆是没有说话。

杨安或许是不识时务,但却是一个真正的忠臣。

“臣赫受国恩,咸居列职,本应为天子解忧。今乱贼扰君,臣不能平定祸乱,唯有一死,以报高祖文皇帝的恩德。”

言罢,杨安便横刀自尽于众人之前。

杨安部下,有数十人都是当初跟着他一起给杨坚做侍卫的,对大隋忠心耿耿。此时将杨安自刎,竟一同殉。

满朝文武,无不恩结一代,任重一时,及至最后,能为国而死的,竟只有寥寥数人矣。

杨安之事,算是在整场兵变之中,掀起了极大的浪花。但仍是不足以阻挡大势的滚滚洪流。

收降杨安部之后,王世充开始对整个洛阳城进行大清洗。

到了中午,郭文懿、赵长文二人便被人抓到。王世充丝毫不顾念旧情,直接下令将二人斩首。

至此整个洛阳小朝廷的首脑人物,除了张方翼和投诚的段达,以及逃走的皇甫无逸,其余全部被诛杀殆尽了。

王世充暂时获得了最高的权利。

不过此时的王世充也顾不上这些事,他出宫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赶紧赶到惠训坊,这里是卫公黄明远的府邸,还住着未来的皇后。

昨夜的波澜,裴淑宁也没有休息。

洛阳城已经经历了好几次的风波,她总得小心一些。

其实这个家里,已经没多少家眷了。黄明远的子女妾室已经全部都送到了河北,只有裴淑宁一人还守着这个家。

只要黄明远一天不跟洛阳闹翻,她就不能离开。

从大业八年到现在,已经是整整五年了。

今日王世充来拜见,裴淑宁心中明白的很。她让人打开了卫公府的大门,从今天开始,他们要回家了,回有卫公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