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孤家寡人

张非山年纪不大,比起李玄都、颜飞卿这批人要小上许多,与苏云姣相差不多。用普通江湖人士的标准来看,他已经属于少年成名,不过与李玄都、李太一这些年少成名之人相比,张非山的成名时间已经算是很晚了。

张非山的成名原因,一言概之:厚积薄发。

在前十几年,他只是默默修炼正一宗的玄门功法,打好基础,在无意中来到这座镇魔台之后,遇到了被囚于此地的李非烟,开始跟随李非烟练剑,剑道修为一日千里。

正如张非山所说,术业有专攻,人各有所长,如果让他走颜飞卿的老路,那么他一辈子都会默默无闻,最多靠着熬资历成为一名正一宗宿老,此生无望大天师的尊位。可跟随李非烟学剑之后,他的天赋完全发挥出来,得以从一众张氏子弟中出头。换而言之,张非山是一位练剑的好胚子,如果不是生在正一宗,而是生在清微宗,可能又是一个李玄都或者李元婴。

对于张非山练剑之事,大天师张静修并不反对,默许了这种行为,不过因为清微宗出了一个李太一的缘故,而且出于避免拔苗助长的考虑,张静修有意淡化此事,这才导致张非山相对名声不显,若非这次少玄榜上有名,江湖上知道他的人还是寥寥无几。

对于大天师的这种处置方式,张非山淡然处之,没有丝毫不忿之心。因为他是个心高之人,真正的心高之人,从不在意旁人的看法,无论这种看法是贬损还是赞扬。

不过也有例外,大天师便是其中之一,只是他最在意的,还是姑姑的看法。

夕阳西下,云海金红,镇魔台上仿佛被笼上了一层红纱。

李非烟坐在镇魔台的边缘位置,沐浴在金红色的夕阳余晖中,原本并不出彩的面容在光影的交织下,焕发出惊心动魄的美感。

张非山盯着李非烟的侧颜,一时间竟是痴了。

李非烟却不看张非山,仍是望着天外云海,思绪飘散。

除了正一宗张氏代代相传之外,各大宗门招婿入赘早已不是什么稀罕事,有句话叫做请神容易送神难,李家便是如此了。当年的清微宗由她父亲掌权时,远不如当下这般势大,她的父亲也不是什么长生境的地仙,可他父亲却收了一个徒弟,那就是后来的李道虚。年轻时的李道虚与年轻时的张静修,就像今日的李玄都与颜飞卿,一时瑜亮。于是她的父亲将这名心爱弟子招为女婿,并将宗主大位也传给了他。

最早的时候,倒也相安无事,最起码在表面上还是夫妻相敬如宾,可是随着时日渐长,李道虚的境界越来越高,对于清微宗的掌控越来越深,于是一切都变了。原本的清微宗,虽然李道虚是名义上的宗主,但是许多大事还是由她们姐妹二人做主,但是到了后来,变成了三人共同商议而定,再到后来,李道虚干脆不再征询她们的意见,万事独断专行。这个世道,是讲究实力的,底下的人自然知道谁的实力更强,谁是真正掌控局势之人,更何况李道虚还是名正言顺的宗主,于是纷纷倒向李道虚,就连李如师也不顾夫妻情谊,成为李道虚的坚实拥趸,她们姐妹二人在清微宗中倒是成了边缘之人,姐姐想不开这一点,于是郁郁而终。

李非烟最早的时候,也是恨极了那位姐夫,可是在镇魔台上枯坐了这么多年之后,却是想开了。因为这个世道,这个江湖,本就是如此的,能者上,庸者下,强者生,弱者死。宋政是怎么上位的,直接袭杀无道宗的宗主,自己就任宗主,那位死在宋政刀下的宗主堪称是宋政的伯乐,有知遇之恩,可涉及到权力之争,宋政还是毫不留情地出手了。相较于宋政,李道虚倒是手下留情了,甚至可以说,手段极其温和,如温水煮青蛙一般。从始至终,李道虚没有做过任何撕破脸皮的举动,甚至没有太多为难,哪怕是面对姐姐疯了一般的质问和哭闹,他也只是搬到八景别院而已,更没有改回自己的本来姓氏,他只做了一件事,那就是将她们姐妹二人一点点排挤出清微宗的权力中心,将清微宗的大权握在自己手中。

李非烟开始反思自己,发现她们姐妹二人在与李道虚、李如师二人相处的过程中,有过太多太多的自以为是和理所当然,总是怀有一种施舍者的心态,高高在上,如果李道虚是庸人也就罢了,可是李道虚并非庸人,他是超世之杰,哪怕没有清微宗,没有李家的这份“施舍”,他也会有出头之日,清微宗不过是加快了这个过程,所以他不会忍气吞声,那么接下来的种种,也就顺理成章了。

她们姐妹二人没有驾驭李道虚的能力,也没有抗衡李道虚的实力,却又没有及时转变自己的态度,那么出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这就是一场很简单的权力之争,不存在任何温情可言,不是男女之间的卿卿我我,不是兄弟之间的义薄云天,而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斗争,李道虚已经在最大限度内给了她们一份体面,甚至给她保留了一个副宗主的位置。

可惜,李非烟想明白这个道理的时候已经太晚了,当年她不愿接受这份体面,愤然离开瀛洲岛,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建立功勋,扭转局势,终是沦落到了今日的局面。

也正是因为想明白了这些,李非烟才会在听到李玄都被逐出师门时,感叹李道虚终是成了孤家寡人。

孤家寡人也好,坐困镇魔台也好,逐出师门也好,都是自己的选择,怨不得旁人。

想到这儿,李非烟长长叹息一声:“小紫府,真是个讨人喜欢的孩子,可惜啊,清微宗容不下他。”

张非山不知为何,心情忽然有些晦暗。

李非烟继续说道:“张海石、李元婴、李玄都,这三人都有可能成为清微宗的宗主,如今李玄都出局,就只剩下张海石和李元婴了,如果没了李道虚,李元婴坐得稳宗主大位吗?最得李道虚真传的,可是这位二先生啊。”

然后她又摇了摇头,自言自语道:“不对,不是这样的。李元婴绝不是张海石的对手,与其说李玄都败给了李元婴,倒不如说张海石败给了李道虚。”

张非山轻声道:“我曾听大天师在无意中提起过,张海石可能已经踏足天人造化境,只是他故意藏拙,若是他全力出手,应在太玄榜前三之列。”

李非烟半点也不意外,道:“像他的性格。如果说司徒玄策是至阳至刚之人,那么张海石就是至阴至柔之人。道祖曾经打过一个比方,过于刚硬之人,就像牙齿,年老之后便会一一脱落,是为过刚易折;而柔和之人,就像舌头,无论多大的年纪,都会存在,而且灵活依旧。”

张非山自然是熟读这个典故,不由哑然失笑。

李非烟缓缓起身,不再望向天外云海,而是转身来到镇魔台正中位置的镇魔井旁边,井沿之上,刻着无数繁复符箓,而且这些符箓的虚影还不断脱离刻痕,向上飞起,最终逸散成点点流光。

正一宗每年仅是为了维护这座镇魔井洞天的花销,便是一个骇人听闻的天文数字。

李非烟伸手按在井沿上,镇魔井的井壁上立时泛起一阵光华,各种道门符箓一闪而逝,李非烟没有在意这些奇异景象,而是望着黑洞洞的井口,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