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二次革命”爆发,赵秉钧赴沪对质之事不了了之。1913年7月16日,袁世凯准免赵秉钧国务总理、内务总长本官。[125]次日,袁世凯令交通总长朱启钤暂代国务总理,同时任命赵秉钧为步军统领兼管理京师巡警事务。[126]10月10日,袁世凯又特授赵秉钧勋一位。[127]12月16日,袁世凯任命赵秉钧署理直隶都督,18日又令加上将衔。[128]1914年1月3日,赵秉钧从前任直隶都督冯国璋手中接过印信文件,正式任事。[129]然而,仅仅过了不到两个月,赵秉钧即死,时为1914年2月27日。《大公报》曾详载其死前发病及治疗情形,谓:
直隶都督赵秉钧,数日以来,心患怔忡,时对左右云:“我心甚觉空软,速为我物色名医。”遂延请中西医生诊治,而病亦忽发忽止。二十六日下午犹传见各司长于都督府中,会议要政,指示机宜。晚间回河北仁寿里私宅,服药一剂。晚餐后,仍伏案作书,并阅视紧要文件。其夫人劝之云:“新病未痊,不可过于劳累,总以保重身体为要。”赵曰:“我现在精神尚能支持,勿庸过虑。”半夜时又服药一剂。二十七早五钟起入厕,忽觉头晕眼昏,赶即伏于公子肩头,一阵心酸,涕泪交流。家人当急为之延医,津中名医如屈永秋、徐德顺辈咸与焉。奈用尽方法,医药无效,赵亦气息渐微,罹于危笃。复由屈、徐二医士以电话请王延年医士,携全份医俱〔具〕往诊。王至则已近九钟时,脉停气绝矣。嗣因赵家属之请,为之射激心药针一次,待半小时不见动机,遂又射一针,脉管稍有活动,然不过药力激剌所至,不一时旋即停止。医等见无法拯治,遂各辞去。旋有参谋长陆绣山、警察长杨敬林等相继驰至,商议后事,而赵都督竟溘然长逝矣。[130]
赵秉钧幕僚也曾详细描述其近年身体状况、死前一天处理公务情形以及发病和延医治疗情形,可与前引报道互相印证:
赵身体素弱,近十年以来,常患失眠之症,每夜能睡二、三小时,即为无病之证,否则全夜不睡。近十余日每夜不过睡片刻,心中常觉烦躁,面色时红时退,然照常办公,并不措意。上月二十六日午后会议到期应还之某外债案,讨论至再,事颇棘手。此时赵用脑力甚猛,发言极多,绝无倦容,所议之件,不能解决,散会后面红如朱,中心烧热,进犀角汤一杯,略见清爽。时已傍晚七时,欲赴某西人之宴,左右劝阻,赵督对幕宾云:该西人与我多年好友,且此君在国际外交上颇有势力,不可失约。勉强赴宴,宴毕回署,时已九钟矣。披阅公牍,约四、五件,适及会议之外债到期公文,阅毕异常烦恼,掷文于案,且阅他件;又及某军饷急迫文,赵现忧郁之状,继则怒甚,掷文于地,直连呼心中难受。又服犀角汤少许,左右请传医士,赵督云时已不早,可以不必,病状与往时无异,大约不要紧,命驾归私宅。继又云,不能坐车,可备肩舆。登舆时,神气较清,回至私宅,已不能坐。左右云,都督从前发病,用大烟数口即见痊可,力劝吸食。赵督似首肯,进烟数口,腹中作响,病似较瘥。次早五时,腹泻一次,嗣欲小便,便毕向后倒卧,已不能言。左右扶掖上床,尚能左右顾盼,泪流如雨。其时群医已至,咸云不能治,注射药水,亦不奏效。虽尚未气绝,然已仅属一丝矣。至十时,喉中微有痰声,旋即气绝。[131]
参谋长陆锦等在赵秉钧病逝当日打电报至北京,向袁世凯简要报告前后情形,并请迅速简员填补直隶都督空缺。电云:
万急。北京大总统、国务院钧鉴:都督兼民政长赵秉钧,两三日来怔忡旧症骤发,惟旋发旋愈。昨日午后,传集四司,在督署会议,指示各项要政,精神尚能支持。晚间回私宅后,病势复发,至今晨五钟,加患腹泻、头晕诸症,厥逆扑地。赶由家属延医诊治,乃病势逐渐沉重,服药无效。旋于午刻出缺。除两署信印业已公同妥慎封存,地方各事会同严密镇压,并赵都督身后各事妥为照料外,谨合词电陈,敬祈迅赐简员来直,以资镇压。陆锦、周绍昌、高凌霨、梁建章、刘锡钧、杨以德。沁。叩。[132]
袁世凯接报,即令朱家宝出任民政长兼都督,其中经过,朱启钤后来有如下记述:
赵智庵之死,实在民国三年四五月间(应为二月间——引者),彼时我正在知事试验场中;考场假象坊桥众议院为之,全按锁院制度行事,委员长与同考官,都居闱中,不得外出。一日傍晚,忽奉总统电召,称赵秉钧急病身故,命朱某赴津视察情形,同时接任都督之职。我即赴公府晋谒,见项城形色哀痛,言语仓皇。我因面陈试事方始,不能离场,可否改命朱家宝前去?时家宝为同考官,在锁闱中。经项城同意,电家宝进府,面授机宜。下令朱家宝任直隶民政长,派专车送去,我亲至车站送行,时已夜半矣。家宝去,我仍回院主试事,俟过正场三日以后,我方赴津会敛(俗名接三)。其在赵宅治丧者,为朱家宝、张怀芝、凌福彭、杨以德等,皆天津官场人物也。[133]
赵秉钧去世数日后,曾奉命与洋医一同为赵秉钧治病的总统府医官屈永秋,出具医学检验报告,向袁世凯报告了赵秉钧致命之由,认为赵系死于“心脏神经痛症或血牷〔栓〕所致”的“心经衰弱”。报告云:
为呈报事。窃永秋前奉电谕,以直隶都督赵秉钧现在患病,饬即前往诊视等因,当即偕同洋医官贝熙业前往诊视,并将病情随时电陈在案。兹将详细情形开呈钧鉴。前直隶都督赵秉钧于三年二月二十三日起病,至二十七日早病故,当经永秋偕同洋医官贝熙业前往诊视一切。查病者所得系周身动脉硬变(心经尤甚)、心脏内膜炎及心脏神经痛等症。此等病症由以下所列各病状证明之:(一)因其太阳动脉、挠〔桡〕骨动脉及经骨动脉白膜硬变;(二)脉弱无伦次;(三)无心尖搏动之声;(四)有缩期僧帽瓣杂音;(五)心经舒缩声音无力;(六)心经左房稍为涨大;(七)时觉有心脏神经痛之病;(八)肝经涨大。病者最难堪处,惟胸部作痛,发觉无常,或日或夜,或胃空,或胃饱,或寝睡时,致令病者不安眠。以上各病状两星期以前业经发现,当痛时不呕吐,惟觉头晕,胸部、头部紧缩,难于呼吸,恒不安寝,熟睡极难,稍睡复醒。病症发现后,气体之衰弱为向来所未有,察其肺经无恙,惟胃经稍为涨大,舌苔极厚。细诊心经,觉其缩期僧帽瓣杂音沈弱不变,在心尖搏动部位,其声尤为清晰,且达至腋部。按以上各症状,推其致命之原,系心经衰弱,由于心脏神经痛症或血牷〔栓〕所致也。[134]
这份出自曾亲为赵秉钧诊疗的医学专家的报告,应当说是很可靠的,赵秉钧确系病故,并无疑问。
然而,由于在过去近一年中,刺宋问题一直为舆论所密集关注,案中关键人物之一应夔丞刚刚在一个多月前被人刺死在由北京前往天津的火车上,现在另一关键人物赵秉钧忽然又死亡,遂致外间对其死因言人人殊,疑团不释,乃至“京中盛传毒杀之谣”,外电甚至说“赵之厨人已受种毒之嫌疑而被拘”。[135]《顺天时报》则报道内务部曾给京内外各公署发出秘密通告,内称“有乱党能于鲜果食物内注射毒药,人食之不动声色,在二十四点钟内致于死命,亟应慎防”。又说有乱党欲乘机潜入京津,希图暗杀,扰乱大局,京津一带已临时戒严。[136]
舆论之所以怀疑赵系被人毒杀,其实主要是将矛头指向袁世凯,认为赵曾与袁同谋杀宋,故袁毒杀之以灭口。百余年来,人多持此一说。袁克文在《辛丙秘苑》“赵智庵猝死”条中,也暗示赵秉钧系被毒杀,只不过他把毒杀赵的人说成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意图为其父辩护。其言道:
天津兵变,警卒多比匪行掠。警厅长杨以德……有纵下贿上之事,枢府闻之,欲罪而未发。赵秉钧督直,属其密案。赵亦深恶杨,比至,杨入谒,赵初严诘,杨犹自辩,赵益怒,作村妇之骂,且以足蹴之,杨惭惧而退。赵已拟穷究,越数日,赵访客归,猝病,不能言,未竟日,卒。初,先公闻赵病,遣予临视。予至,赵已绝矣。先公电来,令余详察死状。予就赵尸,见其目合口张,面肤青灰;握其右手,指尚微柔,开而不敛,指甲青紫;唇黑紫,似有涎流出已经拭涤者;臂肉坚,亦青色。赵一妻,无子。询其侍者,谓赵在外未进食,但饮茶一杯耳,饮茶后即归,归亦未食,而病即作矣。时赵之至友蔡乃煌辈咸在侧,虽有疑其死之突,而未闻有执言者。枢府专使旋莅津,亦无议焉。予返京,以详陈,先公叹息久之。赵为先公所最赏,论为上材,畀以直督,适当倚任。外间不察,或谓为先公所杀,殊诬之甚者也。[137]
这段记载中的“天津兵变”,是指1912年2月底3月初第三镇统制曹锟部下部分士兵所发动的兵变,初在北京城内,后蔓延至天津、保定等地。袁克文本来是要记述赵秉钧死前情形,却先讲了一个天津警察厅长杨以德在上年“天津兵变”中纵警行掠,“纵下贿上”,以及直隶都督赵秉钧一年后欲追究杨以德责任而与之发生口角,乃至“以足蹴之”的故事,其用意显然是要暗示,赵秉钧之死,杨以德脱不了干系,而与其父袁世凯无关。在《辛丙秘苑》另外一处,袁克文干脆说“赵为仇家杨某所毒”。[138]在如此用心下,袁克文接下来所描述的赵秉钧疑似中毒身亡的症状,已很难令人相信,甚至赵秉钧与杨以德发生冲突的故事,也不能排除为袁克文所虚构,因为赵秉钧自武昌起义后不久便任民政部首领,接着又在南北统一后任内务总长,旋兼任国务总理,全国各地警察与地方治安一直由其主管,何以他不在兵变当时便追究杨以德的责任,而要在卸任国务总理兼内务总长之后才追究?事实上,赵秉钧并不能算“猝死”,由于其常年吸食鸦片,加之公务劳心费神,身体状况早已不佳,前引其幕僚所说很能说明问题。还在1912年夏,报纸就有“秉钧既有烟癖,又患毒症,不能耐劳,所有部中一切日行公事,皆送私宅,由前清因贪革职员外郎丁惟忠一手批办”之说。[139]刺宋案发生以来,赵又绞尽脑汁,疲于应对,健康状况愈加糟糕,曾入法国病院接受治疗。屈永秋的医检报告也表明,其最后一次生病已有一段时间。因此,赵秉钧死亡并不十分出人意料。
朱启钤是赵秉钧内阁交通总长,在赵秉钧死去多年后,章士钊写信询问他是否知道赵秉钧之死内情,朱复函写道:
我闻津门传言,是智庵厨人被买通而下毒,其暴死于本宅厕中,时已午夜。先是洪述祖构成宋案,以勋位许应夔丞,夔丞索酬不遂,咆哮难制,述祖因扼杀之于京奉火车包房以灭口。时南北报纸,纷纷攻诘,都指为智庵主谋。项城与人谈到此事,兼有利用形势,推刃智庵之暗示。而智庵不甘为代罪羊,时出怨言。实亦述祖虽为智庵所养鹰犬,而宋案一切指示,悉出项城,智庵枉尸其名而已。智庵之出为直隶都督也,袁、赵显有违言,方被左迁。加以述祖深结项城以倾主,尤使智庵愤激。北洋为第一强藩,智庵入津,于自为辩护处,更觉放言无忌。先之以袁、赵之互怨,继之以赵、洪之内讧,于是项城认智庵为叛己抗命。述祖亦心怀恐惧,先下手为强,而智庵不免于死矣。或谓买通厨人,即述祖所为,是或可信。[140]
结合前所论述,朱启钤所云“述祖虽为智庵所养鹰犬,而宋案一切指示,悉出项城,智庵枉尸其名而已”,部分符合事实。但他又说袁世凯试图将应夔丞之死嫁祸于赵秉钧,洪述祖亦因赵“不甘为代罪羊,时出怨言”而心怀恐惧,因此由后者买通厨人毒死赵秉钧,却与事实不甚相符。其一,朱启钤所谓赵秉钧死于厨人下毒,是“闻津门传言”,并非他掌握内幕,以下关于赵秉钧之死的分析都是依据这一并不可靠的传言为前提。其二,洪述祖以“勋位”许应夔丞,而能够授予勋位的只有大总统,应夔丞索酬必然会使外间认为袁为刺宋幕后主使,从而使袁难以说清,故只有袁才有杀应动机,而非洪或赵。其三,赵秉钧死前,洪述祖为宋案重大嫌犯早已是尽人皆知的事实,并且洪已经逃匿至青岛德国租界。因为赵秉钧“放言无忌”就“心怀恐惧”而“先下手为强”,根本就无此必要。其四,赵秉钧死时,宋案风潮已经过去,袁在宋案风潮最盛之时曾极力为赵秉钧辩护,此时却要因应夔丞之死嫁祸于赵,既自相矛盾,又无此必要。其五,赵秉钧出任直隶都督,朱启钤解释为“袁、赵显有违言,方被左迁”,与事实亦不尽相符。实际上,刺宋案发生后,赵秉钧为自证清白,曾很多次提出辞去国务总理及内务总长,直到“二次革命”爆发,袁世凯才同意,但转而又任命赵担任直隶都督这一重要职务。
实际上,赵秉钧被毒杀的谣言,当时就已经有过澄清。关于西电所云赵秉钧厨师被捕,杨以德曾向路透社记者明确“否认被拘之谣,且谓赵秉钧实死于积痼,其仆无一被疑就逮者”。[141]《顺天时报》也就失实报道刊登“更正”,称:“直督赵智庵前以警察能员位极总理,今者忽尔捐馆,民国舞台上遽失一台柱子,京津人心之恐慌,乃势所必至。本报即随所闻,登录‘京津间之临时戒严’一节,原冀各界得悉政府保安有道,人民不致虚惊。今据宪兵营称,赵督逝世,实系病故,内中无他项情节,政府亦自不必临时戒严。特此取消前闻,以免讹误。”[142]《神州日报》则发表通信,说明赵秉钧遭毒杀谣言的由来:
当赵督出缺时,津地颇有谣言,又有京津各西字报纷传天津匿有乱党,在津制有一种吗啡及绿气混和之(药),取以搀糅蔬果及各种食物,色味不变。凡中毒者,于二十四点钟内,必至毙命,无可解救云云。又有人谓,此种危险药品,并非近时发明,当前清时汪精卫谋暗杀摄政王,即已与俄之虚无党人协同化验,制成此药,以为实行暗杀之用。此种风谣固未足信,惟是时赵适病故,好事者展转附会,遂有中毒之说。[143]
更为重要者,由于袁世凯事实上并未主谋杀宋,赵秉钧更对洪、应杀宋毫不知情,袁世凯毒杀赵秉钧之说根本无从谈起。袁不但毫无理由毒杀赵秉钧,反而对赵心存愧疚与感激,一方面因辛亥鼎革前后,赵对袁帮助极大;[144]另一方面因宋教仁被刺后,赵受攻击最甚,但他最终还是听从袁世凯之言,未辞职赴沪接受法庭质讯,从而避免了将袁世凯主使应、洪操弄宪法起草及构陷“孙黄宋”等阴谋暴露于法庭之上,这对当时竞选正式大总统形势受到严重冲击的袁世凯来说,是极大的帮助。赵秉钧实际等于为了袁世凯的利益而牺牲了个人声誉。故宋案高潮过后,袁世凯很快又委以赵秉钧直隶都督重任。在获知赵秉钧病重后,又派袁克文前去探视。赵死消息传来后,袁于当日发布总统令,盛赞赵秉钧一生功业,从优予恤,并特派上将荫昌前往天津致祭。令曰:
直隶都督、陆军上将衔赵秉钧,器识深沈,经猷宏远,持躬正直,莅事忠诚。前此服官京外,政声卓著。民国建立,迭任内务总长、国务总理、直隶都督,皆能恪共厥职,于保持京师治安、防制各项乱党,尤著勤劳。溯维改革之际,危机四伏,一发千钧,深赖该督苦心毅力,不辞艰险,卒能以道德化干戈,拯生灵于涂炭,功在吾华,允垂不朽。近日因劳致疾,时患晕眩,正深廑系,乃竟不起。批阅参谋长陆锦等电呈,曷胜痛悼。著照陆军上将例,从优予恤,并给治丧银一万元,派荫昌前往致祭,以示笃念元勋之意。此令。[145]
袁世凯又派袁克文前往天津治丧,以表示故人私谊,并“拟准在京师地方建立专祠,将其生平事迹宣付立传,以彰功勋”。[146]由前引朱启钤之言可知,袁得知赵秉钧死讯后,“形色哀痛,言语仓皇”。赵死一周之后,袁仍“异常悲悼,抑郁累日”,“检出赵督小照一张,把玩良久,不禁唏嘘泪下”。家人竭力劝止,袁曰:“予非效儿女之悲,缘智庵为当时〔世〕决不可少之人,不期遽尔先我而逝,恐于大局前途有极大之影响。”[147]1914年3月22日,各界在正阳门外先农坛举行赵秉钧追悼会,袁世凯派秘书长梁士诒为代表,赴会行礼,颁给“怆怀良佐”匾额一方,并亲书挽联一副,将赵秉钧比作皋陶、伯益、管仲、萧何。上联:“弼时盛烈追皋益”;下联:“匡夏殊勋懋管萧”。[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