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tish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Notes and Queries on Anthropology,London:The Royal Anthropological Institute,5th edition,1929,XVI + p. 404 Illustrations. 本书分为体质人类学与文化人类学(社会学)二部,其中宗教与巫术一章举列问题甚多,可备研究者参考。
Crooke, William,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opular Religion and Folklore of North India, Allahabad, 1894, p. 440.
Czaplicka,M. A.,Aboriginal Siberia,With a preface by R. R. Marett,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14,Maps and Illustrations. 本书分为四篇:民族地理、社会学、宗教、病理学。其中“宗教”一篇对于萨满教在西伯利亚各部族间分布之情形叙述甚详,并列举俄文专刊甚多,值得参考。
De Groot,J. J. M.,The Religion of the Chinese,New York:Macmillan 1910,p. 230. 本书共分六章。第一章论中国之“精气信仰”(animism)与“多怪教”(polydemonism),著者系站在基督教观点批评中国宗教。
De Groot,J. J. M.,The Religious System of China,Vol VI,Book II,Leyden:Brill,1892—1910. 本书第五篇论中国“精气信仰”中之祭司(priesthood),即巫之讨论。
Dore,Henri,Researches into Chinese Superstitions,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with notes historical and explanatory by M. Kennelly,Shanghai:Tusewei Printing Press,1914—1933. 本书提到中国民间宗教,特别是海州一带对于狐仙之奉祀。著者亦本基督教观点立论。
Durkheim Emile,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ns Life,Translated from the French by J. W. Swain,London:George Allen and Unwin,1915,X + p. 456. 本书为宗教社会学之一名著。其主要目的在由于分析最简单之宗教以决定宗教生活之初级形式。在第一篇中提出宗教及宗教现象二者之定义。初级宗教之前导观念,并认为图腾主义系一初级宗教。第二篇论初级信仰,其中涉及图腾信仰及此些信仰之起源,及灵魂观念、鬼神观念。第三篇论主要之仪式态度,其中包括积极祭祀与消极祭祀等。结论中著者特别指出宗教决非不合逻辑之物。反而言之,集合意识为心理生活之最高形式,因其为诸意识中之意识。
Hastings,James(ed.),Encyclopaedia of Religion and Ethics,New York:Charles Scribners Sons,12 Volumes,1911. 此书为研究比较宗教之重要参考书。与本文研究关系特别密切者可举以下三篇文章:
Dalviella Goblet, "Animism", Vol. I, pp. 535-537.
Johnson, H. J. T.,"Priest", Priesthood (Chinese), Vol. X, pp. 290-293.
Mac Culloch, J. A., "Shamanism", Vol. XI, pp. 441-446.
Lang,Andrew,Modern Mythology,Longmans,Green and Co,1897,XXIV + p. 212. 本书系以演化人类学派之立场,对于Max Müller有所指摘。著者对M. Müller“神话系产自语言之错误”之理论表示反对,并谓语文学之神话学家plilological mythologists系将神话建于不稳之基础上——发音学(phonetics)。
Lang,Andrew,The Making of Religion,Longmans,Green and Co,3rd edition,1909,XXXIV + p. 335. 本书共分十七章。第七章讲述妖怪附体。作者提及在中国妖怪附体之情形颇为详尽。虽然著者所根据为旁的作家之材料,例如Doolittle,Nevius诸人,著者认为中国人之“天”的崇拜乃是一种拜物教;在最古之时有一至高之人的主宰,在“天”发生以前;嗣后中国宗教偏于精气信仰及祖先崇拜云。著者对于Nevius讨论中国妖怪附体之说批评甚力。
Malinowski,Bronislaw,The Foundations of Faith and Morals,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X + p. 62. 本书为Riddell纪念讲演集第七种(1934—1935),系对于初民信仰及行为之一种人类学的分析,特别着重宗教及伦理之基本问题。本书大意谓宗教之科学分析系可能之事,分宗教为训条的、仪式的、伦理的三方面,并着重宗教与神话之社会功能。
Malinowski,Bronislaw,Myth in Primitive Psychology,New York:Norton,1926,p. 94. 本书分为五章:神话在人生当中之任务、关于起源之神话、死亡之神话及生命轮回、法术之神话、结论。作者主张神话系一文化力量,并且为信仰之真理的证据。
Marett,R. R.,The Threshold of Religion,London:Methuen,1914,3rd edition(1st edition 1909),XXXII + p. 223. 本书为著者之论文集,计分为五章:先精气信仰之宗教(Pre-animistic religion)、从咒语至祈祷、禁忌是否为负的巫术、“马纳”(mana)之概念、从社会学观点所见之比较宗教。
Marett,R. R.,Faith,Hope and Charity in Primitive Religion,Oxford:Clarendon,1932,p. 181. 本书为著者在美国波士顿(Boston)之讲演集,计分十个题目:宗教复体(Religions Complex)、希望、恐惧、贪婪、残忍、信实、良心、好奇、羡慕、慈爱。在本书中著者着重“马纳”之理论。
Nevius,Rev,J. L.,Demon Possession and Allied Themes,Chicago:Revell,1898,3rd edition with corrections and supplement,X+p. 520. 此书为一美国传教士在华四十年所搜集之例子。彼对于妖怪附体别无更好之解释。彼认为科学对此问题实无法解释。著者并且认为妖怪附体并非歇私退里亚(hysteria)(即歇斯底里——编者注)、癫狂(delirium)、发狂(mania)等之表现。著者并且表示莫明其妙。因为疯狂等病症在中国亦有其名称,与妖怪附体不同。著者亦曾与若干医生讨论此事,结果不得要领,故深信恶魔附体之事。作者谓:“在中国职业之魔鬼(Professed demon)每以神自命,称其所附之人为我的香头。”(见186-187页)本书并记一香头(Hiang-to)与著者之谈话(见396页)。著者并与香头所降之神谈话。神曰:“如果我的香头愿意作一个基督徒,我便弃之而去!”著者分附体之症候为三类:1.自动的、历久的、一致的所产生之新人格,自称为神,称患者为香头。2.具有知识及智力,非患者常态时所具有者,更非病理之假设所能解释。3.患者之道德品行完全改变。著者之例子,几乎完全采自中国基督教士之书面报告。美国之各医学杂志对于本书攻击甚力,Andrew Lang曾有提及。
Park,W. Z.,Shamanism in Western North America,Wisconsin:Banta,1938,Ⅷ + p. 166. 本书共分四章:问题之范围及萨满教之定义、Paviotso部族之萨满教、西北美洲之萨满教复体、结论。著者注重萨满教在地理上之分布与形势变异之关系。
Shirokogoroff,S. M.,Psychomental Complex of the Tungus,London:Kegan Paul,1935,XXI + p. 469. 本书分为绪论、第一篇正面之知识(Positive knowledge)、第二篇假设、第三篇假设之实用结果、第四篇萨满教及结论。第四篇包括十二章:所调查之团体心理情形、群众及个人之精神病(psychosis)及其调节、普通萨满教、萨满教史及其初创形式之假设、萨满之用具、萨满之仪式、萨满仪式之分类、萨满仪式之分析、萨满之成因、萨满、萨满(续)、萨满教之现状与将来。本书侧重心理学之研究,以萨满教为一复体(complex),并以通古斯及满洲之萨满教当做一民族志之现象现究。
Shirokogoroff,S. M.,“What is Shamanism?”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nd Arts,Shanghai,pp. 275-279(Vol. Ⅱ,No. 3 May 1924)and pp. 368-371(No. 4 July 1924). 本文系一讲演稿,对于萨满教阐述尚称详细。作者之资料多得自通古斯(Tungus)族之萨满教。在通古斯族中盛行之精灵论(spirit Theory),解释精灵如何附萨满体而有所行动。此种理论直可谓为通古斯族之普遍科学,因其为哲学及宇宙之体系。其中一部分系受中国及俄国之影响。总而言之,系脱胎于精气信仰(animism)。著者于结论中谓即在欧洲人之中,精气信仰、精气信仰之哲学、精气信仰之思想模式仍未尽绝,例如有许多种神秘主义即有此意味。总之,现在科学之发展对于此类问题仍多有未能解决者。
Underwood,H. G.,The Religions of Eastern Asia,New York:Macmillan,1910,IX + p. 267. 著者为一美国传教士,于朝鲜布道。此书泛论中国、日本、朝鲜之宗教,再逐一与基督教比较。其观点乃系自基督徒出发。书分六章,第三章论朝鲜之萨满教。材料方面尚可供学者参考。
Wallis,W. D.,Religion in Primitive Society,New York:Crofts,1939,IX + p. 388,Plates and Illustrations. 本书为比较宗教学之著作,共分二十章,每章以一专题为中心,而描述各部族中之差异,颇为详尽。最后附有每章之参考书目及全书之总参考书目,极为完备,为本书增色不少。作者完全处于人类学之立场,并不提出宗教真伪之问题,仅叙述宗教形式与信仰及行为间之文化和心理之意义。
姚从吾:《成吉思汗时代的沙曼教》,《治史杂志》第一卷第一期,国立北京大学史学会,1937年3月,第十八页至二十七页。本文共分二节,第一节说明在成吉思汗时代,萨满教为蒙古部族之普遍信仰;第二节说明萨满教就是巫教。
余文豪:《说楚辞九歌中的巫》,同前,第五十页至五十七页。共分五节:巫教与萨满教、巫、九歌中的神、祭祀与迎神、结论。
张锡纶:《清代的堂子与沙曼教》,同前,第一一一页至一一六页。共分五部分:堂子是什么、堂子祭祀的神、堂子与坤宁宫、堂子与跳神、堂子与沙曼教。
黄石:《满洲的跳神》,《民俗学集镌》第二辑,中国民俗学会,1932年,第一页至十八页。本文系从清人之杂记文籍中搜集关于满洲跳神之资料,加以编述,并无个人创见。著者并于民间跳神有诽谤之辞,对于巫术亦有偏见,故本文不能认为是一篇科学著作。
田中香涯著,秋子女士译:《巫娼考》,同前。本文述日本巫女兼做卖笑妇,并述及古代巫女为卖笑妇之始祖。
《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共六卷,乾隆四十二(1777)年。奉敕撰,所录皆国家肇造以来旧制相沿之祀典,凡祭期祭品仪注祝词,一一详载。
钮祜禄氏静园索宁安手撰:《满洲祭天祭神仪注》,嘉庆元年(1796)丙辰仲春。见《满洲四礼集》第一册。
北谷撰:《满洲家祠祭祀仪注》一卷,见上书册五。
《钦定满洲跳神还愿典例》一卷,乾隆十二年(1747)七月钦定。道光八年(1828)觉罗普年敬谨重刊,板存琉璃厂厂桥西边路北复古斋,每本刻字铺工价二百文。
《大清会典及会典则例》,康熙年间纂修。雍正二年(1724)重行纂辑,乾隆二年(1737)、嘉庆二十三年(1818)、光绪二十五年(1899)补修。
《大清通礼》,乾隆元年(1736)敕撰,二十四年(1759)完成。嘉庆二十四年(1819)重加修辑,全卷五十四。
《礼部则例》,清代则例每十五年增辑一次。
《皇朝文献通考》及《皇朝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共三百卷,《皇朝续文献通考》共三百二十卷,光绪三十一年(1905)修成。
震钧:《天咫偶闻》,光绪三十三年(1907)刊行。全十卷,第二卷载“堂子”一条,最末载著者家庭祭神仪式。
麟庆:《鸿雪因缘图记》,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为研究清代掌故之重要文献,记载满洲跳神礼甚详。
姚元之:《竹叶亭杂记》,八卷,光绪十九年(1893)刊行。第三卷卷首论跳神,并论满洲之萨满祭祀。
吴振棫:《养吉斋丛录》,共二十六卷,余录十卷,光绪二十二年(1896)刊本。关于“堂子”及“坤宁宫”有详细之记载。
吴庆坻:《蕉廊脞录》,八卷,1928年,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本。有关于“堂子”之记载。
陈宗藩:《燕都丛考》(第一、二、三编),三册,附图,引用书目、勘误表,北平后门内米粮库陈宅发行,1930年出版。
[清]吴振臣:《宁古塔记略》,一卷,见《昭代丛书》第七十九册。著者为吴江人,曾至吉林宁古塔,在本书中叙述该地跳神之俗颇为详细。
[清]方拱乾:《宁古塔志》,一卷,见《昭代丛书》第二十三册。此书曾列入“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更名《绝域纪略》,但略有节删。著者乃清康熙年人,晚年因事至边徼,居宁古塔多年,后得还桐城故乡,此书纪所见闻。
[清]杨宾:《柳边纪略》,一卷,见《昭代丛书》第一零七册。本书亦提及在吉林地方,满人跳神之仪式。
[清]方式济:《龙沙纪略》,一卷,见《昭代丛书》第六十五册。著者曾因故居留黑龙江多年,本书述其见闻,其中述及当地跳神之俗。
[清]徐宗亮:《黑龙江述略》,六卷,见《观自得斋丛书》第八至九册。本书有关于满洲萨满跳神治病之俗。
[清]昭梿:《啸亭杂录》,十卷,续录三卷,见《说库》第四十八册至五十一册。著者为前清礼亲王,本书叙述满洲宗室跳神之仪甚详。
[清]萧奭龄:《永宪录》,一卷,见《古学汇刊》第六册。本书记有康熙巡幸回宫,行跳神仪式。据云清廷跳神不仅为每年例典,如逢远行、病愈,亦行跳神礼以酬神。
石桥丑雄:《论北平之萨满教》(日文),外务省文化事业部出版,1934年,二三四页。本书共分十七章。第一章“绪言”,作者指出萨满教即“喇嘛之黄教”。第二章“萨满教之我见”,认为萨满教建筑在多神教与自然教(Naturism)的基础上。第三章讲“萨满教在北京之祭祀史”,叙述辽金元历代的祭仪。第四章讲“清代天子之萨满教祭祀”,其中分“祭仪”和“祭祀的遗址”两部分。第五章讲“宗室及觉罗之祭祀”。第六章讲“满洲旗人之祭祀”。第七章讲“蒙古旗人之祭祀”。第八章讨论“祭神”。第九章讲“萨满太太(女萨满)及男萨满”。第十章讲“祭祀时所用歌词”。第十一章描写“祭器、祭具及供献”。第十二章论“沙锅居”(白肉铺)之由来。第十三章论“巫觋”。第十四章讲“萨满教之神像”。第十五章论“白挂纸”(即北平俗称之“挂钱”)。第十六章介绍关于“萨满教研究之汉文文献”。第十七章“结论”。偏重于历史的考证,并且说明萨满教在清季盛行,清末逐渐衰微,民国以来几乎废绝。本书第十三章论巫觋,与我们现在的研究关系最为密切(见附录三)。
永尾龙造:《支那民俗志》(日文)第一卷,支那民俗志研究会,1940年,六七二页附索引三十一页。本书分二部,序篇论支那年中行事之概要。第一篇论正月。第一篇第二章的第一项,五,论及五大门。但是极其简单,仅提到狐、黄、白、柳、灰之名,并述五大门对于农产收获之保护。
鸟居龙藏:《兴安岭附近之萨满教的遗风》(日文),《人类学杂志》,第二十四卷第二八〇页,东京冈书院发行,1909年。
坂入岩:《萨满教》(日文),《东洋》三十七卷三号,一〇七至一一〇页,东京东洋协会发行,1934年。
宕井大慧:《元代之萨满教》(日文),《东洋文化史大系》,东京诚文堂新光社发行,第四册二七〇至二八七页,1938年。
泷泽俊亮:《论现代满州民族之萨满教信仰》(日文),《满蒙》十八卷五号,五十一页至六十五页,大连满洲文化协会发行,1937年。
秋叶隆:《满洲萨满教的家祭》(日文),《宗教研究》十一卷一号,一一二至一二八页,东京宗教编辑部发行,1934年。
秋叶隆:《萨玛的巫祭和大仙的巫术》(日文),《民族学研究》一卷三号,十五至三十五页,东京三省堂发行,19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