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塑像与神话

塑像在“香坛”中并不是必有的,必须要由许愿人许下愿心,在坛中“安龛塑像”,这在上文中已经讲到。现在是要将各“香坛”中的“塑像”加以分类,叙述如下:

“香坛”中所有的“塑像”可以分成三类:“佛”、“神”、“仙”。

1.“佛”。此处所说的“佛”是广义的,包括佛教、道教中的“神”、“佛”、“菩萨”等。作者在此要声明并非是将许多不同的神圣概念混为一谈,这个广大的分类是依照海淀碓房居六号刘香头的意见,因为她同作者说,她所供的几位“佛”乃是“佛法广大,普渡群生”的,与普通香头所供的“神”、“仙”完全不同,这是刘香头认为很尊荣的事情。兹将各“香坛”关于“佛”的“塑像”叙述如下:

刘香头“香坛”中,供着大佛龛三个,正中一个是“玉皇大帝”,身穿鹅黄色龙袍,头戴“平天冠”,手执牙笏,三绺黑须。右边龛中供的是“观世音菩萨”,手执“甘露净瓶”,又有“善财童子”和“龙女”。左边龛中供的是“药王爷”,九梁道巾,鹅黄鹤氅,三绺黑须,手执拂尘。

在成府曹香头香坛中,“佛”的塑像不供在正中而供在两旁,因为正中所供的“四大门”就地位来讲当然不能与“佛”相提并论,但是,四大门是该坛“主坛”之神(就是该坛的开创者),所以要供在正中。“佛”在该坛是客座的关系(设坛之后方才驾临,并且不是常住该坛,来去无常),所以只得屈在下席。并且,来“求香”的人系向“香坛”上首叩头,“佛”平日很少下坛,还有的“佛”从不下坛,所以不供在上首。

曹香头香坛中左壁供有两个龛,上首是“三清”——道教中三位祖师,就是“上清”、“中清”、“玉清”,都是作道家的装束。下首供的是一个木质的“弥勒佛”。曹香头告诉作者说,“这位老神仙请不下来”,换句话说,该“佛”从不下神。在坛右壁龛中供着一张“济公”的相片,有四寸大小的一张半身相片,头戴无沿毡帽,瞪目露齿,作微笑的样子(按,此“济公”像,前十几年曾在北平风行一时,据佛教会中人讲是在某一个“乩坛”上摄的)。

2.“神”。“神”的地位在一般说法较“佛”的地位低,但是,在“坛口”(即“香坛”的俗称)上,“神”的积极力量比“佛”的力量大得多。“神”不但有伟大超自然的法力,而且有力量来命令“四大门”,因为“四大门”是“神”的“当差的”。“神”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1)“娘娘”。“娘娘”是一称谓语,她的神号是“天仙圣母”、“碧霞元君”。关于“碧霞元君”的考证、传说等,因容庚教授曾有专文讨论(3),可供参考,故不多赘。“娘娘”的“塑像”作中年妇人的样子,头戴凤冠,身穿霞帔,身旁有女侍数人不等。在曹香头“坛口”上,“娘娘”的“龛”也是在“四大门”的下首,因为“娘娘”不是该坛的主神。

(2)“王奶奶”。“王奶奶”是在各“香坛”上很普遍的一种神。“王奶奶”共有三位,普通乡民认为“王奶奶”仅是一位神,这是一种错误。作者愿意引证西直门外大柳树村关香头下“王奶奶”神的时候,所作“王奶奶”的自述:

“王奶奶”不是一个,有东山(丫髻山)“王奶奶”,有西山(天台山)“王奶奶”,我是东山“王奶奶”,原本是京东香河县后屯村的人,娘家姓汪。西山“王奶奶”,跟我是同村的人,娘家姓李,我们并不是一个人。天津称“王奶奶”作“王三奶奶”,现住妙峰山,那又是另外一个人,她并没有弟子,也并不降神瞧香。我本来是七世为人身,在第八世成了道。在成道的那一世的人身,夫家姓王,娘家姓汪,我们“当家的”(即其丈夫)磨豆腐卖,我们吃豆腐渣。在夏天,去野地里挖“刺儿菜”(一种野菜,叶如柳叶状,一个茎上结一朵花,作浅玫瑰色),放在大缸里酸起来,就着豆腐渣吃,很是苦楚,现在的“窝窝头”那真是“王筵”了(乡民俗称美味酒席作“王筵”,也称作“御筵”)。后来,我们当家的死了,剩下我和一个傻儿子,更是困苦!有一年丫髻山盖铁瓦殿,我给山上背铁瓦,每一块的“背钱”(即工资)才“四儿钱”(即四个制钱),背一天,够个吃饱的就是了。赶到铁瓦殿盖好,我进去看看,哪知道我成道的时辰到了,就“坐化”(肉体坐在殿中成了正果)在殿里(即今丫髻山铁瓦殿中坐化的肉体“王奶奶”。据北平南长街土地庙二号王香头说,现在“王奶奶”已被尊为“慈善仙姑”)。

在成府槐树街李香头“坛口”上,有东山“王奶奶”的塑像,是一个老妪的样子,端然正坐,头现佛光,白发参差,面皮上有皱纹,喜笑慈和,渥赭色的面孔,穿着黄色道袍,遍身全团花,座下列着一个“聚宝盆”,中间放着财宝。在“王奶奶”的左肩之下,塑着一个农童,短衣秃袖而立,腰间系着“褡包”(束腰的带子),右手执着皮鞭,左手牵着一匹小黑驴,这是“王奶奶”的儿子,名字叫做“傻二哥”,又叫做“王哥哥”。当“王奶奶”没有坐化之前,时常骑着小驴出外与人看病,她的儿子充做脚夫,随着他母亲,对于世间也有功德,所以在“坛口”上塑“王奶奶”像,也要将“傻二哥”像塑在一起。

在槐树街李香头“坛口”上,还与“王奶奶”预备烟袋一份,菠菜绿的翡翠烟嘴,虎皮鸟的烟杆,白铜烟锅,青缎烟荷包,供在龛的旁边。这是神圣的东西,不得擅动,专等“王奶奶”下神时所吸用。

“王奶奶”下神的时候,便要吸“关东烟”,吸起来,烟便永不离口,并且要喝小叶茶(即较好的香片茶),喝完一碗,跟着又喝,有时喝得很多,而且有时饮酒,但是不用菜品佐酒,这都是“王奶奶”每次下神的惯例。

在成府东刚秉庙李香头“坛口”上的“王奶奶”塑像,与上面所提到的有一点差异。这个“王奶奶”的“塑像”是个乡下老妪的样子,头戴红石榴花,穿着蓝布衣裙,“塑像”的旁边还供着一根紫色木拐杖,并且有几双绣花的小脚鞋,摆在龛里,这都是“助善的”所助。

“王奶奶”,相传为天津人,到妙峰山进香,坐化成神,因乡土关系,所以,天津人特别标明“王三奶奶”,是崇拜之意。——天津天后宫楼上亦供奉此人,乃七八十岁老婆,身穿老式裤褂……(4)

(3)其他。据作者所知,普通香头常提到的还有两个神比较重要:一个是万花山(香山碧云寺之西)肉胎成神的“二姑姑”(“姑姑”是对于女性“神”、“仙”的尊称),现在被人尊奉为“万花圣母”。现在西直门外大柳树村关香头顶的便是此神。“万花圣母”的法身,低首合目而坐,头戴凤冠,身穿霞帔。另外一位神是李二寺(通县南门外廿八里)中的主神,名字就是“李二”。他本是一个挑水夫,后来成了道,后人便与他修了一座庙,他的“塑像”仍然是挑水夫的打扮。

关于“神”的“塑像”及神话不拟多行讨论,因为本文的中心着重在“仙”的方面。根据乡民的解释,我们先应将“神”和“仙”的概念分别清楚。具有成“神”的资格的,必须是人,人由于修善果,或是修炼成道,便转成为“神”。“四大门”修善果,或是转炼成道,便成为“仙”。比较来说,“神”与“仙”的价值相距是很远的。“四大门”永远没有希望修炼成“神”,一个人生下来,自然就有五百年的“道行”,所以,“四大门”要修炼五百年之后,方能脱去畜性成功一个凡人的程度,并且神仙的一年等于世间的十年,“四大门”如能化为人形,便很不容易了。

3.“仙”。“仙”的本身虽然是“四大门”,但是因为已然能化人形,所以在“塑像”上也是人的形状。我们可以依照“仙”的性别,分开讨论。

男性的“仙”是被尊称作“老爷子”的。每一个香坛中的各位“老爷子”(普通是两位到五位),塑像时都要合塑在一张纸上。虽然是“塑像”在一起,但是,他们并不一定同属于“四大门”中之某一门。

在成府曹香头“坛口”上,有“白门”五位“老爷子”的塑像。一张“塑像”分两部分,下半部分是第一层殿,上首坐定“大老爷子”,穿清代朝服,朝帽朝靴,颜面渥赭,呈有皱纹,全部白须。下首坐定“二老爷子”,容貌服装与“大老爷子”相同。上半部分是“第二层殿”,“三老爷子”坐定正中,三绺白须,左肩后坐定“四老爷子”,八字黑须,右肩后坐定“五老爷子”,年纪很轻,无须。以上五位“老爷子”是亲兄弟五人。曹香头并且说,他们以往还保过乾隆皇帝的圣驾。“保圣驾”的说法是这样,凡是皇帝的宝座下面都有四大门,他们是保护皇帝的。

在成府刚秉庙李香头“坛口”上,也有另外五位“老爷子”的“塑像”,外形看起来与曹香头坛口上五位“白门”“老爷子”没有多少分别。但是,来历便大不相同。据李香头说,这张“塑像”上的五位“老爷子”,全不是同门。“大老爷子”是“胡门”(狐狸),“二老爷子”是“柳门”(长虫,又称“常门”),“三老爷子”是“白门”,“四老爷子”是“黄门”(黄鼠狼),“五老爷子”是“灰门”(即鼠)。

女性的“仙”是被称为“姑姑”的。“塑像”的时候,也是将本“坛口”上的各位“姑姑”塑在同一张纸上。“姑姑”的外貌都是少女的装束,头现佛光,姿容修整,穿古式仙女衣,有的手捧一个红漆盒,内装灵丹,有的手拈一枝仙花。

有的“坛口”则将各位“姑姑”和“娘娘”,或是和“王奶奶”塑在一起。成府槐树街李香头“坛口”上,便是在“王奶奶”像的左边塑着丫髻山“常门”“二姑姑”,左边塑着天台山“常门”“九姑姑”。塑在旁边就是配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