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王伏胜的烦恼(二)

大唐初期的宦官,实际上是一个卑微的群体,在强势帝王以及历史名臣的双重“压迫”下,几乎没有他们活动的空间,哪怕如王伏胜、王福来两位大总管,除了在宫里刷刷存在感外,出了“太极宫”,就无人理睬了。

而在高官显贵里,如谢岩、冯宝般对待宦官的人,可谓少之又少,正是因为这份罕有的尊重,王伏胜一直对谢岩甚有好感,尽量给予一些便利。

今日之所言,那也是发泄一下心中的郁闷,毕竟事情也没有紧迫到那一步,既然谢岩已经表态愿意在适当时候提醒一下王福来,那么也就犯不着多想了,接下来的谈话自然轻松愉快许多。

当话题不可避免的转到李治赏赐的四个美人身上时,谢岩忽然想起王伏胜说过是“陛下和娘娘的恩典”,便问了出来。

“此乃娘娘提及,陛下应允。”

听到王伏胜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谢岩嘴上“哦”了一声,心里却想:“武则天果然厉害,用这么个法子就消除了李治心中的些许愧疚,幸好冯宝的事在之前就和李治谈开了,不然少了这份愧疚,最后怎么说,还真不知道了。”

“县子在想何事?”王伏胜察觉到谢岩在想事情,直接问道。

“啊,是!是想起了一件事。”谢岩应道:“谢某忽然想起一种可能。”

王伏胜听不懂谢岩的话,一脸疑惑的看着他,静等他继续说下去。

有一件事情,谢岩一直都想在合适的时候找个恰当的机会告诉王伏胜,不管怎么说,他也不想看着这位和自己关系不错的老宦官莫名其妙的死于非命,而无巧不巧的刚才说到了武皇后,谢岩觉得,应当是时候说了。

“王公公,谢某以为,寻常夫妻间,磕碰在所难免,况天家乎,故有一言送予公公,莫参与,需避开,且务必要避开!”

久居深宫大半辈子了,王伏胜比谁都清楚“帝心难测”是何意思,谢岩说的没错,别看武皇后今日风光无两,然谁知道哪天皇帝一个不高兴了,又起了换皇后的心思呢?

帝、后之间倘若起了什么争执,不是参与和不参与的问题,而是身为宦官,想参与也没那个资格啊,可是谢岩所说的“需避开”,又是什么意思呢?王伏胜是怎么也想不出来。

“谢县子,何谓‘避开’?”王伏胜是不懂就问道。

谢岩情知无法明说,只能打个比方道:“有道是‘二虎相争必有一伤’,可若是恰巧有一支绵羊在侧,不知公公以为会有怎样结果呢?”

王伏胜瞬间听懂了!帝、后乃是龙、凤,自己只是蝼蚁,龙凤相争,且不论最后结果如何,一旁的蝼蚁总是最先倒霉的,所以,躲开是唯一也是最正确的方式。

从王伏胜微微颔首的动作里,谢岩猜出其已经听懂了自己说的意思,便换了一个话题道:“陛下巡幸‘洛阳’,不知在明年何时?谢某也好回乡早做准备才是。”

“陛下出巡之时日未定,然咱家以为,总不会是大热天吧。”

谢岩道:“多谢公公指教,谢某自会安排妥当,以迎圣驾。”

“县子办事,素来甚得圣心,咱家可放心的紧。”王伏胜说完,忽然问道:“咱家在贵乡的铺子,如今情形怎样?”

谢岩闻言一愣,道:“谢某没听说有何异常啊?公公莫不是听说了什么?”

“那倒没有,咱家近日在想,那些铺子应该值不少钱了吧?”

谢岩道:“那是自然,土地十年租约将至,所有当初购得土地使用者,无一不续约,哪怕后十年租金上涨五成,也无人退出,如此一来,乡里所有土地房屋契约顺延十年,且下个十年的租金等相关费用,全部在原基础上调三成,其余皆无变化,按此算来,公公的铺子,扣除相关支出,少说也有近十万贯钱财。”

“十万贯?”王伏胜惊讶的眼珠子差点儿没掉地上,本以为能值个三五万贯,哪知道能值这么多钱啊!

“那还是少的了。”谢岩继续道:“公公名下的铺子,都是乡里位置最好的,光租金一年也不会少于八千贯,多少商贾想出大价钱购入,若不是铺子暂且挂在‘长安大宝商号’名下,旁人不敢乱打主意,只怕早就有人上门求购了。”

“唉——那不是没办法嘛。”王伏胜道:“咱家孑然一身,无亲无故,总不能记在咱家名下,只好,只好麻烦县子了。”

王伏胜实在找不到人去登记铺子,只能将铺子记在“大宝商号”名下,此事谢岩和冯宝打了一个招呼,反正他名下产业多,多挂点不惹人注意。

“王公公怎地突然想起此事?”谢岩有些不解地问。

“咱家不是听说了钱号的事嘛,觉得存在那里岂不是更稳妥一些。再者说,按朝廷规制,为官一地甚少能够超过五年,县子怕是早晚都会入朝为相,届时有些事情,岂不是难办一些。”

“呵呵,原来公公是担心此事啊。”谢岩微微一笑,先不急说话,而是往王伏胜的茶杯里续了热水,跟着往自己的杯中也加了一些,最后缓缓而道:“公公可知谢某眼下官职?”

王伏胜脱口而出:“新安黜置使,领‘新安’和‘卫岗乡’两地,此事咱家岂会记错。”

“公公所言极是,只是公公可能忘了,‘黜置使’乃是朝廷非常设官职,并无品级,‘卫岗乡’现在主政者,名义上可是于辰,而‘新安县县令’为罗汉易,谢某似乎是有权无职,试问何来调任一说?”

王伏胜可不是普通人,对于大唐官制那是非常了解,只是他忘了身为“黜置使”的谢岩,其实名义上已经和“卫岗乡”没多大关系了,但是手中的权力却是更大了,而这一官职属于皇帝临时任命,任职多久,权力多大,完全和“吏部”无关,一般而言,“黜置使”这类权力很大的临时官职,所管辖范围都很大,比如现任“葱山道行军大总管”苏定方,实际权力包含整个“葱山道”的军政大权,而“黜置使”同样如此,可是,谢岩这个“黜置使”权力虽然不小,可只管一乡、一县之地,应该是大唐自建立以来,管辖范围最小的“黜置使”了。

那么,皇帝为何要在那么小的范围内,任命“黜置使”,结果显而易见,摆明了是不想让“吏部”和“政事堂”的宰相们插手其中事务,因为范围很小,所以大臣们很难强烈抵制,再加上谢岩主政有方,且宰相中的李义府和许敬宗等人,都不可能为了这么点事和皇帝过不去,所以,朝堂之上,也就没有人提过此事,或许在那几位宰相眼里,谢岩不进入朝堂,反而是好事。这中间的弯弯绕绕,王伏胜只需要仔细想一想,便能明白,过去没有想到,纯粹是忘了而已,今日谢岩一提醒,他没用多久便理清头绪,最后举杯轻啜一口茶水,再放下杯道:“是咱家疏忽了,若非县子提示,恐一时还想不到。”

“此乃陛下之深谋远虑,谢某亦是感激不尽。”

王伏胜缓缓点了点头,跟着道:“今上睿智,非吾等可比。”

“那是自然。我大唐将在陛下手中扬威西域、打垮吐蕃、平灭辽东,开创万世基业!”谢岩这番话,哪怕王伏胜不是太认同,却也不可能提出异议。若是冯宝在此,自然明白此言非虚,因为在真正的历史当中,被所有人认为缺少胆识的李治,却恰恰是大唐最有雄心的皇帝!

“谢县子,那依汝之见,那些铺子是留着好?还是存进‘钱号’更好呢?”王伏胜问了一个自己最关心的事,至于恭维皇帝,那机会有的是,用不着一直说下去。

谢岩道:“先留着吧,‘钱号’真正好起来,还需要几年时间,况且公公身份特殊,有些事情不大方便,维持现状,应该更好些。”

王伏胜在这件事情上本也没什么主见,之所以提出来了,那也是怕谢岩离开“卫岗乡”,现在没了这层担忧,留不留那些铺子,他还真就无所谓了。

身为天子近侍,王伏胜比谁都知道,皇帝对谢岩那是非常信任和欣赏,只要不出什么意外,他那个“黜置使”弄不好能一直干下去,原因也简单的很,皇帝需要“学堂”产出的钱财,需要“卫岗乡”时不时弄出来的新东西,若是换一个人,那可就未必了,更重要一点是,谢岩本人无意入朝为官,而皇帝似乎也觉得他太年轻些,现在几乎都没有提过擢升的事,即便立下大功需要赏赐,也都以“赐婚”等其他非常规方式,有此可见,皇帝对于这位自己看中的臣子,还是很有心保护的。

许多事情,谢岩并不清楚,但是他依然很承李治的情,因为他一直担心,自己和冯宝做的太多,官升的太快,最后成为众矢之的,那可就真没活路了。

可李治不知怎么想起弄个“黜置使”,如此便免去了升职等麻烦,而且还能以“赐婚”等让人意想不到的方式进行赏赐,如此避开了加官进爵等寻常赏赐方式,等于是避免了朝中人言可畏的情形,可谓“高明”之至,谢岩现在是真有些怀疑史书的记载正确与否了,明明是一个各方面都很优秀的皇帝,怎么就给人说成优柔寡断,性子软弱的帝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