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咳咳, 那什么,”周琼探着身子,隔着秦政威望向乔温,假装不好意思地说, “小乔你能瞒着人家, 给人家那么大个惊吓, 霍总要瞒着你, 给你个惊喜, 也无可厚非嘛。你俩这也算是, 扯平了对不对?”

周琼这一声想调节气氛似的调侃, 反倒是让乔温偏了脑袋, 视线落到了机舱小窗口的外头。机场地表的工作人员, 指挥着接驳调度车, 远处停着几架,即将飞往其他城市和国家的飞机。

秦政威扯了扯周琼的胳膊, 示意他别说话,让俩人自己解决。

周琼挑了挑眉, 闭嘴了。虽然知道霍燃是自己师兄的“情敌”, 只是这位“情敌”的“战绩”着实惊人,让他实在有些敌对不起来。

听温韵白说,俩人不仅相识七年,前几个月,这位中岚集团的掌权人,还因为蒋震庆的事情,差点被人打废啦。周琼一大龄单身男青狗,对这种感天动力的狗粮,也是塞得相当起劲。

所以温韵白找上他俩, 说明到时候霍燃也会和他们同行时,他听明白原委,也就临阵倒戈欣然接受了。

“请乘客们调直椅背,收起小桌板,打开遮光板……”机舱过道上,空姐开始巡视。

“你就这么什么都没准备,你就来了?”乔温终于忍不住,转过脑袋看他,开口的第一句,便是带着微哑嗓音的低声责问。

别说曾经上新闻摄影课的时候,就了解过战地报道的危险性,出发前,社里也给他们安排了极其详尽的培训。住宿租车、拍摄采编、安全急救装备如何使用、极端条件下如何保护摄影器材……甚至面对有可能发生的抢劫和绑架,他们该如何应对自处。

要不是此刻再把霍燃赶下飞机,这一飞机的乘客都得重新安检,不知何时才能起飞,她还真想捶他一顿,把他赶下去。

那种不可逃避掺着感动,却又担心害怕的情绪,裹着胸腔里那块跳动的柔软,憋得乔温眼眶发热。

“谁说我没有准备的?”霍燃状似随意地轻笑了一声,着看她,见她眼尾的红意,又忍不住压着心疼,低声道,“就只准你们有培训,我们AC的志愿者,就不能有专业培训了?”

霍燃那晚知道乔温要去利国后,第二天就联系了温韵白,问清楚了情况。接着,又留意找了国内相关的国际志愿者服务组织。正正经经地参加面试、办理签证。

要说他直接去,也可以。虽然内战,利国也并没有禁航,世界各地涌去的志愿者、无国界医生、新闻工作者、自由摄影师,数不胜数。

只是,就像乔温是带着工作使命和理想而去,他也不能落后太多啊。

乔温闻言微怔,看着他,就听霍燃又说:“我现在是AC的志愿者,月中,就参加了他们的战地培训。说不定,比你们的还严格呢。”

机舱广播里响起提示舱门关闭,即将飞行的信息,乔温咽了一口,想问他为什么不提前告诉自己,想了想,又闭了嘴。正如周琼所说,自己不也没告诉他。

可是想想还是好气哦。自从霍燃变得比以往好说话了之后,她就觉得双标这种事情,做起来非常得心应手!

飞机开始在跑道上滑行,霍燃看着小姑娘,再一次忿忿地把脑袋往小窗那边一偏。只是被他轻捏在掌心里的指节,倒是没有狠心抽走。

霍燃抿唇,无声翘了翘唇角,热意烫过掌心,涌进胸腔。

“我们连枪.械识别、护理急救都培训了,放心吧。”轮轨划过机坪的隆隆声中,霍燃轻轻靠过去,低声在她身边说。

飞机离开地面,机舱内的气压,压得传进人耳膜的声音都有些模糊,乔温倏地转头,吓得霍燃下意识定住,垂睫眨了两下。

“什么时候去的?”乔温气呼呼地问他。

“就你说,要去津市接一周拍摄活动的那回。”霍燃抿唇看着她,一脸的似笑非笑。

“……”心里的那点气瞬间一瘪,乔温偏了视线,心情复杂但是不太服气地靠进椅背里。

霍燃随性轻笑,瞧着怪不正经地偏身,斜侧着去看她的表情,安全带都绑不住他骚气的那种。

“你怎么那么烦呀!”乔温气得推他肩。

跟高中那会儿教她做题似的,霍燃抬手,轻弹了下乔温的脑门,笑得恣意,拖着腔调逗她,“你还不知道我这人么,可不就是这么烦人。”

“??”乔温刚想怼他两句,却看见了他衬衣袖口那儿,露出来的一截五彩绳。

倏地一怔,乔温下意识地拽住了他的袖子,定定地看着那截五色丝线编制的细小手环。

这是高一那年的端午节,她替霍燃编的,乔温确信。因为她手残,编的时候错了两处,又实在解不开,就在等分的地方,故意挽了两个一样的小结。

“你……”视线在那根小东西到霍燃眼里来回逡巡,乔温有些怔。

这还是她小的时候,温沐青每年端午,都会亲手替她编一根,消灾祈福用的。就和绣那个兔儿爷一样,她当年也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就觉得霍燃一定会要。

“不是和你说了,这个等到农历七月七的时候,得烧了才行,祛病消灾才能灵验的吗?你怎么还留着!”乔温心里不是滋味地瞪他。

先前,她没想到霍燃会留着她送的其他东西,却更没想到,就连这么个东西,他都会留着。

霍燃闻言,赶紧从她手里把袖子抽走,学着她的样子耍赖似的笑,“你管我呢?你送我了就是我的,凭什么叫我扔?”

乔温:“……”

乔温还想上手,却被他一把摁住,玩笑似的说:“嘟嘟给她姐姐准备了平安符,我就不一样了,我六年前就有人给准备,你就让我留着呗。”

霍燃看着她笑,还记得小姑娘那年趁着端午节前一天晚上,哼哼唧唧不好意思说,最后还是红着脸把东西给他时候的情景。

并且郑重地告诉他:这个叫“续命缕”,是端午的时候,家里长辈,会给小孩子准备的。趁着太阳没升起来之前戴上,祛病消灾。

那会儿,他也是哭笑不得。不知道她到底是在占自己便宜,还是在占自己大便宜。只是“家里”那两个字,还是让他没有回绝地收了下来。并且按小姑娘的说法,好好戴在了左手手腕上。只是,终究没舍得在农历七月七那天,一把火把这五彩绳给烧了。

起初,只是自以为不在意地把这东西搁在了抽屉里。后来,又陆续存了两样。霍燃也就特意找了盒子,妥帖地放好。再后来,就再也没收到过了。

乔温看着他唇角边的笑意,徒劳地尝试着推了他两下,最终无奈收手。霍燃伤好之后这力气,果然不是她随随便便能搡动的了。

给了他一个“你爱咋咋地吧”的嫌弃眼神,乔温不想说话了。

“一一啊,”霍燃见她安静下来,浅翘着唇角叫她,抚了抚她的发心,轻声道,“爸爸是个英雄,我们一一呢,也是个小英雄。”

“别乱说,我才不是。”乔温从没觉得自己即将要去做的事情,能配得上这样的称谓,突然被他这么一本正经,又藏着缱绻情意似的语气说出来,莫名有点脸热。

敛了心思,小姑娘又迅速转了话题,一本正经看着他,“再说了,谁是你爸爸?别乱叫。”

结果,霍燃接得比她还顺口,且丝毫没有负担,笑着哄她,“行,你是我爸爸行不行?不气了好不好?”

乔温:“???”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这人怎么身体一好,就又不正经了起来呢?!

-

飞机在八个多小时后,降落利国首都巴德拉国际机场。

利国和国内有六小时时差,一行人到的时候,仿佛在天空中的飞行时间折叠消失,落地时,仍是清晨。

晨曦透过清早未散的云层,罩在云朵轻薄的边角上,染出一圈粉紫色的光晕,静谧又美好。乔温眯着眼睫,抬眼看了两秒。这些自然景观,大概不会为任何国家停留改变。不管你地处战乱,还是身在和平。

利国政府军和反政府武装组织正式交战后,又有了羌国的干涉,局势越发混乱,动荡已经持续三年之久,依旧没有缓和的迹象。而首都巴德拉在经受了一番炮火后,重新被政府军控制,已是相对安全的城市。

他们社里在利国没有常驻分社,来接他们的司机兼向导,不是语言共通的同胞,而是一名当地的大学生。标准的当地人长相,眉高眼深,极短的寸头,胡子刮得干干净净,清秀又精神。是当地国际组织的志愿者,名叫阿迪勒。

来利国的外国女性,不少,却以欧美国家的居多。初见到乔温这样娇娇小小,看着杀伤力为零的小姑娘,阿迪勒不禁脸红了红。

周琼见状,憋着笑,眼神在这位向导和霍燃乔温脸上来回转。他师父这魅力,已经跨国界了。倒是原本以为会打翻陈醋生产线的霍燃,神色没多大变化,还非常客气地对着新向导笑了笑。

一行人打完招呼,阿迪勒就招呼四人上了停在机场外的七座小面包,行李堆在后排。

阿迪勒会几句简单的中文,但是说完“你们好,谢谢你们来”之后,也再憋不出多余的中文来了。

除了阿拉伯语,阿迪勒的英语倒是流利,几人沟通无障碍。一上车,阿迪勒就开始给他们讲了一通当前局势,又叮嘱他们,哪些驻军地是不允许拍摄的,哪些城市如今很危险。

“在巴德拉,还是比较安全的,”阿迪勒说,“在边境的格勒城,不但有政府军和反对派,还有极端组织,交火每天都在发生,那里才危险。”

“巴德拉近郊有几处难民营,那里的孩子,可以告诉你们他们眼里的战争。我平时,会去做志愿者,你们……要是愿意去采访,可以去看一下。”

阿迪勒说完,又换上了一开始的轻松语气,“对了,你们都是第一回 来吧?以前,巴德拉也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你们可以到处转转。城区有个大巴扎,现在又重新开了起来。还有阿拉伯国家保存得最早最完整的清真寺,也在巴德拉……”

乔温安静地听着,又望向窗外。

车子一路往前,沿路风景,已经由近郊战期随处可见的混乱和破败,逐渐出现完整的、古老的城区和街道。这座历史悠久的阿拉伯城市,建筑砖墙浅土色的色调,镀在阳光下,覆着着历史的厚重,又难掩笼罩在整个国家上空的沉闷。

这一路,他们开开停停,遇上每隔一段距离的安全检查点,阿迪勒便要带着他们下车,接受盘查。

大约和阿迪勒的想法相通,路上关卡处人高马大的政府军持枪士兵,见了乔温这样的亚裔女孩儿,大多竟都笑得堪称腼腆。

“啧啧啧,”又一次上了车,周琼终于忍不住玩笑道,“我师父这杀伤力,果然不分国界。”

乔温瞥了他一眼,懒得和他废话。

倒是霍燃笑得肩颤,靠了过去,拈酸吃醋似的,拖着尾音低声说:“那还是在我这儿,杀伤力最大。”

乔温抬睫,看着汽车顶棚,“……”

-

三十几公里的路程结束,一行人下车。居民区的巷道太窄,不好行车。

他们要住的,是在国内期间,就有驻利志愿者帮忙联系好的旅社。

阿迪勒领着他们穿过这片居民区,就快到旅社的时候,乔温看见路口有一辆叉车正在作业。

明黄色的车身,车漆瞧着挺新,却已异常斑驳,看着就像是天天被物尽其用的样子。小黄车正兢兢业业铲着的,是只剩了半截的一处民房,坍在路上的碎石。

车身上的“LONKING”标志,还是中国的叉车品牌,乔温沉默地端着相机,拍了两张。

社里是给了每周需要的新闻量和拍摄任务的,就算巴德拉如今还算太平,他们也才第一天到,却也不能放下行李就在旅社睡大觉。

简单收拾了一下,乔温带着相机和录音笔,周琼秦政威带着摄影机、卫星传送设备、话筒录音笔等等工具,五个人又重新出发上路。

就算是前线的战火,也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战区普通民众的生活,也不乏新闻报道的切入点。几个人出发前就商量好了,先去巴德拉城区,最大的巴扎。

巴德拉是利国境内第二大城市,战前人口就不少,内战爆发,更是涌入了大批难民。

几个人一下车,就看见一位抱着小朋友的阿拉伯妇女,裹着素色头巾,穿着绝对算不上好,却很干净。掌心里握着三支颜色各异的铅笔,正朝着路人客气兜售。

乔温只怔了一瞬,便摁下了快门。

身侧的阿迪勒,忍不住低声对她说:“那应该是近郊难民营的孩子。那铅笔……是我们之前带去过的。”他们给每个孩子,发了三支。

大约是并不需要,妇女手中的铅笔,无人问津。转身想再试试别的机会的时候,便瞧见了乔温一行人。女人有些害怕又窘迫地,想上前,又有些犹豫。

许是因为有乔温的存在,又有阿迪勒这个当地的年轻人,妇女最终走了过来,想碰碰运气。开口第一句话,是友好但微窘的“你好”,接着用英文问他们,“请问需要铅笔吗?”

乔温没把心里的疑问和怔愣摆在面上,笑着问她多少钱,又说她正巧背包里没有,有这个需要。

妇女大约是也没料到,能如此顺利,乔温要了三支,付了当地货币。阿迪勒并没有多话,价格和当地贩售的所差无几。

收了钱,妇女微笑道:“谢谢你,可爱的姑娘。”

被母亲抱在怀里,一直未说话的小朋友,终于开了口,“谢谢姐姐。妈妈说,要给我买两颗糖。其实我小时候是吃过的,只是我已经不记得是什么味道了。谢谢姐姐。”

小男孩儿三四岁的年纪,棕色的短发带着些微卷,清理得极干净,瞳仁粹亮,透着懂事的天真。莫名让乔温想到了乔渡,心里难免微涩。

又见小朋友咬着唇,视线落在她手中的铅笔上,有些舍不得挪开,乔温忍不住笑着问他妈妈,“我可以,送他一支吗?”

母子俩皆是一怔,母亲不好意思地颔首想离开,小朋友却抿着唇角,有些害羞地看着她。他也很想,能留一支铅笔画画的,就是不晓得这样,会不会贪心了一些。

乔温迅速塞了一支橙黄色的铅笔给他。像是这个季节,当地盛产的应季柑橘一般颜色。

“谢谢姐姐!”小男孩笑意漾开来,溜圆的瞳仁,笑得只剩了黑翘的长睫。

-

历了这一段小插曲,阿迪勒带着四个人进了巴扎。周琼手上,一直开着个小型摄像机,专录些后期可以剪辑用的视频素材。

古老的大巴扎里,穹顶上绘着繁复精巧的彩色壁画。刻着精美图案的铜雕盘子、油画般色彩浓郁的布料,挂在林立商铺门前。甚至还有当地特有甜点的坚果香气,飘在空气里。

人们脸上神情平静,该说笑的说笑,该砍价的砍价。

乔温微怔,不知道这是天性乐观,还是历经三年内战绝望之后的无奈麻木。

如果没瞧见老建筑上的那些弹孔,如果不是他们入住旅店附近被炸.弹轰塌的半截民房,如果没有巴扎外头,那位抱着儿子兜售彩色铅笔的难民妇女,乔温想,她一定会以为是前者的吧。

“你好,点心。”商贩见乔温举着相机在拍,不仅没有不高兴,还配合着笑得眼睛夸张地睁大,指了指他家售卖的当地独有的甜点,又翘了翘大拇指,用口音浓重又独特,带着断字的中文说,“甜、好吃。”

乔温迅速摁下快门,放下相机的时候,似是被感染,忍不住笑着用当地话问他,“多少钱?”

点心有三种样式,有一种带着金黄酥皮的,里面像是嵌合的腰果,还有一种类似国内“切糕”的样子,里面夹的是开心果。

老板正要给她介绍,整个巴扎的地面,连带着彩绘壁画的穹顶,都像是被地底苏醒的凶兽,把他们往整个空气里顶开了一般,剧烈地震动起伏起来。

倒是巴扎外原本震破天际,传进来,又似沉得发闷的爆破声,像是要比这震动,还来得慢一些。

半秒消音似的沉寂后,巴扎里瞬间充斥满惶恐的喧嚣。接着,有人用破了音的阿拉伯语大声喊道:“别出去!是汽车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