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7章 满意

赵如熙接到帖子,就知道何家人对这门亲事有意,赶紧去禀了朱氏。

朱氏大喜,道:“你赶紧回帖,让他们过来。我让人把你大哥叫过来。昨儿个你大哥下了衙,我就让周嬷嬷去那边把这事说了,他说,这亲事你我都说好,那一定是好的。他对这门亲事没意见。”

赵如熙:“……”

她真不知应该感慨赵靖立对自己的婚姻没有主见呢,还是应该感慨他对她们母女俩的绝对信任。

赵靖立来得极快,赵如熙和朱氏刚到内院大厅里坐下,他就来了。

朱氏朝赵如熙一扬下巴:“你来说。”

赵如熙道:“因着我帮过何姑娘,让她进社坊做事,昨日又去何家拜访,何老爷、夫人和大公子、何姑娘对我都很感激。他们打算今天下午到伯府来拜谢。你如果有空,就跟你父亲一起过来,替我们接待一下何家老爷和公子,大哥你看方便吗?”

说完这番话,她心里得意。

她知道古代女子注重名声,可不能说何家是来相看女婿的。所以这番话她特意说得委婉,自我感觉甚是完美。

赵靖立看了朱氏一眼,见朱氏笑得满脸深意,他的脸一下子就红了。

他点了点头,道:“方便。”

“嗯,他们未正时分过来,到时候就麻烦二叔跟你提前过来侯着了。”

“我一定提前到。”赵靖立道。

见赵靖立不光没有一丝反感和勉强,脸上还浮现出喜意,赵如熙终于放下心来。

听了条件,双方都表示愿意。两人的长相又都是中上之姿,气质、才华也相配。看来她第一次做媒人就能把这桩婚事做成功了。莫不是她有做媒人的天赋?

到了下午,赵元良和赵靖立果然各自穿了新衣,打扮得精精神神,提前到了绥平伯府前院等着。赵如熙和朱氏也看着时间到了前院等着。

何家人按着约定的时间到的,下了马车后直接在门上递上拜帖。

赵家人赶紧迎了出来。

赵靖立与何玉琪这时便打了个照面。

当初赵元良是看上了魏氏的美貌,才娶了她进门。赵靖立身为他们的儿子,相貌自然是不差的,翩翩佳公子一枚,玉树临风。

何玉琪长得也不差。她的五官虽不特别让人惊艳,却也明眸皓齿,属于耐看型的。身材高挑,跟赵如熙的个子差不多。

两人这么一搭眼,对对方的外貌首先就满意了。

何老爷和汪氏见赵靖立彬彬有礼,待人大方得体,也对他的第一印象极好。

“何老爷、何太太,里面请。”朱氏笑道。

虽是相看,但男女有别,男子们便去了正厅,女眷则进了偏厅就座。

赵靖立没有母亲,两个姐妹本应该来替他相看的,但赵如蕊和赵如语这两人小心思太多,不会真心实意地替赵靖立相看。她们为着自己私利,不捣乱就不错了。所以赵靖立根本不敢让她俩知道他相亲的事。

他把这件事告诉赵元良的时候,都是避开所有人,悄悄说的。赵靖安他也没让知道。

因此今天就是朱氏和赵如熙代替赵靖立男方这边的女眷,相看何玉琪。

朱氏对自己女儿是一百个放心。只要赵如熙说何玉琪好,她觉得根本不用相看就可以马上娶进门。

这会儿看到何玉琪容貌中上,行事大方,说话做事也极剪利,十分对她的味口,她越发觉得相信女儿的眼光没错。

她的重心,转而放在了汪氏身上。

人们都说,相看女方的时候,不要看女孩儿本人,只看丈母娘即可。言传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事实也证明许多女孩子以后年纪长了,无论是容貌、身材还是秉性、脾气,都会越来越像她的母亲。

如果男子看到丈母娘,觉得对她的各方面都不能容忍,那还是不要结这门亲的好。因为你的妻子以后也会变成这样。

这话虽不是绝对,但事实证明,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很靠谱的。

因此朱氏跟何玉琪说了几句话后,就道:“熙姐儿,何姑娘好不容易来咱们府上一趟,你陪着她到处走走。你二叔跟何老爷说话,恐怕何公子坐在那里也无趣,你干脆把你大哥和何公子也一起叫上,逛逛咱们家的花园子。”

这是对何玉琪满意,要给何玉琪和赵靖立制造相处的机会了。

赵如熙会意,答应一声,拉着脸色红红的何玉琪出了门。

她让丫鬟去正厅叫了赵靖立和何执出来,四人便逛起了绥平伯府的花园。

“何公子,昨日我跟你说的问题,你看了相关书籍没有?看了书后你最好写几篇文章,如此你就会发现你哪些地方薄弱,需要补充这方面的知识。”赵如熙有意让赵靖立与何玉琪简单相处,便找了何执说话。

好在何执昨日跟着父亲把赵如熙当成进士前辈,请教了很多学问上的问题,两人倒是有话聊,不至于尴尬。

赵靖立和何玉琪也不是忸怩的性子,见赵如熙扯着何执说话,两人便有意放慢了脚步,由赵靖立开头,两人也说起话来。

赵靖立以前对于娶什么样的妻子是没有概念的。

这两年,他眼看着赵如熙自强自立,硬是以一介女流的身份,站在了大晋科举的顶峰,被所有官员和学子们认同,受人尊重,户部齐虚谷和他师父甘纶常对赵如熙赞不绝口,遗憾于她不去户部任职。

另一方面,赵如蕊和赵如语两姐妹不想着提升自己,满脑子就是嫁个好丈夫,想一辈子依附于男人生活。

两厢对比太过强烈,他对于女性的认识也慢慢清晰起来。他自己是绝对不愿意娶像赵如蕊和赵如语这样的女子的。

赵如蕊和赵如语,以后嫁了人,眼睛也只会盯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为自己那一房或自己的子女各种算计,使尽手段地争抢东西。她们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毫无学识。这样的母亲教出来的子女也不会是成器的。

以前还没分家时,魏氏和苏氏就是很典型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