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军人作风

说到这里,管家看了看傅云开的脸色,见他紧抿着嘴不说话,壮着胆子继续道:“您娶了亲,就得去边关,留下世子夫人在家里,跟夫人日夜相处。可您这还没提亲呢,就替她把婆婆给得罪了。往后世子夫人进了门,定然为此埋怨您。”

“再者,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您的亲事是避不开夫人的。等过礼的时候夫人才知道,依夫人的脾气,肯定得闹起来。到时候怕是会对您的亲事有影响。绥平伯疼爱女儿的话,是不会轻易松口的。”

傅云开是军人作风,做事讲究的是“快、准、狠”。他性格坚毅,只要认准了目标,就不屈不挠。

因为母亲见识不够,又喜欢胡搅蛮缠,就算她反对也改变不了他的决定,所以他才不想提前跟母亲说这事。

他觉得,等他把亲事拿下,再直接通知母亲一声就可以了。母亲乐不乐意,因为不能影响他的决定,所以不重要。

因此对于管家的前半段话,他并不以为然。等他成了亲,他就把平南侯府的管家权交给妻子,母亲只需要在后堂安享晚年就是了。有他对妻子的支持,就不信母亲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可管家后半段话却成功的劝阻了他。

因为对赵如熙的看重,所以他对这门亲事是志在必得。他不允许有一丝一毫影响这门亲事的因素存在。

他点点头:“你说的有道理。我这就去告诉母亲一声。”

说着,他站了起来,让下人先走一步禀报母亲,自己随后进了内院正堂。

“你说什么?放着满京城的贵女你不娶,你要娶比咱们爵位低的伯府的姑娘?还是位在乡下长大的?我不同意。”平南侯夫人一听,就冲儿子嚷嚷道。

平南侯夫人何氏,原是边关一个普通农家的姑娘,嫁了个军汉,也只是因为男人每月有饷银拿回来。却不想一飞冲天成了侯夫人,愿意与他家交往的夫人都奉承她,她也知道丈夫很得皇上的看重,这些年就有些飘得找不着北,自视甚高。

二儿子傅云朗她不敢想,但对于长子傅云开,在何氏的认知里,便是公主都娶得的人物。

原先给傅云开定亲的时候她还不是侯夫人,所以原儿媳妇的出身她就不满意。正好原儿媳妇去世,她正干劲十足地打算好好给大儿子挑个出身高贵又性格柔顺的儿媳妇呢,结果儿子直接通知她,他已选好了人,还是爵位比她家低的。

这怎么能行?

“娘,我只是通知你,不需要你同意。如果你不同意,成了亲后我可以搬出去住,把这府邸留给您和云朗。”傅云开冷着脸道。

他跟父亲都是拿性命挣的军功。这爵位只是一代爵。如果他在边关挣不到军功,等父亲去世,平南侯的爵位就没有了,没准这座皇帝赐下的宅子都要被收回。

所以傅云开对宅子没半点留恋。他相信只要他骁勇善战,屡立大功,便是国公爷都做得。他可不会为了个宅子就受制于母亲。

何氏一下子被噎住了。

大儿子打五岁起就被丈夫带在身边操练,跟她根本就不亲。何氏对大儿子是有些发怵的。而且何氏也清楚,不管她再怎么疼爱小儿子,她一生的荣辱,除了丈夫,就在大儿子身上。

“可、可你弟弟,也中意绥平伯府的姑娘呀。你总不能跟他娶一家的姐妹吧?这传出去,岂不成了笑话?”她弱弱地道。

傅云开看着母亲,目光冷淡:“你的意思是,为了云朗,我就娶不了我想要娶的姑娘?我得给他让路?”

“不不不,我不是这个意思。”何氏赶紧摆手。

“不是就好。”傅云开站了起来,“那就这么定了。”说着,他大踏步走了出去。

可没走几步,他就听到弟弟的哭嚎声从正院里传来:“娘,我也要娶绥平伯府的姑娘。哥哥娶得,我为什么娶不得……”

傅云开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大踏步离开了后院。

回到前院,他正要吩咐管家去请官媒,就听到萧令谱的传召,让他去观云阁一趟。

“这事先放下,等我回来再说吧。”傅云开只得站了起来,交待管家道。

想了想,他又道:“注意后院的动静。夫人和二公子有什么事,我回来时禀报于我。”

“是。”

傅云开到观云阁的时候,萧令衍已经离开了。

他其实就是不爽傅云开对赵如熙有非份的想法,他并不担心赵如熙会真的嫁给傅云开。

要知道傅云开比他的原身还要命短。他们这一群炮灰里,最先死的就是傅云开。

许熙才不会那么傻,嫁给他守活寡呢。哪怕傅云开去皇帝那里要了赐婚的圣旨,许熙也能让康时霖给搅和黄了。

所以他到萧令谱那里给傅云开挖个坑就走了。

他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他回了皇宫,让小六子去前面打听到萧圪是否有空,在萧圪刚刚忙完的时候,去了前殿。

“皇父,我已满十六岁了,想要跟哥哥们一样,到衙门里学着办差。”他进了殿里,就开门见山地道。

萧圪因为宠爱谨妃,对谨妃所出的三皇子比较关注,对身为储君的太子也忽视不了之外,他对其他皇子就很一般。

萧令衍他已经隔了有一段时间没见了。要不是这个儿子自己主动要求去江南办差,又办得不错,很得老臣们的夸赞,他平时都不大想得起这个儿子来。

萧圪凝望着这个去了一趟江南就成熟长大许多的儿子,问道:“你想要去哪个衙门?”

从圣耀皇后那时开始,就曾立下规矩,皇子十六岁起可以到衙门里学着办差。要跟新晋进士一样,从八品、九品官做起,一步步往上爬。

圣耀皇后反对立了太子后对其他皇子进行压制,只培养太子一个人。

她认为这样做无论对太子还是对整个国家都不是负责任的:这样培养出来的太子骄奢自大,没有上进心;一旦太子夭折或者无才无德,皇家就后继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