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杀人诛心!

听李闯这么说,霍安颇有些惊异地看着李闯。

“我在欣赏艺术,您怎么感叹起民生来了?”

“你说这座园林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地里长出来的?”

“怎么可能,当然是人建造的。”

“那不就得了。”

李闯不满地白了霍安一眼:“越宏伟,越漂亮,修建起来需要的人力物力就越多,就有越多的人被弘历老儿从自己家里弄过来搬运装填,做各种各样的体力活儿。

这些地方看着的确是好看,但是一想到为了修这些东西要花那么多钱,用那么多人,弄不好还有很多人为了修建这些东西死掉,我心里就不好受。”

霍安推了推眼镜,上下打量了一下李闯。

“这一点我倒是没有想到,您……可真是想了很多啊。”

“我也不想,但就是忍不住。”

李闯感叹道:“我父亲就是给人修房子做苦力赚钱的,我六岁那年,他给一个有钱人家修房子,为了多挣点钱,生了病也不去治,扛着病继续做苦力,结果房子修好了,钱挣到了,人也没了……”

说着,李闯伸手抹了抹眼睛。

霍安顿时没了继续欣赏艺术的心思,走上前拍了拍李闯的肩膀。

“您有如今的成就,您的父亲若有魂灵,一定会感到很骄傲的。”

“那又如何呢?人不在了,我那么大的功勋,又能让谁高兴?”

李闯摇了摇头,叹息道:“走吧,我不想再看了,大总统说的真好,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是民脂民膏,这地方,还是少来的好,多看一眼,心里就堵得慌。”

李闯转身就走。

霍安摇了摇头,也跟上了李闯的脚步。

走了一阵子,霍安一回头,见跟着他们来的二十多个军官有一多半还站在正大光明殿里看来看去。

“走了走了,别看了,有什么好看的?”

李闯也注意到了,扯着嗓子一喊,那十几个军官才有些恋恋不舍的跟着李闯离开了圆明园。

离开的路上,这群军官还在商量着他们之前打听到的圆明园里的奇景,比如平湖秋月啥的,很想去一饱眼福,然后被李闯骂了一顿。

有什么好看的,一堆死物,活着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李闯毅然带着队伍回到了京师,下令军队继续封锁保护四大园林,等待大总统赵学宁的进一步指示。

赵学宁这边很快就得到了确切的消息,五月二十二日,李闯率军攻克京师、生擒弘历的十天之后,消息送到了长沙。

当时,赵学宁正在加急行政培训班里对一個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光脑袋们亲自授课,传授共和理念和兰芳的执政精神,对着他们发表反对帝制、创造共和的演说,正说到兴奋的地方,忽然接到了京师被攻克、弘历被生擒的战报。

传来消息的传令兵喜气洋洋,面色涨红,大喊着“京师被攻克,弘历老儿被生擒”冲进了赵学宁正在发表演讲的教室。

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不单单让赵学宁有点惊讶,听他演讲的大光脑袋们也面露惊愕之色。

这家伙刚才在喊什么?

京师被攻克?

弘历老儿被生擒?

弘历老儿是谁?

哦,当今大清皇帝陛下……

什么玩意儿?

大清皇帝被生擒了?!

赵学宁短暂的发愣之后,一把拿过了传令兵手中的战报,仔细的看了起来。

看着看着,赵学宁喜笑颜开,放声大笑,然后单手举着战报,面对面前那一个个心思各异的大光脑袋,勾起了嘴角。

“京师方面传来消息,我兰芳共和国海军总长李闯李云龙统领的两万大军已经攻克京师,占据紫禁城,活捉了大清皇帝爱新觉罗弘历!诸位!京师之战!我们获胜了!大清,已经完了!!”

整个教室里一片寂静,二百多个大光脑袋学生目光呆滞的看着赵学宁,一时半会儿实在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来。

一分钟、两分钟。

这个教室对面,忽然爆发了一阵欢呼声。

赵学宁扭头看去,发现对面那个兰芳军队里的退役士兵们组成的行政培训班的学生们已经沸腾了。

他们欢欣鼓舞的冲出教室,各种大哭大笑、仰天长啸,状若风魔般的庆祝着属于这场兰芳共和国的伟大胜利。

随后,赵学宁又转过头,看了看这群面色呆滞的大光脑袋们。

“看到了吗?这才是你们应该有的样子,不过念及你们可能受到的冲击太大,先让你们缓一缓,我呢,大概是要去一趟京师了,顺便去见见弘历老儿。

你们如果想和我一起去,我很愿意,正好可以带你们去看一下在伱们心里很多年很多年以来都高贵不可方物也不可触碰的那位皇帝。”

赵学宁提出了建议,大光脑袋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心情极为复杂的答应了赵学宁的建议,准备和赵学宁一起北上前往京师。

别的不说,只是能看到大清皇帝弘历这一条,就足够让他们心动了。

而且他们是真的真的真的真的非常的惊讶。

他们的家族把他们送到长沙,为的是投资兰芳一笔,给家族减少一点风险,在他们的家族内部,其实还有一些保留辫子的子弟,只是秘而不宣,没有对外公布罢了。

这样以后万一大清打回来了,兰芳跑路了,那么他们还能推出那些留着辫子的人继续做大清的顺民,日子也还能过得下去。

但是现在,这种分散投资的做法好像已经不是很重要了。

那位御极天下五十三年的皇帝,居然翻车了,被抓住了。

京师被攻破了。

这样一来,是不是证明这场战争已经分出了胜负?

是不是说明大清已经要完蛋了?

没人能说的清楚。

赵学宁五月二十三日就乘船出发了。

而兰芳政权攻克京师、俘获乾隆皇帝弘历的消息也随着兰芳政权的宣传逐渐在七省之地传开,并且很快就传播到了周边的清政府统治区。

一场更大规模的政治与军事的混乱正在酝酿之中,各方牛鬼蛇神们蠢蠢欲动,随时准备闪亮登场。

兰芳只在自己控制的七省之地展开了对虫豸们的大扫荡,但是在更广阔的地区中,带清一百多年统治所积攒下来的牛鬼蛇神们正准备来一个全面总爆发。

大家对带清的不满即将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来一个总爆发,华夏神州乃至于边疆地区即将迎来一个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状态。

当其时,整个兰芳政权在七省的统治正在不断巩固,兰芳政府的官员们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劝课农桑上,极力恢复整个七省之地的农业生产。

尤其是湖南方面的农业生产,那是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与此同时,与带英的商业贸易也继续了下去,带英掌控着安全的欧洲贸易路线,而这个路线对于中国商品的需求是非常之大的,原先因为带清多多少少也会限制一些出口,而现在兰芳不仅提高了质量,还对商品出口进行了一些数量上的放宽。

于是带英方面传消息回到了伦敦总部,准备调动更大规模的商船队来到广州进行贸易,并且进一步拓宽中国市场,甚至准备和赵学宁商议一下到广东福建等地方投资办厂。

他们不仅需要中国的货物,也非常眼馋中国的庞大市场,以前带清不让他们去,现在兰芳总不至于不让他们去了吧?

不过兰芳政权目前并不考虑这些,他们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稳定地方与军事战争方面,与带英目前的协商主要是以维持现状并有限突破为目标,暂时不考虑更多的事情。

更多的合作,需要等华夏神州完全平定、清政府被完全消灭之后再考虑。

而在军事方面,十五万新兵的训练程度正在不断提升,通过四个月的大练兵行动,新兵们见了血,上了战场,采用兰芳标准战法进行了战斗,初步接受了新的军事思想的熏陶。

他们渐渐有了些正规兰芳军队的模样。

而与此同时,因为财政上的相对宽裕和兵力上的不足,赵学宁于兰芳九年四月再次宣布了五万新兵的训练计划。

他将新兵训练计划提升到二十万人的额度,准备将兰芳军队的总兵力再提升五万。

这样一来,下一阶段军事行动的时候,兰芳就将有控制整个江南地区乃至于关中地区的可能性。

同样的,军队人数提升之后所需要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获得了带清七省之地以后,兰芳获得了不少带清掌握的硝石矿,对火药的需求有了初步满足的可能,并且获得了更多的铁矿、铜矿等等矿产的掌控权,很快便调集人员投入了生产。

最开始,只有广州和长沙两地有兰芳复刻过来的工厂生产体系,兰芳政权能在这两地生产火枪火炮和火药等物资。

兰芳九年二月的时候,赵学宁又决定在福州、南昌、南宁、杭州四座城市搞工业生产计划,整理出来了一个最初的工业网络。

以此六座城市为核心,联通周边的矿产资源,兰芳政府优先集中人力物力处理这个工业网络所需要实现的最低限度的交通问题。

无论是陆路运输还是水路运输,都要初步整理出一个结果,然后在这六个城市周边建立起配套的工业生产体系。

兰芳军队所需要的武器装备和生活所需要的各项物资都要能够在七省之地实现本土生产和本土运输装配,主打一个以军事需求为目标。

而且在这个时候,因为兰芳工业部也开始了对蒸汽轮船的研究,所以赵学宁也同步要求展开蒸汽火车的研究。

力求在一定时期内实现海上运输和陆上运输的新格局,正式拉开工业革命的大幕。

对于毁灭清政府、再造中华秋海棠的宏伟战略计划,如果能够辅以新式的蒸汽动力为主的水路和陆路交通,那么一定能够极大的增加这一计划的实现效率。

对于路途遥远难以掌控的辽东、新疆和青藏地区,如果有铁路运输能力的加持,也必然会极大的增加中央政府对于当地的统治力度。

该说不说,带清在这些地方实行的正儿八经的实际统治是之前历朝历代都没有完成的,为此付出的代价也非常之大,但如果有了铁路交通,这一切将变得不再那么困难。

战争从很早的时期开始就是推动科技发展的重要推手,相当多的和平时期大放光彩的民用科技的最初样貌就是军用战争科技。

虽然战争会死很多人,但是人类这种物种也就是如此,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压力越强,动力越足,发展越快。

也不知道该庆幸还是该沮丧。

反正赵学宁是没有时间沮丧的,他的时间非常宝贵,他的精力非常珍贵,他需要争分夺秒的实现自己的目标,并且带领华夏大地展开一场生产力上的大跨越。

而这场大跨越的开始,需要一些比较有历史意义的瞬间来作为见证。

华夏大地自此就要跳出那个诡异的循环,打破发展的天花板,走向广阔的新天地了。

这么伟大的征程,怎么能不让弘历这位老人家做个见证呢?

让帝国时代最专制、最长寿、执掌实际权力最长时间的超级帝王来见证共和时代的曙光,这是多么有意义又多么杀人诛心的好事儿啊?

反正赵学宁每每想到这里,晚上睡觉都能笑醒。

六月初,赵学宁来到了京师,与他一起行动的不单单有随行的卫队,还有一千多名行政培训班里的预备官吏。

赵学宁觉得与其让自己来讲什么共和理念啊什么执政精神啊之类的,不如让他设身处地的看一看帝国的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风采。

以及让他们知道兰芳【共和国】战胜大清【帝国】这个事实,由此产生【共和国】好,【帝国】不好的初步印象。

大清帝国高吧?

弘历老儿硬吧?

那又怎么样呢?

现在不还是我们兰芳的阶下之囚?

这种最直观的对比可以让这些带清教育体系培养出来的大光脑袋们以最快的速度掀翻原有的三观,并且完成三观的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