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放宋卿时离京(月票加更)

暮挽正感动着的时候,顾风晚淡淡一笑,双手环胸,往后仰着靠在架子上。

“我和太子这人可不一样,虽然和他关系不错,但他在情之一事上,我是半点也不喜欢。”

文人公子多喜欢把长情挂在嘴边,是以家中妻妾成群,各个都宠爱非常,李珩对外瞧着是个专心不二的人,实则对身边女子都是那般的好。

诗人的嘴边也会挂着诸如“此生唯一人”之类的话语,但实际的行为却和渣滓没什么区别,尤其爱好在诗中美化自己,让后世之人误以为他们真的是什么深情才子。

说不上瞧不起,但顾风晚尤其不喜这些虚伪的人,典型范例就是太子这厮,还好他实诚,承认自己确实对女子都好,也还算是能处。

暮挽思考一瞬,看他这样子不像是生气,也不打听她过去的事情,也不怀疑她身份,是个好人!

她心一狠,还是想打听消息,一头扎进他怀里,窝在里面摇了摇头。

“多情也好,花心也罢,如今世道,几人能和你顾侯爷一般?”

说罢,她笑嘻嘻抬起头来,抬着指尖,轻佻的勾了下男人的下巴,嘴角带笑,活像调戏小倌一般。

顾风晚唇角的笑荡漾的一刻都没到,立刻冷了下去,凝眸盯着她这张小脸。

“跟谁学的?”

暮挽脸一僵,坏了,跟段娇娇学的……有点过头了。

她转身要走,却被男人环着脖子搂进了怀里,半分都挣扎不得,暮挽

扶着松松散散的头发哀嚎,“要散了侯爷。”

他凑近,恶狠狠道。

“叫三郎。”

暮挽:“……叫不出口。”

昨天纯粹是目的性的叫他,要是日常,哪能受得了什么三郎之类的话语,太腻歪了。

顾风晚又环的紧了一些,“叫不叫?”

暮挽忽然疑惑问他,“侯爷,你为何排行老三?你不是老侯爷唯一的孩子吗?”

顾风晚也没有继续闹下去的意思,没回案前,只推开了半扇窗户,将这堂屋屏风收起,里面亮了些,蝉鸣里的热浪也进来了。

从那博古架上拿起一个雕刻不怎么精致的木人偶,约莫巴掌大的玩意,他放在手心把玩了一下,递给了暮挽。

“我有两个姐姐,长姐是侯府嫡女,老太太生的,她三岁那年溺毙,老太太从此性格大变,疯了一般折腾后院里的小娘。”

“庶姐就是那几年出生的,在老太太关照之下早产,她小娘生下她就没了,在后院里几乎没有活路,十三岁时老太太要把她送去嫁人,我帮着她逃了,至今已经没联系了。”

暮挽神色一凛,果然,侯府大宅子隐秘的事情多了去了,外人都只知道侯爷顾风晚,有些不明情况的都以为是嫡出。

侯府早些年本家并不在京城,老侯爷要领兵打仗才搬来,是以在旧府发生的一些事情,知道的人很少。

老夫人就那一个女儿,还早亡了,眼睁睁看着夫君离世,唯一的孩子也只有顾风

晚一个了,情非所愿也只能让他担起顾西侯府的荣辱兴衰。

说起来,这大宅子里的女人有几个是过的称心如意的呢。

暮挽把玩着木偶,有些好奇的看了一眼底下篆刻的一个“晚”字,抬头瞄了他一眼。

“这木偶该不会是你吧?”

顾风晚点点头,“嗯,送你的礼物。”

暮挽抽了抽嘴角。

这玩意雕的跟个小孩子玩具似的,若不是底下写了字,她都猜不出是个人,潦草的五官和四肢跟个站着的熊一样,小眼睛还是毛笔点上去的墨色。

应当是把玩的有些久了,这东西粗糙不平的边肯定是有木刺的,如今都被盘的包浆了,细缝里面跟身体表面都不是一个颜色。

“送……送我这个做什么?”

顾风晚拧眉,没说话,又回了桌案前处理文书了,暮挽看了半天,揣着这东西走了。

得了,肯定是他以前自己做的,她得拿回去,供起来,搞个香炉,两侧点上蜡烛,日日焚香扫地的礼拜。

暮挽回去就置办起来了,兰苕瞧她供奉着一块木头,心底念叨着是不是什么地方习俗。

……

谢良的事情下翌日的早朝有了定论,半数官员没来,多是一些武将列席。

皇帝漫不经心的撑着脸看着

他把一切都如实说了,细枝末节的关键节点稍加修改。

一开始自然从谢良旧事说起,关于谢良另娶的地方跳过了细节,

毕竟当年是先帝撮合的这桩婚事。

宋卿时杀谢良的动机一一道来后,根据谢府现场的样子,他把作案的大致过程也说了,而今日一大早,他还特地去见了十三娘,拿了一份宋卿时承认罪过的供述。

而最后,顾风晚只说是宋卿时借着他的口,问一问当朝律法可要治她杀父之罪,实则她并未说过这句话。

宋卿时犯的是十恶大罪里的恶逆,只是女儿弑父,而非江湖之人刺杀朝廷官员,从这点来说,皇家最害怕的事情就得以平息了。

百姓知道了这是谢家自己的事情,牵连不到他们普通人身上,官员知晓了这是谢良的罪过,他害得孤儿寡母飘荡多年,因此才招惹杀身之祸。

而官家和太后,要的也只是这个。

想要进一步再要宋卿时的命,便不太可能了。

谢良之所以被杀,是他自己有错在先,哪怕今日宋卿时亲自来投案自首,皇家也不得不顾虑是否会因此事民怨沸腾。

弑父固然是大罪,可若是他罪有应得呢。

外人说起宋卿时的事情,顶多只是一笔带过,看到的是四剑堂如今的辉煌。

却不知她母亲那不为人知的数年是如何过来的,孤儿寡母如何支撑起偌大的江湖势力,女儿家行走江湖又有多么困难,学成剑术宗师又是多么万难险阻……

于是乎,事情最后的落幕,就是垂帘之后的太后递来字条,官家看过之后,要宋卿时即刻离京,终生不

得踏入京城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