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五代后晋皇帝石敬瑭把幽蓟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后,契丹便以这一区域为基地,不断派兵南下侵袭中原地区。951年后汉灭亡后,辽在河东(治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南)北部扶植建立了北汉政权,作为幽蓟十六州地区的屏障。
十六州中的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在太行山北支的东南,称为“山前”,其余的九州在山的西北,称为“山后”。对于中原政权来说,失去“山后”,还有绵亘于太行山脊内的长城雁门关寨可以把守,但是如果连“山前”也失掉了,那么河北地区的藩篱就会全部丧失,辽的骑兵也就可以沿着幽蓟以南的坦荡平原,直冲河朔一带。由于幽蓟十六州所处的这种特殊地理位置,使中原王朝统治者强烈地意识到,幽薊十六州的得失,关系一代江山社稷的安危。于是从后周起便开始了与辽人对这一区域的争夺。
960年,赵匡胤代后周而建立宋朝后,虽然采取了“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但他对幽蓟十六州一直念念不忘,在南方大体平定之后,曾有先攻取北汉、再进而收复幽蓟十六州的企图。但是,由于辽军的支持,宋太祖虽然两次率兵亲征北汉,却都未能获得成功。一直到宋太宗赵匡义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北宋才将北汉灭掉,同时也为进一步从辽国手中夺取幽蓟十六州创造了条件。于是在同一年,宋太宗亲率十万大军,想趁辽军不备,先夺回幽州。宋军虽然初战告捷,但是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结果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门外)之战中,被辽军打得大败。宋太宗本人也被乱箭所伤,只得乘驴车南逃。此后至太平兴国七年,辽军又多次出兵,向宋的边境地区进攻,但都被宋朝军队一一化解。
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趁辽(契丹)刚刚继位的圣宗年幼,由太后萧绰摄政、内部不稳之机,分兵三路,大举向辽进攻。东路军进攻涿州(今河北涿县),中路军进攻蔚州(今河北蔚县),西路军进攻“山后”诸州。虽然宋朝的中路军攻下了蔚州,西路军攻克了寰州(今山西朔县东)、朔州(今山西朔县)、应州(今山西应县)及云州(今山西大同),但是由于东路军遭受了辽军的重创,宋军只得全部撤军,放弃了已经夺得的地区。西路军的统帅之一、人称“杨无敌”的杨业,也在撤军途中遭到辽军的伏击,身负重伤,被辽军俘获后,坚贞不屈,绝食三日而死。
宋太宗两次伐辽失败后,被迫在战略上采取了守势,产生了放弃用武力收复燕云的想法。但是辽军却趁宋军势衰、士气低落的时机,大举南下进攻。辽军主力攻克了深州(今河北深县)、祁州(今河北安国)、易州(今河北易县)等地后,满载金帛等战利品北还。自此,辽军利用自己的骑兵优势,不时侵扰北宋的边境地区。
宋真宗赵恒景德元年(1004年)秋末,辽军在萧太后和辽圣宗的率领下,再一次大举进攻宋朝领土。辽军扬长避短,发挥其善于野战的优势,绕开宋军把守的城邑,直趋黄河沿边的澶州(今河南清丰西北,古称澶渊)城北,对东京开封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一时之间,宋廷上下惊恐万分,大臣中形成了主张迁都益州(今四川成都)与坚决抵抗两种截然对立的意见。最终新任宰相寇准等人力排众议,坚决主张宋真宗亲往澶州前线督师,以此鼓舞士兵们的勇气。由于宋军的坚决抵抗,并用弩弓将辽军的主将萧挞凛射死,使辽军士气大挫。
由于此次辽军南侵的目的,在于掠夺财物和进行政治讹诈,一旦阵前受挫,便表示愿与宋朝议和。宋真宗原本就不愿同辽军作战,而且害怕辽军攻破澶州后危及东京开封,这时见有议和的希望,就不惜代价,派官员前去与辽议和。结果宋辽双方达成和约,宋每年向辽缴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两国自此以白沟河为界。历史上称这次宋辽双方在澶州城下会盟为“澶渊之盟”(参见《北宋、辽时期疆域形势示意图》)。
对于宋朝来说,“澶渊之盟”所缔结的是一个屈辱妥协的和约,不但没有能够把幽蓟十六州收回,还不得不每年向辽纳送币帛。不过,“澶渊之盟”毕竟把宋辽之间先后长达二十五年的交战画上了一个句号,从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来看,“澶渊之盟”的订立,对双方边境大片地区的生产发展、经济交流和商业活动,都还是大有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