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后,当时势力最弱的刘备趁机夺取了湖北一带,然后让诸葛亮、关羽守住荆州,他自己率兵西进巴、蜀,夺取了益州(今云南及陕西南部、四川康定以东、贵州西部)之地。
刘备入主益州之后,便开始采取措施,对周边的少数民族区域进行控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对南中地区的管理。当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就曾建议他要“跨有荆、益,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其中的“南抚夷越”指的就是与南中诸族的关系。南中,相当于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及云南、贵州一带,因为这一区域在巴、蜀以南,故此得名,本是西南夷聚居的地方。刘备建都成都后,即设立庲降都尉(治味县,今云南曲靖)管辖南中地区。
后主建兴元年(223年),益州郡耆帅雍闿乘刘备刚刚去世,蜀汉政权无暇南顾之机,背叛蜀国而投降了孙吴。同时他唆使同郡的孟获煽动各地的少数民族与蜀汉对抗。牂柯太守朱褒、越巂夷王高定也据地响应雍闿。
针对南中的叛乱,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兵分三路进行讨伐。当时雍闿已被高定杀死,诸葛亮所领一路人马击斩高定,渡过泸水(今金沙江),与孟获交战,先后七擒孟获,又七纵孟获,最终使孟获心悦诚服。诸葛亮在平定了益州、永昌、牂柯、越巂等南中四郡的叛乱之后,改益州郡为建宁郡,分建宁、越巂二郡设置了云南郡,又分建宁、牂柯二郡设立了兴古郡。另外,还规定这些郡的太守以下地方官员都由当地渠帅担任,以便达到较好的统治效果,从此汉人与少数民族之间开始和睦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