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六三章 辽东粪土臣元

杨铭只是失眠,不是什么大病,但现在,他患病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每天来王府探视的官员络绎不绝。

谁都怕他出事,因为前面有个杨昭的例子,杨昭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也以为他是小病。

杨茵绛一直在前面挡着,秦王已经生病了,你们还来打扰干什么?

除了有限几位大老之外,其他人都见不到杨铭。

杨雄、韦津、杨汪、韦约、杨岳,李靖,眼下就在杨铭的寝室。

几人得知杨铭只是患了不睡之症后,才稍稍安心。

韦津咳嗽一声,开口道:“洛阳有消息传来,再熬三个月,运河就成了,河北难,也是难在一时,将来好好弥补安抚便是。”

“就怕这三个月不好熬啊,”杨岳叹息道:“我那侄子杨万石,河间太守,差点被贼军攻进县城,虽说最后虚惊一场,但由此可见,河北竟艰难至此。”

杨雄道:“齐王做的太过火了,陛下旨意明确,以一年为工期,他这么拼命赶工,只会草管人命,我看呐,接下来的几个月,还会出乱子。”

“那倒也不一定,”韦津道:“武安的两拨叛军,眼下都被剿灭,河间的也被元弘嗣顺利镇压,山东有张须陀,东郡有化及,齐王经此一遭,也算是有了教训,想必会有办法安抚的。”

“是吗?”杨茵绛冷笑一声,指着桌子上的一封信,道:“刚刚送进来,不足半个时辰,诸位要不要看一看?”

韦津顿时皱眉:“洛阳来信?”

杨茵绛摇了摇头:“兵部急递,六百里加急军情。”

几人同时一愣,面面相觑,不用说,这特么河北又出事了。

杨茵绛将信交给杨雄,由他传阅众人。

几人看完之后,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

河北信都郡首府信都县(邢台),被一个叫高应年的攻破,信都太守崔弘峻被俘。

紧接着,高应年与赶来平叛的赵郡太守鱼俱罗在信都郡堂阳县大战三场,鱼俱罗大败,率残部退回赵郡廮陶县。

高应年自号大将军,招募从运河上面逃下来的民夫,拥兵万余。

叛军眼下已经分为三路,一路由贺若弥统帅,直逼河间郡而去,一路由斛律善业统帅,直扑运河东光县一段,而高应年自己,则是率三千人往廮陶县,主动寻求与鱼俱罗决战。

如果说张开和高奖,可以归于民乱,那么这个高应年,已经是明目张胆的造反了。

信都郡,是冀州首府,也是冀州最大的城,如今被叛贼所据,这对朝廷来说是奇耻大辱。

杨雄勃然大怒:“怎么就能这么快,这才不到半个月,信都都丢了?”

“这个高应年是什么人?不会是旧齐的漏网之鱼吧?还有这个贺若弥、斛律善业,这是鲜卑姓氏啊?”韦津也坐不住了,四个使持节,两个兵败,河北到底怎么了?

杨茵绛冷冷道:“三人的出身,如今还不清楚,但至少不是寻常乱民,要不然鱼俱罗也不会败,如今人家主动出击,可知其志不小,河间郡刚遭民乱,如今已经经不起任何风波。”

说着,杨茵绛看向自己的丈夫:“万石是守不住的,惟有北上请求涿郡出兵,方可镇压叛军。”

“不妥!”李靖断然道:“涿郡的兵不能动,那边的军府是防外的,若被调走,一旦高句丽有变数,我北边屏障无存,届时内忧加上外患,事情只会越来越大。”

“没错!”坐在床上的杨铭终于开口道:“上次河间闹出乱子,元弘嗣已经是冒险出兵,此番不同于上次,贼兵已经不是简单的乱民了,诸位试想一下,那个贺若弥明知河间郡以北,就是涿郡边塞,有大军驻扎,他怎么还敢去呢?”

杨雄浑身一震:“不会是与外部勾结,内外夹击想要一举入侵涿郡?高元有这个胆子吗?”

高元,就是高句丽的王,被大隋册封为平阳王。

开皇十八年,高元亲率大军侵犯辽西,先是被韦冲击退,后来杨坚令汉王杨谅为行军大元帅,高颎为元帅长史,领兵三十万,攻打高句丽,可惜败了。

不过这么一下,高元也吓的不轻,赶忙遣使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继续向大隋称臣纳贡。

结果就在去年,高句丽断贡了。

以杨广的脾气,他能忍吗?他忍不了,你给我爹贡,你不给我贡,你是瞧不起我。

而杨广迫切的要修大运河,实际上一半原因,就是要干高句丽。

杨雄这句话,也让在场的几人瞠目结舌。

不是没有这个可能,高元那个王八蛋,两面三刀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真如杨雄猜测的那样,一点不会让人意外。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可就大发了,眼下皇帝还在北边呢,如果高句丽犯境,突厥再反水,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必须派遣大将前往镇压,越快越好,否则涿郡出了问题,引来高句丽,河北局势将一发不可收拾,”韦津直接站起来,一脸焦急。

杨雄皱眉道:“远水难解近渴,涿郡太远了,依靠关中是不实际的,还得靠山西,兵还得从山西募,将也得从山西选。”

苍山公杨岳皱眉道:“眼下山西可供选择的良将不多,太原通守于仲文算一个,马邑太守王仁恭算一个,还有临汾太守乔钟葵、河内太守张定和,当然了,还有萧摩诃,就是年纪大了点,鲁公的大郎怀义,年纪又小了点。”

杨岳说的这几个人里,只有两个不是太守,一个萧摩诃,一个于仲文。

于仲文是左屯卫将军,也就是史万岁的那个左屯卫。

杨铭就怕河北出事,所以提前一步将其派往太原,就任通守一职,是太守的左官。

这个职位,是大业二年新设置的,不是每个郡都有,只有一些比较重要的地方或是临时需要的地方,才会设置。

而太原太守,是太子妃的嫡子代王杨侑,属于是挂名的。

那么眼下,太原郡的所有事务,其实就是于仲文管着。

李靖皱眉道:“可是鱼俱罗是使持节,或许应该由他为行军总管,从山西募兵。”

“鱼俱罗都败成这副样子,怎么还能用他?”杨雄不赞成。

李靖解释道:

“胜败乃兵家常事,鱼俱罗之败,败于兵力不足,加上对方早有防备,在堂阳县以逸待劳,当年我率军进入河北,曾路过此地,这里地势平坦,无险可依,无势可借,不宜决战,由此可见,那个高应年选在这里迎击鱼俱罗,是早有预谋的,应是知兵之人。”

接着,李靖看向杨铭,道:“鱼俱罗身为赵郡太守,熟悉河北地形,我以为,还是应该用他,其他人可为辅助,以史大郎为上选。”

杨铭点了点头:“吃一堑长一智嘛,不应因一时之失,就彻底否定一个人,这样吧,传我令,着山西境内,太原、上党、临汾、绛郡,募兵一万人,以鱼俱罗为行军总管,乔钟葵为总管长史,史怀义为总管参军,务必于一个月内,平定叛乱。”

众人纷纷点头。

韦津和韦约这对堂兄弟对视一眼,深感杨铭处事果断,怪不得平汉王,灭土谷浑都是人家去,确实是厉害。

人家这样的安排,用意明显,乔钟葵和史怀义,说白了就是去盯着鱼俱罗的,让鱼俱罗完全遵照杨铭的意思办。

兄弟俩离开王府之后,同乘一车,韦津沉声道:

“你觉得,秦王不会是故意想让鱼俱罗输吧?好让更多的人对齐王不满。”

韦约顿时皱眉道:“你怎么想的?这么大的叛乱,秦王会在这个上面打主意?不要这么小心眼,你知道人家为什么病了吗?”

“为什么吗?”韦津好奇道。

韦约破口道:“被齐王给气的,河北那边告状的信函一封接一封,听说已经死了十几万人了。”

“他还能因为这个生气?”韦津不太理解。

韦约叹息一声:“刚开始我也不理解,工程死人,很正常的事情嘛,但实情是,秦王确实是因为河北百姓受难,民不聊生,而导致彻夜难眠。”

韦津好奇道:“你是怎么知道的?”

韦约嘿嘿笑道:“秦王府文学杜如晦不是娶了韦彤的闺女吗?我从她那知道的。”

韦津皱眉沉默许久,叹息道:“还是杨素和裴矩厉害啊,咱们家也是时运不济,谁能想到太子会早夭呢。”

“咱们眼下应该和齐王划清关系,保持中立,再观后效,”韦约小声道。

韦津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

王府内,高玥突然来找,而且希望与杨铭单独交谈。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眼下丈夫虚弱,杨茵绛不放心,蹙眉道:

“有什么事情,连我都不能知道吗?”

高玥点了点头:“我只跟殿下一个人说,王妃想知道的话,可以以后询问殿下。”

“暖冬凉夏也不能留?”杨茵绛皱眉道。

高玥摇了摇头:“不可对第二人言。”

杨茵绛沉吟片刻,看向暖冬凉夏,道:“搜她的身子,一个角落都不能放过。”

杨铭忍不住笑了:

“至于吗?又不是外人,不用搜了,你们都先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