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刘氏嫂子登门 求粉红!!

【P四千六加更】

次日那伙人来收钱的时候,杨氏左右拦着,还是没能拦住老祝头出去说了几句狠话,好在人家拿到了钱也不在乎,不多时祝老三就被人送了回来,脸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杨氏虽说是心里有气,但终归是自个儿的儿子,就要上前去看他的伤势。

老祝头从地上顺手就抄起扁担,直接就朝祝老三劈头盖脸的打了下去,边打边骂道:“你这个败家子,你以为你爹是什么富绅地主啊?家里有几个钱儿能经得起你赌?连盖房子的钱都偷了去,你真是有能耐啊,这回我跟你母亲的棺材本都给你赔进去了,我让你赌,我让你赌,我打死你就利索了。”

祝老三开始还闪躲几下,后来不知是没了力气还是觉得自己理亏,干脆也不动地方,蹲在地上抱着头任由老祝头打。

杨氏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上前拦着哭道:“差不多就得了,给他长记性就是了,刚赎回来你还非要打死他不成?”回身拉起祝老三,也朝他身上拍了两巴掌道,“你若是再去赌,就得拿你老爹和我的命去给你抵债了。”

祝老三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赌咒发誓说自个儿以后再也不去赌了,一定好生种地干活,爹娘给垫上的钱以后一定会还上的。

荷花在一旁撇撇嘴,心道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若是能改也不至于拖到现在,所以压根儿就不看好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自家以后有了钱,干脆换个地方盖房,离这些个破烂的事儿越远越好。

上午前脚把祝老三赎回来,后脚刘氏的娘家嫂子就揪着刘氏上了门儿,进屋就道:“见过亲家公、亲家母。”

杨氏见是媳妇的娘家人,也不好太怠慢,把人让到屋里炕上,倒了茶端了果子上来,刘氏的嫂子瘦尖脸儿,细尖儿的眉毛,吊着眼梢,冷眼一瞅就不是个善类,不过这会儿满脸堆笑的,倒像是个多热络的亲戚似的。

“亲家母,我家这小姑着实不懂事,以前在家是个老幺,给我公婆宠惯的着实小性儿,原本嫁人之前,我婆婆就百般的告诫,说过门后一定要上孝公婆,跟妯娌都处好关系,谁知她还是改不了在家的脾气,到哪儿都得逞强拔尖儿的。她这次回去说是被婆家打了,我家男人开始还着急上火的说要来讨个说法,我就知道这其中的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仔细的问了个清楚,这才知道是她的过错,这都分了家,本来就是各过各的日子,咋还能凡事都找公婆出头,听说还跟亲家公和家里的二嫂子吵起来了,不管这事儿是怎么个是非曲直,单凭她跟长辈顶嘴,敢骂长辈,就是个该打的。所以我今个儿就把她们娘们儿送回来,我公婆如今都已经不在,俗话说长嫂如母,我也捎带着算是表个态,我小姑以后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你们就尽管管教,左右乡里都知道祝家是最厚道讲理的人家,你们怎么管教我们都放心。”

刘氏嫂子一大套的话,说得流利极了,半个磕绊都不打,把杨氏听得一愣一愣的,连个插嘴说话的空档都找不到。

方氏在一旁听得分明,知道刘氏的爹娘都不在了,如今哥嫂不愿管她,所以赶忙的就给送了回来,生怕自家不要这个媳妇,直接赖在她家不走,这下心里有底也就不担心什么,见杨氏没说话她就插嘴道:“她嫂子,其实都是家事儿,赶在一起谁心情都不好,说话一呛火就压不住了,互相说几句重话也是有的,这回之所以闹到动手,主要是因为芍药娘开口就骂了公爹,这种事儿不管搁在谁家,都是做媳妇的不该,所以就撕扯了两下。芍药娘也是个气性大的,非但不说跟公爹赔不是,反倒说要回娘家,昨晚天色都那么晚了,我有心不让她回去,又怕把公爹气出个好歹来,让她回去还怕她们娘俩路上出事儿,最后只能让我那小叔子在后头跟着,一直看着她们娘俩进了你家门才算是放心的回来,本打算今个儿老三回来以后,就让他去接她们娘俩回来的,谁知你们跟老三是前后脚的进门。她嫂子,你放心吧,不管怎么说也都还是一家人,谁家没有个锅铲碰锅沿儿的,也不会有什么隔夜的仇,过去了就算了。”

刘氏的嫂子听了这话,笑得见眉不见眼的,一把拉住方氏的手说:“我就说,祝家不管是亲家公还是亲家母,还有她几个妯娌都是讲理懂事的人,若不是她混闹肯定吵不起来,你瞧我说的没错吧,一听二嫂子说话就是个厚道人,所以说我们都放心着咧”说罢就要起身儿离开。

杨氏忙道:“她嫂子吃了饭再走吧”

刘氏的嫂子忙摆手道:“可不叨扰了,我家男人和几个小子都没一个会动锅铲子的,还得等我回去做饭咧,这就回了,你们可别客气。”

杨氏见状也就不再多留,对方氏道:“你出去送送她嫂子,我这毛病没好也不得劲儿下地。”

方氏把人送出去又客套了几句,看着她走了这才转回院儿里,听得老三屋里又摔东西又吵架的,不由得叹着气摇摇头。方氏见自家里也没什么大事儿,茉莉做饭炒菜什么的都能对付着吃了,她就每天回家吃口饭,平时都是抱着栓子过去杨氏屋里,伺候个喝水吃饭,顺带帮梅子做做嫁妆,帮着带带留哥儿。

荷花则在家里鼓捣着怎么给栓子办抓周,还特意去王寡妇家里问了乡里的习俗,说是都要准备文房书籍、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锻花朵、官印制钱等物,其余都还好说,就是这个官印该怎么弄才好?家里压根儿就没人做官,自个儿连官印是个什么模样都没见过,最后只好写字条跟齐锦棠求助,让他帮着画个官印的模样出来看看。

刚好这日方二哥要进城,顺便就绕路过来看看,荷花就说请姥娘和大舅二舅还有两个舅娘都来家里给栓子过周岁,方二哥说姥娘在家早就念叨准备着呢,就算是荷花不说到时候也会全家过来庆贺一下的。听说荷花家里的粮食还都没卖,便说正好给捎脚到城里卖掉,方氏一听也说要去找祝永鑫瞧瞧,也不知道李氏的病情如何,荷花把周岁那日要用的鸡蛋留了出来,剩下的也都在土篮子里摆好,让方氏一道去城里卖掉。

方氏直到快夜里才回来,祝永鑫没跟着,反倒是祝大姐、祝老大和李氏都一道回来了,她也干脆留自家二哥在家里住了一夜,免得贪夜路回去再出事儿。

家里又忙着安顿李氏,好在情况应该跟荷花当初预想的差不多,李氏平时都不干活,猛地连轴转的劳累了几日,自然身子承受不住,在城里吃了几副药,躺了几日不许起身儿,就已经有些个恢复过来了,尿中的血丝也瞧不见了,但是祝大姐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她多吃了几副药,在城里多歇了几日,原本打算第二日回来,正好方二哥和方氏进城,李氏还惦记两个儿子,干脆就收拾了东西回来。

至于祝永鑫,已经在城里找了个木工行打杂,方氏不放心亲自去店里看了,看店面很是轩敞,而且活计什么的也都是精神饱满的,又瞧了住处和吃喝,倒也不算苛待,除了管吃管住每月还有一吊半的工钱,已经算是很优厚的待遇了,掌柜也是看重祝永鑫在乡下人本分又有力气,而且搬扛个东西都不在话下,又听说能一直做到过年,这才点头应了他去做事。

杨氏听方氏这样说,又听祝大姐也说是这样,才算是放下心来,叹气道:“几个儿子里如今就老2看着最是省心,虽说他家孩子多,我看以后过的最红火的怕也是他家。”

祝老四闻言笑道:“娘,我又咋不让你省心了?”

“你?”杨氏瞥他一眼道,“你若是赶紧讨个媳妇回来,就让我省了大心了。”说罢又忽然想起,家里存着给老四娶媳妇的钱已经都拿去给老三还债,又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祝大姐哪里会不晓得自己娘的心思,给老四一个眼色让他该干嘛干嘛去,自个儿上炕道:“娘,老四是你儿子可也是我亲弟弟,我还能瞧着他讨不到媳妇不成?你就找人去个踅摸着,若是有称心的,在乡下取个媳妇的钱我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杨氏听了就直摇头:“娘知道你心里牵挂着家里,可是你一个女人家,如今还抱了个孩子,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总往家里搭钱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而且你若是不回来,难道你弟还不说媳妇了?”

“娘,大不了算我先借出来的不就得了,而且其他几个兄弟不也一样要摊钱的,总不能为了这个就继续耽误着老四,而且大哥家的博凯如今不能再去参加童生试,以后除非做个小本儿买卖,否则也得踏踏实实的成家种地了,老四再这么拖着,岂不是连下头的侄儿都耽误了?”

杨氏被女儿说得没法辩驳,叹气道:“你说的也是在理,论理老四的年纪,早就该定亲了,都是家里一直出事,拿不出钱来才拖到现在,行,娘也不跟你再外道了,明个儿就去问问,找人去打听打听附近谁家的闺女年纪相当,咱也先心里有个数。”

是由】.

【P四千六加更】

次日那伙人来收钱的时候,杨氏左右拦着,还是没能拦住老祝头出去说了几句狠话,好在人家拿到了钱也不在乎,不多时祝老三就被人送了回来,脸上被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杨氏虽说是心里有气,但终归是自个儿的儿子,就要上前去看他的伤势。

老祝头从地上顺手就抄起扁担,直接就朝祝老三劈头盖脸的打了下去,边打边骂道:“你这个败家子,你以为你爹是什么富绅地主啊?家里有几个钱儿能经得起你赌?连盖房子的钱都偷了去,你真是有能耐啊,这回我跟你母亲的棺材本都给你赔进去了,我让你赌,我让你赌,我打死你就利索了。”

祝老三开始还闪躲几下,后来不知是没了力气还是觉得自己理亏,干脆也不动地方,蹲在地上抱着头任由老祝头打。

杨氏终究还是狠不下心来,上前拦着哭道:“差不多就得了,给他长记性就是了,刚赎回来你还非要打死他不成?”回身拉起祝老三,也朝他身上拍了两巴掌道,“你若是再去赌,就得拿你老爹和我的命去给你抵债了。”

祝老三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赌咒发誓说自个儿以后再也不去赌了,一定好生种地干活,爹娘给垫上的钱以后一定会还上的。

荷花在一旁撇撇嘴,心道俗话说狗改不了吃屎,若是能改也不至于拖到现在,所以压根儿就不看好他,心里已经开始盘算着,自家以后有了钱,干脆换个地方盖房,离这些个破烂的事儿越远越好。

上午前脚把祝老三赎回来,后脚刘氏的娘家嫂子就揪着刘氏上了门儿,进屋就道:“见过亲家公、亲家母。”

杨氏见是媳妇的娘家人,也不好太怠慢,把人让到屋里炕上,倒了茶端了果子上来,刘氏的嫂子瘦尖脸儿,细尖儿的眉毛,吊着眼梢,冷眼一瞅就不是个善类,不过这会儿满脸堆笑的,倒像是个多热络的亲戚似的。

“亲家母,我家这小姑着实不懂事,以前在家是个老幺,给我公婆宠惯的着实小性儿,原本嫁人之前,我婆婆就百般的告诫,说过门后一定要上孝公婆,跟妯娌都处好关系,谁知她还是改不了在家的脾气,到哪儿都得逞强拔尖儿的。她这次回去说是被婆家打了,我家男人开始还着急上火的说要来讨个说法,我就知道这其中的事儿肯定没那么简单,仔细的问了个清楚,这才知道是她的过错,这都分了家,本来就是各过各的日子,咋还能凡事都找公婆出头,听说还跟亲家公和家里的二嫂子吵起来了,不管这事儿是怎么个是非曲直,单凭她跟长辈顶嘴,敢骂长辈,就是个该打的。所以我今个儿就把她们娘们儿送回来,我公婆如今都已经不在,俗话说长嫂如母,我也捎带着算是表个态,我小姑以后有什么做的不对的,你们就尽管管教,左右乡里都知道祝家是最厚道讲理的人家,你们怎么管教我们都放心。”

刘氏嫂子一大套的话,说得流利极了,半个磕绊都不打,把杨氏听得一愣一愣的,连个插嘴说话的空档都找不到。

方氏在一旁听得分明,知道刘氏的爹娘都不在了,如今哥嫂不愿管她,所以赶忙的就给送了回来,生怕自家不要这个媳妇,直接赖在她家不走,这下心里有底也就不担心什么,见杨氏没说话她就插嘴道:“她嫂子,其实都是家事儿,赶在一起谁心情都不好,说话一呛火就压不住了,互相说几句重话也是有的,这回之所以闹到动手,主要是因为芍药娘开口就骂了公爹,这种事儿不管搁在谁家,都是做媳妇的不该,所以就撕扯了两下。芍药娘也是个气性大的,非但不说跟公爹赔不是,反倒说要回娘家,昨晚天色都那么晚了,我有心不让她回去,又怕把公爹气出个好歹来,让她回去还怕她们娘俩路上出事儿,最后只能让我那小叔子在后头跟着,一直看着她们娘俩进了你家门才算是放心的回来,本打算今个儿老三回来以后,就让他去接她们娘俩回来的,谁知你们跟老三是前后脚的进门。她嫂子,你放心吧,不管怎么说也都还是一家人,谁家没有个锅铲碰锅沿儿的,也不会有什么隔夜的仇,过去了就算了。”

刘氏的嫂子听了这话,笑得见眉不见眼的,一把拉住方氏的手说:“我就说,祝家不管是亲家公还是亲家母,还有她几个妯娌都是讲理懂事的人,若不是她混闹肯定吵不起来,你瞧我说的没错吧,一听二嫂子说话就是个厚道人,所以说我们都放心着咧”说罢就要起身儿离开。

杨氏忙道:“她嫂子吃了饭再走吧”

刘氏的嫂子忙摆手道:“可不叨扰了,我家男人和几个小子都没一个会动锅铲子的,还得等我回去做饭咧,这就回了,你们可别客气。”

杨氏见状也就不再多留,对方氏道:“你出去送送她嫂子,我这毛病没好也不得劲儿下地。”

方氏把人送出去又客套了几句,看着她走了这才转回院儿里,听得老三屋里又摔东西又吵架的,不由得叹着气摇摇头。方氏见自家里也没什么大事儿,茉莉做饭炒菜什么的都能对付着吃了,她就每天回家吃口饭,平时都是抱着栓子过去杨氏屋里,伺候个喝水吃饭,顺带帮梅子做做嫁妆,帮着带带留哥儿。

荷花则在家里鼓捣着怎么给栓子办抓周,还特意去王寡妇家里问了乡里的习俗,说是都要准备文房书籍、秤尺刀剪、升斗戥子、彩锻花朵、官印制钱等物,其余都还好说,就是这个官印该怎么弄才好?家里压根儿就没人做官,自个儿连官印是个什么模样都没见过,最后只好写字条跟齐锦棠求助,让他帮着画个官印的模样出来看看。

刚好这日方二哥要进城,顺便就绕路过来看看,荷花就说请姥娘和大舅二舅还有两个舅娘都来家里给栓子过周岁,方二哥说姥娘在家早就念叨准备着呢,就算是荷花不说到时候也会全家过来庆贺一下的。听说荷花家里的粮食还都没卖,便说正好给捎脚到城里卖掉,方氏一听也说要去找祝永鑫瞧瞧,也不知道李氏的病情如何,荷花把周岁那日要用的鸡蛋留了出来,剩下的也都在土篮子里摆好,让方氏一道去城里卖掉。

方氏直到快夜里才回来,祝永鑫没跟着,反倒是祝大姐、祝老大和李氏都一道回来了,她也干脆留自家二哥在家里住了一夜,免得贪夜路回去再出事儿。

家里又忙着安顿李氏,好在情况应该跟荷花当初预想的差不多,李氏平时都不干活,猛地连轴转的劳累了几日,自然身子承受不住,在城里吃了几副药,躺了几日不许起身儿,就已经有些个恢复过来了,尿中的血丝也瞧不见了,但是祝大姐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让她多吃了几副药,在城里多歇了几日,原本打算第二日回来,正好方二哥和方氏进城,李氏还惦记两个儿子,干脆就收拾了东西回来。

至于祝永鑫,已经在城里找了个木工行打杂,方氏不放心亲自去店里看了,看店面很是轩敞,而且活计什么的也都是精神饱满的,又瞧了住处和吃喝,倒也不算苛待,除了管吃管住每月还有一吊半的工钱,已经算是很优厚的待遇了,掌柜也是看重祝永鑫在乡下人本分又有力气,而且搬扛个东西都不在话下,又听说能一直做到过年,这才点头应了他去做事。

杨氏听方氏这样说,又听祝大姐也说是这样,才算是放下心来,叹气道:“几个儿子里如今就老2看着最是省心,虽说他家孩子多,我看以后过的最红火的怕也是他家。”

祝老四闻言笑道:“娘,我又咋不让你省心了?”

“你?”杨氏瞥他一眼道,“你若是赶紧讨个媳妇回来,就让我省了大心了。”说罢又忽然想起,家里存着给老四娶媳妇的钱已经都拿去给老三还债,又顿时愁眉苦脸起来。

祝大姐哪里会不晓得自己娘的心思,给老四一个眼色让他该干嘛干嘛去,自个儿上炕道:“娘,老四是你儿子可也是我亲弟弟,我还能瞧着他讨不到媳妇不成?你就找人去个踅摸着,若是有称心的,在乡下取个媳妇的钱我还是能拿的出来的。”

杨氏听了就直摇头:“娘知道你心里牵挂着家里,可是你一个女人家,如今还抱了个孩子,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呢,总往家里搭钱那什么时候是个头啊?而且你若是不回来,难道你弟还不说媳妇了?”

“娘,大不了算我先借出来的不就得了,而且其他几个兄弟不也一样要摊钱的,总不能为了这个就继续耽误着老四,而且大哥家的博凯如今不能再去参加童生试,以后除非做个小本儿买卖,否则也得踏踏实实的成家种地了,老四再这么拖着,岂不是连下头的侄儿都耽误了?”

杨氏被女儿说得没法辩驳,叹气道:“你说的也是在理,论理老四的年纪,早就该定亲了,都是家里一直出事,拿不出钱来才拖到现在,行,娘也不跟你再外道了,明个儿就去问问,找人去打听打听附近谁家的闺女年纪相当,咱也先心里有个数。”

是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