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四五年,秦宜禄所控制的朝廷几乎都将精力放到了内政之上,除了收复益州之外基本就没有了其他的军事斗争。
不过益州毕竟是偏远地区,影响力其实非常有限,风俗上也是关中文化区,历来都属于关西派,因此这对于关东派来说,几乎就属于没出兵,至少并不足以对他们有太大的影响。
而这几年的时间里,关东地区的战火却是几乎没停过,打仗几乎没有,因为各个诸侯也都要休养生息,也都在尝试内部改革。
所有人都能意识到,目前东汉的这一套政治和社会规则已经玩不下去了,不敢往前迈一步打破旧有秩序的诸侯要么就是被人给吞掉,要么就是被境内的部下造反,或是被内部的强人架空。
小诸侯在几年的征战中几乎已经全都没有了,至少长江以北是没有了,只剩下了那几个大的。
曾经的第一诸侯袁绍在过去这些年中几乎成为了众矢之地,因为政治变革最少的缘故,几乎成为关东诸侯中衰弱最快的存在,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内忧外患,四面楚歌。
内部,黄巾再起,到处的打土豪分田地,建立了一个又一个的根据地,不咬人但膈应人,光是围剿几乎就花掉了他的全部精力,使他的冀州兵一个个的疲于奔命,但黄巾人人平等黄天当立的思想却是越传越广,甚至是越围剿,他们就越壮大,宛如癌细胞一样的扩散到了冀州的全身上下。
外部,北面是刘虞刘备,在生存的压力下接连抢夺冀州北部地区的土地,他不得不亲自领兵出击,可惜野战之中却根本不是幽州骑兵和乌桓骑兵的对手,只能靠结硬寨打呆仗的方式一点一点的防守,打消耗战。
本来打消耗战冀州相比于幽州的优势应该是很大的,可恨那张飞张宝等人一直在放他的血,转而去给刘备等人输血,居然让他拿他们没有丝毫办法。
冀州的南边就是陈留了,这现在是朝廷的地盘了,虽然这几年朝廷并没有对关东用兵,然而袁绍对自己终究是有点B数的,知道自己才是天下第一大反贼,秦宜禄要用兵的话八成会先打自己,因此他在南部诸郡自然不敢松懈。
偏偏他还没有大规模驻扎兵团的能力,也没法屯田,所以不得已只能给当地的豪强以极高的自主权,名义上派了自己的儿子袁谭去做了魏郡的太守,然而袁谭的政令在魏郡也就那么回事儿,甚至远没有座位邺城令的审配说话好使,审配以围剿张飞张宝之名四处征兵,是则是与他们勾勾搭搭的做生意,甚至他们审家现在都已经是安利号的一级代理商了,两年前的盐铁会居然都派了人去参加。
这些袁绍自然也都知道,但是却也只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西边的是并州吕布,这是一只真正的猛虎,从没有掩饰过他的野心,每个月都要派三十次骑兵小规模的入侵,抢点东西就走,同时还有意放任匈奴来冀州劫掠。
万幸的是匈奴人和鲜卑人,乌桓人现在的矛盾很剧烈,而且是越来越剧烈,小规模的冲突不断,不管是关内还是关外处处都在打仗,这也导致了匈奴后面的吕布和乌桓后面的刘虞始终没法合作,甚至好几次都差点干脆在冀州的地盘上擦枪走火。
否则这俩人要是联合起来打他的话他现在冀州都已经要易主了。
总之,日子过得是惨兮兮的,至于说东边的青州,现在几乎全是曹操的地盘,想当年,曹操还是他的小兄弟,还需要仰仗他的鼻息才能在这乱世之中立足,谁知这才几年的功夫,他别说像过去一样给曹操下命令了,见了曹操他都得叫哥,曹操都快要给他下命令了。
之所以他这架子还能勉强挺住,还真的就多亏了曹操给他派了两次援军,但是曹操现在的胃口也已经是越来越大,甚至已经提出了,让他考虑一下是不是可以将家人送到泰山去的想法。
这分明是要吞并他啊!
曹操这些年的势力倒是越来越大,而且居然与秦宜禄愈来愈有相似之处了。
这几年他兖州和青州的地盘愈发的巩固,刘宠虽然好几次都出兵沛国想要将他撵出豫州,但可惜每次出征都会铩羽而归,曹操甚至没跟他认真,仅仅是让许褚领一支偏师居然就能让刘宠对他无可奈何。
他本人的精力则大多都放到了内部改革上,大肆的进行田亩清算不说,往往还使用一些卑鄙的招数将那些看上了的土地强买强卖,又给那些流民撑腰,鼓励那些流民屯田,同时却又大肆的重用那些豪强、商贾出身的世人。
颇有一点扶持豪强怼门阀,又帮助流民怼豪强,建立屯田军做自己的嫡系,尤其在军中拔擢了许多平民出身的中层将领。
而且曹操治下可能也是因为跟秦宜禄治下距离比较近的缘故,以至于他境内也在大量的使用朝廷的货币,对麾下豪强加入安利号或者购买股票的行为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其境内的庄园经济也已经有了一点瓦解的趋势,甚至于还建设了直属于他本人的冶铁工坊,研究和琢磨炒铁法,居然也是颇有眉目。
说实在的如此做法,正常来说非是要被骂死不可的,然而正所谓两害相权取其轻,因为他的地盘跟朝廷比较近的缘故,那些守旧的门阀豪强居然也能够容忍这曹操的胡作非为,虽然非议确实是很大,也有许多人对他的统治感到不满,但却几乎没几个真的敢公然反对的。
毕竟打不过朝廷的话什么都是白搭,秦宜禄打过来大家更惨啊,曹操毕竟只是割肉,不要命的啊。
至于对外征伐,曹操这些年也是比较消停,除了偶尔欺负欺负陶谦,招纳收编了藏霸、孙观等太山贼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大动作,反而对兴修水利有着很大的兴趣,其治下虽说不上是政通人和,但至少绝大多数百姓都还能活得下去,甚至比桓灵二帝的时候还要更好一点。
袁术这些年也搞起了改革,却是有点反其道而行之的那个味儿了,在荀彧,陈登等人的帮助之下,行事愈发的有了人主气象,一方面跟军中的大小军头称兄道弟,重视耕战。
另一方面却是有意扶持一些大豪强,甚至不惜帮助他们去吞并土地,训练兵马,允许百姓持甲,所重用之人,无一不是出身于大族,但却极力的打压中小豪强。
别说他这一招还真挺好使的,军队的战斗力居然能够显著得到提升,明明对外征战最狠,却是居然百战百胜了起来,直将宿敌刘宠打得都找不着北,将汝南的大部分地区又重新划归到了自己的治下,与樊稠一东一西相互对峙,甚至跟曹操也颇有一些冲突,但又彼此合作共同对付刘宠。
在秦宜禄看来,这袁术的玩法,很是有些北魏、北周的那个玩法,再让他往下发展完善一些的话,他那个社会结构就有点类似于隋唐时的府兵制了。
庄园经济影响社会发展,他就直接一步到位将庄园的规模扩大,甚至是将好几个县干脆捏合成一个大庄园,玩区域经济体,直接将世族通过催熟手段培养成巨型门阀了啊这是。
这还真是稍微有了一点杨坚的影子,如此一来他只需要捋顺少数的几个大门阀的利益,居然还真的就能统一管理军队,这些大门阀至少目前为止在秦宜禄的压力之下抱成一团,还远没有到内斗的时候。
至于说未来会不会向北魏北齐北周隋唐一样内乱不断,袁术本人又有没有能力压制那些门阀军阀,那是弄死秦宜禄之后的事儿了,现在的袁术根本也没那个余裕去想这么远的事。
事实上秦宜禄本人甚至都对曹操和袁术的动作有些乐见其成,毕竟历史这东西早已经面目全非,汉末的这个时代本来就已经走到了一个崭新的社会变化的分岔路口,到底哪是对的哪是错的秦宜禄本人心里也没数。
反正秦宜禄的朝廷越来越像是北宋,曹操的玩法则有点类似于明初,袁绍则是本位加速,快到隋唐了,反正谁活着,谁就是对的。
不过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这天下最终十之八九,就要落得他们三个争天下的这样一个结局了。
让他稍微感到有些诧异的,反而是刘备那边的动作,却是颇有些走上了一条未曾设想之道路的意思了。
不过秦宜禄本人倒是不太看好刘备,他本人根本也做不了幽州的主啊,那还有个公孙瓒呢。
总而言之,因为秦宜禄这支鲲鹏的翅膀乱扇,关东地区不止各方势力与原本历史上相比大变了模样,而且政治和社会变革的速度居然也变得奇快无比,仿佛是短短几年的时间就走了一百多年似的,而且虽然小仗不断,但是大规模的决战性会战却是一个也没有,除了陶谦和刘宠憋屈了一点之外几乎没啥差别。
老百姓并未因战乱而太过于涂炭,整体上这个天下甚至依然算得上平静。
他们玩他们的,秦宜禄则是将精力全都放在南阳新政上,加封关羽为镇南将军,同时派出使者去见刘表,希望他能够识时务。
然而一直到了今年夏天的时候,突兀的在司隶地区就发生了一场大地震。
当然了,地震么,其实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儿,总共也就死了几百个人而已,经济损失确实是非常惨重,但不管是现在的朝廷还是民间商贾,都有的是钱,区区钱财就当是身外之物了。
朝中倒是有几个老家伙重提什么天人感应之类的,说什么上天震怒,天子失德啥的,被秦宜禄亲自踢了一顿之后也没人说了,更没人提三公辞职之类的,本以为这个事儿这就应该算是过去了。
然而接下来的事态发展却是严重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就在地震之后,一整个夏天老天爷居然都没怎么下雨!
兖、豫、司三洲居然同时大旱。
以至于虽然秦宜禄本人不想搞什么封建迷信,但何太后却还是改吃了一夏天的素斋,并且几乎是隔三差五的领着小皇帝祭天祈雨。
本来,这事儿对秦宜禄来说还撑得住,毕竟他麾下的那些地盘里除了司隶地区还有一些上好的水田在种植水稻之外其他的都已经换成了麦子,甚至是豆子,这玩意比水稻抗旱多了,今年的这场大旱还不至于就让他颗粒无收。
况且前几年他丰收,还是存了不少粮的,难受的怎么也应该是那些关东诸侯才对。
然而好不容易熬到了秋初,雨没有盼来,却是从青州开始,居然又闹起了蝗灾,并且很快席卷于兖州,将曹操给祸害没了半条命。
再之后,不等旁人去幸灾乐祸,这些蝗虫居然很快就席卷了豫、司、徐三洲,甚至连冀州南部都受到了影响,而且看样子这蝗灾似乎极有可能还要进一步的扩大其规模,甚至还要往关东和荆州去。
这下,原本这天下脆弱的平衡,一下子就被这群蝗虫给打破了。
秦宜禄则是连忙命令境内抢收麦田,准备捕虫,同时给关羽下了命令,不磨蹭了,来不及考虑什么方方面面了,马上去攻打南阳全境,刘表要是墨迹也不用给他面子,同时委派张奉和张郃作为援军助阵。
刘表则干脆一股脑的放弃南阳的全部土地,全军龟缩于襄阳,然后派人给秦宜禄递上了降表。
所有人都看清楚了一个事实:大灾之年,必有大兵灾。
那些吃不饱饭的诸侯是不可能饿死自己的,他们一定会拼了命的去外边抢。
关东这一波,不晓得要因此灾荒而死多少人了,就连秦宜禄的关西,恐怕这一遭也很难能够独善其身,然后按照秦宜禄自己的规划一步一个脚印的苦练内功了。
格局要大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