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扶风马氏,马腾

全体的颍川人,目前差不多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卫将军秦宜禄是个精神病。

正常人绝对想不出如此瞎胡闹一般的操作。

虎贲中郎将袁术,则是一个大疯子。

任何人面对卫将军牵来的这根红线,按理来说都得琢磨琢磨,不可能马上就把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很快就咽到肚子里去的吧?

十三岁的女儿就嫁人,这也实在是太早了一点了,所谓古代女子嫁人早,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错觉,之所以早嫁是因为再养下去会赔钱,穷人家养不起了所以想赶紧给找个夫家让夫家养,这和文化其实没什么关系,现代社会中的许多贫穷国家也基本都是以早婚为主的。

所以古时候,有钱人家女儿一般至少都是养到十六岁,大多也都是十八岁以后才考虑嫁人,养到二十几岁再嫁真的都很正常,绝不会有人说什么老姑娘的。

当然,年龄的问题也可以不是问题,毕竟就算嫁过去也不是一定要圆房,贵族之间联姻,让老公等个三年五载再正式圆房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这种政治联姻,荀彧又不可能缺了小妾。

不过此事牵扯如此之大,事关袁、荀这两个关东世族第一和第二的大世家之间的政治和文化博弈,更要牵扯到一系列极为复杂的政治得失,且是那种一旦决定就无法更改的事情。

正常来说这事儿两家都是要三思的,荀家不管是荀爽还是荀彧都已经被秦宜禄给死死的拿捏住了,毕竟当初做主让荀彧娶唐氏的也正是荀爽,因此俩人确实是已经没有办法反驳秦宜禄了。

否则一个阉宦女婿的大帽子扣过来,借此胡乱杀人,真把荀彧给杀了,他们就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了。

可是袁家按理说来也应该与秦宜禄说道说道啊。

可是这袁术,居然只是思索了大概一两分钟的时间,居然就这么同意了。

毕竟荀彧么,温温如玉的君子,家世这么好,还这么有能耐,收了他一个就相当于收了半个颍川,这样的人当自己女婿,这不挺好的么?

至于袁荀联姻所引发的连锁反应,这让袁隗和袁绍去头疼不就是了。

然后这个事莫名其妙的就被这样定下了。

见状,秦宜禄也是很开心的亲自为袁术和荀彧斟酒表示了恭喜,同时心中亦是暗暗计较,差不多已经掌握住了袁术这个人的优缺点了。

他这人的优点是豪爽,舍财,有魄力,一体两面的便是他的缺点,冲动,做事对后果考虑的少,不愧是三国史上第一个称帝的人物。

不过其实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公子哥么,大多都有类似的毛病,袁术的这个家世,从小到大他惹下的任何麻烦家里都能帮他摆平,久而久之对后果的考量自然就会少一些,这绝不只是他一个人的毛病,能够青史留名,反倒是他身上的那些优点看起来倒是还真挺突出的。

不过三国这段历史中,真正称霸一方的诸侯之中也确实只有他袁术一个人是公子哥了,即便出身富贵如袁绍和曹操,其实俩人都经历过相当长的一段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提心吊胆时期。

曹操是因他出身于宦官阶级,却非要和党人阶级一块玩,为此做过许多出格的事情,据说还刺杀过张让,要知道古今中外二五仔都是没有好下场的,这种事儿做好了能成为宦官与党人之间的后门,做得不好了,两拨人很有可能都不拿他当自己人,那他就死定了,这是纯纯的在刀尖上跳舞。

袁绍则是扛了十几年的天下楷模之名,做了实际上的党人魁首,但当时党人这两个字可是死罪,皇帝疯了一样的谁是党人就杀谁,他这个魁首明目张胆的待在洛阳城每天门前车马不绝,号称非海内知名之士不交,看似风光,但鬼知道他这十几年来睡过几个好觉,说他干大事而惜身,实在是有点硬找的意思,他走钢丝都走了十几年了。

而除了他俩之外,袁术就是唯一一个真正出身于世家大族的诸侯了,或许,这就是世家大族子弟就算是成才,也终究做不得大事的原因所在?

那自己呢?

所谓见贤思齐,见不贤则自省,秦宜禄却是不也不禁拿这些人与自己一一对比,这么一想,秦宜禄居然忍不住想入非非,还真是有些想得呆了。

总之这件事之后,秦宜禄算是彻底得罪了荀氏乃至于所有的颍川名门,然而又因为他一手主导了太学迁颍川之事,又导致他与颍川一系有恩,四大家族虽然都很讨厌他,但四大之外的中、小世族却是都还挺感激他的恩情的。

更何况,太学搬迁之后秦宜禄还要在这里讲左传,实质上与这些年轻世子们还有师生之谊,总之就是很复杂,也难讲他到底是赚了还是输了。

而这一系列变故之中,收益最大的却是实际上啥心也没操,几乎全程躺平的队友袁术袁公路了。

太学搬迁这么大的事儿靠秦宜禄自己一个人去推动终究是难了一些,但袁术一直在竭力为他奔走,尤其是袁绍在当了司隶校尉之后自然也迁出了大将军府,毕竟都是三独坐了,实在是没有继续挂在何进府上的理由,那太不像话了。

袁绍离开之后,真正代表袁家进入大将军府管理大将军府的幕僚班底的,其实正是袁术。

何进又不傻,当然看得出这是袁术与袁绍闹分裂的前兆,那他自然就更不可能阻止了啊,这一方面他和秦宜禄的利益才是一致的。

秦宜禄和何进两个人大力支持,袁隗自然也就不置可否,反正这袁绍和袁术都姓袁,真能收复颍川世族的话也算是一件好事,袁绍和袁术再怎么不和,毕竟都姓袁吧?法理上他们还是亲哥俩吧?

再然后,荀彧、荀攸、郭图、淳于琼等颍川名士纷纷进入他大将军何进的幕府,与袁绍一脉,尤其是南阳人分庭抗礼,自然也不过是顺水推舟之事了。

袁术,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东汉这个时代最为耀眼的政治新星。

这是个只有袁绍受伤的世界。

听到这个消息的袁绍好悬没气得把自己房子给点了,特么的凭什么啊?!

当年老袁家需要一个所谓的政治领袖来担任党人魁首,袁逢便将他这个弟弟家孩子的庶子给要了过来给了他一个嫡子的身份。

他不知道这事儿风险很大,几乎九死一生么?但为了嫡子的身份他也忍了,毕竟封建社会庶子没有人权,他也很感激袁逢,可是平心而论,他对袁逢这个养父难道不好么?别管是不是作秀,他连面都没见过的嫡母,他都守了整整三年的孝啊!

十几年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好不容易熬出头来了,明明他完全有能力也有资格带领汝南袁氏走向更高,凭什么,凭什么袁氏的政治资源还要分出这么多来扶持袁术?!

血缘上,自己是袁术的堂哥。

法理上,自己是袁术的的亲哥。

但是实际上,这小子从来没有一天拿自己当过哥!

甚至他们从来都没有拿自己当过嫡出,自始至终,自己都是袁逢抱养过来,为他们袁家挡灾的,别人家的庶子!!

那我这十几年来的坚持和小心翼翼,到底是为了什么?!

一时间,袁绍也扭曲了。

望着自己腰间的六百石小官印,手中抚摸着心爱的佩剑,仓愣愣拔剑而出,嘀咕道:“吾乃司隶校尉,抓人,杀人,连诏书都不用,这宝剑既然可以杀宦官,凭什么,就不能用来兄弟反目呢?”

当年的段颎不就是被司隶校尉陈球二话不说逮捕下狱,严刑拷打,最终在监狱里服毒自尽的么?陈球干得,我就干不得?袁术比得上段颎么?

另一边,马日磾也是有些不解,忍不住问秦宜禄都:“卫将军手握参录尚书事之大权,正应该海纳百川,广览人才,以收天下人心,为何要反其道而行之,故意得罪?不说旁人,就那荀彧,若能收入幕府之中,就算王佐之才有些吹嘘的成分,但至少也是个人才,为何……如此刻薄?”

“我当然知道荀彧是贤才,相信我,我比天下任何人都更加了解他的才学品德,招揽了他,他还能给我也推荐一堆的人才,而且王佐之才的这个说法,也并非是吹嘘之言。”

“那您为何……”

“因为我有自知之明啊,说真的,我从没想过要通过对洛阳的控制掌控天下,关东之地,终究非我所有,也很难为我所用,能借这辅政之权,守好咱们关西的一亩三分地我就已经知足了,既然没想过统治关东,我又何必在关东人的身上浪费我的政治资源呢?收了荀彧,他身后还跟着一串,且不说他是否能与我同心,就算是能,有些位置给了他们关东人,咱们关西人就没位置了啊。”

这其实也是董卓犯过的错误,那货居然真的妄想靠控制洛阳来统治天下,而且居然真的去拉拢关东党人,对关东党人极好,尤其是荀爽,九十天就给拔擢到了司空的位置上。

像什么刘表啊,韩馥啊这些人其实全是董卓委派的,结果他们到了地方就开始调转枪头搞反董联盟,搞得董相国心态崩塌之下索性破罐子破摔,如此前车之鉴,他又怎么可能不去吸取教训呢?

“马公。”

“不敢,卫将军叫我的字,翁叔就好。”

“到底是有德长者,还是叫您一声公吧,你们扶风马氏是关系名门,除了弘农杨氏之外关西一脉也就只有你们家名望最重,马公以为,这天下,可还有救?”

“卫将军何出此言?”

“马公您若是连这都不愿意去答,咱们今日也就没有聊下去的必要了,马公您是看不清,还是自欺欺人不想看清?”

马日磾闻言微微踟蹰一番,却还是叹息一声道:“如今阉宦之祸已除,新君登基,正是一扫积弊,重振朝纲之时,只要您与袁公、大将军三人能够齐心协力,必能还天下以安稳太平,如何就能说是没救了呢?”

“马公若是在安慰自己还是读书读傻了呢?天下之弊,真在宦官么?刘秀建的这个东汉从根上就缺退,发展至此便是周公复生,也至多不过是勉力维持,和我与袁隗袁绍之间,怎么可能会齐心协力呢?齐心协力的等着小皇帝长大亲政,夺过军政大权之后杀戮我等么?这是连何进那个孩子他舅都能看明白的道理,否则你以为他为何会死抱着关东派的大腿?马公若是当真如此做想,今日你我也就不用聊了,你我以后相敬如宾,做个表面客气,莫让外人以为咱们关西一派内讧,也就是了。”

说完,便一直似笑非笑地看着马日磾。

马日磾见状也是一阵无语,好一会儿才感叹道:“卫将军特意带我来,恐怕也是为了跟我说这番话吧。”

“马公,令祖父马融是咱们大汉知名的经学大家,只是他身为关西人,研究的却是古文经学,他的那几个弟子,卢植,郑玄,却全都是关东派,以前啊,大家都是一个整体,都在同一个朝堂上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就是宦官,杨公也曾为党人或过情,甚至杨彪还娶了汝南袁氏的嫡出女,所以暧昧一些,也就无所谓了,不过我断定,天下必然是要大乱的,我直说了,我想取天下,想代表咱们关西人来取天下,袁氏肯定会不干的,所以我需要咱们关西人的支持,我现在就想知道,作为关西第二大世家的扶风马氏,知否愿意支持我,如果我跟袁氏兵戎相见,和关东世族势不两立,研究古文经学的扶风马氏,对我来说,到底是敌人,还是朋友。”

马日磾闻言沉默良久,道:“经学……可以换,况且真到了天下大乱的时候,恐怕也说明不了什么,马家是扶风的马家,根在关西,教出再怎么多的关东徒弟,也总不可能背井离乡,把祖宗基业给扔了啊,卫将军想让我怎么做,才能信任我们?”

“马公家中,有没有一个叫马腾的人?”

“马腾?确实是有此人,不过颇有一身勇武,是我们那一带有名的豪侠。”

“他真是扶风马氏?”

“偏支。”

“原来如此,我想让他从军,扶风马氏能帮帮忙,送他一支不少于三千人的精锐,去玄牝谷帮我做点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