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朝廷钦差

接下来,赵之度把方才陪同李夔等人来的那名不良人唤来。

然后,就让他去寻得那匹先前给苏锦奴骑乘的马匹,把马给牵来后,便给了李夔。

李夔收下马匹,便想向赵之度告别离开,却又被他叫住。

赵之度犹豫了一下,便向他问道:「李夔你说,朝廷会不会派奉使,前来调查吴老夫人去世之事?」

听到赵之度这句问话,李夔顿时眉头为之一皱。

他知道,所谓的奉使,其实就是后世所常说的钦差。

钦差即受皇帝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比喻由上级特地派来处理重大事件的人员。

担任该官职往往都是皇帝信得过的高官,能得此职事本身也是一种荣誉。一般事毕复命后,该官职便取消。其实,皇帝派遣大臣外出办事,在我国古代一直都有,于是出现了「钦差大臣」这种固定的称谓。

在电视剧中,不论什么朝代的设定,只要中央皇帝向地方派遣负有临时使命的使者,不论使者本身是个几品官,地方官都上赶着溜须,将之称为「钦差大人」。但「钦差」这个词,其实最早是在元代出现,明代才普及,在元代之前,根本不存在「钦差」这个词。

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钦差」,出现自中国进入尧舜时代。首领在政治上对诸部落都能施加一定的影响,中国有了中央集权的影子。相传尧定都平阳,设置百官、邦国,在此时第一次出现了专门为某事而向地方派遣中央使者的故事。

按《史记》所说,尧之时,水灾严重。为了抗洪,尧首先开启了「钦差」制度。鲧是中央的官,受四岳推荐而被尧从中央派到地方去统筹治水工程。就这样鲧从中央官员变成下到地方负有临时任务的官员,因此鲧被认为是中国第一个「钦差」,更标准的说法,应该是中央使者。

到了周代,周天子设立分封,为了联络各诸侯国,中央天子开始频繁地向诸侯派遣使者,自此「钦差」制度开始完善,并被纳入国家体制。《周礼·秋官》中有「行人」一职。所谓行人,类似于外交官,有接待诸侯国来京使者的职责,也负责到诸侯国去传达中央王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各国之间合纵、连横、会盟、谈判,需要频繁的外交,因此代表各诸侯的使者已成为各国不可缺少的职业,他们被称为「外相」,地位一度和王国丞相同等。

到汉武帝时期,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每区设刺史一名,刺史就是制度化的中央使者,专门负责监察地方。东汉末年,监察刺史逐渐演化成一州的行政长官,负责全州一切事务,刺史权力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代表中央,以中央的名义对地方政务进行干涉。

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廷都设立巡行使者,或称「遣使巡行」,他们的职责主要就是监察。但具体职责上南、北二朝还有所不同。南朝如果派出中央使者,往往是因为发生了天灾。中央派出使者巡行各地负责救灾,监察地方官以防止他们贪污,这些使者没有固定的办公区域,主要跟着灾区跑,如果灾区跨州连县,使者的职权也会扩大。而北朝中央如果派出使者,则会提前划定固定区域并赋予固定任务,比如有和籴使专门负责一个监督区域的粮米赋税,检户使、括户使则负责一个区域的人口核定,这些职位不常设,都是临时性质,一旦任务完成,他们就得回到中央。

时间终于来到唐代,中央派遣临时使者的频率十分高,以至于出现了「为使则重,为官则轻」的说法。

唐代中央向地方派遣负有临时使命的官僚制度已经十分完善,主要有御史出行、使臣下派和宦官出京三种。

唐太宗时期将全国各州划为10个监察区,称「道」,玄宗时扩为15道,每道会有固定御史负责各道下属州县的定期监察,监察完了回京复命,这就是御史出行。

安史之乱后,「道」才沦为行政区。唐代使臣下派同北朝使者一样,是负有一定临时任务的。著名的节度使、观察使,原本都是中央的临时派遣官,后来节度使、观察使权力扩张,逐渐成了驻跸地方的固定官职。

而为了更好地派遣使者,唐朝还设立了黜陟使制度。

这种制度,是唐代朝廷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察、以决定对其进行升迁或贬黜的重要制度。这种行政监察对唐代地方官吏的有效任用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新唐书》载,黜陟使在唐代要「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巡省天下诸州,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可见黜陟使的职责一是要「察善恶、举大纲」,即对地方官吏的吏治进行监督。

对今人来说,「黜陟使」这个名称比较陌生,后来在晚唐时期,也废掉了这个官名,改为其他名称。虽然名称不一,但功能都是巡视地方、考察官员。

用今天的话来说,这就叫做跨行政区监察。跨行政区监察的效果是很明显的,「天高但皇帝不远」,对地方干部有很强的威慑力,也让优秀地方官员,能够脱颖而出。

史载,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派李靖等13人为「黜陟大使」,贞观二十年又派孙伏伽等大臣20人巡察全国各地,循汉制以六条问事,考查官吏,进行奖惩,并了解各地情况,访民间疾苦,赈济穷乏。

玄宗、肃宗时,亦曾遣使出巡。德宗建中元年(780年)为推行「两税法」,又在各道设黜陟使,以统一税制,同时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可见,这是一个权力颇大的钦差大臣干的活。

连续剧《神探狄仁杰》某集中说到狄仁杰被武则天任命为「黜陟使」一事,但字幕打出的却是「黜置使」。「黜置」的「置」乃讹化字,应为「陟」,从无「黜置使」一职。

除了黜陟使外,唐朝初年也常临时简派官员巡视天下,观风察俗,称为观风使、观察处置使。

《新唐书》记载,贞观初年「遣大使十三人巡省天下诸州,水旱则遣使,有巡察、安抚、存抚之名」。很显然,这是临时简派去处理自然灾害的巡视组。

在这里,李夔忽然想起了一个有趣小故事。

在《新唐书》记载,马周奉李世民的命令,作为特使去地方州县巡视。马周是历史上著名的吃货,《新唐书》说他:「命酒一斗八升,悠然独酌,众异之。」

马周好吃,到了出任钦差大臣的时候,也改不了这个毛病。马周每到一个地方,就要求州县杀鸡接待。钦差大臣权力那么大,州县官员不敢得罪,只好杀鸡招待马周。马周是吃得痛快了,负责接待的小吏可就犯愁了。原因很简单,招待费超标了,小吏必须把事情说清楚。

小吏没办法,只好把马周吃鸡的事情,向朝廷反应。贞观朝风清气正,钦差大臣吃了几只鸡,可是惊天的大案要案。这里的惊天不是形容词,是真的惊动天子李世民了。李世民派人调查,发现马周吃鸡罪证确凿。

李世民把马周召回京城,严厉批评马周说:「我禁止钦差大臣吃肉,是怕州县接待费用过高,造成百姓负担沉重。你为何不顾我三,居然要天天吃鸡呢?(我禁御史食肉,恐州县广费,食鸡尚何与?)」

马周被李世民骂了一顿,这还不算完,李世民还将马周的罪状张榜公布,全国通报批评。李世民不但批评马周,还把他的官职免了。(榜吏斥之。及领选,犹废浚仪令。)

笔者通过马周吃鸡的事情,观察出贞观朝的两个现象。一是贞观朝的风气实在是太正了,堂堂的御史吃鸡,居然成了惊天大案。第二个就是李世民对马周的处罚确实够严厉。马周是李世民非常喜了万全准备,防止钦差大臣利用职权之便谋私。

总体来说,钦差大臣更像是皇帝派去各个地方的分身,虽然权力很大,但是实权却并不算多,不仅没有品级,更不能调动兵权,能做的更多的事情只有给皇帝上书说明情况,然后充当一个传声筒的职位,监督地方官员办事。

不过值得肯定的是,钦差大臣的出现十分有效地加强了统治者的中央集权,能够将地方发生的各种事情串联起来,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廉政的建立,在朝廷与百姓之间构筑了一道桥梁,可以让朝廷更加有效地处理朝廷与百姓之间的矛盾。

而现在赵之度向自己这般提出这般问题,估计是要自己来帮他判断一下,现在这般纸包不住火的情况下,朝廷会如何派出使者,节度府又要如何应对。

李夔心下暗叹,看来自己想要轻松躲过,却是不可能了。

于是,他幽幽回了一句:「以某看来,吴老夫人之死,在见证之人如此之多的前提下,想要轻易摭掩过去,却是难事。朝廷必会派出奉使前来,就看李节度要如何应对了。」

说到这里,李夔的脸上泛起怪异的笑容。

「其实,以某看来,李节度只要做好应对,那无论哪个朝廷派出奉使来问,都可从容无事。」

赵之度双眼一亮,忙问道:「李夔人,你为何说,两个朝廷都会派出使者出凤翔,这却是何故?莫非……」

「因为,现在的李节度,哪怕不愿意回家丁忧,这当今的皇帝与监国的襄王殿下,亦是要对他极力拉拢呢。」李夔笑道:「再说了,大唐自开元以来,一直都有武将可以因为边情紧急之故,而不回家丁忧。这般祖制,相信李节度亦是早已知晓。到时候……」

「哈哈,某明白了!某知道你的意思了!」李夔一语未完,行军司马赵之度已是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