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家宗房门口,贺老太太叫停了马车。
换做以往,有贺老太太这长辈在,贺家马车自然能直接进了大门,眼下母子两个既是为了求情而来,自然不好托大。
贺老太太颤悠悠,搭着儿子的胳膊下了马车。
沈海夫妇与沈理换了素服,正出门要往五房吊孝。因为五房与宗房距离不远,走路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也没有叫人预备马车,安步当车出来,不想却是正与贺家母子碰了个正面。
贺氏想起儿子的瘸腿,望向贺家母子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她并不知这其中还有藩王之事,只当真的是堂弟“谋害”沈家三子,如今“事情败露”,钦差大人才会叫人缉拿堂弟。眼前这哪里是娘家人?这是她的大仇人。
沈海却是习惯性的上前,道:“是伯娘……”招呼出口,察觉不对,止住脚步,脸上讪讪,多了疏离。他倒是晓得,沈家如今境遇不单单是因贺二老爷的缘故,可既晓得贺二老爷交游广泛,之前心里多少还存着点小念头,以为堂小舅子即便没有明着插手,也多少会照拂自家儿子一些,会保全沈珺一二,可这挑了脚筋就是照拂?虽说大夫已经检查过,说沈珺脚筋并未全断,还有治愈的可能,可那也只是可能。
眼看着沈海与贺氏如此模样,贺老太太心急,含泪道:“大姑奶奶、大姑爷,我那孽障也是你们两口子看着长大的,他年轻气盛、好争个长短不假,可要说有害人的心思,也要有那个胆子不是?”
沈海看着老人家白发苍苍的,想起自家岳母去的早,妻子早年多赖这位伯岳母教养,心中到底有些不落忍,移开眼睛,虽没有接话,神色已是稍缓。
倒是贺氏,怒火中烧,听到这些,只当狡辩,尖声道:“没有胆子?为了银子,还能差胆子!那是黑了心肝的畜生,为了银子六亲不认!又不是头一回,还道什么无辜?当年沈家四房孙氏,修路搭桥,帮老扶幼,周济孤寡,这松江城内外谁人不念一声好?偏生这贺二老爷,为了孙氏的两家织厂,设局谋划,拉了沈家好几房人下水,将孙氏遗产瓜分得干干净净,半点也没给孙氏亲子留。要不是当年蒋知府在,让了知府太太出面做主,可不就是叫他随心顺意?还有沈家三房,城里的旺铺、城外的良田,如今又在谁的名下?是啊,胆子小,推出四房的大傻子,谋夺族亲产业的名声别人得了,他只暗地里捞好处。这天下再没有旁人家?还是几辈子的冤仇,作甚只盯着沈家一族祸害?有了一回二回还不够,偏生还来第三回,连‘通倭’的罪名都扣上,这是要将我们沈家一锅端啊!”
这宗房周边,住的都是沈氏族人,听到宗房门口动静,出来不少人看热闹。
待知晓是贺家母子来了,不少族人也在观望宗房的态度。这次沈家子弟被拘押之事,沈海不出头,等到沈理回来才稍有作为,已经引起不少族人不满。要是这次时候,族长夫妇依旧亲近贺家,大家少不得愤愤,要质问一二。
不过,真目睹贺氏指着亲伯娘厉声质问,围观众人有觉得痛快的,也有觉得不自在。到底是书香传家,礼仪之族,不管害了沈家人的是不是贺二老爷,眼前也不过是一个白发苍苍老太太,贺氏这般叫嚣也违了长幼尊卑之道。
贺老太太被嫡亲侄女指着鼻子骂儿子是畜生,既愧又悔,满脸涨红,身子摇摇晃晃。
贺北盛在旁着急,稳稳扶住,皱眉道:“大姐,你少说两句!”
贺氏理直气壮道:“我哪一句是假话?”
沈理看着贺氏微微皱眉,随即主动上前,对着贺老太太神色淡淡道:“世祖母莫要担心,只因前松江知府赵显忠在钦差面前指证,钦差才派人请贺二老爷过去问话,等到JS学政来,钦差会联合学政共同审案。”
贺北盛面上还混沌,贺老太太已经听清楚沈理说的话“言外之意”。一是赵显忠已经是“前松江知府”,狗急跳墙攀咬贺二老爷;二是锦衣卫虽拿人,却不会开始审案,而是要等JS学政来联合审案,贺二老爷身上有举人功名,在学政衙门没有除贺二老爷功名前,锦衣卫这边不会随意刑讯;三是沈理称呼她为“世祖母”,依旧认贺家这门姻亲,可对于如何对贺二老爷,则要看的沈二老爷是否真的迫害过沈家诸子。
贺老太太悬着的心落下一大半,面带感激道:“状元公……老身羞愧,都是老身教子无方,才会使得犬子立身不正,有了这次劫难也不冤枉……”
沈理低头看了下身上素服,轻声道:“世祖母还请多保重,莫要让小辈挂心。晚辈要往五房去,就不虚留世祖母了。”
并不是沈理心中不记仇,而是随着沈家风雨飘摇,将贺家拉下马也是损人不利己之事。那样的话,还不若趁着这个机会,示贺家以恩义,让贺家以后不得不为沈家保驾护航,使得沈家渡过难关。等到几年、十几年后,玉字辈在朝野有了分量,自然也就无人敢惦记沈家。
贺老太太点头道:“状元公且去忙,老身就不叨扰了。”说罢,看了贺氏一眼。
贺氏皱眉,不时望向沈理,难掩怨愤,应该是不满他给贺家人好脸色。
沈海平庸,可也不是傻子,晓得沈理待贺家这般宽和定有深意,便讪讪道:“小婿就不送伯娘了,改日过去给伯娘请安。”
贺老太太眼见沈海态度也软下来,剩下的一小半担心也撂下,欣慰的点点头,无奈地看了贺氏一眼,扶着儿子的胳膊上了马车。
看热闹的沈氏族人已经散去,有直接去了五房的,有回去先换素服的。生死是大事,这白事张罗起来,还需族人跑腿出力。
沈理与沈海夫妇前往五房,贺氏不敢训斥沈理,便对丈夫阴阳怪气道:“那哪里是亲戚,那是仇人!当初珺哥儿入狱,我没去求,还是你没去求?如今到是显得你是老好人,感情废的不是你的胳膊、断的不是你的腿,你这人情做的到是轻省!”
沈海听着不像,拉了拉贺氏衣袖:“啰嗦什么?到底是你亲伯娘。”
贺氏愤愤道:“我不管是谁,只要害了我儿子,就是我的仇人,我可做不得那以德报怨的大好人!”
沈理原本与沈海夫妇并行,此时却是停下,定定地看着贺氏。
贺氏满脸不甘,却不敢直视沈理,别扭地移开眼。
沈海只觉得头上汗都要下来了,连忙道:“六哥儿,你伯娘糊涂了,莫要与你伯娘计较。”
沈理没有看沈海,依旧直直地看着贺氏,轻声道:“瑞哥儿与珏哥儿一起上京,一起入嗣二房,可瑞哥儿还在,珏哥儿殇了,你以为是瑞哥儿害了珏哥儿,所以将瑞哥儿当成仇人。”
贺氏被揭破心中阴暗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却终究没有开口否认。
沈海摇头埋怨道:“你怎么有这糊涂心思?说到底都是命,关瑞哥儿什么事?真要怨,也是当怨我们这当爹当娘的,真要疼儿子,作甚就舍得出继?”
贺氏这几日对沈瑞的疏离,沈理早就不满,只是因为他回来是解决沈家危机的,不好直接搬出去,否则落在外人眼中就是沈家内部不合。
如今钦差来了,案子也能有了眉目,沈理不愿继续惯着贺氏脾气,便对沈海道:“大伯,瑞哥儿今日开始就留在五房帮忙,我叨扰了几日,今晚也家去了。”
沈海忙道:“住的好好的,作甚这样外道?那边屋子空了几年,怎么能住人?”
沈理却不是与沈海商量,看着前面不远处的五房,道:“大伯,先过去吧。”
沈海狠狠瞪了贺氏一眼,随沈理去了五房。
贺氏落后几步,望向沈理的背影,知晓他是为沈瑞不平,不由难堪中带了几分委屈。就算她心里不喜沈瑞,这几日不还是好吃好喝的款待,何曾有半点怠慢?
*
五房院子里,正在搭灵棚。
虽然主家一人都没有露面,不过由沈瑞、沈瑾坐镇,也开始有条不紊地举丧。就近的族人也三三两两有到了,看到这兄弟二人也没有什么意外。毕竟四房与五房除了族人,还是近邻,郭氏早年又与孙氏交好。
等到沈理、沈海到了,灵棚已经搭好。
沈海与沈理先去灵前祭拜,随即才问起缘故来。待知晓沈鸿见了儿子平安归来,并未怨愤牵挂,而是好生吩咐了一番,含笑而逝,沈海与沈理心中亦都是唏嘘不已。这般豁达,唯有沈鸿。
贺氏是族嫂,去探望完依旧昏睡的郭氏后,就带着两个先到的族侄媳妇,帮忙招待起女眷事宜。
等到黄昏时分,沈家五房大老爷病故,停灵治丧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
知府衙门,随着屋子里变暗,有小厮开始掌灯。
张永面色沉重,在地上踱步,眉头皱的紧紧的,时而望向望着王守仁欲言又止。
王守仁好奇道:“公公有何教导,直言便是。”
张永停下,道:“这知府衙门宽敞,平日里是好事,可要是今晚真有意外,却是不好看守。到底跟着你我二人过来的人手有限,这知府衙役也不是能安心使唤。要不然,王大人还是回客栈,或是直接往沈家吊孝。”
陆家既是松江的豪族之一,又能抵御“倭乱”的攻击,家丁护院中不乏好手,王守仁既亮出钦差身份,那陆家为了稳妥,就会竭尽全力安排人手,将王守仁护着安安稳稳;沈家那边,聚族而居,族人众多,又是丧家,真要有人因王守仁之故攻击过去,不是还有“哀兵必胜”的说法……
沈家宗房门口,贺老太太叫停了马车。
换做以往,有贺老太太这长辈在,贺家马车自然能直接进了大门,眼下母子两个既是为了求情而来,自然不好托大。
贺老太太颤悠悠,搭着儿子的胳膊下了马车。
沈海夫妇与沈理换了素服,正出门要往五房吊孝。因为五房与宗房距离不远,走路不过半盏茶的功夫,也没有叫人预备马车,安步当车出来,不想却是正与贺家母子碰了个正面。
贺氏想起儿子的瘸腿,望向贺家母子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她并不知这其中还有藩王之事,只当真的是堂弟“谋害”沈家三子,如今“事情败露”,钦差大人才会叫人缉拿堂弟。眼前这哪里是娘家人?这是她的大仇人。
沈海却是习惯性的上前,道:“是伯娘……”招呼出口,察觉不对,止住脚步,脸上讪讪,多了疏离。他倒是晓得,沈家如今境遇不单单是因贺二老爷的缘故,可既晓得贺二老爷交游广泛,之前心里多少还存着点小念头,以为堂小舅子即便没有明着插手,也多少会照拂自家儿子一些,会保全沈珺一二,可这挑了脚筋就是照拂?虽说大夫已经检查过,说沈珺脚筋并未全断,还有治愈的可能,可那也只是可能。
眼看着沈海与贺氏如此模样,贺老太太心急,含泪道:“大姑奶奶、大姑爷,我那孽障也是你们两口子看着长大的,他年轻气盛、好争个长短不假,可要说有害人的心思,也要有那个胆子不是?”
沈海看着老人家白发苍苍的,想起自家岳母去的早,妻子早年多赖这位伯岳母教养,心中到底有些不落忍,移开眼睛,虽没有接话,神色已是稍缓。
倒是贺氏,怒火中烧,听到这些,只当狡辩,尖声道:“没有胆子?为了银子,还能差胆子!那是黑了心肝的畜生,为了银子六亲不认!又不是头一回,还道什么无辜?当年沈家四房孙氏,修路搭桥,帮老扶幼,周济孤寡,这松江城内外谁人不念一声好?偏生这贺二老爷,为了孙氏的两家织厂,设局谋划,拉了沈家好几房人下水,将孙氏遗产瓜分得干干净净,半点也没给孙氏亲子留。要不是当年蒋知府在,让了知府太太出面做主,可不就是叫他随心顺意?还有沈家三房,城里的旺铺、城外的良田,如今又在谁的名下?是啊,胆子小,推出四房的大傻子,谋夺族亲产业的名声别人得了,他只暗地里捞好处。这天下再没有旁人家?还是几辈子的冤仇,作甚只盯着沈家一族祸害?有了一回二回还不够,偏生还来第三回,连‘通倭’的罪名都扣上,这是要将我们沈家一锅端啊!”
这宗房周边,住的都是沈氏族人,听到宗房门口动静,出来不少人看热闹。
待知晓是贺家母子来了,不少族人也在观望宗房的态度。这次沈家子弟被拘押之事,沈海不出头,等到沈理回来才稍有作为,已经引起不少族人不满。要是这次时候,族长夫妇依旧亲近贺家,大家少不得愤愤,要质问一二。
不过,真目睹贺氏指着亲伯娘厉声质问,围观众人有觉得痛快的,也有觉得不自在。到底是书香传家,礼仪之族,不管害了沈家人的是不是贺二老爷,眼前也不过是一个白发苍苍老太太,贺氏这般叫嚣也违了长幼尊卑之道。
贺老太太被嫡亲侄女指着鼻子骂儿子是畜生,既愧又悔,满脸涨红,身子摇摇晃晃。
贺北盛在旁着急,稳稳扶住,皱眉道:“大姐,你少说两句!”
贺氏理直气壮道:“我哪一句是假话?”
沈理看着贺氏微微皱眉,随即主动上前,对着贺老太太神色淡淡道:“世祖母莫要担心,只因前松江知府赵显忠在钦差面前指证,钦差才派人请贺二老爷过去问话,等到JS学政来,钦差会联合学政共同审案。”
贺北盛面上还混沌,贺老太太已经听清楚沈理说的话“言外之意”。一是赵显忠已经是“前松江知府”,狗急跳墙攀咬贺二老爷;二是锦衣卫虽拿人,却不会开始审案,而是要等JS学政来联合审案,贺二老爷身上有举人功名,在学政衙门没有除贺二老爷功名前,锦衣卫这边不会随意刑讯;三是沈理称呼她为“世祖母”,依旧认贺家这门姻亲,可对于如何对贺二老爷,则要看的沈二老爷是否真的迫害过沈家诸子。
贺老太太悬着的心落下一大半,面带感激道:“状元公……老身羞愧,都是老身教子无方,才会使得犬子立身不正,有了这次劫难也不冤枉……”
沈理低头看了下身上素服,轻声道:“世祖母还请多保重,莫要让小辈挂心。晚辈要往五房去,就不虚留世祖母了。”
并不是沈理心中不记仇,而是随着沈家风雨飘摇,将贺家拉下马也是损人不利己之事。那样的话,还不若趁着这个机会,示贺家以恩义,让贺家以后不得不为沈家保驾护航,使得沈家渡过难关。等到几年、十几年后,玉字辈在朝野有了分量,自然也就无人敢惦记沈家。
贺老太太点头道:“状元公且去忙,老身就不叨扰了。”说罢,看了贺氏一眼。
贺氏皱眉,不时望向沈理,难掩怨愤,应该是不满他给贺家人好脸色。
沈海平庸,可也不是傻子,晓得沈理待贺家这般宽和定有深意,便讪讪道:“小婿就不送伯娘了,改日过去给伯娘请安。”
贺老太太眼见沈海态度也软下来,剩下的一小半担心也撂下,欣慰的点点头,无奈地看了贺氏一眼,扶着儿子的胳膊上了马车。
看热闹的沈氏族人已经散去,有直接去了五房的,有回去先换素服的。生死是大事,这白事张罗起来,还需族人跑腿出力。
沈理与沈海夫妇前往五房,贺氏不敢训斥沈理,便对丈夫阴阳怪气道:“那哪里是亲戚,那是仇人!当初珺哥儿入狱,我没去求,还是你没去求?如今到是显得你是老好人,感情废的不是你的胳膊、断的不是你的腿,你这人情做的到是轻省!”
沈海听着不像,拉了拉贺氏衣袖:“啰嗦什么?到底是你亲伯娘。”
贺氏愤愤道:“我不管是谁,只要害了我儿子,就是我的仇人,我可做不得那以德报怨的大好人!”
沈理原本与沈海夫妇并行,此时却是停下,定定地看着贺氏。
贺氏满脸不甘,却不敢直视沈理,别扭地移开眼。
沈海只觉得头上汗都要下来了,连忙道:“六哥儿,你伯娘糊涂了,莫要与你伯娘计较。”
沈理没有看沈海,依旧直直地看着贺氏,轻声道:“瑞哥儿与珏哥儿一起上京,一起入嗣二房,可瑞哥儿还在,珏哥儿殇了,你以为是瑞哥儿害了珏哥儿,所以将瑞哥儿当成仇人。”
贺氏被揭破心中阴暗处,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却终究没有开口否认。
沈海摇头埋怨道:“你怎么有这糊涂心思?说到底都是命,关瑞哥儿什么事?真要怨,也是当怨我们这当爹当娘的,真要疼儿子,作甚就舍得出继?”
贺氏这几日对沈瑞的疏离,沈理早就不满,只是因为他回来是解决沈家危机的,不好直接搬出去,否则落在外人眼中就是沈家内部不合。
如今钦差来了,案子也能有了眉目,沈理不愿继续惯着贺氏脾气,便对沈海道:“大伯,瑞哥儿今日开始就留在五房帮忙,我叨扰了几日,今晚也家去了。”
沈海忙道:“住的好好的,作甚这样外道?那边屋子空了几年,怎么能住人?”
沈理却不是与沈海商量,看着前面不远处的五房,道:“大伯,先过去吧。”
沈海狠狠瞪了贺氏一眼,随沈理去了五房。
贺氏落后几步,望向沈理的背影,知晓他是为沈瑞不平,不由难堪中带了几分委屈。就算她心里不喜沈瑞,这几日不还是好吃好喝的款待,何曾有半点怠慢?
*
五房院子里,正在搭灵棚。
虽然主家一人都没有露面,不过由沈瑞、沈瑾坐镇,也开始有条不紊地举丧。就近的族人也三三两两有到了,看到这兄弟二人也没有什么意外。毕竟四房与五房除了族人,还是近邻,郭氏早年又与孙氏交好。
等到沈理、沈海到了,灵棚已经搭好。
沈海与沈理先去灵前祭拜,随即才问起缘故来。待知晓沈鸿见了儿子平安归来,并未怨愤牵挂,而是好生吩咐了一番,含笑而逝,沈海与沈理心中亦都是唏嘘不已。这般豁达,唯有沈鸿。
贺氏是族嫂,去探望完依旧昏睡的郭氏后,就带着两个先到的族侄媳妇,帮忙招待起女眷事宜。
等到黄昏时分,沈家五房大老爷病故,停灵治丧的消息,也传了出去。
*
知府衙门,随着屋子里变暗,有小厮开始掌灯。
张永面色沉重,在地上踱步,眉头皱的紧紧的,时而望向望着王守仁欲言又止。
王守仁好奇道:“公公有何教导,直言便是。”
张永停下,道:“这知府衙门宽敞,平日里是好事,可要是今晚真有意外,却是不好看守。到底跟着你我二人过来的人手有限,这知府衙役也不是能安心使唤。要不然,王大人还是回客栈,或是直接往沈家吊孝。”
陆家既是松江的豪族之一,又能抵御“倭乱”的攻击,家丁护院中不乏好手,王守仁既亮出钦差身份,那陆家为了稳妥,就会竭尽全力安排人手,将王守仁护着安安稳稳;沈家那边,聚族而居,族人众多,又是丧家,真要有人因王守仁之故攻击过去,不是还有“哀兵必胜”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