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议定出兵、太子监军

从时间上推算,郑家从日本将消息传到京师,这中间用去了近一个月时间,而大明要是派遣军队赶赴九州岛,至少需要五十到七十天的时间,现在搞不清的是,联军能不能坚持看到日月龙旗的到来。

大军出征可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

从选派主帅到集结兵力、调集粮草辎重、准备船只、制订登陆后的作战方略等等,这一系列程序都需要不少时间来准备,现在去往日本方向的季风还是逆风,尽管已过了海上风暴期,但船只航行的速度会大为减缓,种种因素相加,预计抵达日本的时间或许还会延长不少。

朱由检与孙传庭等人经过短时间的商议过后,决定派遣北海舰队一万人赴日本作战,领军主将为副总兵衔的李定国,正在兵部观政的太子朱慈烺作为监军随队远征。

除了西北和东北地区的驻军将以屯田安家的方式时代驻守当地外,大明其他派遣军都实行了轮换制,每五年一轮换。

比如驻守马尼拉的军队,到第五年年初时,兵部就会从大明国内先期派遣驻军人数的一半过去,在替换回相同人数将官士卒的同时,用一年的时间熟悉当地的气候环境,年底时再进行另一半轮换,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军队不会因为轮换导致对当地风土人情不熟悉,从而发生不必要的混乱。

积功升至副总兵的李定国去年刚刚从马尼拉被替换回国,经过近一年的修整也歇息的差不多了,为了让这位历史上的名将之花继续大放异彩,朱由检决意让他带队出征。

今年已是三旬出头的李定国于崇祯十五年娶妻生子,膝下有三子一女,其刚满八岁的长子李溥兴自幼便显露出与众不同的气度,在学堂读书期间,每逢先生提问,总会“作惊人之语”,被数位先生赞为“将来必成大器者”。

对这位历史名人格外关注的朱由检闻讯后也是欣慰不已。

名将后继有人,这足以安抚原本历史中李定国英年含恨早逝的灵魂了。

朱慈烺先是于崇祯二十二年在吏部观政一年,今年正好在兵部,这次大明官军征伐日本,对他来说是了解兵事的极佳机会。

纸上得来终觉浅,方知此事需躬行。

作为大明未来的接班人,不懂兵、不知兵是十分可怕的,在兵部观政虽然多少也会了解一些常识,但比起亲身下到军中与将官士卒密切接触、亲历战阵的残酷、知道士卒的不易,还是欠缺极多。

太子妃王芝兰于去年十月诞下一名女婴,现在将近一岁年纪,朱由检已经升格为爷爷,这让刚刚四旬左右的他有些哭笑不得。

周后因着太子妃第一胎便生了个女孩的缘故,一直在朱由检耳边叨叨着,要张罗着给朱慈烺再纳几名侧妃,以便更好的开枝散叶,朱由检迫于天家血脉的珍贵性,也对朱慈烺提起过此事,但却被朱慈烺婉拒。

因为太子妃王芝兰是朱慈烺初次出宫遇见的第一名陌生同龄异性,加之两人多少有些青梅竹马的属性,所以两人之间的感情极为深厚,平日里在宫中也是时常耳鬓厮磨,几乎与平民百姓夫妻没什么两样。

正因如此,朱慈烺对纳妃一事兴趣很小,对于父母的催促也是找了种种借口予以推拒。

最后实在是受不了母亲的唠叨,才以太子妃如若是第二胎还是女婴,那就会纳妃作为了恰当的理由,暂时让周后停止了每日催逼。

朱慈烺的这一行举倒是挺有朱家老祖宗遗传基因的。

作为天底下最尊贵之人,大明历代帝王中确实有几位与众不同之人,比如英宗朱祁镇、孝宗朱佑樘,独宠万贵妃这位老女人的宪宗朱见深等,上述几位都是非典型一夫一妻制的践行者,对自己的皇后或是贵妃都是专情的很,比起历朝皇帝荒淫无度的生活方式来,可以称得上是天下男人的楷模。

好在太子妃在今年开春之后又有了身孕,到现在已是五个月了,据宫中懂行的宫人说,从太子妃走路的形态以及显怀程度上看,此次怀的一定是男婴。

虽说在这个没有B超的年代,单从这些行迹上很难鉴别胎儿的性别,但古老相传的一些方式还是有相当高准确性的,至少太子夫妻二人都相信宫人的判断,只要生出个皇太孙来,那太子的后宫就不用再添新人,省去了许多不必要的明争暗斗。

在朱由检作出决定后的第三日,太子告别爱妻,带着几名随侍太监以及程坚等贴身护卫,在勇卫营一千名精锐骑兵护卫下,由兵部官员陪同,驰出京城,沿着官道一路南下,直奔北海舰队的驻地——山东登州府而去。

数日之后,一辆辆装满各种粮草辎重的大车驶出京师,沿着朱慈烺走过的道路驶向同一目的地。

朱慈烺带人先行开赴登州府,为的是能提前登上海船出海,熟悉和适应海况,毕竟他还没有乘船远航过,如果没有一段适应期,在海上漂泊日久的话,很有可能引发各种不适。

孙传庭等人都是久历疆场,所以对朱由检将太子派去监军之举并未劝阻,他们并不担心太子的安全问题。

在他们的眼中,年轻的太子需要更多的历练,以大明官军的强悍战力,对上任何国家的军队,结果都是已经预定的,再说太子又不用亲自上阵冲锋,有一千精骑护卫左右,任你天大的本事也靠不到近前。

皇帝的意思很明确,要让太子在军中树立起威信,军功是最有说服力的,只要大明官军大胜而归,那就是灭国的战绩,作为下一任皇位的继承者,文治武功两项已经有一项在手,剩下文治相对来说就更容易操作了。

时值八月末,北方的雨季早已过去,天气和路况都极为适合长途跋涉,朱慈烺在精骑的护卫下,晓行夜宿,以每天一百五十里左右的速度进发,在经过十天左右的奔波后,终于抵达登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