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赫之死

“娘。。。。。。呜呜呜。。。。。。”一位孩子从外面哭着跑回到家里。

他娘忙放下手中的活,抢上来问道:“咋了?被谁欺负成这样?”

她心痛地看着自己儿子被人揍得青一块紫一块的脸,忙去取了热水,替儿子敷着。

那孩子抽泣着说道:“还是李家铺子那帮人,我只是看他们那边田埂上的草长得肥,就让佃户们牵着牛去吃,他们便冲上来揍我。。。。。”

“走,哥带你去讨回公道!”一位大一点的孩子从里屋走了出来。大约十四五岁的模样,长得端的是玉面敷粉,唇红齿白,眼神中透露着高傲和镇定,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元基,别去。忘了你阿爷的祖训了吗?既然咱们生活在这里,就得和汉人好好相处!”他娘急忙劝阻道。

这位叫元基的孩子姓姚,他们家是爷爷辈从草原迁移到此定居。

他目光坚毅,看着自己的弟弟说道:“元初,你敢随哥哥去吗?咱们羌人有仇必报,被欺负了还忍气吞声岂不成了缩头乌龟?以后怎么在汉人面前抬头做人?”

他母亲训斥道:“没听见你弟弟说的话吗?越界去吃别人家的草是咱们理亏,莫要寻事!”

姚元基紧握着拳头,说道:“娘,你莫管,也别让爹知道。这是我们孩子之间的事,俺要让他们知道欺负俺弟弟的后果。”说着,便扯着元初的手,撒腿往

外跑去。

李家铺子的七八个十岁左右的孩子在池塘中嬉戏,一位孩子眼尖,远远看到姚家铺子方向十几个孩子奔了过来,便扯着喉咙喊道:“赫哥,姚家老大果然来了!”

“怕他作甚?”

那位叫赫哥的,姓李。他便是当年被他娘抱在怀里逃难的孩子,现在已经十二岁。性格坚毅果敢,身形健硕,身上有股倔劲儿,和邻村的孩子打架永远都是第一个上,最后一个跑。

他从水里爬了出来,晃了晃身上的水,将脸上的水一抹,定睛看到姚元基领着姚家铺子的十几个大孩子飞奔而来,后面跟着刚才叉着腰叫嚣挑衅自己,后被自己揍得落荒而逃的姚元初。

“元初元初癞蛤蟆,自己打不过还叫哥哥来寻仇,好不要脸。”一位叫杨显的孩子朝他们谩骂。

李赫赤身站在水池边,其他伙伴也都爬了上来。

不一会儿,姚元基便站到了李赫面前,看着比自己矮半个头的李赫。指着他回头问弟弟:“就是他欺负你?”姚元初怯怯地点了点头。

他心想:老冤家了,这么多年还没被自己打服,这李家孩子脾气也够拧的。刚想用指着李赫的右手张开五指抓向他的面门,便觉手掌剧痛无比,定睛一看,原来是李赫先发制人,张嘴便咬住了他。

他双眼迸发出凌厉的寒光,恶从胆边出。心想:好啊,居然还敢像狗一样咬我,想死不成!他

抬起脚便踢向李赫的下体。

边上李家铺子的孩子嚷了起来:“不要脸,姚家老大仗势欺人,以大欺小。大家上!”两边的孩子都有血性,谁都不服谁,刹那间便纠缠在一起。李家铺子这边的孩子最小才十岁,姓李名元昊,也和李赫一样是个宁死不服输的主。虽然姚元基带来了十几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但在七八个李家铺子的孩子面前居然没占到多大的便宜。

姚元基比李赫大两岁,无论身体、力气都要比他大很多。况且,所有的孩子都从小习武,差了两岁,便只有挨打的份。

李赫见姚老大这脚阴的很,如果被踢中,小鸟岂不是要变成胖鸟了?他松开嘴,一个懒驴打滚避开这损招。滚到姚元基脚下,抱起他的腿猛地一掀。“扑通”一声,两人同时滚落到水塘中去。

姚元基怒极骂道:“李赫你这个杂种,俺让你不服,今日你不求饶,俺就让你吃个饱!”他仗着自己个高,力气大,拖着李赫便往池子中间走去。

李赫此时浮在水中,无处着力,只有双腿缠住姚元基,两条胳膊紧紧勒住他的脖子。姚元基被勒得几近昏厥,一只手用尽全力掰开李赫的胳膊,另一只手叉住他的脖子便往水里按!

李赫的头一下子被仰面叉到水里,使命挣扎。他看到自己口鼻中的水泡咕嘟咕嘟朝上冒,水面如此的近,亮晃晃的,甚至看到太阳

透过水面照在他的脸上。水里如此冰凉,脸上感觉不到一丝太阳的暖意。。。。。。他喝了几口水,瞧着水面上那张狰狞的脸,心想:“俺不能服输,岂能求饶!有胆就淹死俺,不淹死俺,俺定叫你跪下求饶。。。。。。”咕嘟,又喝了几口水,气息将尽,不免开始慌乱起来。娘的,你真要淹死俺?他松开胳膊,使劲去掰叉着自己的那只手,此时已经晚了,憋不住窒息又张开嘴灌了口水,便失去意识,瘫软下去。。。。。。

“不好啦,淹死人啦~~”姚家铺子的孩子顿作鸟兽散,撇开和自己纠缠在一起的孩子,慌不迭地逃回家去。

不一会儿,几个大人从远处跑来,扑通扑通跳下水,将李赫捞了上来,此时他的身体已经开始变凉。

“呜、呜、呜。。。”李凤儿看着硬挺在炕上的哥哥,伤心欲绝。

李家铺子的大人都聚在他家的院子里,李德隆背着弓箭,手上拿着一把叉子,怒目圆睁,便要出门。

他妻子匡氏,红着眼睛掉着泪,拉着他哽咽道:“他爹,赫儿已经没了,你要去寻仇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可教我和凤儿怎么活啊!”

李德隆用力拨开妻子的手,咬牙切齿道:“平时孩子们打闹,俺们可以不管。可姚家孩子没个轻重,弄出人命,俺自是要给儿子讨个公道!”说完,他便来到了院子里。

中原的乡土农村按

照血缘和地缘形成村为单位的宗族,把人区分为了自己人和外部人。乡土社会的治理一直有“皇权不下乡,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的不成文的规矩。遇到村与村的纷争,唯有自己解决,解决方式便是谈判和武力,很少有到县里报官的,县里也无法管农村械斗这种事。

看到杨家兄弟手握铁枪,李氏宗亲也都握着兵器聚在一起,连居住在同村的几家改姓李的胡人兄弟、氐族的符氏兄弟也来助阵。看着几十号人齐聚院子,李德隆一股热血冲上脑门,感激地看着兄弟们,大喝一声:“今日李某受此大辱,兄弟们的大恩不言谢,事后请大家吃酒!”

众人齐吼了一声,刚要转身前往姚家铺子,便听到屋内匡氏大叫道:“他爹,快来~~”

众人愣住,停住了脚步,李德隆也愣着不知道屋里发生了什么。只见李凤儿探出头,扑闪着大眼睛,面露喜色,喊道:“爹,哥哥活过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