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来都来了,就去看看

若是别人跟他谭稹说这样的话,谭稹直接一口唾沫星子飞过去,然后拂袖而去。

可问题是,跟前的这位,乃是自己的大救星兼福星高璋。

谭稹按捺住自己,从那高璋的手中接了过来这份《江南商报》仔细一打量。

这才发现,这份《江南商报》与自己曾经见过的那些小报截然不同。

里边的内容,没看到小报里边常有的那些胡编乱造,用以哗众取宠以及吸引眼球的国内国际时政。

全都是满满的干货,上面的内容描写着这近几个月来,江南地区的物价的波动情况。

不论是粮食还是油盐,当然,还有苏州官府对于现如今苏州地区的工商业有哪些扶持政策。

还有就是东京汴梁,现如今对于哪一类的商品需要量很大。

以及苏州地区现如今正在进行着各种工厂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

再有就有,苏州官府发布的关于现如今正在重新修整从苏州,经秀州,直抵杭州的官道。

现如今,分段施工的苏州至吴江段已经竣工等等……

再有就是,谭稹看到了上面关于一些苏州名优特产的广告。

不过最令他谭某人眼前一亮的,则是《封神演义》长篇小说正在上面连载的内容。

上面那昏庸无道商纣王的离奇故事,着实忒有意思了点。

看着这新颖而又内容别具一格的《江南商报》,直到高璋这位状元公故意地用力咳嗽,谭稹这才恋恋不舍地从那个故事中醒过神来。

“怎么样,本官没有骗谭提举你吧,这《江南商报》现如今已经在苏州发行了两期。

销量颇为可观,如今就连秀州、常州等州县也已经开始有售。”

若是将杭州万国商品博览会的消息刊载其上,借由《江南商报》的分发渠道。

进入到其他市舶司区域,吸引那些商人过来,那就不是杭州市舶司的官方行为。

至少其他市舶司也不好阻拦,当然,想要收缴《江南商报》那就属于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高璋这位宣抚制置使怎么可能会由着那些各地的官吏来干扰自己进行报纸发行?

……

至少从这个理由上,倒也说得通,而且高璋愿意出手,谭稹自然是巴不得。

“没想到,高宣抚愿意为我杭州市舶司如此付出,咱家实在是感激不尽。”

“谭提举言重了,说起来,方指挥使,也是多得谭提举你的照顾与扶持。”

“再者还有不少的生意,都需要经过杭州市秀司进出,这些也多亏得有谭提举你在此坐镇,少了许多的麻烦。”

“本官又岂能不回报一二?”

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按照高璋的建议,谭稹决定就在杭州最主要的码头上,开辟一家展馆,专门展出这些样品。

并且宣传册什么的都备下,等到那些海商抵达了之后,让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杭州市舶司有哪些足可以掏空他们腰包的特产。

说干就干,谭稹这位提举也是很有执行能力的人。

第一时间就委派了得力人手,立刻前往码头处理。

……

一位来自于麻罗抹的蛮夷海商,他的海船,这才刚刚抵达这杭州的码头。

看着这座新开埠的城市,还有这没有太多海商船只而显得有些空荡荡的成片码头。

这让阿里分外欣喜之余,又不禁在心中升起了一丝担忧。

倘若这里的商品经济不够繁荣,吃不下自己海船上的货物,又或者是自己在这里,无法采购到足够的商品。

那么来这里,就相当于是白跑一趟,就在阿里刚刚从甲板上来到了码头上,就看到了自己的通译正在那边跟人交流。

很快,就从对方那里接过了几张纸,然后二人又交流了一番之后,快步朝着自己这边走来。

“东家,咱们这一趟当真是来对了,杭州市舶司在这码头旁边,开设了一家专门的商品展览馆,里边全都是杭州一带的特色商品。”

跟随在阿里身后边的一名亲随忍不住小声地吐了句槽。

“这里距离明州市舶司不远,这里有的难道明州市舶司会没有吗?”

“我觉得那边不见得有这些东西……”这位郑通译呵呵一乐,将那几张纸给递了过来。

“不管是这种能够把人模样照得比铜镜都还要清晰的玻璃镜子,又或者是这种可以用于计时的座钟……”

“来都来了,那就去看看吧,毕竟我们来这杭州,为的就是看看有没有什么好机会。”

阿里听到了这位通译所言,毫不犹豫地认可了通译的建议,一行人便朝着码头区旁边一幢十分醒目,并且还有司舶司兵卒守备的建筑行去。

来到了门口,就被拦住,让阿里先出示了他的身份证明,这才给了他们三个人每人一块带着绸带的木牌挂在胸前。

这样一块木牌上,没有什么装饰,有的只是三个字:参观证。

对方示意他们要挂在脖子上,方才能够进入这杭州市舶司商品展览馆。

进入之后,就有一位笑眯眯的小吏迎上了前来。

对方还特地将自己胸口的牌子,朝着这三位一亮。上面“解说员”三个大字十分醒目。

“三位贵宾一看就是新来的,不知道你们是否需要解说人员。

解说费十五文钱,全程陪同解说这里边的商品质地、功能等详细参数……”

作为财大气粗的海商,自然不会在意这点小钱。

重要的是,他看到了前方也有海商,正在这样挂着牌子的解说员的全程陪同之下,在里边溜达。

接过了阿里的亲随递过来的十五文钱之后,这位把钱交到了一旁的收银员手中。

这才上前来,开始带领着这三位在这占地颇有规模的展览馆里边溜达了起来。

刚走了没几步,站呆在了原地,他看到了跟前,摆放着一个大概盘子大小的圆盘,而在圆盘的正中,有一根一头涂黑,一头涂红的针。

而在跟前有一块牌子上,简单的写着几行字。

“三位,这是指南针,是根据司南进行改良之后制作而成的工具。

其实用性和便携性以及操作性都远在司南之上,而且在上面都还描绘着精准的刻度,以三百六十度为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