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膛上碗口大的窟窿,都能看见里面不住流血的内脏。
两人相依为命走了这么一路,若是说没有感情必然是假的。
从记事以来,长生就没有见过生死,如今宁江的离去让他险些哭瞎了双眼。
今后的路就要他一个人走了。
悲痛不会有任何的好处,只会骗取人的泪水,这一点他很清楚。
忍着心中的悲伤将宁江的尸体埋在一棵古树旁,他带着公羊的皮毛还有一部分肉离开了。
路还要接着往下走,宁江到死都没有拜在仙门下,他长生要替好友完成这个愿望。
或许是有了这个信念,他一个人在路上,面对野狼没有死,面对黑瞎子的追赶也没有亡。
靠着这件公羊的皮,他熬过了漫长的冬天。
终于,仙山就在眼前了。
此时的长生哪里还有意气风发的模样,几乎成了一个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野人。
但好在一切都是值得的,终于到了仙山。
这山高不见峰,云顶之上漫天着五彩霞光。
长生知道,这是自己来对地方了。
这么高的山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爬上去的,但长生不会放弃。
准备好足够的干粮就开始了漫长的爬山旅程。
一个月,长生回头看,他才刚爬到山脚。
三个月,终于到了山腰。
长生觉得自己爬得挺快的,可就是不见高度有所增长。
第六个月,又到了秋天,他已经到了山腰,可越是向上,路就越不好走,天也渐渐冷了下来。
越是不好走的路,就越是仙人对他的考验。
长生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因为在他心里,他的每一个举动都有仙人在看着,以此来决定自己值不值得对方收下。
又是一年冬天,长生算算日子,好像今天就是过年的日子了。
看着距离自己不远的顶峰,他想在新年这一天登上仙山,也算是给宁江一个交代。
太阳快落山时,长生的左手终于摸到了顶峰的石头。
像是虫子一样地蠕动到山顶上,这一刻长生哭了,哭得像个孩子,路上唯一的伙伴宁江也走了,就只剩下他一个人。
这两年的路程把他折磨得像是一个枯槁老人,浑身上下更是没一处好地方。
望着前方流光溢彩的仙宫,泪水打湿了他的脸庞。
仙宫前有一个凉亭,凉亭里坐着两个正在品茶的老者,从二人脸上耻笑的表情来看,是在说着什么有趣的事。
“一甲子了,就来了一条虫子,我赢了。”
“道友技高一筹啊。”
话音落下,其中一位老者一挥袖,一阵狂风袭来,地上飞沙走石。
狂风裹挟着长生从山顶落了下去。
风中的碎石击打他的身上,留下了一个个的血洞,石子带着血肉从身体中飞出,像是一朵朵盛开的彼岸花。
从那两人的话语中,长生便可以听出来,两人确实是神仙,可他好像是一只不起眼的小虫子。
想来也是了,对神仙来说,他一个凡人,可不就是一只小虫子吗。
在外面散布些消息,到了仙山就能拜入仙门。
世界上想要求得神仙道的人不在少数,总有一些有大毅力者能历经千辛万苦赶过来。
而神仙坐在神殿前,看着这些人苦难的旅程,便成了一种消遣的方式。
有些讽刺,却又很现实,不止是修行界,世俗中身居高位者,也有不少这么做的。
只是他恨,恨被这些神仙玩弄于鼓掌之中,恨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东西,被别人随意的践踏,恨这些神仙漠视苍生。
凡与仙不可相提并论,这中间的差距要大过人与蝼蚁的区别。
面对这阵狂风,长生没有任何躲闪的机会,飞溅而来的石子也不会允许他躲过去。
到头来,还是落得了个惨死的下场。
身体犹如马蜂窝,遍布孔洞。
尸体从山巅落了下去,致死长生都没有闭上双眼。
书本到此便完结了。
最后留有一句作者的话。
“仙路缥缈,求者犹如惊涛孤舟,生死不过一念间尔。
最真才是道。”
将书本合上,槐安眼中有些复杂。
这本书将故事写得惟妙惟肖,生动又自然,可读性非常高。
但故事却是一个悲催的故事。
长生与宁江求仙有错吗?
没有错,可两人还是都死了。
死于修士们的草芥人命,死于天下不公。
虽然都是死,可宁江却要比长生好得多。
宁江虽然死了,但他并不知道结局是什么,在他的心里,只要登上仙山,就能拜入仙门。
还有一丝美好的幻想存在。
可长生呢。
有了无尽的希望,却又经历了无尽的绝望,这可比那些所谓的酷刑要难受得多。
当一个人发现自己一直以来苦苦坚守的,却是一个笑话时,这种悲痛的感觉有多么难受,恐怕只有试过的人才知道。
这也是在讽刺现实,作者是何年代,槐安并不知晓,但他知道,在这本书出现的那个年代,必然是一个惨烈的时代。
无数人被权势玩弄在股掌之间,将你的腿打断,再给你一副拐杖,最后告诉你,没有我,你什么都不是,连路都走不了。
这是何等的耻辱!
可修行界难道真的就是这样吗?
这一点槐安也不敢说自己的判断没有一点错。
只见过这些人,槐安如何敢说修行界就是这样。
走过多少路才敢说,这天就那么大。
也许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有些人活着就已经费劲全力了,也有的人天生就是万民之主。
也有的人出生就可以享用到无尽的资源,后面不管是修行还是做官,都轻而易举。
这就是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