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貉是当时人对北方各族的泛称。分布在今东北或蒙古大草原上者为东胡和匈奴,分布在今内蒙古东部和河北、山西北部者为林胡、楼烦。这些民族主要以畜牧为生,善骑射,是各族中武力最强者,中原各国受其威胁较大。赵国从襄子时起就不断和其北面的胡貉人作斗争。武灵王时,赵曾经大破林胡、楼烦,把所占领的土地置为赵的郡县,但双方的斗争并未结束,到战国末年,赵将李牧又“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
战国后期,燕将秦开袭破东胡,东胡却地千里,燕乘胜而进,在边境上修建长城,又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郡。
匈奴长期受东胡的控制,和中原国家的关系较少。
貉人分布于今辽宁境内,他们以渔猎和农耕为业,不同于以畜牧为主的胡貉各族。在今内蒙古、辽宁等地,发现过不少战国时期的古墓,出土有青铜的短剑、匕首、戈、工具和马饰等物,还有铁器、金银器和燕国的刀币。这些遗物当是𥝩貉各族所遗留下来的,因为其中有些器物或花纹具有浓厚的畜牧民族文化的特征。但里面也有些器物是仿自中原,或者就是从中原流入的。这表明当时这些民族和中原各国有来往关系,甚至受到中原文化明显的影响。
氐、羌族分布于今西北,和秦邻近者为大荔、义渠,“筑城数十,皆自称王”。秦于战国早期灭大荔,和义渠相周旋时间最长,到公元前272年才灭义渠,并将所得到的土地建立了陇西、北地郡。
战国时蜀人分布在今川北和川西一带。巴人分布在川东的嘉陵江、长江沿岸。秦惠王时,秦派司马错率兵灭蜀,同时也灭巴。秦将蜀王降为蜀侯,派陈庄为蜀相以监督蜀人。公元前301年,蜀起来反抗,秦又派司马错定蜀,后来就开始在蜀、巴设立郡县。蜀人的历史很古老,从出土的铜器来看,它早期受商、周文化影响,到战国时则受秦、楚影响较大。在蜀人和巴人的青铜器上,常见有属于他们自创的象形的文字。青铜器制作甚精,和中原各国所作者可相媲美,可见其文化程度之高。
越人分布地区颇广。今浙江、江西和两广、福建等地都是越人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战国文献记载中已有“百越”“扬越”“瓯越”“闽”等名称不同的部族。
根据考古发现,可知在浙江和广东、广西一带,战国时期越人在青铜器制作方面已进入发达的阶段,能冶铸出精美的钟、鼎和戈、矛或多种工具。器形、花纹带有地方特色,但也能看出有楚文化的某些影响。在广东的有些遗址中还发现有铁器,尽管数量不多,也表明中原的先进文化已进入到今岭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