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拒绝最后通牒,宣战

纳尔逊说了这些,不是说他怕了,而是刚刚大战后,舰队有所损失,没有到皇家海军的巅峰状态。

这时候出击,胜利还是可以的,毕竟皇家海军的军舰数目可是宁朝的两倍,但现在作战,会损失很大。

这是军事方面的考虑,但纳尔逊忘记了。战争可不只是军事因素,还关系到政治与经济。

一名议员道:“上将阁下,如果按你的说法以外交手段解决,万一解决不了,那我们付出代价可就大了。

首先,我们印地半岛就会遭至袭击,那可是女王头上的王冠啊!

那里生产的棉花,粮食,还有茶叶都是紧俏商品,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税收。这个地方,我们绝不能失去。”

“宁朝虽然国力比我们强,但他们就像他们卖的瓷器一样,外表坚硬,其实只要你用铁锤轻轻一敲,他们就会轰然垮塌。

而我们的皇家海军就是这只铁锤,只要他们击败宁朝海军,封锁他们的各个港口,他们就会屈服。”

“我们都击败了曾经天下第一的哈斯堡海军,东方大陆的落后海军难道还能让我们的皇家海军害怕吗?”

“对啊!我们的海军已经是天下第一了,怎么都天下第一了还能避战呢?”

“宁朝那个专利法,那是他们的国内法,怎么管到我们头上来了?

这是霸权主义,我们必须拒绝最后通牒,我们斯图亚特人决不能避战。他要战,我们就战。

“皇家海军必胜。”

“宣战。”

“宣战。”

……

众多议员个个脸红脖子粗,敲击着桌子,一个个都要求宣战。

纳尔逊看着他们疯狂的样子,心中叹了口气。

议长敲敲锤子,让他们静了下来,“那各位先生们投票吧!”

经过投票,几乎都要求宣战,唯一的几个还是弃权票。

议长望向女王,“女王陛下,议会讨论的结果是宣战。”

维多利亚女王站了起来。“那就拒绝最后通牒,与宁朝宣战,”

议会中一阵欢呼,这一段时间,斯图亚特王国正在上升期,屡次征战都能获得获胜,得到了大量好处。

他们已经视战争为获得好处的最快方法。其实就是宁朝不对他们宣战,过不了多少时候,他们也会找个理由向宁朝宣战的。

宁朝虽然国力强大,陆军也很强,但海军建设还不到十年,他们想趁这个机会击败宁朝海军,逼迫他们割地赔款。

可是宁朝竟然抢先宣战,斯图亚特王国海军舰队虽然没有恢复到巅峰期。但他们从女王到贵族,从议员到百姓,还是都认为自己赢定了。

西方各国听到斯图加特王国和宁朝宣战后,无不惊诧,在他们眼里,天下第一的哈斯堡王国舰队都失败了。

那宁朝新建的海军,能是斯图亚特王国皇家海军的对手吗?

宁朝的陆军好像很厉害,完成了统一,还将自己的宿敌匈奴吞并了。但他们的海军好像才成立十年呀!

斯图亚特国拒绝最后通牒的消息传到宁朝,在港口集结好的舰队马上出发了,他们的目标就是印地半岛最大的海军基地加尔港。

只要占领了这个港口,宁朝海军就有了一个前进基地,舰队就以这个基地为基础迎战皇家海军。

孙诚主动担任了此次远征部队的监军,他也要感受一下自己坚船利炮欺负別人的快感。

宁朝的舰队出发了,现在的宁朝海军,共集中了三艘战列舰,和五艘巡洋舰,十艘驱逐舰。

这些舰只都是宁朝新建造的远洋海军,舰身都是铁骨木壳,装备着风帆和蒸汽机混合动力,最大航速十五节。

这些新式军舰才是孙诚的底气,他相信凭着这些新式军舰,打败劳师远征的斯图亚特国皇家海军是不成问题。

新式军舰后面是老式全木制军舰和后勤舰只,老式军舰的航速已经跟不上新式军舰,所以编成了第二舰队。

他们的任务是为后勤舰只和陆战队运输舰护航,并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

经过一段时间航行,舰队已经行驶到印地半岛的加尔港周围。路上看到的船只全被扣留,以防止消息泄露。

印地半岛本来是有一支分舰队的,但因为要支援魏国,被当时的宁国海军一顿胖揍,被赶了回去。

这时也只剩下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了。

这三艘舰发现宁朝舰队,立刻驶出港口,朝着宁军舰队冲来。

他们知道想跑是跑不了,那还不如拼死一战。现在的皇家海军可是处在上升期,秉承见敌必战风格,想让他们不战而降根本不可能。

孙诚叹道:“这就是百年海军的底蕴,明知要输,也要奋力一战,这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舰队司令江坪也道:“信国公说的是,上次海战中,斯图亚特的海军虽然败了,但他们拼死一战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诚点点头,“也不能全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那个舰长与舰同沉的传统我看就不好?”

江坪一愣,“战舰在沉没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逃生,唯独舰长不可以,他必须与舰同沉。

否则就为同僚所不容,这个传统被视为是一种荣誉和职责,我觉得没什么不对呀!”

孙诚觉得海军在学习别国海军的过程中,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一股脑的全学过了来,却忘了要结合实际情况了。

“我们先不说培养一个舰长需要消耗多少资源,我就问你,培养一个舰长需要多少时间?”

“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年左右。”

“建一艘战舰,需要多少时间?就按驱逐舰算。”

“一年左右。”

“如果碰到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双方在海上互耗,现有的军舰被击沉了,那就要靠后续建造的舰只来保证战斗力。”

“那是自然。”

“那好,军舰可以一年造好,下水参加战斗。但谁来指挥?舰长可都与舰同沉了啊!

虽然有别的军官可以代替,但他们的指挥水平,绝对比不上培养十五年至二十年的舰长。

如果因为用这种不合格的舰长,战斗失败了,那谁来负责?”

江坪一时满头大汗。

“所以有的时候要看到长远,还有该学的学,不该学的不学。”

“信国公,下官明白了。”

“好了,去指挥吧!”

这时,敌军三舰已经朝宁军冲来,江坪命令舰队左舵,露出舷侧舰炮,老规矩,先是试射,拿到射击诸元,

再将诸元报到各个炮位,各炮调整好,开始射击,最先射击的是旗舰,接着是其余各舰。

几轮之后,二艘驱逐舰还没到自己十八磅炮的射程,就被击毁,慢慢的沉入海中。

另一艘巡洋舰凭着吨位大的优势,勉强行驶到自己二十四磅炮的射程。

可刚一转舵,亮出了舷侧炮位,侧方面积增大,还没射出一炮,就被宁军的开花弹打的燃起熊熊大火。

纳尔逊说了这些,不是说他怕了,而是刚刚大战后,舰队有所损失,没有到皇家海军的巅峰状态。

这时候出击,胜利还是可以的,毕竟皇家海军的军舰数目可是宁朝的两倍,但现在作战,会损失很大。

这是军事方面的考虑,但纳尔逊忘记了。战争可不只是军事因素,还关系到政治与经济。

一名议员道:“上将阁下,如果按你的说法以外交手段解决,万一解决不了,那我们付出代价可就大了。

首先,我们印地半岛就会遭至袭击,那可是女王头上的王冠啊!

那里生产的棉花,粮食,还有茶叶都是紧俏商品,为我们带来了大量税收。这个地方,我们绝不能失去。”

“宁朝虽然国力比我们强,但他们就像他们卖的瓷器一样,外表坚硬,其实只要你用铁锤轻轻一敲,他们就会轰然垮塌。

而我们的皇家海军就是这只铁锤,只要他们击败宁朝海军,封锁他们的各个港口,他们就会屈服。”

“我们都击败了曾经天下第一的哈斯堡海军,东方大陆的落后海军难道还能让我们的皇家海军害怕吗?”

“对啊!我们的海军已经是天下第一了,怎么都天下第一了还能避战呢?”

“宁朝那个专利法,那是他们的国内法,怎么管到我们头上来了?

这是霸权主义,我们必须拒绝最后通牒,我们斯图亚特人决不能避战。他要战,我们就战。

“皇家海军必胜。”

“宣战。”

“宣战。”

……

众多议员个个脸红脖子粗,敲击着桌子,一个个都要求宣战。

纳尔逊看着他们疯狂的样子,心中叹了口气。

议长敲敲锤子,让他们静了下来,“那各位先生们投票吧!”

经过投票,几乎都要求宣战,唯一的几个还是弃权票。

议长望向女王,“女王陛下,议会讨论的结果是宣战。”

维多利亚女王站了起来。“那就拒绝最后通牒,与宁朝宣战,”

议会中一阵欢呼,这一段时间,斯图亚特王国正在上升期,屡次征战都能获得获胜,得到了大量好处。

他们已经视战争为获得好处的最快方法。其实就是宁朝不对他们宣战,过不了多少时候,他们也会找个理由向宁朝宣战的。

宁朝虽然国力强大,陆军也很强,但海军建设还不到十年,他们想趁这个机会击败宁朝海军,逼迫他们割地赔款。

可是宁朝竟然抢先宣战,斯图亚特王国海军舰队虽然没有恢复到巅峰期。但他们从女王到贵族,从议员到百姓,还是都认为自己赢定了。

西方各国听到斯图加特王国和宁朝宣战后,无不惊诧,在他们眼里,天下第一的哈斯堡王国舰队都失败了。

那宁朝新建的海军,能是斯图亚特王国皇家海军的对手吗?

宁朝的陆军好像很厉害,完成了统一,还将自己的宿敌匈奴吞并了。但他们的海军好像才成立十年呀!

斯图亚特国拒绝最后通牒的消息传到宁朝,在港口集结好的舰队马上出发了,他们的目标就是印地半岛最大的海军基地加尔港。

只要占领了这个港口,宁朝海军就有了一个前进基地,舰队就以这个基地为基础迎战皇家海军。

孙诚主动担任了此次远征部队的监军,他也要感受一下自己坚船利炮欺负別人的快感。

宁朝的舰队出发了,现在的宁朝海军,共集中了三艘战列舰,和五艘巡洋舰,十艘驱逐舰。

这些舰只都是宁朝新建造的远洋海军,舰身都是铁骨木壳,装备着风帆和蒸汽机混合动力,最大航速十五节。

这些新式军舰才是孙诚的底气,他相信凭着这些新式军舰,打败劳师远征的斯图亚特国皇家海军是不成问题。

新式军舰后面是老式全木制军舰和后勤舰只,老式军舰的航速已经跟不上新式军舰,所以编成了第二舰队。

他们的任务是为后勤舰只和陆战队运输舰护航,并为他们提供炮火支援。

经过一段时间航行,舰队已经行驶到印地半岛的加尔港周围。路上看到的船只全被扣留,以防止消息泄露。

印地半岛本来是有一支分舰队的,但因为要支援魏国,被当时的宁国海军一顿胖揍,被赶了回去。

这时也只剩下一艘巡洋舰,两艘驱逐舰了。

这三艘舰发现宁朝舰队,立刻驶出港口,朝着宁军舰队冲来。

他们知道想跑是跑不了,那还不如拼死一战。现在的皇家海军可是处在上升期,秉承见敌必战风格,想让他们不战而降根本不可能。

孙诚叹道:“这就是百年海军的底蕴,明知要输,也要奋力一战,这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舰队司令江坪也道:“信国公说的是,上次海战中,斯图亚特的海军虽然败了,但他们拼死一战的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孙诚点点头,“也不能全学,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比如那个舰长与舰同沉的传统我看就不好?”

江坪一愣,“战舰在沉没的时候,所有人都可以逃生,唯独舰长不可以,他必须与舰同沉。

否则就为同僚所不容,这个传统被视为是一种荣誉和职责,我觉得没什么不对呀!”

孙诚觉得海军在学习别国海军的过程中,不管好的还是不好的,一股脑的全学过了来,却忘了要结合实际情况了。

“我们先不说培养一个舰长需要消耗多少资源,我就问你,培养一个舰长需要多少时间?”

“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年左右。”

“建一艘战舰,需要多少时间?就按驱逐舰算。”

“一年左右。”

“如果碰到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双方在海上互耗,现有的军舰被击沉了,那就要靠后续建造的舰只来保证战斗力。”

“那是自然。”

“那好,军舰可以一年造好,下水参加战斗。但谁来指挥?舰长可都与舰同沉了啊!

虽然有别的军官可以代替,但他们的指挥水平,绝对比不上培养十五年至二十年的舰长。

如果因为用这种不合格的舰长,战斗失败了,那谁来负责?”

江坪一时满头大汗。

“所以有的时候要看到长远,还有该学的学,不该学的不学。”

“信国公,下官明白了。”

“好了,去指挥吧!”

这时,敌军三舰已经朝宁军冲来,江坪命令舰队左舵,露出舷侧舰炮,老规矩,先是试射,拿到射击诸元,

再将诸元报到各个炮位,各炮调整好,开始射击,最先射击的是旗舰,接着是其余各舰。

几轮之后,二艘驱逐舰还没到自己十八磅炮的射程,就被击毁,慢慢的沉入海中。

另一艘巡洋舰凭着吨位大的优势,勉强行驶到自己二十四磅炮的射程。

可刚一转舵,亮出了舷侧炮位,侧方面积增大,还没射出一炮,就被宁军的开花弹打的燃起熊熊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