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礼部尚书位置悬空,内阁推荐了好几位,按说都有资格,宁王从中挑一个就行了。
但这些人宁王听了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这让众臣是百思不得其解。
宁王拿着这几个人的名字,左看看右看看,还是决定不了。
“来人,宣兴盛侯。”
孙诚又被召了进来,埋怨的道:“王兄,又有什么事?这次炒粮可是很让我费神啊!起码也要休息到明年!”
宁王无奈,心想,王弟这人,别人当官,恨不得孤天天找他们办事,这表示孤信任他们,自己有能力。
而王弟呢!孤找他办事,他还推三阻四,有时还要埋怨几句,这让孤情何以堪!
他又不想当官,家里又有钱,孤拿他没办法。以前还有个弱点,就是好色,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美色也不好了。
想以势来压他,他父亲岳父皆是朝廷重臣,就连孤的母后也认他为义子,压也压不住啊!
弄得现在让他办事,自己作为宁王,还得跟他商量商量。
“好了,只是让你推荐个人,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
“推荐人?”
“礼部尚书的位置悬空,你看谁合适?”
“内阁不是推荐了几位,挑一个不就行了?”
“可孤需要一个支持科举制的人。”
孙诚一惊,好像明白了什么?没有当官的人,都希望当官公平,以个人的才学来决定谁能当官。科举制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若是已经当上了官,自己有权利举荐别人当官了,那自己还会同意科举制吗?
本来家中有个傻儿子根本不适合当官,但自己是官,就可以举荐他当官。
要是有了科举制,那自己的傻儿子能通过考试当上官吗?我看绝不可能。
就是自己没有傻儿子,自己的侄子外侄总有吧?为了自己的亲戚后代能当官,他们肯定会本能的拒绝科举制。
想到这里,再看看这些人名,虽然都是寒门出身,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同意科举制。
这就是屁股跟着脑袋转,以前没当官,当然同意科举制。现在当上了官了,会不会同意科举制那就不一定。
孙诚叹道:“王兄真是明鉴万里,这些人我不能保证?”
宁王也叹道:“孤也不能保证,所以才让你在此之外能不能推荐一个。”
孙诚闭目沉思,思考有谁能有资格当上这个礼部尚书。
科举制改革方法是他和宁王定的,但要由一个人去实施。
历史上,做出改革计划的人不是太危险,而负责实施改革的人才是最危险的,被杀头的也是比比皆是。
如果有人当上了户部尚书,要推举科举制,被那些守旧派集体反对,并对他泼脏水。
虽然有宁王和自己护佑,死是死不了的,但身败名裂是跑不了的。那谁有胆子敢接这样的活呢?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以前就在礼部为官,但早已不在朝堂。但他的名望让他当上户部尚书是绰绰有余的。
当年他就是因为对察举制不满,而辞官归隐的,现在兴办书院桃李满天下。
而且他德高望重,光明磊落,品德甚佳,就是别人想用脏水泼他也找不到理由。
“王兄,我倒是有个人选。”
“谁?”
“栖霞书院山长,江楼。”
“他?好像也曾与他交谈过,他的言语中确实对察举制有些不满。”
“据说当年就是因为对察举制不满,他才愤然辞官的。”
“那好,孤这就招他进宫谈一谈。”
“王兄,此人为大才,还是我亲自上门去请为好。”
孙诚来到栖霞书院,书院现在已经焕然一新,不复当初破败的模样。
应该是校正印刷书籍时,赚了不少银子,将书院重新整修了一下。
江楼见了孙诚,“兴盛侯,听说郑家的书籍已被收入朝廷没收,是不是要我们去抄写核对啊!这次我们可以便宜点。”
孙诚汗然,“江山长,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啊!怎么现在一见面就谈钱,满身铜臭呢?”
江楼苦笑,“哎!上次赚的银子都花在整修书院上面了,你也知道,我栖霞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
尽管我收的学费很低,但他们有时还是交不起,所以有时候还得书院来贴补,比如书籍,笔墨还有伙食等。”
孙诚想不到江楼竟然还免学生的学费。“他们毕业以后还了吗?”
江楼一愣,“他们没钱?我身为山长帮帮他们是应该的,怎么可能让他们还钱呢?”
“当然要还?这相当于借,既然他们借了,自然就要还。
江山长,你的好心大家都知道,朝廷拨给你们的银子,只能维持你们学院的正常运作,你拿这个钱去补贴学生,这个不好吧?
书院的寒门子弟多,如果你用自己的银子补贴他们,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你不能用书院运作的经费去补贴啊!上次有了抄书的事,让你弥补了学院亏空的经费。
若是下次没有这等好事,难道你要关闭书院吗?这是不是对正常交费的学子不公平呢?”
“有时毕业的学子,也会捐钱给书院的。”
“捐钱?那个可不稳定,这个月有。你们过的很舒服,下个月没有呢,难道你们吃糠咽菜吗?
再说了,江山长,我不信你不知道人性的丑恶,你的这些学子之中,肯定有人交得起学费而故意不交的,就要占这个便宜?”
江楼叹了口气,他知道有这种人,但他总不能派人一家一家核实吧?所以他只能让那些学子凭良心了。
这个政策开始还好,申请的人并不是太多,毕竟都能读书了,虽是寒门,但学费还是能拿的出来的,除非家中突有变故。
可是后来,情况就变了,申请的人越来越多,让书院经费不堪重负,影响了学院的正常运作。
“那你说怎么办?我也很为难啊!”
孙诚脑子一转,有办法让他当礼部尚书了,“我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
“让他们贷款呀!”
江楼一愣,又怒道:“那些学子本来家里就困难,你还让他们去借贷?
你要知道,那些借贷利息可是非常高的,他们要是借了,这一辈子就别想翻身了,这个绝不可行!”
“你急什么,听我说完呀!”
江楼冷静下来,“请说。”
“我可以让户部,礼部联合弄一个助学贷款,在学习期间可以拿到最低生活补助,让他们不必为了生活而辍学。”
江楼脸上还是有不悦之色,“那还不是要利息!”
“学习过程中发放的贷款是免利息的,不光学习阶段免利息,毕业之后二年时间也免利息。
不过,两年时间如果还没有还清货款,那就要收利息了,可不能让他们赖着不还。”
“利率多少?”
“二个点,这是朝廷发放的,不在意赚钱与否,但总要给那些学生还贷的压力。
如果不还清,他的信誉也会在户、礼两部挂上号,想去朝廷当官那是绝不可能的了,就连信誉也会崩塌。”
现在礼部尚书位置悬空,内阁推荐了好几位,按说都有资格,宁王从中挑一个就行了。
但这些人宁王听了没说同意,也没说不同意,这让众臣是百思不得其解。
宁王拿着这几个人的名字,左看看右看看,还是决定不了。
“来人,宣兴盛侯。”
孙诚又被召了进来,埋怨的道:“王兄,又有什么事?这次炒粮可是很让我费神啊!起码也要休息到明年!”
宁王无奈,心想,王弟这人,别人当官,恨不得孤天天找他们办事,这表示孤信任他们,自己有能力。
而王弟呢!孤找他办事,他还推三阻四,有时还要埋怨几句,这让孤情何以堪!
他又不想当官,家里又有钱,孤拿他没办法。以前还有个弱点,就是好色,现在也不知道怎么,美色也不好了。
想以势来压他,他父亲岳父皆是朝廷重臣,就连孤的母后也认他为义子,压也压不住啊!
弄得现在让他办事,自己作为宁王,还得跟他商量商量。
“好了,只是让你推荐个人,浪费不了你多少时间?”
“推荐人?”
“礼部尚书的位置悬空,你看谁合适?”
“内阁不是推荐了几位,挑一个不就行了?”
“可孤需要一个支持科举制的人。”
孙诚一惊,好像明白了什么?没有当官的人,都希望当官公平,以个人的才学来决定谁能当官。科举制就是最好的办法。
但若是已经当上了官,自己有权利举荐别人当官了,那自己还会同意科举制吗?
本来家中有个傻儿子根本不适合当官,但自己是官,就可以举荐他当官。
要是有了科举制,那自己的傻儿子能通过考试当上官吗?我看绝不可能。
就是自己没有傻儿子,自己的侄子外侄总有吧?为了自己的亲戚后代能当官,他们肯定会本能的拒绝科举制。
想到这里,再看看这些人名,虽然都是寒门出身,但谁也不能保证他们会同意科举制。
这就是屁股跟着脑袋转,以前没当官,当然同意科举制。现在当上了官了,会不会同意科举制那就不一定。
孙诚叹道:“王兄真是明鉴万里,这些人我不能保证?”
宁王也叹道:“孤也不能保证,所以才让你在此之外能不能推荐一个。”
孙诚闭目沉思,思考有谁能有资格当上这个礼部尚书。
科举制改革方法是他和宁王定的,但要由一个人去实施。
历史上,做出改革计划的人不是太危险,而负责实施改革的人才是最危险的,被杀头的也是比比皆是。
如果有人当上了户部尚书,要推举科举制,被那些守旧派集体反对,并对他泼脏水。
虽然有宁王和自己护佑,死是死不了的,但身败名裂是跑不了的。那谁有胆子敢接这样的活呢?
突然,他想到了一个人,此人以前就在礼部为官,但早已不在朝堂。但他的名望让他当上户部尚书是绰绰有余的。
当年他就是因为对察举制不满,而辞官归隐的,现在兴办书院桃李满天下。
而且他德高望重,光明磊落,品德甚佳,就是别人想用脏水泼他也找不到理由。
“王兄,我倒是有个人选。”
“谁?”
“栖霞书院山长,江楼。”
“他?好像也曾与他交谈过,他的言语中确实对察举制有些不满。”
“据说当年就是因为对察举制不满,他才愤然辞官的。”
“那好,孤这就招他进宫谈一谈。”
“王兄,此人为大才,还是我亲自上门去请为好。”
孙诚来到栖霞书院,书院现在已经焕然一新,不复当初破败的模样。
应该是校正印刷书籍时,赚了不少银子,将书院重新整修了一下。
江楼见了孙诚,“兴盛侯,听说郑家的书籍已被收入朝廷没收,是不是要我们去抄写核对啊!这次我们可以便宜点。”
孙诚汗然,“江山长,你以前不是这样的啊!怎么现在一见面就谈钱,满身铜臭呢?”
江楼苦笑,“哎!上次赚的银子都花在整修书院上面了,你也知道,我栖霞书院的学子大部分都是寒门子弟。
尽管我收的学费很低,但他们有时还是交不起,所以有时候还得书院来贴补,比如书籍,笔墨还有伙食等。”
孙诚想不到江楼竟然还免学生的学费。“他们毕业以后还了吗?”
江楼一愣,“他们没钱?我身为山长帮帮他们是应该的,怎么可能让他们还钱呢?”
“当然要还?这相当于借,既然他们借了,自然就要还。
江山长,你的好心大家都知道,朝廷拨给你们的银子,只能维持你们学院的正常运作,你拿这个钱去补贴学生,这个不好吧?
书院的寒门子弟多,如果你用自己的银子补贴他们,我也就不说什么了。
但你不能用书院运作的经费去补贴啊!上次有了抄书的事,让你弥补了学院亏空的经费。
若是下次没有这等好事,难道你要关闭书院吗?这是不是对正常交费的学子不公平呢?”
“有时毕业的学子,也会捐钱给书院的。”
“捐钱?那个可不稳定,这个月有。你们过的很舒服,下个月没有呢,难道你们吃糠咽菜吗?
再说了,江山长,我不信你不知道人性的丑恶,你的这些学子之中,肯定有人交得起学费而故意不交的,就要占这个便宜?”
江楼叹了口气,他知道有这种人,但他总不能派人一家一家核实吧?所以他只能让那些学子凭良心了。
这个政策开始还好,申请的人并不是太多,毕竟都能读书了,虽是寒门,但学费还是能拿的出来的,除非家中突有变故。
可是后来,情况就变了,申请的人越来越多,让书院经费不堪重负,影响了学院的正常运作。
“那你说怎么办?我也很为难啊!”
孙诚脑子一转,有办法让他当礼部尚书了,“我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
“让他们贷款呀!”
江楼一愣,又怒道:“那些学子本来家里就困难,你还让他们去借贷?
你要知道,那些借贷利息可是非常高的,他们要是借了,这一辈子就别想翻身了,这个绝不可行!”
“你急什么,听我说完呀!”
江楼冷静下来,“请说。”
“我可以让户部,礼部联合弄一个助学贷款,在学习期间可以拿到最低生活补助,让他们不必为了生活而辍学。”
江楼脸上还是有不悦之色,“那还不是要利息!”
“学习过程中发放的贷款是免利息的,不光学习阶段免利息,毕业之后二年时间也免利息。
不过,两年时间如果还没有还清货款,那就要收利息了,可不能让他们赖着不还。”
“利率多少?”
“二个点,这是朝廷发放的,不在意赚钱与否,但总要给那些学生还贷的压力。
如果不还清,他的信誉也会在户、礼两部挂上号,想去朝廷当官那是绝不可能的了,就连信誉也会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