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说客

曹靖召见了蒙毅,将四卫调给袁焕的事情解释了一下。现在曹家势力大降,几乎与四家合力差不多了。

如果再不抓住军中大佬蒙毅,那曹家就会被四家压制住。

“蒙爱卿,事情就是这样的。我们中了宁国的离间之计,不得不调四个卫给袁家他们。”

蒙毅淡淡的道:“未将明白,军队是魏国的,给谁统领那是王上说了算,我无所谓。”

曹靖有些奇怪,他和前魏王感觉一样,蒙毅不像以前那么有锐气了,反而变的万事看淡。

蒙毅又道:“太子,秋季快要到了,今年我们又受了灾。匈奴那边也遭了灾,估计这个秋季他们又会来劫掠。

我必须立刻去北边布置防御,太子登基大典,未将可能不能参加了。”

曹靖一想到秋季到了,他就头疼,若是中原风调雨顺,草原上必然也是百草丰茂,大家都有的吃,也就和平无事。

但这些年魏国也不知怎么回事,几乎年年都有灾害,不是雪灾,就是旱灾,要不就是水灾和蝗灾,年年不重样翻着来。

中原闹灾,草原也好不到哪去,白灾,黑灾,蝗灾也是换着花样的来。

匈奴人是有游牧民族靠天吃饭,这年年受灾,日子过的是惨的不能再惨了。为了活命,也只能来中原抢了。

这样魏国受灾后,不但要赈灾,还要调动兵马防范匈奴,弄得国力日衰,在对宁国方面,也转攻为守了。

曹靖心中一叹,“匈奴方面,就拜托蒙将军了。”

…………

宁国方面,得知魏王驾崩,宁王大喜,立即召来了孙诚。

“王弟,魏国正因换储之事,弄得朝堂动荡,四大世家与曹家已经对立起来。

现在魏王驾崩,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此时间发兵北伐?”

“不可,虽然我们挑动了他们国内两方不和,但他们也知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他们应该在魏王驾崩之前达成了一致,不然袁家和那几位早就动手,以陷害并谋杀大王子之名,逼曹靖退出太子之位了。”

宁王若有所思,“你说的也有道理。”

“况且,我们的军队还没有整顿好,新召的士兵还没有完成训练。如果此时北伐,会伤亡过大。

还是要按计划行事。我们才离间了魏国两方,后面还要拉拢四大世家,掌控魏国的经济,只有这一切弄好之后才能北伐。”

“那还需要多少时间?”

“快了,还需二年。”

“还有这么长时间啊!”

孙诚翻翻白眼,“王兄,这可是灭国呀!两年多能灭掉魏国,这已经够快的了。”

宁王不好意思的笑笑,“那好,孤就等两年。”

世家与曹家虽然暂时和好,合力对抗宁国。但无奈国力不济,军队到现在也没有补充完毕。

而且在上次征战中,魏国的军队除了骑兵与火枪兵能与宁军抗衡之外,他的冷兵器步兵简直是不堪一击。

如果不换装,这些冷兵器步兵根本不是宁军对手。

所以魏军还要拿出大笔银两换装火器,可魏国哪有那么多钱?

无奈南方军只有裁掉一半军队,省下军费才能换装火器。

魏国就是裁掉南方军一半军队,火器也是缓慢换装。反而宁国,军队人数、火器早已补充完毕,开始了训练,这样两年之后,又可以北伐了。

两方军队的对比,让有些人的心里有了想法。

孙诚察觉到魏国人的心态,为了打击魏国人的信心。

有事没事就派军队演习,火枪,火炮一起上,展示一下宁军火器的强悍,这让魏国某些人心态失衡了。

他们知道宁军如果北伐,魏国是绝对顶不住的。

孙诚展示了军队的战力,震慑了魏军之后,他开始派人收买魏国高层了。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四大家族,他们虽与曹家达成了和解,共保魏国。但宁国展示了军队强悍后,他们也动摇了。

袁焕坐在房中,宴请他的一个朋友。

“于兄,这次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

“京城中过的有些压抑,所以云游四方,正好到了袁兄这里,也就前来相会一番。可是,来到此地后,却心中愈发沉重了。”

“噢!这是为何?”

于乐干了一杯,叹道:“我在京中,看到街上到处都是流民,他们衣不蔽体、形容枯搞,卖儿卖女比比皆是,让我不胜唏嘘。

可我出门云游,却发现京中的情况还是好的,地方上的百姓更是惨不忍睹啊!”

袁焕也叹道:“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年年天灾,朝廷也赈济不过来呀!”

“我来此途中。见到宁军演习,他们的军队雄壮,武器犀利。特别是那火炮,火炮所至,无不糜烂。若是宁军北伐,我魏国将如何应对!”

袁焕心中也很沉重。宁军的威武他怎会不知,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面子上他还是要安慰自己的朋友,“于兄不必担心,火器我们也有,会守住魏国边境的。”

“袁兄,你别哄骗我了,我岂不知,现在的南方军各卫统统缩减一半编制,兵力少了一半。

况且你们那火炮,最重的才有三百来斤,可宁军可是有千斤重的火炮啊!这如何能匹敌?”

“守不住也得守,不然魏国就完了。”

“守不住如何守?你的粮草够食几月?军饷还欠几月?

俗话说的好,皇帝不差饿兵,说句不好听的,宁军进攻根本都不用打,拖也把我们拖死了。”

袁焕听着听着怎么就觉得有些不对呀?于乐是魏国人,怎么说的全是看衰魏国啊!难道他是……。

他眼中寒光一闪,“于兄,你今天说的话有些不太对呀!”

于乐顿了一下,讪讪的道:“我只是实话实说。”

“说实话,你是不是来为宁国做说客的?”

“怎么会?我可是魏国人,也只是在你面前发发牢骚罢了,袁兄怎能说我是说客呢?”

“这样看来,是我误会了于兄。”

于乐试探着道:“若我真是宁国的说客,袁兄会怎么对我呢?”

袁焕道:“你是我的好友,若真是说客,我也会放你一马,但你我之后割席断交。”

其实通过上面两句话,袁焕已经知道于乐确实是宁国说客,为了后路,还是放他一马。于乐也知道袁焕是不会杀他的,至少这一次不会。

曹靖召见了蒙毅,将四卫调给袁焕的事情解释了一下。现在曹家势力大降,几乎与四家合力差不多了。

如果再不抓住军中大佬蒙毅,那曹家就会被四家压制住。

“蒙爱卿,事情就是这样的。我们中了宁国的离间之计,不得不调四个卫给袁家他们。”

蒙毅淡淡的道:“未将明白,军队是魏国的,给谁统领那是王上说了算,我无所谓。”

曹靖有些奇怪,他和前魏王感觉一样,蒙毅不像以前那么有锐气了,反而变的万事看淡。

蒙毅又道:“太子,秋季快要到了,今年我们又受了灾。匈奴那边也遭了灾,估计这个秋季他们又会来劫掠。

我必须立刻去北边布置防御,太子登基大典,未将可能不能参加了。”

曹靖一想到秋季到了,他就头疼,若是中原风调雨顺,草原上必然也是百草丰茂,大家都有的吃,也就和平无事。

但这些年魏国也不知怎么回事,几乎年年都有灾害,不是雪灾,就是旱灾,要不就是水灾和蝗灾,年年不重样翻着来。

中原闹灾,草原也好不到哪去,白灾,黑灾,蝗灾也是换着花样的来。

匈奴人是有游牧民族靠天吃饭,这年年受灾,日子过的是惨的不能再惨了。为了活命,也只能来中原抢了。

这样魏国受灾后,不但要赈灾,还要调动兵马防范匈奴,弄得国力日衰,在对宁国方面,也转攻为守了。

曹靖心中一叹,“匈奴方面,就拜托蒙将军了。”

…………

宁国方面,得知魏王驾崩,宁王大喜,立即召来了孙诚。

“王弟,魏国正因换储之事,弄得朝堂动荡,四大世家与曹家已经对立起来。

现在魏王驾崩,你看我们是不是可以趁此时间发兵北伐?”

“不可,虽然我们挑动了他们国内两方不和,但他们也知道,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他们应该在魏王驾崩之前达成了一致,不然袁家和那几位早就动手,以陷害并谋杀大王子之名,逼曹靖退出太子之位了。”

宁王若有所思,“你说的也有道理。”

“况且,我们的军队还没有整顿好,新召的士兵还没有完成训练。如果此时北伐,会伤亡过大。

还是要按计划行事。我们才离间了魏国两方,后面还要拉拢四大世家,掌控魏国的经济,只有这一切弄好之后才能北伐。”

“那还需要多少时间?”

“快了,还需二年。”

“还有这么长时间啊!”

孙诚翻翻白眼,“王兄,这可是灭国呀!两年多能灭掉魏国,这已经够快的了。”

宁王不好意思的笑笑,“那好,孤就等两年。”

世家与曹家虽然暂时和好,合力对抗宁国。但无奈国力不济,军队到现在也没有补充完毕。

而且在上次征战中,魏国的军队除了骑兵与火枪兵能与宁军抗衡之外,他的冷兵器步兵简直是不堪一击。

如果不换装,这些冷兵器步兵根本不是宁军对手。

所以魏军还要拿出大笔银两换装火器,可魏国哪有那么多钱?

无奈南方军只有裁掉一半军队,省下军费才能换装火器。

魏国就是裁掉南方军一半军队,火器也是缓慢换装。反而宁国,军队人数、火器早已补充完毕,开始了训练,这样两年之后,又可以北伐了。

两方军队的对比,让有些人的心里有了想法。

孙诚察觉到魏国人的心态,为了打击魏国人的信心。

有事没事就派军队演习,火枪,火炮一起上,展示一下宁军火器的强悍,这让魏国某些人心态失衡了。

他们知道宁军如果北伐,魏国是绝对顶不住的。

孙诚展示了军队的战力,震慑了魏军之后,他开始派人收买魏国高层了。

当然,最主要的就是四大家族,他们虽与曹家达成了和解,共保魏国。但宁国展示了军队强悍后,他们也动摇了。

袁焕坐在房中,宴请他的一个朋友。

“于兄,这次怎么有空来我这里啊!”

“京城中过的有些压抑,所以云游四方,正好到了袁兄这里,也就前来相会一番。可是,来到此地后,却心中愈发沉重了。”

“噢!这是为何?”

于乐干了一杯,叹道:“我在京中,看到街上到处都是流民,他们衣不蔽体、形容枯搞,卖儿卖女比比皆是,让我不胜唏嘘。

可我出门云游,却发现京中的情况还是好的,地方上的百姓更是惨不忍睹啊!”

袁焕也叹道:“这又有什么办法呢?年年天灾,朝廷也赈济不过来呀!”

“我来此途中。见到宁军演习,他们的军队雄壮,武器犀利。特别是那火炮,火炮所至,无不糜烂。若是宁军北伐,我魏国将如何应对!”

袁焕心中也很沉重。宁军的威武他怎会不知,但又有什么办法呢?

面子上他还是要安慰自己的朋友,“于兄不必担心,火器我们也有,会守住魏国边境的。”

“袁兄,你别哄骗我了,我岂不知,现在的南方军各卫统统缩减一半编制,兵力少了一半。

况且你们那火炮,最重的才有三百来斤,可宁军可是有千斤重的火炮啊!这如何能匹敌?”

“守不住也得守,不然魏国就完了。”

“守不住如何守?你的粮草够食几月?军饷还欠几月?

俗话说的好,皇帝不差饿兵,说句不好听的,宁军进攻根本都不用打,拖也把我们拖死了。”

袁焕听着听着怎么就觉得有些不对呀?于乐是魏国人,怎么说的全是看衰魏国啊!难道他是……。

他眼中寒光一闪,“于兄,你今天说的话有些不太对呀!”

于乐顿了一下,讪讪的道:“我只是实话实说。”

“说实话,你是不是来为宁国做说客的?”

“怎么会?我可是魏国人,也只是在你面前发发牢骚罢了,袁兄怎能说我是说客呢?”

“这样看来,是我误会了于兄。”

于乐试探着道:“若我真是宁国的说客,袁兄会怎么对我呢?”

袁焕道:“你是我的好友,若真是说客,我也会放你一马,但你我之后割席断交。”

其实通过上面两句话,袁焕已经知道于乐确实是宁国说客,为了后路,还是放他一马。于乐也知道袁焕是不会杀他的,至少这一次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