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国军队到达指定位置,北伐就要开始了。宁王发兵二十万,北伐魏国,准备统一夏族故地。
宁国实发二十万,但为了后勤运输,还是动用了四十万民夫,
为了震慑敌军,也为增强本方信心,就把四十万民夫也算入军队人数,那就是宁国发动六十万大军。
宁王发诏书,通喻天下,可是这檄文让宁王犯了难,让翰林院一连写了几份,都不甚满意。于是,这个任务又落到了孙诚头上。
孙诚在殿中,思考了一番,信笔写道:“”孤自登基以来,应当恭已临朝,诞修文德,勤政爱民。岂能动兵兴众,夸耀武功。”
他先夸耀了一番宁王,然后就开始骂魏国了。檄文要从道义上驳倒魏国,必斥他为非法,伪朝伪邦,
“前朝神器已失,天下共逐之,致此天下纷乱。蠢尔伪魏,敢拒大邦,飞扬跋扈。近六十年,盗据一方,僣称伪号,故此混乱之邦,须举吊民之义。”
孙诚写到这里,又想了想,要想我宁国师出有名,必要将魏国种种恶行昭告天下。
“伪魏屡启刀兵,杀我百姓,焚我房屋,诱为边患。
昔年天道山之乱,攻我宁国,其兴师动众,杀掠吏民,夺取我天道山以北之土地。
另勾结钱氏,派人与南越结连,以南北合攻我宁国。”
孙诚运笔如飞,笔走龙蛇,将魏国干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付诸笔端。只写道罄竹难书,人神共愤这才停了下来。
这一段就是卖惨,把自己说的多么的惨,把别人说的怎么凶残。当然,这里面有的事是真的,有的就是假的,反正所有的坏事给魏国扣上。
比如勾结南越,可那时候的南越他敢吗?大国之间的战斗,小国在未分出胜负以前是绝对不敢参与的。
何况勾连的两个国家还一南一北,中间还隔着宁国。宁国要是报复,魏国想保南越也难。
可孙诚就把这个口黑锅扣到魏国头上,你要说我是污蔑。反正南越都被我灭了,大不了我让前南越国主钱联出来,做个证不就行了,所以这黑锅你不背也得背。
这样可以体现出宁王本来不想打仗的,这都是魏国逼的,我宁王可是有仁义之风的。
毕竟所有国家的老百姓,都不希望自己的君主是个好战分子,除非是被迫开战,所以每个国家打仗之前都要师出有名。
没有哪个国家打仗前会说,你并没有错,我就是想打你,抢你的土地,抢你的钱,抢你的女人。
宁王看到此,心中大悦,这才是真正的檄文,这才是才高八斗之士,虽然有些耍无赖,但是孤喜欢。
接着就是宁军军势威武,震慑魏国。
“今孤出兵六十万,鸣鼓出师,兵甲齐备,火器充足,东西合势,水陆奇攻。大军到处,当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伪魏之计穷,自当归命,曹氏之数尽,何处偷生。”
宁王见孙诚额头有些汗珠了,“来人,给兴盛侯端碗酸梅汤来。”
酸梅汤端上来了,宁王亲自端给孙诚,“慢慢写,不急。”
孙诚接过酸梅汤,慢慢品尝,酸梅汤口感酸甜,暑气全消,让他精神一振,边品尝边想想后面应该怎么写?
檄文上不能只有声讨,要把曹氏等权贵与普通百姓要分割出来。我们只是讨曹氏,不是惩罚百姓,这样才能收取民心。
“伪魏将士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数,虽从伪魏,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
如能投戈下马,举郡归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孤车服玉帛岂吝赏赐。如执迷不悟,宁免后悔。
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
出兵檄文写好后,孙诚上下看了几遍,又改了几个字,心中颇感满意,递给宁王。
宁王已经急不可耐了,从头到尾也看了几遍,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的脑中可以想象出魏王和他的臣子,还有百姓看到这份檄文的种种反应,种种表现。
“哈哈哈,王弟真不愧为是我国才高八斗之士,你们都来看看。”
众臣看过以后,都连连称赞此檄文写的好,称此文可抵十万兵马。
檄文发出,天下震动,宁国的北伐开始了。
两支军队分别出发,从左右两路分别向魏国都城幽燕城杀去。
在魏国幽燕城,魏王看了檄文之后大怒,“宁国的李策他竟敢称我大魏为伪朝,看来他是有点飘了,要在五年前,他敢这么嚣张?
还有孤什么时候勾连南越了,就南越那么点兵力,孤还看不上呢!还有他有证据吗?就这么胡说!
还有这,还有那,这几件事怎么也扣到孤的头上,最奇葩的是,宁国连日暴雨,洪水泛滥,大旱数月,颗粒无收。这些事也能扣到孤的头上。
孤要是有这本事,早就把宁国给灭了,何至于拖到今天。”
中书令毛修道:“王上不必发怒,这是出兵之前惯有的套路。”
魏王压住心里的火气,“这檄文谁写的?”
“兴盛侯,孙诚。”
魏王一拍龙椅,“又是这小子,上次要不是他,孤的大军都打到了绵江边了。这次又写了这篇檄文来气孤,孤誓不与他甘休。
众卿家,宁国发兵北伐,孤将如何应对?”
曹靖站出来道:“父王,宁国已经组建起了大量火器部队,战力已不同往昔。
我国还是挑选精兵强将应对,依儿臣看,还是调辅国大将军蒙毅为好,蒙将军身经百战,军功卓著。
况且,蒙毅和宁军火器部队曾战斗过,也明白他们的战术,用他为主帅,才是最稳妥的。”
魏王也是这么想的,连连点头。
袁焕脸色一冷,向着太子曹卫使了个眼色。
曹卫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支持蒙毅的,蒙毅表面虽对储位归属不置可否。
但自己的后台,舅舅大司马袁焕是蒙毅的死对头,谁也不能保证蒙毅会放弃中立,改而支持自己同父异母的曹靖。
要是蒙毅这次打胜了,那他就会官复原职,加上他深得军心,他只要一歪,那军方可就要倒向曹靖了。
没有军队支持的太子,还能登上王位吗?就是登上王位,那也是一个傀儡。所以绝对不能让蒙毅出山。
宁国军队到达指定位置,北伐就要开始了。宁王发兵二十万,北伐魏国,准备统一夏族故地。
宁国实发二十万,但为了后勤运输,还是动用了四十万民夫,
为了震慑敌军,也为增强本方信心,就把四十万民夫也算入军队人数,那就是宁国发动六十万大军。
宁王发诏书,通喻天下,可是这檄文让宁王犯了难,让翰林院一连写了几份,都不甚满意。于是,这个任务又落到了孙诚头上。
孙诚在殿中,思考了一番,信笔写道:“”孤自登基以来,应当恭已临朝,诞修文德,勤政爱民。岂能动兵兴众,夸耀武功。”
他先夸耀了一番宁王,然后就开始骂魏国了。檄文要从道义上驳倒魏国,必斥他为非法,伪朝伪邦,
“前朝神器已失,天下共逐之,致此天下纷乱。蠢尔伪魏,敢拒大邦,飞扬跋扈。近六十年,盗据一方,僣称伪号,故此混乱之邦,须举吊民之义。”
孙诚写到这里,又想了想,要想我宁国师出有名,必要将魏国种种恶行昭告天下。
“伪魏屡启刀兵,杀我百姓,焚我房屋,诱为边患。
昔年天道山之乱,攻我宁国,其兴师动众,杀掠吏民,夺取我天道山以北之土地。
另勾结钱氏,派人与南越结连,以南北合攻我宁国。”
孙诚运笔如飞,笔走龙蛇,将魏国干的事一桩桩,一件件,付诸笔端。只写道罄竹难书,人神共愤这才停了下来。
这一段就是卖惨,把自己说的多么的惨,把别人说的怎么凶残。当然,这里面有的事是真的,有的就是假的,反正所有的坏事给魏国扣上。
比如勾结南越,可那时候的南越他敢吗?大国之间的战斗,小国在未分出胜负以前是绝对不敢参与的。
何况勾连的两个国家还一南一北,中间还隔着宁国。宁国要是报复,魏国想保南越也难。
可孙诚就把这个口黑锅扣到魏国头上,你要说我是污蔑。反正南越都被我灭了,大不了我让前南越国主钱联出来,做个证不就行了,所以这黑锅你不背也得背。
这样可以体现出宁王本来不想打仗的,这都是魏国逼的,我宁王可是有仁义之风的。
毕竟所有国家的老百姓,都不希望自己的君主是个好战分子,除非是被迫开战,所以每个国家打仗之前都要师出有名。
没有哪个国家打仗前会说,你并没有错,我就是想打你,抢你的土地,抢你的钱,抢你的女人。
宁王看到此,心中大悦,这才是真正的檄文,这才是才高八斗之士,虽然有些耍无赖,但是孤喜欢。
接着就是宁军军势威武,震慑魏国。
“今孤出兵六十万,鸣鼓出师,兵甲齐备,火器充足,东西合势,水陆奇攻。大军到处,当势如破竹,摧枯拉朽。
伪魏之计穷,自当归命,曹氏之数尽,何处偷生。”
宁王见孙诚额头有些汗珠了,“来人,给兴盛侯端碗酸梅汤来。”
酸梅汤端上来了,宁王亲自端给孙诚,“慢慢写,不急。”
孙诚接过酸梅汤,慢慢品尝,酸梅汤口感酸甜,暑气全消,让他精神一振,边品尝边想想后面应该怎么写?
檄文上不能只有声讨,要把曹氏等权贵与普通百姓要分割出来。我们只是讨曹氏,不是惩罚百姓,这样才能收取民心。
“伪魏将士百姓等,久隔朝廷,莫闻声数,虽从伪魏,须善择安危,早图去就。
如能投戈下马,举郡归降,具牛酒以犒师。纳圭符而请命,孤车服玉帛岂吝赏赐。如执迷不悟,宁免后悔。
王师所至,军政甚明,不犯秋毫,有如时雨,百姓父老各务安居,剽掳焚烧必令禁止。”
出兵檄文写好后,孙诚上下看了几遍,又改了几个字,心中颇感满意,递给宁王。
宁王已经急不可耐了,从头到尾也看了几遍,脸上露出了微笑。
他的脑中可以想象出魏王和他的臣子,还有百姓看到这份檄文的种种反应,种种表现。
“哈哈哈,王弟真不愧为是我国才高八斗之士,你们都来看看。”
众臣看过以后,都连连称赞此檄文写的好,称此文可抵十万兵马。
檄文发出,天下震动,宁国的北伐开始了。
两支军队分别出发,从左右两路分别向魏国都城幽燕城杀去。
在魏国幽燕城,魏王看了檄文之后大怒,“宁国的李策他竟敢称我大魏为伪朝,看来他是有点飘了,要在五年前,他敢这么嚣张?
还有孤什么时候勾连南越了,就南越那么点兵力,孤还看不上呢!还有他有证据吗?就这么胡说!
还有这,还有那,这几件事怎么也扣到孤的头上,最奇葩的是,宁国连日暴雨,洪水泛滥,大旱数月,颗粒无收。这些事也能扣到孤的头上。
孤要是有这本事,早就把宁国给灭了,何至于拖到今天。”
中书令毛修道:“王上不必发怒,这是出兵之前惯有的套路。”
魏王压住心里的火气,“这檄文谁写的?”
“兴盛侯,孙诚。”
魏王一拍龙椅,“又是这小子,上次要不是他,孤的大军都打到了绵江边了。这次又写了这篇檄文来气孤,孤誓不与他甘休。
众卿家,宁国发兵北伐,孤将如何应对?”
曹靖站出来道:“父王,宁国已经组建起了大量火器部队,战力已不同往昔。
我国还是挑选精兵强将应对,依儿臣看,还是调辅国大将军蒙毅为好,蒙将军身经百战,军功卓著。
况且,蒙毅和宁军火器部队曾战斗过,也明白他们的战术,用他为主帅,才是最稳妥的。”
魏王也是这么想的,连连点头。
袁焕脸色一冷,向着太子曹卫使了个眼色。
曹卫知道,自己这个弟弟是支持蒙毅的,蒙毅表面虽对储位归属不置可否。
但自己的后台,舅舅大司马袁焕是蒙毅的死对头,谁也不能保证蒙毅会放弃中立,改而支持自己同父异母的曹靖。
要是蒙毅这次打胜了,那他就会官复原职,加上他深得军心,他只要一歪,那军方可就要倒向曹靖了。
没有军队支持的太子,还能登上王位吗?就是登上王位,那也是一个傀儡。所以绝对不能让蒙毅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