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魏国诈败

孙诚心中隐隐的觉得不妙,安国公要是不出来,那魏国再怎么攻城,杨柳城都巍然不动,

可要是出来了,那就危险了,万一他带出来的主力被全歼,剩下的老弱病残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杨柳城的。

杨柳城一失,牛山,高水两城也危险了,三城一失,绵清防线就被攻破,魏国就将战场推进到绵江了。

只要魏国在清河造船,顺水开到绵江,那宁国就危险了,绵江绵延几千里,根本守不住每一个登陆地点。魏国渡过绵江后,就能直接围困天安城了。

“这一次不会是魏军诈败吧?”

“不会吧?他们主将廖福都被干掉了,这要是诈败,代价也太大了。

再说了,廖福被杀,魏军群龙无首,最近两个多月攻城又损失不小,他就是想反攻,也不一定能打赢。妹夫,你多虑了。”

“我倒希望是我错了,不过,要是能全歼安国公的主力,死一个廖福算什么?就是死两个他们也赚了,他的死会换来整个战争的胜利。

再说了,廖福是被城墙上的床弩干掉的,位置那么远,魏军要是弄一个替身,谁知道干掉的是不是真的?”

张齐一惊,他想了一下,发觉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他还是一叹。

“妹夫,这也是你的猜测,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何况安国公一向谨慎,他不一定会出城的。”

“但愿如此吧!”

三天后,一名传令兵来到牛山城,将安国公命令交于张齐。

张齐接过命令,心中一喜,安国公他出击了,说明魏军退了,这仗我们胜了。

他连忙召众将议事,他将命令宣读后,看向众人。

众将都有些兴奋,魏军主将被斩,全军已经败退,加上粮食不足,出击正在此时。

“世子,安国公命令我们缠住魏军,我们应遵帅令,迅速出击,不然,我们就追不上了。”

“世子,我愿为先锋。”

“世子,还是让我为先锋。”

…………

神机营的三位校尉也跃跃欲试,自己是客军,想当先锋,这等稳赢不输的好事根本轮不到自己。

但他们还是看向孙诚,看兴盛侯有什么办法,前锋当不了,当个二前锋总可以吧?反正这两位主将都是亲戚,有话好说嘛!

他们看向孙诚,却发现孙诚面色凝重,他们也是愣了一下,侯爷这是怎么了?

张齐正要下令出击,但他下意识的看了孙诚,看见他严肃的表情,想起三日前他说过的话,心中一动。

“兴盛侯,你有什么意见?”

孙诚回过神来,走到地图边,看了看地形,心中一颤。

“不好,搞不好魏国真是诈败。”

众将一愣,一将道:“兴盛侯,你是文官,这战场之事,你还是差一点。

这魏军主将都被干掉了,他们粮食也不足,不退兵难道等着全军覆没吗?这诈败又从何说起?”

“你怎么知道魏军主将死了?”

“城上的人都看见了,魏军营中都举起白幡了。”

“距离太远,谁看清楚了?你只能证明有一个穿着金甲的人死了,至于那个是不是廖福,谁知道?。

魏军要是诈败,一个死士还是很好找的。”

“可你也不能证明死的不是廖福啊!”

“你们过来看,离杨柳城一百五十里处是圣道山,森林茂密,连绵几十里。

若是在此布下伏兵,安国公要是追到这里,受到仗击,情况不堪设想。”

众将看了,也是一惊,但又放下心来,“兴盛侯,安国公一向谨慎,对魏军可是盯的很紧,营中若有大部队调动,他不可能不知道。”

“若是从魏国本土调来的呢?此战我听到敌将主将是车骑将军廖福时,我就疑惑。

按说,这样关键的战役不可能让廖福担任南征大将军的。他只是善于防守,不善于进攻,而且年纪也大了,不是主将的最佳人选。

最佳人选应是骠骑将军蒙毅,我估计他已经秘密接替了廖福军权,若是圣道山有伏兵,那一定是蒙毅带来的。如此,安国公危矣。”

众将大惊,想想也是有点道理。

张齐道:“兴盛侯,你说的是有些道理,但也只是假设,安国公军令以下,我不能不遵命行事。”

“你们可以听命,我神机营却不用,我们是直接听宁王的命令,我决定去杨柳城。

安国公出击若是顺利的话,就当我去为他庆贺了。若是事情有变,我在杨柳城也能抵挡一段时间,让宁王有时间调兵支援,守住杨柳城。”

“这个是不是太危险了?”

“危险是危险,但也不一定有危险。再说了,若是此战一败,我就得去魏国陪罪。那还不是一样的嘛!只不过早一点迟一点而已。”

张齐知道魏国在谈判中抛出的不征三条款,他也只能点点头。

孙诚又道:“你们出击时也要注意,按常理,他们粮草不足,应该派骑兵拖住你们,大部队则迅速退去。

如果魏军步步为营,依序后退,引你们离牛山城越来越远,这个情况你们就要注意了。

这不是你们缠住他,而是他们缠住你们。他们在等魏国的援军,等援军一到,将你全歼在城外。

所以你们追击可以,但不能过八十里。到了八十里,魏军还在缠斗,应马上回城,准备死守。”

张齐点点头,“我明白了。”

孙诚马上回营,拨营上船,顺着清河向杨柳城而去。

安国公率主力衔尾追杀,以骑兵为先导,步兵再后。

开始,还小心翼翼,虽然魏军一触即溃,但他还是非常谨慎,追杀的速度不算太快,一天只有三十里。

但后来几天,魏军更加摆烂了,都没派人垫后,只顾着往回跑,只有魏国骑兵有时还能接应一下。

陈泰放心了,这几天他们的追杀,让魏国死、伤、俘也有一万多人。

而且根据斥候探查,周围并未有成建制的魏兵出没,从这些来看,魏军确实崩溃了。

他马上下令,加快追击,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宁军已经彻底的放开了,四处散开,追杀魏军。

孙诚心中隐隐的觉得不妙,安国公要是不出来,那魏国再怎么攻城,杨柳城都巍然不动,

可要是出来了,那就危险了,万一他带出来的主力被全歼,剩下的老弱病残是无论如何也守不住杨柳城的。

杨柳城一失,牛山,高水两城也危险了,三城一失,绵清防线就被攻破,魏国就将战场推进到绵江了。

只要魏国在清河造船,顺水开到绵江,那宁国就危险了,绵江绵延几千里,根本守不住每一个登陆地点。魏国渡过绵江后,就能直接围困天安城了。

“这一次不会是魏军诈败吧?”

“不会吧?他们主将廖福都被干掉了,这要是诈败,代价也太大了。

再说了,廖福被杀,魏军群龙无首,最近两个多月攻城又损失不小,他就是想反攻,也不一定能打赢。妹夫,你多虑了。”

“我倒希望是我错了,不过,要是能全歼安国公的主力,死一个廖福算什么?就是死两个他们也赚了,他的死会换来整个战争的胜利。

再说了,廖福是被城墙上的床弩干掉的,位置那么远,魏军要是弄一个替身,谁知道干掉的是不是真的?”

张齐一惊,他想了一下,发觉确实有这个可能,但他还是一叹。

“妹夫,这也是你的猜测,你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何况安国公一向谨慎,他不一定会出城的。”

“但愿如此吧!”

三天后,一名传令兵来到牛山城,将安国公命令交于张齐。

张齐接过命令,心中一喜,安国公他出击了,说明魏军退了,这仗我们胜了。

他连忙召众将议事,他将命令宣读后,看向众人。

众将都有些兴奋,魏军主将被斩,全军已经败退,加上粮食不足,出击正在此时。

“世子,安国公命令我们缠住魏军,我们应遵帅令,迅速出击,不然,我们就追不上了。”

“世子,我愿为先锋。”

“世子,还是让我为先锋。”

…………

神机营的三位校尉也跃跃欲试,自己是客军,想当先锋,这等稳赢不输的好事根本轮不到自己。

但他们还是看向孙诚,看兴盛侯有什么办法,前锋当不了,当个二前锋总可以吧?反正这两位主将都是亲戚,有话好说嘛!

他们看向孙诚,却发现孙诚面色凝重,他们也是愣了一下,侯爷这是怎么了?

张齐正要下令出击,但他下意识的看了孙诚,看见他严肃的表情,想起三日前他说过的话,心中一动。

“兴盛侯,你有什么意见?”

孙诚回过神来,走到地图边,看了看地形,心中一颤。

“不好,搞不好魏国真是诈败。”

众将一愣,一将道:“兴盛侯,你是文官,这战场之事,你还是差一点。

这魏军主将都被干掉了,他们粮食也不足,不退兵难道等着全军覆没吗?这诈败又从何说起?”

“你怎么知道魏军主将死了?”

“城上的人都看见了,魏军营中都举起白幡了。”

“距离太远,谁看清楚了?你只能证明有一个穿着金甲的人死了,至于那个是不是廖福,谁知道?。

魏军要是诈败,一个死士还是很好找的。”

“可你也不能证明死的不是廖福啊!”

“你们过来看,离杨柳城一百五十里处是圣道山,森林茂密,连绵几十里。

若是在此布下伏兵,安国公要是追到这里,受到仗击,情况不堪设想。”

众将看了,也是一惊,但又放下心来,“兴盛侯,安国公一向谨慎,对魏军可是盯的很紧,营中若有大部队调动,他不可能不知道。”

“若是从魏国本土调来的呢?此战我听到敌将主将是车骑将军廖福时,我就疑惑。

按说,这样关键的战役不可能让廖福担任南征大将军的。他只是善于防守,不善于进攻,而且年纪也大了,不是主将的最佳人选。

最佳人选应是骠骑将军蒙毅,我估计他已经秘密接替了廖福军权,若是圣道山有伏兵,那一定是蒙毅带来的。如此,安国公危矣。”

众将大惊,想想也是有点道理。

张齐道:“兴盛侯,你说的是有些道理,但也只是假设,安国公军令以下,我不能不遵命行事。”

“你们可以听命,我神机营却不用,我们是直接听宁王的命令,我决定去杨柳城。

安国公出击若是顺利的话,就当我去为他庆贺了。若是事情有变,我在杨柳城也能抵挡一段时间,让宁王有时间调兵支援,守住杨柳城。”

“这个是不是太危险了?”

“危险是危险,但也不一定有危险。再说了,若是此战一败,我就得去魏国陪罪。那还不是一样的嘛!只不过早一点迟一点而已。”

张齐知道魏国在谈判中抛出的不征三条款,他也只能点点头。

孙诚又道:“你们出击时也要注意,按常理,他们粮草不足,应该派骑兵拖住你们,大部队则迅速退去。

如果魏军步步为营,依序后退,引你们离牛山城越来越远,这个情况你们就要注意了。

这不是你们缠住他,而是他们缠住你们。他们在等魏国的援军,等援军一到,将你全歼在城外。

所以你们追击可以,但不能过八十里。到了八十里,魏军还在缠斗,应马上回城,准备死守。”

张齐点点头,“我明白了。”

孙诚马上回营,拨营上船,顺着清河向杨柳城而去。

安国公率主力衔尾追杀,以骑兵为先导,步兵再后。

开始,还小心翼翼,虽然魏军一触即溃,但他还是非常谨慎,追杀的速度不算太快,一天只有三十里。

但后来几天,魏军更加摆烂了,都没派人垫后,只顾着往回跑,只有魏国骑兵有时还能接应一下。

陈泰放心了,这几天他们的追杀,让魏国死、伤、俘也有一万多人。

而且根据斥候探查,周围并未有成建制的魏兵出没,从这些来看,魏军确实崩溃了。

他马上下令,加快追击,能留下多少就留下多少。宁军已经彻底的放开了,四处散开,追杀魏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