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当官的第三种方法

众人回到京城,消息就传开了,消息如海啸一般,顷刻间传遍整个京城。

虽然百姓不知道什么是肥料,但增产一倍他们还是懂。

有的人兴奋欲狂,增产一倍啊!以后最多只是挨饿,但饿死可就是困难了。

但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全都是假的,用粪便肥田,别说增产了,这粮食还能吃吗?

京城到处议论纷纷,大家见面第一句就是,粪便肥田,你知道吗?

百姓们还在议论此事是不是真的,但大多权贵们却知道,孙诚确实利用粪便肥田让粮食增产了。

既然这事是真的,那粪便可是好东西呀!这是黄金啊!京城附近的是孙家的了,这个抢不到了。

可宁国其他几个大城这个总可以抢吧!可是他们去抢的时候,却发现镇国公,孙尚,王族早已抢先,最大的几个州城的粪便都已被抢走。

好在两家吃下了大半利益,还是把府城,县城留下来了。两家吃肉,汤还是要给别人喝的。

几乎在七天之内,宁国的粪便就给人瓜分殆尽,当然,城中百姓也是有好处的,起码清粪不用付钱了。

只是,孙诚在太学中说的那句话,让太学的大儒有些下不来台。

因为孙诚以他的行动,证明了天下财货、都有定数是错误的,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几天后,勤政殿举行封赏大典,孙诚获得了奖赏,被朝廷封为兴盛伯。

孙诚心中暗讽,才给个伯爵,内阁那些人太小气了,将全国粮食增加一倍,我以为是侯爵呢?

后面的奖赏就是当初说好的,孙诚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奖励,这就是逼着他为宁王打工啊!

奖赏封他为五品郎中,在户部任职。为了推广肥料和轮种,套种知识,还在户部新设立一个司,农机司,孙诚为司长。

至于钱财,一分没有,孙诚知道这是他垄断了京城周围的肥料,挣的钱已经够多了,银子就不给了。

但宁王因为拿了海外鸟岛的股份,这可是巨量的钱财,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就将太平宫附近的一所宅院赐给了孙诚,这才让孙诚满意了。

下朝后,卫轩对孙尚父子笑道:“本来是想封兴盛伯为侯爵的,但世家那边却不愿意,只能委屈兴盛伯了。

至于,原因你也知道,夫人这次下手可是一点也不软,他们可是亏了不少啊!

不过,我与童大人据理力争,给兴盛伯争取到了农技司的人事权,以后,这农技司是你说的算了。”

孙尚父子忙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孙诚来到宁王赐的宅院,宅院已经挂上了匾额,兴盛伯府。

这是一间豪华的院落,是以前一位侯爵的,只是犯了过错,被削爵抄家,这个院落就被宁王赐给孙诚了。

进入宅院,府内设施一应俱全,比现在自己住的尚书府还要豪华。

而且这离太平宫、户部都比较近,也算是京城的中心了,要是放在以前,妥妥的京城二环。

这让孙诚非常满意,要是上辈子,想买这样的房子,起码也得存个千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

而现在,一幢市中心大号别墅已经到手里了,看来还是穿越好呀!

以后几天,孙诚一边搬家,一边组建他的农技司,忙的是四脚朝天。

好在孙二从小就在孙府长大,对孙诚也很是忠心,孙诚将他直接提为管家。

府里的人员任他去管,他这才空出时间来忙农技司的事。

农技司现在是一片白纸,所有人员都要孙诚却找。

孙诚将田庄中的黄狗蛋一行招了进来,统统都当上官,虽然官不大,才九品。

但对黄狗蛋那些人八辈贫农来说。这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直接从草民变成了士族。

他们对着孙诚是连磕头,恨不得把头磕进地下。

孙诚也给他们一个个取了正式名字,不然当了官,还叫什么狗蛋,狗剩这不好听啊!

这些下级官员找好了,但他们只是农民,种地需要的是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研究新的农业技术就困难了。

所以还缺一些文化人,当然这些人不是天天之乎者也的腐儒,而是对农业感兴趣的杂学人士。

怎么找到这些人,自然是要招聘。孙诚也懒的三顾茅庐,雇了一些人直接到城内外都贴上了招聘启事。

意思大概就是,如果有对农事感兴趣的?有志于让百姓不挨饿的人,速来户部农技司报名。

十五天后统一考试,经兴盛伯考试合格,农技司将以官位以待。

告示一贴,京城之中又轰动了,世家控制的都察院弹劾孙诚不尊祖例,卖官鬻爵,将朝廷官位滥发。

弹章送到内阁,五位阁臣激烈的争了一通,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按照老办法了,往上丢给宁王,让他裁定。

结果就是三个字,“知道了。”

宁王是知道了,可并没有什么动静,这意思就是任孙诚自已干了。

众多读书人没有想到官也能这样当,不必苦研什么儒家经典,也不必诗词文才,更不必有孝廉的名声。

只要你对粮食作物有兴趣,对种地有独特的见解,经兴盛伯考察合格,就可以当官。

以前在宁国做官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察举,包括,举孝廉,举茂才和举贤良这三种模式。

一个是征辟,一个人有出彩的地方,被宁王或者王公大臣看中就可以直接当官。

孙尚是通过察举当上官的,而孙诚就是通过征辟当上官的。

但不管是察举还是征辟都要让上层看重你,如果上面人看不中,他不推荐,你再厉害,也是枉然。

而上面的官大多是世家子第,他们推荐的当然也是与他们同样的世家子弟,庶族想获得推荐很困难。

再加上世家传承时代久,收藏了大量儒家文献,书籍,所以在儒家经典研究上比庶族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这样庶族人才就是再努力,再聪慧,但你没有书籍研读,你也是枉然。

现在孙诚又开了一个当官的途径,那就是杂途。

我不管你会不会儒家经典,只要你对种地有过研究,又有一些心得就能到农技司做官。

这让许多想当官的庶族读书人怦然心动,毕竟像孙诚这样不想当官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他们以前没有儒家书籍研读,又没人推荐,当不了官。

那就只有研究杂学了,这种人在读书人当中还不少,他们都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农技司占一个位置,好光宗耀祖。

众人回到京城,消息就传开了,消息如海啸一般,顷刻间传遍整个京城。

虽然百姓不知道什么是肥料,但增产一倍他们还是懂。

有的人兴奋欲狂,增产一倍啊!以后最多只是挨饿,但饿死可就是困难了。

但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全都是假的,用粪便肥田,别说增产了,这粮食还能吃吗?

京城到处议论纷纷,大家见面第一句就是,粪便肥田,你知道吗?

百姓们还在议论此事是不是真的,但大多权贵们却知道,孙诚确实利用粪便肥田让粮食增产了。

既然这事是真的,那粪便可是好东西呀!这是黄金啊!京城附近的是孙家的了,这个抢不到了。

可宁国其他几个大城这个总可以抢吧!可是他们去抢的时候,却发现镇国公,孙尚,王族早已抢先,最大的几个州城的粪便都已被抢走。

好在两家吃下了大半利益,还是把府城,县城留下来了。两家吃肉,汤还是要给别人喝的。

几乎在七天之内,宁国的粪便就给人瓜分殆尽,当然,城中百姓也是有好处的,起码清粪不用付钱了。

只是,孙诚在太学中说的那句话,让太学的大儒有些下不来台。

因为孙诚以他的行动,证明了天下财货、都有定数是错误的,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几天后,勤政殿举行封赏大典,孙诚获得了奖赏,被朝廷封为兴盛伯。

孙诚心中暗讽,才给个伯爵,内阁那些人太小气了,将全国粮食增加一倍,我以为是侯爵呢?

后面的奖赏就是当初说好的,孙诚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奖励,这就是逼着他为宁王打工啊!

奖赏封他为五品郎中,在户部任职。为了推广肥料和轮种,套种知识,还在户部新设立一个司,农机司,孙诚为司长。

至于钱财,一分没有,孙诚知道这是他垄断了京城周围的肥料,挣的钱已经够多了,银子就不给了。

但宁王因为拿了海外鸟岛的股份,这可是巨量的钱财,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就将太平宫附近的一所宅院赐给了孙诚,这才让孙诚满意了。

下朝后,卫轩对孙尚父子笑道:“本来是想封兴盛伯为侯爵的,但世家那边却不愿意,只能委屈兴盛伯了。

至于,原因你也知道,夫人这次下手可是一点也不软,他们可是亏了不少啊!

不过,我与童大人据理力争,给兴盛伯争取到了农技司的人事权,以后,这农技司是你说的算了。”

孙尚父子忙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孙诚来到宁王赐的宅院,宅院已经挂上了匾额,兴盛伯府。

这是一间豪华的院落,是以前一位侯爵的,只是犯了过错,被削爵抄家,这个院落就被宁王赐给孙诚了。

进入宅院,府内设施一应俱全,比现在自己住的尚书府还要豪华。

而且这离太平宫、户部都比较近,也算是京城的中心了,要是放在以前,妥妥的京城二环。

这让孙诚非常满意,要是上辈子,想买这样的房子,起码也得存个千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

而现在,一幢市中心大号别墅已经到手里了,看来还是穿越好呀!

以后几天,孙诚一边搬家,一边组建他的农技司,忙的是四脚朝天。

好在孙二从小就在孙府长大,对孙诚也很是忠心,孙诚将他直接提为管家。

府里的人员任他去管,他这才空出时间来忙农技司的事。

农技司现在是一片白纸,所有人员都要孙诚却找。

孙诚将田庄中的黄狗蛋一行招了进来,统统都当上官,虽然官不大,才九品。

但对黄狗蛋那些人八辈贫农来说。这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直接从草民变成了士族。

他们对着孙诚是连磕头,恨不得把头磕进地下。

孙诚也给他们一个个取了正式名字,不然当了官,还叫什么狗蛋,狗剩这不好听啊!

这些下级官员找好了,但他们只是农民,种地需要的是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研究新的农业技术就困难了。

所以还缺一些文化人,当然这些人不是天天之乎者也的腐儒,而是对农业感兴趣的杂学人士。

怎么找到这些人,自然是要招聘。孙诚也懒的三顾茅庐,雇了一些人直接到城内外都贴上了招聘启事。

意思大概就是,如果有对农事感兴趣的?有志于让百姓不挨饿的人,速来户部农技司报名。

十五天后统一考试,经兴盛伯考试合格,农技司将以官位以待。

告示一贴,京城之中又轰动了,世家控制的都察院弹劾孙诚不尊祖例,卖官鬻爵,将朝廷官位滥发。

弹章送到内阁,五位阁臣激烈的争了一通,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按照老办法了,往上丢给宁王,让他裁定。

结果就是三个字,“知道了。”

宁王是知道了,可并没有什么动静,这意思就是任孙诚自已干了。

众多读书人没有想到官也能这样当,不必苦研什么儒家经典,也不必诗词文才,更不必有孝廉的名声。

只要你对粮食作物有兴趣,对种地有独特的见解,经兴盛伯考察合格,就可以当官。

以前在宁国做官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察举,包括,举孝廉,举茂才和举贤良这三种模式。

一个是征辟,一个人有出彩的地方,被宁王或者王公大臣看中就可以直接当官。

孙尚是通过察举当上官的,而孙诚就是通过征辟当上官的。

但不管是察举还是征辟都要让上层看重你,如果上面人看不中,他不推荐,你再厉害,也是枉然。

而上面的官大多是世家子第,他们推荐的当然也是与他们同样的世家子弟,庶族想获得推荐很困难。

再加上世家传承时代久,收藏了大量儒家文献,书籍,所以在儒家经典研究上比庶族强的不止一星半点。

这样庶族人才就是再努力,再聪慧,但你没有书籍研读,你也是枉然。

现在孙诚又开了一个当官的途径,那就是杂途。

我不管你会不会儒家经典,只要你对种地有过研究,又有一些心得就能到农技司做官。

这让许多想当官的庶族读书人怦然心动,毕竟像孙诚这样不想当官的人,还是极少数的。

他们以前没有儒家书籍研读,又没人推荐,当不了官。

那就只有研究杂学了,这种人在读书人当中还不少,他们都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农技司占一个位置,好光宗耀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