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中在评述老子思想时说:“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庄子的论述倒是深中肯綮,抓住了老子思想中守柔处弱这一主要特征。老子反复谈到“柔弱胜刚强”(《老子》36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无间”(43章),“柔弱处上”(76章),“弱之胜强”,“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78章)。《老子》第76章甚至还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他以敏锐的眼光和独特的思维方式,从大量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发现和总结出常人难以发现的道理:“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存一类,譬如,富于生机的草木其枝条柔软飘拂,已经枯槁的草木其枝叶坚挺脆硬。
因而他一反常理地告诉人们:虽然深知什么是雄壮刚强,却应安于雌柔卑弱,甘愿做天下的沟溪;虽然深知什么是高贵荣耀,却应安于卑贱屈辱,甘愿做天下的川谷。刀刚易折,物壮则老,所以老子提倡去雄强而守柔弱,远高贵而居卑下,坚硬的牙齿易落而柔软的舌头长存,溪水喜欢流向低处才汇成了漭漭江河,汇成了汪洋大海。
然而,在眼下这个尚力的时代,老子的话听来真有点忠言逆耳。现在有谁听得进老子的忠告呢?个人则希望强悍,民族则希望强盛,已经成了我们时代普遍的价值取向。有男子汉气概的男人大受女性青睐,柔弱退让的男性则被说成是有“女人气”。雄强处处受人欢迎,谁还能甘于柔弱?大家都把眼光投向“高处”,谁还愿意处于“卑下”?
老子的话虽听起来逆耳,可行起来管用,“强梁者不得其死”(42章)经受了几千年历史的检验,可以说得上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孔子不也骂他那位好逞强的学生子路“不得其死”吗?后来子路的结局被他不幸而言中。
还是耐心听听老子是怎么说的吧,这里我们唠叨得已经够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