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门尚不为大多数人所知晓的知识,它涉及人类行为和意识的不同形式,可以用来解释、预测和控制人类的行为。与没有掌握这门知识的人相比,学习过这门知识的人能够更好地理解他人,更加全面和精确地认识到哪些原因决定他人的想法和行为。
你可能想不到,这门不被知晓的知识就是心理学。
当我说心理学仍不为人所知时意味着什么?你一定认为此话不能当真。如今,书店里充斥着大量所谓心理学的书籍,电视和广播脱口秀定时播放关于心理学的主题,报纸和杂志上也常有所谓的心理学家对各种问题发表意见,怎么能说心理学无人知晓呢?但从某种关键的意义上来讲,心理学确实仍是一个不为人知的知识领域。
尽管心理学似乎得到了众多媒体的关注,但是心理学这个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内容仍不为公众所知。经由大众媒体传播的“心理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幻象。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在许多书店里看到的大部分所谓的心理学书籍,都是由一些在心理学界根本站不住脚的人写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多数在电视上号称心理学家的人,根本得不到美国心理学会(APA)和美国心理协会(APS)的承认;他们更不知道,大多数频频亮相的心理学“专家”,其实对心理学领域的知识积累没有做出丝毫的贡献。
媒体这种对于“心理学”话题的浅薄关注,不仅向公众传递了许多错误信息,还遮蔽了心理学领域中真正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公众不能肯定到底哪些是心理学,哪些又不是,也不知道该怎样独立地对有关人类行为的主张做出判断。更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始终觊觎着那些要么缺乏判断能力、要么认为无法对心理学言论做出评估的公众。后一种观点有时被称为“怎么着都行”的态度,是本书要讨论的谬误之一,这种心态对社会危害极大。公众不知道,关于行为的言论是可以验证的,很多伪心理学正是利用公众的这种无知建立起百万美元的产业。人们并不知道许多伪心理学(例如占星术、通灵外科手术、超速阅读、生物节律、接触治疗、潜意识自助录音带和通灵侦探等)所宣称的事实,其实早已被证明是谬误的。本书提到,这些伪心理学产业的存在,助长了媒体的炒作式报道。这种趋势对心理学的危害远比对其他学科的危害要大,理解个中缘由,是学会正确看待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书面向的不只是即将成为心理学研究者的人,而是一个更大的读者群——心理信息的消费者。本书的目标读者是心理学初学者,以及那些在大众媒体上接触过一些心理学话题,又想知道如何去判断这些信息是否合理的广大读者们。
本书不是一本标准的心理学导论教材,它没有对心理学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事实上,仅仅到大学里选修一门心理学导论课程,对于纠正传媒对心理学的不实描述来说,可能并不是终极的解决方案。众多对心理学抱有很大兴趣的非专业人士,没有时间、没有钱或是没有机会进入大学进行正规的学习。更重要的原因是,作为一名大学心理学的教师,我不得不承认我和同事们也不总能引导初学者对心理学这门科学产生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因为,初级的课程设置中通常没有包含批判性分析思维技巧的训练,而这正是本书讨论的焦点所在。作为教师,我们常常只会关注教学内容及课程内容的完备性。每当我们稍微偏离教学大纲,和学生讨论一些诸如媒体眼中的心理学话题时,都会感到有些许内疚,并开始担心自己会不会因为跑题而不能在学期结束前完成所有授课内容。
现在的心理学导论类教科书通常都有600-800页,并且引用了数百篇已经发表的文献。当然,包含如此丰富的材料并没什么错,它反映出心理学知识在不断增长。不幸的是,负面效果也同时存在。教师们常常只忙于给学生灌输一大堆的理论、事实和实验,而没时间去关注那些会被学生带入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错误观念。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们(包括导论类教科书的作者)想当然地认为,只要学生接触了足够多的心理学研究,自然就能从中推导出问题的答案。简言之,他们希望学生可以从对心理学各领域实证研究的讨论中,自行挖掘出各类问题的隐含答案。但是这类希望往往都落空了。到这门课的最后复习阶段或学期结束时,教师们才无比震惊和沮丧地发现,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及说法,是他们在课程开始第一天就应该提出来讨论的,而不是在14周之后。比如:“心理学实验不同于现实生活,它们能告诉我们什么呢?”;“心理学无法像化学那样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是吗?”;“可是,我在电视上听一位心理治疗师讲的正好与我们教科书上说的相反”;“我认为这个理论相当愚蠢——我弟弟的行为和这个理论所说的截然相反”;“心理学不过是些常识”;“每个人都知道什么是焦虑——何苦还要去定义它呢?”;“心理学不过是一堆观点而已”。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仅靠思考心理学教科书中的内容是无法为这些问题找到答案的。在本书中,我将对这类问题和说法背后的误区进行澄清。
不幸的是,研究发现,一般的心理学入门课程并不能有效地纠正初学者对心理学所持的诸多误解(Best, 1982; Higbee & Clay, 1998; Mc Cutcheon, Furnham, & Davis, 1993; Vaughan, 1977)。曾有一位研究者说:“我不得不说,那些‘导论’性质的课程基本无法影响学生的错误观念”(Vaughan,1977,p.140)。他还进一步得出结论说:“目前我们还未能普遍地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意识,未能使学生有能力对没有证据的论断提出质疑”(p.140)。沃恩后面的这个结论与本书撰写的初衷很吻合,心理学也许比其他科学更需要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使学生能够辨别良莠,将真正的科学与其他伪科学区别开来。这种批判性思维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这样才能独立地评估心理学信息。
即使若干年后学生们不再记得心理学入门课程中的内容,他们仍然可以运用本书所涵盖的基本原理去判断心理学的言论。即使埃里克森(Erikson)的人生发展阶段论被忘得一干二净,他们也仍可以运用本书介绍的思维工具去辨别媒体中出现的心理学信息的真伪。一旦掌握,这些技能可以成为终身受用的思维工具,帮助我们去评判各种知识主张。首先,它将使我们能够对某些观点的合理性做出一个初步和总体的判断。其次,这些技巧提供了一些评估“专家”观点可信度的标准。因为在复杂的社会中,人们对专家观点的依赖始终存在,在获取知识时,对专家观点可信度的判断就变得尤为重要了。虽然这些批判性思维技巧可运用于各个学科或知识门类,但它们在心理学领域里尤其重要,因为此领域经常被大众媒体所歪曲。
许多心理学家都对能否阻止心理学被歪曲持悲观态度。虽然这种悲观并非没有道理,但是这本类似“消费者指南”式的书源自于一个信念,那就是心理学家不能让这一问题成为一种自我实现式的预言。
尽管我很高兴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能有多次再版的机会,但令人遗憾的是,本书存在的原因仍和本人当初撰写本书第一版时完全一样。媒体对心理学的介绍一如既往地在误导大众,而学生在开始上心理学入门课程时,还是带着与以往同样多的对于心理学的误解。正因为如此,本书后续几个版本的目标始终如前。这些目标正被越来越多心理学教师所共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罗杰·夏佩(Roger Shepard)表达了与本书第一版写作初衷相同的看法:“虽然大多数心理学的本科生或许不会走上学术科研的道路,但我们仍然希望他们有能力去对那些不断出现在媒体上的片面、幼稚、混乱及夸张的所谓社会科学“发现”做出判断……那些广为流传、认为通过无根据的常识或更为糟糕的星相学之类的伪心理学就能充分理解人类行为和心理现象的谬论,向我们提出了持续的挑战”(Shepard, 1983; p.855)。
批判性思维技能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主题,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所发生的事情。本书的目的即是对此技能作一个简略的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