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学心理学专业的人都会被人问到三个问题,第一个通常是:“你知道我现在心里在想什么吗?”名列榜眼的问题可能是:“那你一定会催眠和解梦喽?”排名第三的问题则一般会是:“什么,你们心理学还做实验?”这类对于问话人来说再正常不过的问题,却总能让这些学心理学的人哭笑不得。
但是,一个真正称职的心理学工作者是不应回避或敷衍这类问题的,正确的做法是直面它们并认真分析其中的意义,给予人们正确的解答。从最常被问到的这三个问题中,我们便能以管窥豹地看出公众对于心理学的一些常见的误解和迷思。
第一个问题所揭示的事实是,心理学在大众心目中被万能化了。所谓万能化,是指心理学研究对象和功能的边界被无限地夸大了。首先,许多人认为心理学无所不包,星座、属相、血型、玄学、人生哲理及各种心灵鸡汤都被认为是心理学的范畴——实际上,心理学研究虽然涉及广泛的人的客观行为和心理现象,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满足“可检验”这一标准,超验的、超感官的问题不在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之列;另外,并不是说心理学不能研究血型、星座和超感知,实际情况是,这类现象和理论在历史上都曾经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但已被各种科学的方法所证伪并从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中剔除了出去。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学是无所不能的,学了心理学就能读心、能算命,甚至能千里之外控制他人的大脑并操纵其行为,还兼具其他种种神奇的功效。我们说心理学很神奇,是因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心理现象和预测行为,并能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干预方法,但是,科学心理学所有的预测和解释都基于客观数据,所有的结论都具有概率的性质,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干预方案也必须符合客观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因此没有能够完美解释一切现象的心理学理论,也没有超出人类经验以外的干预和应用。
第二个关于催眠的问题则揭示了另外一种对于心理学常见的误解:心理学就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是心理咨询。弗洛伊德这位伟大的心理学家确实让后世的心理学研究者“既爱又恨”。弗洛伊德的功绩在于,他以其非凡的工作投入和严谨的思辨构筑了一套宏大、晦涩而让人着迷的理论体系,开启了一片探索人类心灵世界的全新领域,对社会文化、艺术创作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并真正让世人开始了解和重视心理学;迄今为止他的理论仍然广泛应用于心理治疗和干预的诸多领域。今天人们都能熟练用“焦虑”、“压抑”、“潜意识”这些词来描述或解释分析自己的心理状态,也是拜弗洛伊德和他的精神分析学派所赐。说到心理学家,或许很多人不知道冯特和斯金纳,但没有人会不知道弗洛伊德。然而,弗洛伊德的盛名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主要的是两点:一是他的光芒掩盖了其他领域心理学研究者的工作和成就,二是弗洛伊德所构建的这些精巧的理论很难用实证的方法加以验证,这也为后来众多伪心理学和虚假治疗手段的滋生和发展留下了一道后门。
最后一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公众不了解主流的科学心理学已经在实证主义的道路上行进了很远。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必然要遵循科学的标准,即研究的必须是实证可解的问题;方法上要遵循系统的实证主义;研究结论要能够被重复验证,并能经过同行评议获得认可。这三条标准也是区分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伪心理学的分水岭。心理学的研究因此也与操作定义、实验组和控制组、变量控制、数据统计等词汇联系起来,而不是个人化的体验及感悟、头脑风暴或纯粹的逻辑推导。
那么,是什么阻碍了公众了解和认知真正的科学心理学?原因应该是多方面的。这其中既有大众的原因,也有学院派研究者自身的问题,当然也包括学科自身特点的限制。
首先,对心理学的渴求使得大众对心理学产生了特殊的期待。心理现象和心理问题与每个人休戚相关,人们试图通过心理学解释这些问题和现象,并从中获得行之有效的帮助和建议。在这方面,针对个体的精神分析和治疗技术有一定的优势,但其他大多数心理学研究则针对的是群体的普遍行为规律,偏重于解释和预测,其研究结论都具有概率性和领域特异性,因此无法有针对性地、面面倶到地解决个体所有的心理问题。这有时难免会让一部分抱着“求医问药”的心态来了解心理学的人感到失望。
第二,术语体系产生的阻隔。心理学作为科学,为了让研究者之间形成共识并利于重复验证,产生了一套严谨的术语体系,这一点上和其他科学学科并无二致。但不同的是,没有人会因为不懂量子力学的各种晦涩的术语而鄙视物理学,但他们却会因不能忍受心理学术语所造成的隔膜而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拒斥,继而转向了那些通俗易懂但科学性无法得到保证的理论或方法。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心理问题和现象与每个人的关系太为紧密了,最近的需要总是要以最快捷的方式介入和解决,这就构成了快速实用和科学研究之间的一对矛盾。
第三,心理学许多基础研究确实和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首先是因为这些研究往往是控制十分严密的实验室实验,探讨的是最基本的生理、行为和机制,有些唤起特定反应的刺激可能在日常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如人造的假字等等);其次,并不是说基础研究的成果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是很多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应用需要一段时间,有的研究发现甚至要几十年之后才能体现出其应用价值。这种滞后性有时会让人产生一种科学心理学研究毫无意义的错觉。
第四,许多学院派心理学工作者的做法也难辞其咎。首先,虽然说许多基础研究和大众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但心理学的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服务于人类。基础研究之外还有许多与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的理论及应用研究。这方面好的研究应当是“现象为师”的,即从社会生活现象出发去发现问题、做出假设、收集观测数据、进行验证,最终得出的结论也应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但许多研究者往往是从概念出发,空对空地进行一些干瘪乏味的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十分有限;另外,学院派的心理学工作者普遍的一个问题是,醉心于研究而不注重或不善于将成果进行普及和推广,这块阵地最终被伪心理学家和各种江湖术士所攫取。
最后一个原因,大众媒体在科学心理学的传播方面做得并不够好。随着心理学的热度持续升温,许多电视、电台、网站和出版商和纸媒也不断推出与心理学相关的节目、书籍或专栏,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专业限制、商业考虑等等),最终呈现在大众面前并得到广泛传播的往往并不是科学的心理学,而是包装精美的伪心理学;有一些所谓的“心理学家”甚至在媒体平台上用错误的理论在误导大众。与之相对应的是,真正的心理学家和专业书籍无人问津,而星座、血型、养生以及各种未经实证检验的古怪疗法却打着心理学的旗号招摇过市,让心理学蒙受了许多质疑和指责。
基于以上种种,如何让公众了解真正科学的心理学变得十分必要。市场上有关心理学的书籍很多,但对象分化的情况也很突出:针对心理学专业学生和心理学工作者的专业书籍能够提供很多有用的信息和知识,但有专业门槛的隐形限制;而针对普通读者的非专业书籍相对通俗但在信息质量方面良秀不齐。Keith.Stanovich教授所写的这本《对“伪心理学”说不》的定位则兼顾心理学的初学者和对心理学感兴趣的更广大的读者群体,从质量来说应为此类心理学入门读物中之翅楚。在这本2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里,作者以生动而严谨的笔触告诉了读者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学。书中重申了科学心理学诸多重要标准和核心理念,澄清了有关心理学的种种误解和迷思,有破有立,言之凿凿;理论讲述与精彩的实验案例交相呼应,集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十分耐读;有些犀利的论点足以对读者原有的知识信念构成挑战,但这种不安很快就会被知识重构的提升感和思辨的乐趣所取代。
这本书先前的版本曾经由杨中芳老师翻译,已使很多读者从中受益。第8版则由新曲线出版咨询公司委托我与刘肖岑老师共同翻译,接到任务深感责任重大。翻译的过程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审视自己的过程。书已近付梓,但译者水平所限,难免有不周或批缀之处,还请广大读者给予指正。
最后我们要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邹泓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桑标教授以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清华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彭凯平(Kaiping Peng)在本书翻译过程中给予的指点和帮助,以及一直以来在学术和思想方面的引导和教诲。同时这本书的顺利出版,与新曲线出版公司刘力先生的信任,以及刘丽丽和刘冰云两位编辑认真负责的工作是分不开的,在此一并致谢。
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积极心理学创始人马丁·塞利格曼教授曾用一个、两个和三个词形容心理学现在的状态,分别是:“good”(好)、“not good”(不好)和“not good enough”(还不够好)。确实,心理学是一门很好的科学,它有着辉煌的过去、蓬勃的现在和光明的未来;虽然也有着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我们坚信,现在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让心理学变得更好。
窦东徽、刘肖岑
2011年盛夏于清华大学青年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