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太多的际遇,无论你选择哪条路径行走,都会有擦肩的过客。红尘之内如此,菩提道场亦如此。在必然的聚散离合里,这些人有一天都会离你而去。缘深缘浅,时光长短,也只在来往之间。
因缘流转,起灭都不可预测。这世间没有谁可以真正地陪你走到人生的最后,万古不变的唯有绿水青山。那些参悟了佛性的生灵,在远行的路上注定不会迷失,不会寂寞。穿过摩肩接踵的人流,许多错失的机缘都成了收获。因为哪怕只剩下一席寒榻、一件旧衫、一碗清粥,我们还可以依托自己。
每个人都是渡河的石子,都是我们走向光明的灯盏。相逢是云聚,离别是云散,都不会影响天空的美丽。漫步在红尘交错的阡陌上,与谁同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自己找到那条明朗通透的路,此后碧水云崖,天高地远,不尽悠然。
随缘自在,自在随缘。一尘含万象,一念具三千。世人总喜欢把相遇当劫数,把名利当做挣脱不了的尘网。却不知,一颗禅定的心可以承担人间一切风云变幻,世浪翻涌。那些曾经狭路相逢的人去了哪里,早已不需要答案。
《圆觉经》云:“一切众生种种幻化,皆生如来圆觉妙心,犹如空花,从空而有。幻花虽灭,空性不坏,众生幻心,还依幻灭,诸幻尽灭,觉心不动。”人生幻化如梦,一个擦肩,一个转身,便物事人非。对于过往,不须回首,当像清风一样干净、流云一样洒脱。
修行之人,一切法,皆为佛法;一切心,皆为禅心。用般若的眼睛看婆娑世间,每一粒微尘都有定力,每一株草木皆为良药,每一寸土地都遍开莲花。人间是最完美的修行道场,在浑浊的烟火中,可以找到一面清明的镜子,见性成佛。从此便是清风朗月,快意平生,水天一色,山河自在。
佛在人间游行,众生都有与佛相遇的机缘。也许在某个青石雨巷,某个离别渡口,抑或是某个落叶山径。又或许喝过同样一壶茶,采过相同的一枝花,坐过同一个蒲团。佛途经的地方,都是清凉国土。佛施爱的地方,都是菩提世界。
对于禅者,所有的因缘,所有的悲喜,都可以在阳光下晾晒。一个禅者,追求的不是内心如何地深邃,而是让心如何地清透如水。行走在刀口剑锋之上,依旧可以做到从容坚定;迷失在云海雾霭之中,依旧可以明心见性。
花开是有情,花落是无意。来者是缘起,去者是缘灭。三千世界,每一天都会有擦肩,每一天都会有重逢。修禅无须刻意,许多人为了一段情缘,甘愿往返在轮回道上,哪怕历尽数千年的等待,换来的只是一个仓促的回首,都无悔无怨。但也许就在回眸的刹那,于流年光影里,恍然顿悟。任何的执我,都是烦恼,唯有放下,方能自在。
人与人之间的缘分,虽有宿命之说,但生命中许多安排都纯属意外,我们无须为了一些意外去执著风月。修禅亦是如此,无须刻意,贵在天然。万物皆有佛性,就看你如何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找到那一片属于自己的风景。
那些远去的过往不是用来回首,也不是用来遗忘,只当做是简单的存在,当做是登岸必经的溪流。不去在意谁曾来过,谁又曾走了,擦肩虽只有刹那,停留也不会是一生。世事渺茫,当年依稀的旧梦早已化作落红无数。我们大可不必去捡拾一无所有的昨天。
泛舟江湖,遇红尘涛浪都无所畏惧。只要不被情感和名利的绳索束缚,任何时候都可以破水而去,乘风而行。红尘如逆旅,我们都是行人,是过客。在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尝尽风尘,行囊里背负的都是经年过往。而归程,究竟在哪里?世俗之人,认为放下肩上的背囊就找到此生的故乡。而修行之人,只要心如净水,便是了悟。
众生往返,无论遭遇怎样的劫数,任何一场人间游历都会戛然而止。那一天,世事水落石出,波澜不惊。世人走遍万水千山,那些晓风日落,花红柳绿,成了转身便忘的风景。而佛陀只须禅坐在菩提树下,不凭借外物,就可以感知自然,获得证悟。
《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人生如梦,凡尘种种皆是浮光掠影。用一颗菩提心,容纳众生众苦,万物皆纯和纯善。
禅是朴素的,无需美妙生动的修饰。禅亦是寻常的,不是渺远迷幻的神话。禅在我们平凡的生活中,在人生经过的路口,在每一个擦肩的刹那。只要内心通透平和,任凭风云席卷,星残梦缺,也可以花好月圆。泡一盏茶静坐,世事山河尽落杯中,乱世浮烟都归于纯净,似皓月澄辉。这便是禅的境界,是彼岸最美丽的莲开。
这世上没有不解的经文,每一个渺如尘埃的生命,皆有不可言说的佛性。渡,世间万物都是过河的船。一片绿叶,一缕清风,一朵荷花,一只蝼蚁,亦可以修炼成佛。只是那时候,又是否还会有未了的前缘,等待相续。
有这么一句话:“下辈子,无论爱与不爱,都不会再见。”有些人认可了这句话,所以学会了惜缘。亦有人认为爱有来生,于是在情感的路途上继续漫长的远行。世间情缘飘忽不定,曾经深刻的相逢,到最后却抵不过一个擦肩的路人。
《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心无挂碍,澄净纯一。在修佛的路上,不必执手相依,任何时候都会有清风朗月相伴。那些曾经在红尘路上擦肩而过的人,有一天终会相遇,那时候,只需用一颗良善平常心相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