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国中京金殿。
萧奉先和李处温站在耶律延禧面前一动也不敢动,脸色蜡白。
说起来,辽国之所以掉进宋国的坑里,他们两个也“功不可没”,比如将南京和西京的辽军调入中京,就是两人一手促成的,现在大宋的国书就在面前,一切事实差不多都拨云见日,他们自然无话可说。
“哑巴了?你们两人一人管军、一人管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都是朕最倚重的人,现在惹出了这么大麻烦,你们不说话就能解决问题吗?”两人越是不说话,耶律延禧就越生气。
李处温和萧奉先偷偷翻了翻白眼,心道,事已至此,我们两人虽然难辞其咎,但也只能说我们能力不足,从头到尾却都是你这个当皇帝的拍的板,听见金佛就忘乎所以,怎么现在都推到了我们头上?
况且,这也都是无可奈何的事。
辽金两国实力相差有点明显,正面相争辽国几乎没有赢过,这种情况下宋国和西夏送来了二十万援军,难道辽国还能不要?
事实上前些阵子李察哥也确实击杀金人上万,最近大宋西军也把金人死死地挡在了榆关外,给了辽国喘息之机,所以接纳宋夏的援军本没有错呀!
再说南京和西京的辽兵调到中京,你可以说是上了宋人的当,但这也是侥幸,得亏耶律淳来了!要知道耶路余睹可是辽国的高级军官,深知辽国的深浅与虚实,如今却投降了金人,要不是有耶律淳的这万人,现在中京是不是辽国的还不一定呢!
所以,大宋即便是有阴谋,辽国在这阴谋里也未必都是吃亏,每一步都是不得已而为之好不好!
可这些话他们现在是不敢说的,耶律延禧正是愤怒的时候。
“说!”
耶律延禧怒目圆睁,死死盯着李处温和萧奉先。
不说不行了呀!
两人默默哀叹,萧奉先硬着头皮率先说道:“陛下,现在辽国最大的对手仍然是金国,我们还没有与宋国翻脸,就还有机会联宋灭金;如果再与宋国闹翻了,大辽……恐怕支撑不住两线作战呀!”
“是啊陛下!总归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全我大辽,与残暴寡人的金人相比,宋国仍然值得信赖!”李处温也急忙接着说道。
萧奉先:“事已至此,如果不答应宋国,大辽将会面临更大的难处。陛下,中原人原本不是喜欢咄咄逼人的人,但燕云十六州是宋国几代皇帝的梦魇,以至于宋国一直有‘得燕云十六州者可封王’这个承诺,由此可见,不给宋国燕云十六州,宋国绝不可能真心与辽国结成同盟。”
李处温:“枢密使大人说的对!如今正是我大辽最艰难的时候,西夏已灭,草原各部又阳奉阴违,我大辽已经没有可以去请的援兵,所以现在绝不可以与宋国再开战乱,否则国家必亡!”
“陛下,何必因为区区燕云十六州而致国家于如此危境?”
“退一步说,给了宋国燕云十六州,宋国也不会再觊觎长城以外的其他地方,他们受不了这种严寒之苦!也就是说,今后宋国一定能成为大辽坚强的后盾,灭金也就有了希望!”
“丞相大人说的对!最可恶的是金人,陛下万不可使大辽腹背受敌……”
萧奉先和李处温两人一唱一和,把耶律延禧忽悠得晕头转向,心里的怒气也渐渐平息下来。
这三个人,是辽国最显赫的人物,同时也是辽国最要脸的人物,只要宋国不明确打他们脸,他们就会顺坡下驴。
现在宋国收回燕云十六州是确定的事了,区别就在于是辽国主动给还是宋国主动打。
若是辽国主动给,那么即便是燕云十六州从他们手里丢了,也是一种政治交换,能堵住了郭上下悠悠之口。
而若是等到宋国主动打过来,那就相当于辽宋已经撕破脸,榆关要丢不说,辽国贵族势必要找他们算账,到时他们三个一个也跑不了。
形势比人强,根本不用多想!
耶律延禧沉默半晌,试探道:“就这么给了宋国燕云十六州,万一国内不愿意该怎么办?到时会有人要说朕是昏君!朕的明君现在做的好好的,可不想做什么昏君!”
早知你会这么想!可惜你丢不丢燕云十六州,这昏君的名号都跟定你了!
李处温腹诽一句,嘴里说道:“很简单!陛下,谁不同意,就让谁去前线击退金兵!只要他有这个本事,咱们当然不用给宋国燕云十六州!”
耶律延禧的话让耶律延禧眼前一亮!
有道理呀!
你说朕不行,你行你上啊!
“那好吧!事已至此,朕也就不追究什么了!可总得有个像样的使者去南京交割吧,两位爱卿以为谁比较合适?”
“臣以为,皇长子耶律敖卢斡比较合适!”萧奉先急忙接道。这种卖国求荣的事,总归是不好的,当然塞给耶律敖卢斡比较合适,有了这个污点,他休想再觊觎皇太子之位。
耶律延禧看向李处温,李处温此刻急着与萧奉先达成一致,也跟着把耶律敖鲁斡坑了一把。
萧奉先一见,又进一步道:“臣以为,如今这种情况,辽宋之间最好互派质子比较妥当!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安心合盟!”
这是要让耶律敖鲁斡永远留在宋国,就比较恶毒了。
不过不得不说,这主意还真的挺适合现在的形势,如果宋辽愿意互派质子,对辽国来说有利无弊。
耶律延禧欣然同意,“既然如此,就仍然派洞仙文安随同耶律敖鲁斡一起前去宋国吧……嗯,改封晋王耶律敖卢斡为德王,为正使;封侍郎洞仙文安为少宰,为副使,就带着洞仙文安麾下将士使宋!”
“燕云十六州就送给宋国了!从此以后辽宋之间以长城为界,永为兄弟之国,互不侵犯!就劳烦丞相书写国书,直接加印!”
“辽国的战事总算要平了,也不枉朕的辛苦!罢了,朕还是去后花园看看朕的那两只梅花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