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袁绍的盟友

早晨却见甄官井上有五彩云气浮动,众军惊怪,没人敢去汲水。急忙禀告孙坚。

孙坚闻言,急忙命人下到井内,一番打捞,居然打捞出了传国玉玺。玺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缺一角,文字是“受命于王,既寿永昌。”

孙坚、程普、祖茂、朱治等人一番合计,都猜测这是当年张让等十常侍作乱之时,劫持天子出奔,左右分散,掌玺人投到井中的。

不料机缘巧合之下,居然被自己一方得到。得了如此宝物,孙坚立刻头也不疼了,腰也不酸了。坐看其他诸侯再城内忙里忙外。

孙坚则亲自入城,目睹城中惨状,无限惆怅,潸然泪下。

带着兵马清扫汉室宗庙,用太牢之礼祭祀。又带着兵马修复了被董卓挖掘的汉室陵墓。就此就要引兵回鲁阳休养。

却不料他的这一番举动早已落入有心人眼中,军中又有内鬼向外传递消息。袁绍等人便都知道孙坚得到了传国玉玺。

一番相逼之下,孙坚指天画地一顿毒誓才把其他诸侯堵了回去。

在大汉这个时代,毒誓可不是随便发着玩的。再加上孙坚在此次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数次甘为先锋,可以说是出力最多。后面又有袁术站着,袁绍等一些诸侯人也不好逼迫过甚。

至于袁术与孙坚之间有没有为玉玺生出一些隔阂,那就只能问这两位当事人了!

此间事了,各路诸侯以无心再战,纷纷带兵离去。曹操率军撤回酸枣休养。孙坚回了鲁阳,袁术则是回了南阳郡。剩下的诸侯也都是各自打道回府休养生息。

只剩下盟主袁绍的兵马还驻扎在洛阳城外。

秋风瑟瑟,遥望已成一片废墟的洛阳城,身长八尺,雄俊威仪的袁绍感慨颇深。这座城埋葬了他太多的得意与不甘。

原来袁绍虽是庶出,过继给了伯父袁成一房。为袁成叙添香火。但却甚得亲生父亲袁逢、叔父袁隗喜爱。

凭借世资,年少为郎,不到二十岁便出任濮阳县长,闯出了有清正能干的名声。

不久,因母亲病故服丧,接着又补服父丧,前后共六年在家守孝。之后因为大汉政局黑暗,更是拒绝朝廷辟召,隐居在洛阳。

在隐居的这段时间,袁绍眼睁睁看着宦官专政愈演愈烈,残酷迫害以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为代表的“党人“。

袁绍虽自称隐居,表面上不妄通宾客,其实在暗中结交党人和侠义之士,如张邈、何颙、许攸这些好基友,便是在那个时候结交的。

在大汉的党锢之祸中,袁绍与张邈、何颙、许攸、曹操等人结成了一个以反宦官专政为目的的政治集团。

势力在扩大的同时,自然也走漏了风声,宦官们自然很想弄死这个王八蛋。但碍于袁家的势力,只能在朝堂上警告袁隗说:“袁本初抬高身价,不应朝廷辟召,专养亡命徒,他到底想干什么!“

袁隗这才知道自己这个亲生儿子到底做了什么,对着袁绍一顿责骂。但那个时候袁绍早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依然不为所动。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却也成了袁绍与一众好友的机会。

为了镇压黄巾军,朝廷被迫取消党禁,大赦天下党人。曹操、张邈便是在那个时候被朝廷征召的。

而袁绍也同样应大将军何进的辟召入朝为官。何进乃是国舅、外戚贵显,统领左右羽林军,对宦官专政不满。

而袁绍有意借何进之力除掉宦官,何进因袁氏门第显赫,也很信任袁绍。从此,两人完美搞基成功。

这也为后来老皇帝组建西园八校尉,用来分大将军何进的兵权埋下了祸端。

西园八校尉,分别是无上将军---孝灵皇帝·刘宏。

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

中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

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

典军校尉---议郎·曹操。

助军左校尉--赵融。

助军右校尉--冯芳。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

右校尉----淳于琼。

这么一列就看出来了,用来分大将军何进兵权的西园八校尉,光是明确倒向何进的便有袁绍、曹操二人。

其他人除了小黄门·蹇硕是反何进的,剩下的都是墙头草。一点屁用都没有。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老皇帝一死,袁绍便鼓噪何进动手杀宦官,上军校尉---小黄门·蹇硕,老皇帝的托孤大臣就是第一个被砍死的。

下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因为在讨伐豫州汝南郡葛陂县的黄巾军的过程中,贪污军饷过千万,被豫州牧黄琬上奏弹劾,被捕下狱处死。成为了第二个退场的人。

助军右校尉--冯芳,因为是大宦官中常侍曹节的女婿,所以在铲除宦官的过程中受到牵连,被罢官免职。成为第三个退场之人。

左校尉----谏议大夫·夏牟,在大将军何进被杀,董卓乱政时,因与何进旧部分粮不均而被杀。成为第四个退场的校尉。

如今还活着的,就只剩下袁绍、曹操、赵融、淳于琼四人。

袁绍、曹操因出逃在外,故而得以招兵买马成为一方诸侯。而赵融、淳于琼却只能被困在洛阳,与朝中文武百官一起被董卓迁往长安。

回想以往在洛阳的点点滴滴,袁绍心中百味杂陈。半响才沉声下令道:“稚叔,你再去联系於夫罗,问问他为何停在河内漳水止步不前!没有堵住董卓去路!”

同为十八路诸侯的河内太守张扬闻言立刻上前一步,抱拳道:“回将军,末将这便亲自去找於夫罗问个清楚。”

原来,刘玄和董卓,甚至于天下人都搞错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南匈奴於夫罗与白波军。

刘玄一直以为南匈奴於夫罗与白波军一起在嚯嚯并州、河内等地,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是两个偶发事件,碰巧都在关内而已。

结果却不成想,人家早已经和袁绍秘密结盟了!两方兵马已经隐约形成了前后夹攻之势。

只不过南匈奴於夫罗与白波军这个盟友离得太远、独立性又太高,所以对袁绍的一些命令,那也是阳奉阴违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