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铭辛对少年点了点头,继续道:“蝗灾过处寸草不生,平民小百姓可没有我们这么多的余钱,可以去买好几个月的粮食来存着。他们哪怕这个月能买粮食,下个月还有钱买吗?即便下个月能行,再下个月呢?这个年关,恐怕过不了啊!”
一旁的几个兄弟姐妹也听到了这话,不觉微微点头。
柳铭淇顺口道:“别的地方我不敢说,但至少帝京府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
“噢!”
柳铭辛露出恍然大悟的样子,“这一点我倒是没想到,世子殿下果然是心思敏捷,反应过人。”
璐国公铭华此时眉头一皱,显然是很不爽。
可更多的人是好奇。
“有什么你们倒是说呀,吞吞吐吐,打哑谜呀?”八姑忍不住就喝问道。
她生性爽直,脑袋又不算聪明,自然是不明白就问。
柳铭辛闻言便解释道:“世子殿下说的是,咱们帝京府有苗炎苗大人在,哪个粮食商人敢囤积居奇?如果他们敢这么做,苗大人肯定会很高兴把他们店子给抄了,顺带着粮食也充公的。”
“他敢这么做?”一位贵女惊呼道,“能在京里做粮食买卖的,哪个没有背景?哪个是好惹的?”
“这句话最不该跟苗大人说。”柳铭辛哑然失笑道,“你别忘了,三年之前,他可是一把火烧死太子宠妃弟弟及一百多多人的狠人。法家之人只论法理、不论人情。如果他这点都做不到,那他就不是苗太升了我说得对吗,世子殿下?”
少年有些奇怪,这家伙什么意思,到底是捧我,还是要借我出名呢?
“这事儿不但苗大人敢做,各位宰辅们、六部尚书们,都会赞同他的做法。”思绪之中,柳铭淇补充的道:“帝京府乃是全国的中心,如果连帝京府都不稳,大康的江山还会稳吗?所以这里才是需要苗太升坐镇,并且用最凌厉的手段保持稳定的原因啊。”
柳铭淇说得很有技巧,但也有一些人明白了他的意思。
比如说礼王世子铭观。
柳铭观是一个温润如玉的君子,可不代表他迂腐愚蠢,事实上他很聪明,不然也不会被那么多人吹捧成坛的未来宗师了。
他此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
为什么苗太升在帝京府府尹这个位置上,得罪了那么多人,甚至是一把火烧死了上百人,皇上和朝廷诸公都能容得下他原因。
就是因为只有苗炎这种人,才能压制得住帝京府的一切歪风邪气,才能保持帝京府的稳定平安。
京城不能乱,这是所有朝廷诸公的共识。
为了这个最大的帝国根基,他们只能容忍苗炎的冷酷无情。
那么话说回来了,苗炎为了几十个平头百姓的伤亡,都敢一把火烧死了太子宠妃的弟弟,那么为了帝京府三百多多万民众的生死,他敢不敢杀掉几十家、甚至上百家的无良粮商呢?
这都是完全不用想的问题。
他一定敢,而且一定会这么做。
“希望这一次不要杀得人头滚滚才好啊!”柳铭观叹息了一声道。
柳铭淇道:“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商人敢出卖斩杀自己的斧头。固然帝京府可以最大可能的避免,但这一次全国的兴风作浪,还是免不了不过这也不是我们的任务了,而是朝廷诸公该考虑的。”
“现在我才觉得,我们这些宗室子弟不管朝政,也是对了的。”柳铭璟伸了伸懒腰,笑着说道:“至少在这个时候,我们不用担心得头疼,哈哈哈!”
“竖子之言!”
正巧这话被肃王爷听到了,他转身就是呵斥:“我等乃是大康皇族,和大康朝一体共休,即便不当政也该积极为国家分忧解难!难道天下乱了对你有好处?”
柳铭璟也是性格跳脱的人,连皇帝都不怎么怕,但就怕这位肃王叔。
见状吓得赶紧低头,半个字都不敢顶嘴。
一群小辈也同样如此,刚才积极探讨的风气,顿时荡然无存。
事实上大家猜测得不错,现在的乾清宫里面气氛非常的凝重。
看了山东那边传来的详细消息,经过了一个多时辰的汇总和分析,大家得出了一个很不好的结论。
这一次的蝗灾恐怕比几年之前的还要凶猛,一个不好,很有可能遇到二十年难遇的蝗灾。
为什么?
因为这次蝗灾侵蚀的面积特别大,黄河下游的山东已经有一半的区域遭遇了蝗灾,而且越到后面,蝗灾侵蚀的田地就越多。
蝗虫们飞行的速度也很快,才短短几天时间,它们便已经让整个山东西南部糜烂,数百万亩农田受灾。
山东省内西南部之外,又是一处农作物重要种植区域。
这山东、河北、河南三省交界的地方,正好就是黄河故道冲积平原,水利灌溉充足,南北大运河从中穿过,是北方粮食产量最高的地区之一。
如此的情形,就和二十三年之前遇到的那次蝗灾的情形很相像。
只不过那一次是从河北一路南下到了京畿地区,速度快、来势汹汹,直接啃光了河北、京畿地区和两湖的小麦。
这一趟的蝗虫灾难规模很大,又把冲积平原给糟蹋了,灾难的损害程度,真的没办法估算。
但再难也得做事儿。
望着底下的臣子,景和帝道:“如今蝗灾迫在眉睫,怎么应对,怎么善后,都得尽快拿出主意。丞相,你先来。”
曹仪站起来拱手道:“陛下,微臣以为,每次蝗灾的时机都是最为阴险毒辣的,所以基本上从山东到京畿,再到两湖区域,粮食是不用指望可以抢收了。所以我们应该立刻想着怎么应付蝗虫灾害之后的事情,怎么让这超过2000万的民众不饿肚子,安稳的度过一年的时间,熬到下一季的小麦和水稻收成。”
“真的一点办法都不能想了?”景和帝握紧了拳头。
“微臣家里世代都是种田人家,对于农田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情。但凡还有半点办法,臣都不至于说放弃啊。”曹仪苦笑着回答道。
“至少京畿地区是没办法保了,就看看两湖区域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吧。”副丞相南宫忌沉声道,“臣还是赞同曹相的建议,与其在这里束手无策,不如早点调拨粮食,以安灾民之心。”
景和帝叹息了一声,转而望向了坐在最靠近门的一个清瘦三品官员:“太升,帝京府就摆脱你了,不要让民众们太吃苦。”
“微臣一定竭尽全力。”苗炎一躬到底道,“帝京府不能乱,也不可能乱。”
“伯振,你这边还是要努力控制,绝对不能让大规模的农民流离失所,徒添一路白骨。”景和帝又对另一个肤色黝黑、雄壮挺拔的官员叮嘱道。
“有臣在,任何人都掀不起浪花来,京畿地区一定稳。”
京畿总督熊庆朗声的保证道。
“子宣,绣衣卫衙门全力配合帝京府、京畿总督府。”景和帝转而对第三个人叮嘱:“如果发现有囤积居奇、恶意涨价的商人,一定要及时上报,无论背景大小,不得姑息。”
“臣遵旨!”
绣衣卫大将军高敬回应道。
“储粮仓场司呢?”景和帝再问:“现在各地钱粮可够应急赈灾之用?”
储粮仓场司的主管官员乃是挂着户部侍郎衔,正三品大员。
储粮仓场司不但掌管着天下粮仓,还负责各大粮仓的转运等工作,对于应付灾患年生非常重要。
现任储粮仓场司主管的是户部侍郎杨涛,身材高大相貌堂堂,让人一看就容易生好感。
他不慌不忙的走了出来:“启禀陛下,这几年国泰民安,各地仓储丰厚,是完全可以应付如今的蝗灾的。”
景和帝眉毛一扬,“说具体一点。”
“是!”
杨涛朗声道:“今年山东固然受到蝗灾严重,但是这些年大致上都是风调雨顺,根据山东七个大小粮仓的数据,一共储粮二千七百三十五万二千零一十石,足够山东八百余万军民吃上整整九个月。即便山东受灾过半,一年半载的粮食供应也不用担心。”
听到这个,景和帝的脸色缓和了一些,旋即又追问道:“仓储粮食可属实?有无虚报、倒卖的状况发生?”
杨涛想都不想的道:“户部每年都会去核查两次,每年回报的结果都是正常,没有问题。”
“好。”
景和帝露出了一丝笑容,“继续说。”
“京畿地区更加不用担心,大运河通济渠、永济渠两大枝干,都沿着京畿地区修建了大量粮仓。别的不提,帝京府附近的丘县、考县两处的粮仓,便储粮有三千五百五十二万余石,足够京畿地区九百万人吃一年。”杨涛道:“而且江南地区还能源源不断的运送粮食过来,我帝京城永远不可能陷于饥荒之中,臣以头颅担保!”
杨涛的话语说得慷慨激昂,带着一种感染人心的力量。
听到他的话语,不少人脸上都稍微放松了一些。
大康朝的底蕴,的确是足够强呐!
注:清朝正常一个旗人一天能吃1升米,也就是12斤,一个月下来是3斗,如果以标准一家五口计算,一个月15石米180斤足够。
大康朝肯定不能每家每户都吃大米小麦,不过野菜、糊糊等统计起来太过繁琐,故而冒昧以大米、小麦来计算为主食,敬请诸兄知晓。